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孩子成长关键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10:13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6:02
一、1-2岁——口欲旺盛期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通过“吃”这一行动,来探索周围未知的世界。身边凡是他能拿得到的东西,都要先放在嘴里“尝尝”。如果没有东西可拿,也要时时刻刻把自己的小手小脚丫放在嘴里,细细品尝...这就是孩子的“口欲期”了。
民间有很多“土方法”来阻止孩子“吃”不应该吃的东西,比如:把小手涂上紫药水或者有苦味道的“蔬菜汁”。其实,这种强制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非常不科学的。
这一时期的孩子,需要通过“吃”,来满足心理上的需求。如果父母强硬的阻止这一行为,将让孩子的内心受到伤害,甚至导致心态的失衡。
不要小看这种看似无关紧要的破坏,这种心态上的失衡将会持续影响孩子未来的心理发育。让孩子在长大以后难以集中注意力,这就破坏了孩子对一件事情持续的专注能力。
二、3-4岁——想象力爆发
3-4岁的孩子,依然会将现实生活和幻想世界混在一起,傻傻分不清楚。积木、拼图类玩具,是他们此时的最爱。孩子们会将积木搭建成各种想象中的样子,也会把拼图反反复复的拆开、重组。
这一系列的反复,其实都是孩子发挥想象力的过程,家长在陪伴的同时,不要过多的干预,让他们按着自己的意愿来玩,而不是按着“对”的方式去玩。
身体机能方面,这一时期的幼儿体能逐渐增强,力量增强,他们会不停的探索自己与外界之间的联系。家长们经常会担心,3、4岁的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会受到伤害,其实只要家长在旁陪伴就好,并不需要过分担心。
三、5-6岁——秩序感的形成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经常会让我们觉得任性、不可理喻。其实,这并不是孩子的错,只是他们来到了形成秩序感的年龄段。
他们经常表现为:穿衣服一定要按着自己习惯的顺序来,比如:自己想要先穿衣服,如果家长强行让他们先把裤子穿好,他们便会大闹不止,一定要先把衣服穿好才肯罢休。这并不是孩子任性,而是在培养自己的“秩序感”。
爸爸妈妈们不要误以为孩子“任性”、“不听话”,而破坏了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5-6岁的孩子也面临上小学,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不仅能够让学习变得更加容易,也将伴随他的一生。
四、7-8岁——个性发展期
很多家长在孩子上二、三年级的时候,普遍会有一种感觉:“孩子长大了,翅膀开始硬了,不服管了。”
他们拥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大人说“不”。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个性开始凸显。
家长们不要感到头疼,而应当开心,开心孩子终于开始走上独立、自我、成熟之路。所以,宝爸宝妈们要珍惜孩子在青春期之前最后一个“黄金时期”,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与孩子多沟通,言传身教大于教条式讲大道理。
以上就是孩子最关键的几个时期,希望家长们能够充分利用好这几个阶段,培养一个自律、自爱、阳光的孩子。
如果想了解更多育儿知识,欢迎关注百度知道“有谱爸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6:02
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不知的4个关键阶段
TED演讲中有一期主题是“为什么我们要控制情绪?”,演讲者介绍了人成长过程中的4个关键阶段。那小编今天和各位宝贝家长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在这四个成长阶段中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顺利度过身心快速成长的时期,塑造健康的心理吧~
第一阶段
1岁左右,婴儿会初次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见证这一刻是十分美妙的,婴儿照镜子时,会反应过来:“这就是我啊!”,他们会挥动小手,确认镜子中的确是自己,从此他们便意识到了自己肢体的存在,但此时他们还认识不到自己也拥有独立的情绪。
第二阶段
当婴儿长到2岁的时候会很难管教。当一个2岁的孩子感到饥饿时,会想当然地认为整个世界都是饥饿的。所以2岁的婴儿总是暴躁且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在这时开始测试自己的能力,所以大部分婴儿只会叫妈妈、要食物和强调自我,让人倍感厌烦。但同样也会有一个时刻,他们意识到,不仅自己的肢体是独立的,情绪也是独立的。
你可能在超市见过,有些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两眼通红,大吼大叫,但随后他会满脸不解,好像在疑惑“你怎么不哭呢?”,“我们不是饿了吗?”,“你怎么不想吃巧克力呢?”……当他们的眼中出现这种疑惑时,就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是独立的,是不同于父母和看护人的,这是成长的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当他们长大至3-6岁时,会开始意识到“自我”这一概念,开始意识到自己不仅仅在肢体与情绪上是独立的,更完全是一个个体。伴随着对“自我”这一概念的认识,语言行为发生了。语言本质上就是一个概念,是用来表达的声音。发展出“自我”概念后,我们开始了解各种其他概念,“猫”、“狗”、“球拍”、“窗户”、“地板”等等,我们开始理解这个世界,找到自己在其中的位置。3-6岁之间的孩子,每天大概会学到6个新单词,这就是所谓的语言习得。
第四阶段
而在下个阶段,思维定势开始形成,孩子们开始了解掌握各种概念的法则,开始明白为什么狗是狗、猫是猫,为什么妈妈是妈妈、爸爸是爸爸,其中有何规则,所以孩子成长到6-9岁,与他们交流才开始变得有趣。你可以跟7岁的孩子逗趣,跟他说:“看那只猫正汪汪叫呢”,“上当了吧!猫只会喵喵叫,不会汪汪叫。”这时小孩会开怀大笑,因为你的话不合规则。6-9岁的孩子,开始习惯于规则。而大多数人就停留在这个年龄段了。
那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父母应该分别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呢?又该如何引导孩子塑造健康心理呢?
