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理解我国刑法基木原则适用中注意那些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7:5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3 23:50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刑法始终的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根本性准则。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具体有:
(一)罪刑法定原则;
(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犯罪及其刑罚都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具体内容就是刑法第3条的规定,即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罪刑法定原则要求:
1、司法机关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认真把握犯罪的本质和具体的构成要件,严格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定性准确,量刑适当,不枉不纵;
2、司法解释不能违背刑事立法的意图,不能代替立法。
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指犯多大的罪,便应当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就判处轻重相当的刑罚,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
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是指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任何组织和公民都应该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法律规定的权利有人身权、财产权、*权与言论权等等。如果*法律只规定了权利而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有,那只是空中楼阁而已。每个人的权利应该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每个公民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的程度应该相同,不应该厚此薄彼,不应该区别对待。同样的违法行为应受到相同的法律惩罚。法律不仅平等地保护合法权益,也平等地追究违法行为。不论是谁实施违法行为,不论其职位高低,不论其财富多少,都应当依法平等加以追究,不应法外施刑,也不应法外施恩,决不允许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存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四条,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五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