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15:3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9:20
兴趣的本质其实很简单。你喜欢这件事情,并且愿意为之长期付出努力。就像我们*如果喜欢某件事情,我们会不知不觉地收集所有相关信息,并且持续下去。所以,我们感兴趣一件事情,就会为之付出精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找到自己的兴趣呢?
首先,要多接触事情。只有多接触,才会有机会知道我们对哪些事情感兴趣。如果你根本就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可喜欢,你自然也就找不到自己的兴趣何在。所以找到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多接触事物,让自己有机会接触到兴趣的可能性;
第二,多尝试。我们在遇到某件事情的时候,有时会不太确定这是否是自己的兴趣。可以大胆多尝试,看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尝试过后就知道什么是你感兴趣的事情;
第三,不是因为你喜欢而坚持,而是因为你坚持做,做好之后就会感兴趣。所以有时候你感兴趣的事情是需要你坚持做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发现它的魅力。不要轻易放弃,你从事任何事情,他将来都可能成为你兴趣的来源。
最重要的事情是不要给自己否定,觉得自己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放弃对生活的争取。总之,兴趣对于一个人来说很重要,它决定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品质和趣味性,我们一定要懂得结合自己所经历的事物和大胆尝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坚持做下去,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9:20
思考这个问题挺久了,最近偶然有了一些小发现。
首先我只是一名理工科的大三本科生,连最基础的心理学课都没上过。因此下文所阐述的,只是长时间思考这个问题以来偶然获得的一些最朴素、浅显的小启发。
开门见山地说,我认为兴趣的实质是天赋与自信。
基于我目前的认知,暂且可将兴趣分为两类:天赋的和后天的。
所谓天赋的兴趣,也就是大家认为的通常意义上的兴趣,其实质就是天赋,我认为这种兴趣确实是存在的。打个比方,人类对音乐具有天赋的反应,刚出生不久的宝宝能够随着欢快的音乐扭动身体就是极好的证明。当然,这类兴趣,受限于天赋,因人而异,不可多求,故这里不多做讨论。
天赋固然有限,但是我们能够发现及培养的兴趣却是无限的。
这就引出了我所理解的第二种兴趣:后天的兴趣,其应该是建立在自信之上的。我认为人之所以能对一件事情产生兴趣,原因有二。或者说这种后天的兴趣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一是对这件事情有一定或者相当的熟练度基础;二是有足够的自信,即,相信在这个领域无论出现多大的难题自己都有能力解决。也就是说这种兴趣不是在接触事物的第一眼时就产生的,而是在经过对这一事物的多次接触与实践,有了一定的经验基础后才形成的。因此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兴趣能够发展成为一个人的一技之长。
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的兴趣是奥数。一二年级时我的解题水平与身边的同学大同小异,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而到小学四年级开始,我的解题速度越来越快,在平时的训练中能够做到全班第一个完成答题,而且基本能够保证50分满分。(小学面向全校的数学学科竞赛相对学校奥数组的难度要小一些,一般一个班有2-3个满分)五年级在学校的奥数组中取得第九名的成绩(一个年级340人左右,当时奥数组前十名的好几个后来都搞编程去清北了,都比我混得好),“希望杯”初赛取得(县级市)赛区第四,可惜挂在了复赛……但是从初中开始,我的数学就莫名其妙地一蹶不振,我也对数学彻底失去了兴趣。作为初一入学时老师指定的数学课代表,到中考以数学接近全班最低分与县一中擦肩而过。高中数学成绩也始终不温不火。但是到了大学,特别是在学习了《电磁场与电磁波》之后我对物理彻底失去了兴趣。一方面是其数学推导之复杂令答主疲倦,另一方面是答主周围的外省小伙伴都太优秀啦,答主无法望其项背。他们听啥啥懂,学啥啥会,考啥啥满绩!当失去了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之后,对这门课自然失去了兴趣,仅剩的,是按部就班地听讲写作业应付考试。现在答主正在学习《射频通信电路》,当时在能退课的时间段纠结退还是不退,当我终于下定决心要退课时,却过了退课时间!!因此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兴趣,或者说信电系咸鱼的未来发展是我正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希望各位大佬不吝赐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9:21
兴趣的本质是*,*可以与生俱来,表现为一种本能,也可以后天促成。
幼儿都喜欢玩具,此乃天成。我观察到,一个两三岁的正在哭闹的幼儿,一看电视上出现了米老鼠、唐老鸭,蓝精灵,挂着泪水就安静地目不转睛地看下去了。幼儿玩玩具和看动画的兴趣或*,与生俱来,是一种成长的本能需要。这种安全、夸张和能产生动感变化的东西,以一种新奇的方式,刺激孩子的智力和想象力的发育。他的特点是感性而非理性的。对这个具体的人来说,一生都管用。
随着年岁的增长,喜欢可以是成功和擅长的部分证明或鼓励性结果。当一个人在某些事情上,总是能做得比他人好一些或受到的赞誉较多时,渐渐地,就会成为一种喜欢。这种喜欢,是感性与理性综合作用的结果,也会以*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有具体的利益驱使,也可以没有具体的利益驱使,而不计得失乐此不疲。这种喜欢,最终还会区别出人的能力和爱好差异。这也是人群需要不同能力组合的导引。
一个人的潜质和生长的环境乃至工作岗位,能实现最佳组合时,这个人成才的希望就大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9:21
有人问弗洛伊德,怎样才可以过快乐而且有成效的一生。他说:爱着,工作着。《玩耍的力量》一书中,作者加了一个词:玩耍,这样就成就了人生的金三角:喜爱,努力,玩耍。一个成年后的悲剧,就是将三者分离开,或者三中缺一。喜欢,努力却无玩耍则心生疲惫,身累。喜欢,玩耍却不努力则无长进,心累。努力的玩耍而不喜爱则属应酬,身心俱累。可以赋予你存在感,不以成败为主要衡量指标,又不妨碍他人自由的事
从心理学上讲兴趣的养成应该跟收到的正反馈大过付出的成本有关,但是这条好像跟不以成败为主要衡量指标有矛盾... 没做的时候在你的想象中愿意付出一切而去做的事情,或者是在想象中一定要做的事情做的时候沉浸并快乐着,一种幸福的感觉,哪怕会因此而贫穷,因此而遇到挫折,因此而失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9:22
兴趣: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以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究真理的动机。当兴趣指向活动时是爱好,直接兴趣是对本身的需要产生的(比如说看电影),间接兴趣是对事物的目的或结果产生的(比如好好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以后找个好工作)。所以就此看来兴趣的本质就是社会性动机。 兴趣有不同的品质:兴趣的广度、兴趣的中心、兴趣的稳定性、兴趣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