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17:5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5 03:44
晋国的大夫阳处父带兵进攻蔡国,楚国的令尹子上援救蔡国,楚军和晋军隔着一条泜水驻扎着。阳处父害怕楚军,他派人对子上说:“我听说过这样的道理:有文德的人不伤害正义和公理,有武德的人不躲避自己的对手。您如果想和我作战,我就让我军后退三十里而驻扎,您渡过河来布阵,时间或早或晚,都请您命令。如果您不愿意这样的话,就放我军过河去布阵。像这样使军队长期对峙,耗费资财,也没有好处。”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5 03:44
【注释】[1]阳处父:晋国大夫,据说他的封地在今山西省太谷县阳邑。侵:进攻。蔡:春秋时的一个诸侯国,在今天的河南省上蔡、新蔡等地。[2]子上:楚国大夫,楚成王时担任令尹(令尹是楚国的执政大臣),曾经劝楚成王不要立商臣为太子,成王不听。商臣因此而对子上怀恨在心。[3]师:军队。泜(chí):河流名,在河南叶县东北,今名沙河。军:驻扎,扎营。[4]患:担心,惧怕。[5]使:派人。[6]文:文德,美德的总称。犯:触犯,对抗。顺:合理的,正义的。[7]武:武德,使用武力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违:躲避。[8]舍:驻扎。古代军队每天行军三十里,然后宿营,所以一天的行程也叫“舍”。[9]济:渡河。陈:布阵。[10]迟速:快慢,迟早。唯:请,希望。命:命令,指示。[11]然:这样。纾(shū):让开。[12]老师:使军队长期在外。[13]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