贸易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怎么算出来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10:3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9:16
一、"各项生产要素费用→生产成本"环节
一般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成本的成本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以下就三个成本项目分别进行分析:
一"直接材料"项目,即"原材料→生产成本"环节
1、第一种形式:有的企业在没有实际发生购货业务的情况下,虚购原材料,增加原材料,然后作为生产领用转入"生产成本",导致虚增"生产成本→直接材料"金额,从而达到虚增产成品成本,虚增主营业务成本,以达到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目的。
主要审计方法:
1根据"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和对应的*税率,倒算出相应的金额,再根据企业的具体核算情况,估算出企业未取得可用于抵扣*销项税额票据的原材料购入金额。
2取得企业原材料"收发存"的台账记录、入库单、验收合格单、生产车间领料单、原材料盘点表等原材料购入和领用的原始凭证,检查它们的记录是否一致,再审核账簿记录是否与以上原始凭证相一致。如果不一致,应查明原因。
3检查购入原材料时相对应的负债,对于长期未付的应付款项,应查明为何未付的原因,可以检查购货合同等原始证据,必要时与负债方联系,以确认该项负债是否真实存在。
2、第二种形式:生产领用原材料时,虚增原材料领用数量,导致虚增"生产成本"金额。
主要审计方法:
1获取企业原材料"收发存"的台账记录、生产车间领料单、原材料盘点表、生产记录等原材料领用的原始凭证,检查它们的记录是否一致,再审核账簿记录是否与以上原始凭证相一致。
2根据同行业类似工艺企业的原材料、产成品的投入产出比进行分析,如果该企业的原材料、产成品的投入产出比与同行业的差别很大,即需分析其原因。
二"直接人工"项目,即"工资、福利费→生产成本"环节
有的企业发放生产工人工资不按规定通过"应付工资"会计科目,而是直接作以下分录:借:生产成本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这样"应付工资"科目贷方发生额就变小,造成一种计提较少工资的假象。有的企业虚增生产工人人数,以达到多提工资,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目的。
主要审计方法:
1、在审计中应将"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会计科目中列支的"工资"与"应付工资"中的计提数进行核对,检查是否有不通过"应付工资"科目直接发放工资。
2、对于虚增生产工人人数,主要检查签订劳动合同人数、考勤表及工资发放单,三者人数是否一致。
三"制造费用"项目,即"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环节
因为"制造费用"的核算内容比较繁杂,有的企业虚增其发生额,如多计提折旧、多计提或摊销修理费用等等,以便虚增产成品成本。
主要审计方法:对"制造费用"的项目进行逐个审计确认,一方面审计确认费用发生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对企业所得税扣除办法中*扣除和不允许扣除项目的发生额进行确认。
二、"生产成本→库存商品"环节
有的企业故意少转完工产品数量,一方面可以使产成品单位成本增加,可以多结转产品销售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库存商品账面数量,使未开*销售而不入账的这一部分产成品成本顺利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主要的审计方法:
1、采用分析性测试方法:横向与同行业类似工艺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相比;纵向与该企业以前年度成本相比;对原材料、产成品的投入产出比进行分析。
2、对于长期挂账的已收款项,应查明对方付款的原因,是否为未入账的已销货物的货款?t可以检查销货合同等原始证据,必要时可以进行与对方联系,以确认该款项的性质。
三、"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成本"环节
故意多转产成品销售数量或提高单位成本,以达到多转主营业务成本的目的。主要审计方法是采用分析性测试方法分析,横向与同行业类似工艺企业的销售成本率相比;纵向与该企业以前年度销售成本率相比。以销售成本率明显偏高的作为重点审计对象,审计确认销售数量和单位成本。
总之,对"主营业务成本"的审计应根据成本的结转流程,采用较多的分析性测试的审计程序以发现异常部分,对异常部分实行有的放矢的审计,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