首先是第一阶段,孩子1岁左右时,面对这个新到来的家庭成员,我们可能还沉浸在初为人父/母的喜悦当中,无微不至的呵护与照顾是我们能给予他的满满的爱,我们可能因为这个新生命而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第二阶段,看着宝宝一天天长大,转眼就2岁了,他开始变得特别淘气、暴躁且不可理喻,我们可能开始感到压力,开始觉得不耐烦,开始怀疑一年前的美好憧憬……但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认识到这是宝贝成长过程中的正常阶段性表现,我们需要极度有耐心,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拥有独立的情绪,所以这也是他们向外界汲取学习的时间,如果陪伴在他身边的人散发出不好的能量,他也会潜移默化地吸收着这种不好的能量。所以,我们需要超乎寻常的耐心,来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
第三阶段,孩子开始认识到“自我”的概念,开始了解各种其他概念,开始习得语言,这是孩子快速学习的时间。这个时期,孩子的视听等器官都开始高效运转,开始尝试融入这个世界。这个阶段家长们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变化,视力、听力、语言的发育进展,心理的塑造,情感的感知,习惯的养成等在这个阶段都是十分重要的,不要因为觉得孩子度过了最淘气的阶段就放松了对孩子的关注。
第四个阶段,孩子们开始了解掌握各种概念的法则,开始融入这个世界。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发生一些碰撞,可能开始出现“叛逆”,这是最正常不过的,每个人都有与既定社会规则不断碰撞与融入的过程。这个时候,家长不要一口否定孩子的“奇特”想法,要保护他的好奇心与创新性,不要伤害孩子对这个新奇世界的探索的想法,不要因为孩子的叛逆而丧失耐心,要多鼓励与赞美,并给予正向的引导,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三观的雏形。
在孩子身心快速成长的1岁-9岁分成的这四个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家长们一定要及时了解并做好引导,只有在孩子成长的前期用心了,后期才能放心。
宝爸宝妈以及准爸妈们赶紧行动起来,先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哦~
今天的文章还喜欢吗?关注佳禾时光育儿,一起分享育儿经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6:03
三岁前的儿童,身体一直在被动的“改造”之中,并没有属于他自己的自我出现,只能任由灵性的力量与环境(父母,物质生活)来决定。因此,在孩子三岁前,需要营造一个安全、有爱的环境。
三岁后,孩子开始脱离母亲,更喜欢父亲,他也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希望父亲可以带领他“看”世界。儿童也开始说“我”,这预示着自我的逐步入驻与形成。这一时刻,孩子的身体当中,会涌现大量的“能量”,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有好的,当然也有不如人意的。比如儿童开始变得更加好动,出手不知轻重;变得粘人,耍脾气,撒娇;夜间睡眠也变得不安,入睡缓慢。有些时候还会变得伤感等。
亲爱的母亲,如果您的孩子在这个阶段出现这样的情况,请给予理解,在儿童的身体当中,拥有着一股“惊人”的力量,这股力量对于儿童来讲有点庞大,需要时间来消化。
或许我们可以做些内容来帮助:这股力量的方向是由上向下的,我们可以尝试让儿童有意识的运动四肢,来让能量入驻到四肢当中。如何做呢?
1、引导儿童运动腿部,比如丢沙包;
2.运动手指,比如织毛衣;
3.弹玻璃球,玩沙土;
4.入睡前,足浴等。
六 岁
权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