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态度实践能力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16:10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8-12 15:31
在新课的理念下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实践的能力,从生活实际中获得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例如, 学习《单价x数量=总价》时,教师可以采用集体购物的方法,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同学们就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8-12 12:39
如数学来说, 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就是未来要在社会中实践。这样在与实践联系密切的知识我鼓励学生实践。例如,学习元角分这部分知识我鼓励学生到商店自己买学习用品,或者在班级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扮演角色模拟实践。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之后我让学生联系生活找出找出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使学生认识到他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真能派上用场。让学生在简单的社会实践中获得不断学习的动力。以此促进课堂中的实践能力,以促使其最终社会实践能力形成,为其进入社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8-12 13:57
所谓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是由认知、情感与意向三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个体内在结构,是调节外部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态度可以是肯定的或否定的,积极的或消极的,正确的或错误的。一个人所持什么样的学习态度往往与其立场、需要直接相关。
00学习态度受学习动机的制约,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获得一定的经验而习得的,学习态度也是可以改变的。它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00在学习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上,小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对班集体的态度、对作业的态度和对评分的态度是几个比较重要的方面。
001.对教师的态度。
00低年级小学生无条件地信任和服从教师,他们对教师怀有一种特殊的尊敬和依恋之情,教师具有绝对权威。因此,在这个时期,教师对待儿童的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主要因素。
00从中年级开始,小学生逐渐以选择、批评的态度来对待老师。只有那些思想作风好、教学水平高、对儿童耐心、公平的教师才能赢得儿童的尊敬和信任,儿童也更愿意接受这些老师的教育。
00总之,教师可以亲切而机智的关怀,与小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获得小学生的信任与尊敬。这对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十分有益的。
002.对班集体的态度。
00小学时期是儿童开始形成“帮团”的时期,儿童开始产生了交往与归属的需要,因此,这是培养儿童正确的集体观念和形成良好的集体关系的重要时期。
00班集体的形成是形成儿童对学习的自觉负责态度的重要条件。刚入学的儿童还没有形成真正的集体关系。这时候的班集体只是一个松散的编凑在一起的团体,儿童之间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关系。在教学的影响下和教师的组织和帮助下,小学生在同学之间建立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关系的基础上才逐渐发展成具有明确的统一目标和形成一定*的最初的集体。从小学中年级起,小学生初步开始了比较有组织的自觉的班集体生活,初步形成集体的观念,明确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逐步把集体的要求当作自己的要求,把集体的荣誉当作自己的荣誉,服从集体的要求,完成集体所交给的任务。与此同时,集体*的影响开始发挥作用,儿童开始意识到要以优良的成绩和行为取得班集体的肯定的评价。
003.对作业的态度。
00小学生学习态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形成对作业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刚入学儿童还没有把作业看成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能按时完成作业,有时可能因贪玩而完不成作业。随着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小学生对作业的态度进一步发展起来,他们逐渐学会安排一定时间来完成作业,能够自觉停止其他活动,准备功课,同时他们开始能按一定顺序来完成作业,如先写生字,再做算术题,而不是东摸一把,西摸一下。另外,他们也逐渐学会按老师的要求集中精力细心地完成作业。
004.对评分的态度。
00进入小学以后,儿童就要经常接受各种分数评定,这些评分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是要通过儿童对评分的态度而产生影响的。
00一般而言,评分被视为反映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客观指标。低年级儿童已逐渐理解分数的客观意义,但他们常常把分数意义绝对化。如,认为只有得高分才是好学生,得到好分数就能获得教师和父母的奖励。从中年级起,儿童逐渐理解分数的客观意义,并树立对分数的正确态度,开始了解分数代表学习的结果,代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开始把优良的分数理解为学生对本身职责具有忠诚态度,并且高质量地完成本身职责的客观表现。
00学生对分数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和教师对分数态度的影响。因此,教育者首先要正确认识评分的意义,对学生获得的分数持积极的态度,切不可以挖苦、讽刺、打击的消极态度对待得低分的学生,也不应对得高分的学生给予不切实际的称赞和表扬。对待分数的不客观、不正确态度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其错误学习态度的形成。
00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00在新课的理念下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实践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00从生活实际中获得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兔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例如, 学习《单价x数量=总价》时,教师可以采用集体购物的方法,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同学们就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生就生活实际中获得新知识,认识和理解《单价x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问题。教师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00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学生的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能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如学习量角器后, 学生自已测量各种物体图的度数。使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运用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8-12 15:32
00小学生学习态度
00所谓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是由认知、情感与意向三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个体内在结构,是调节外部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态度可以是肯定的或否定的,积极的或消极的,正确的或错误的。一个人所持什么样的学习态度往往与其立场、需要直接相关。
00学习态度受学习动机的制约,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获得一定的经验而习得的,学习态度也是可以改变的。它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00在学习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上,小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对班集体的态度、对作业的态度和对评分的态度是几个比较重要的方面。
001.对教师的态度。
00低年级小学生无条件地信任和服从教师,他们对教师怀有一种特殊的尊敬和依恋之情,教师具有绝对权威。因此,在这个时期,教师对待儿童的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主要因素。
00从中年级开始,小学生逐渐以选择、批评的态度来对待老师。只有那些思想作风好、教学水平高、对儿童耐心、公平的教师才能赢得儿童的尊敬和信任,儿童也更愿意接受这些老师的教育。
00总之,教师可以亲切而机智的关怀,与小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获得小学生的信任与尊敬。这对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十分有益的。
002.对班集体的态度。
00小学时期是儿童开始形成“帮团”的时期,儿童开始产生了交往与归属的需要,因此,这是培养儿童正确的集体观念和形成良好的集体关系的重要时期。
00班集体的形成是形成儿童对学习的自觉负责态度的重要条件。刚入学的儿童还没有形成真正的集体关系。这时候的班集体只是一个松散的编凑在一起的团体,儿童之间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关系。在教学的影响下和教师的组织和帮助下,小学生在同学之间建立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关系的基础上才逐渐发展成具有明确的统一目标和形成一定*的最初的集体。从小学中年级起,小学生初步开始了比较有组织的自觉的班集体生活,初步形成集体的观念,明确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逐步把集体的要求当作自己的要求,把集体的荣誉当作自己的荣誉,服从集体的要求,完成集体所交给的任务。与此同时,集体*的影响开始发挥作用,儿童开始意识到要以优良的成绩和行为取得班集体的肯定的评价。
003.对作业的态度。
00小学生学习态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形成对作业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刚入学儿童还没有把作业看成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能按时完成作业,有时可能因贪玩而完不成作业。随着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小学生对作业的态度进一步发展起来,他们逐渐学会安排一定时间来完成作业,能够自觉停止其他活动,准备功课,同时他们开始能按一定顺序来完成作业,如先写生字,再做算术题,而不是东摸一把,西摸一下。另外,他们也逐渐学会按老师的要求集中精力细心地完成作业。
004.对评分的态度。
00进入小学以后,儿童就要经常接受各种分数评定,这些评分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是要通过儿童对评分的态度而产生影响的。
00一般而言,评分被视为反映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客观指标。低年级儿童已逐渐理解分数的客观意义,但他们常常把分数意义绝对化。如,认为只有得高分才是好学生,得到好分数就能获得教师和父母的奖励。从中年级起,儿童逐渐理解分数的客观意义,并树立对分数的正确态度,开始了解分数代表学习的结果,代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开始把优良的分数理解为学生对本身职责具有忠诚态度,并且高质量地完成本身职责的客观表现。
00学生对分数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和教师对分数态度的影响。因此,教育者首先要正确认识评分的意义,对学生获得的分数持积极的态度,切不可以挖苦、讽刺、打击的消极态度对待得低分的学生,也不应对得高分的学生给予不切实际的称赞和表扬。对待分数的不客观、不正确态度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其错误学习态度的形成。
00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00在新课的理念下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实践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00从生活实际中获得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兔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例如, 学习《单价x数量=总价》时,教师可以采用集体购物的方法,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同学们就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生就生活实际中获得新知识,认识和理解《单价x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问题。教师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00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学生的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能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如学习量角器后, 学生自已测量各种物体图的度数。使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运用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
00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通过实践,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教师不仅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