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06:12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5 05:14
梵高与当地人相处愉快,病情也似有好转,但就在1890年7月27日下午,他外出作画时开*自杀。29日黎明,梵高在提奥身边死去。当时他只有37岁。关于梵高自杀的原因始终存在争论。个人认为,梵高的自杀并不只是由于精神问题,《麦田上的乌鸦》等作品绝对是画家极其清醒的状态下画的,但这些画暗示了梵高的死亡却是很明显的。
当时,梵高像往常一样,拿着油画写生工具从旅馆走出来,但是在他的手里握着一把骗别人用来赶走乌鸦的手*。一位农夫刚好走过麦田小道,听到梵高嘴里嘟囔着:“没办法了,没办法了……”
梵高走进麦穗儿摇摆的麦田深处,将*弹打入腹部,*声在洒满夕阳的大片麦田上空回荡……
第二天早上,在提奥的看守中,画家梵高安静的离开了人世。
梵高死后,从他的衣服的口袋里发现一封写给提奥的信。
“亲爱的弟弟,谢谢你寄来的贴心的信和五十法郎。想写的事情本来很多,可是我想没有用了、听说你的家人平安,我就放心了。生活顺利,比什么都好……你过去在许多幅画上一直是与我交流的伙伴……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但你不是我所知的那类商人,我想你依然站在人性的一边,既然如此,你还指望什么呢?”
1891年1月25日,提奥在梵高死后6个月也病逝了。
1914年,提奥的遗体被葬在奥维尔梵高墓之旁。在教堂四周的麦田里,可以看见梵高兄弟两人的坟墓,默默并排在大墙左侧。这两个不起眼的小墓碑,被加塞医生栽种的常春藤包围着。 恋爱原是一厢情愿
1869年秋天,16岁的梵·高经叔父介绍到一家美术行当小职员。他诚实可靠,聪颖勤奋,不久被晋升后派往伦敦。在伦敦,他对房东太太的女儿尤金妮亚一见钟情。外表丑陋,走路时佝偻着背,活像一个小老头的梵·高认为尤金妮亚是一位绝代佳人,为之神魂颠倒。
梵·高生性怪僻,不懂人情世故,不善与人交往。但是爱情的魔力往往是强大的,自从梵·高认识了尤金妮亚之后,就完全改变了他以往的个性。他卷入了爱的漩涡中,感受到了平凡生活中的乐趣,并成为一个偶尔还能有几分幽默,颇受人喜爱的人。涉世未深的梵·高公开承认了自己对尤金妮亚的爱慕之情。然而,梵·高不舍的追求并没有得到任何回报,相反,尤金妮亚讨厌他发出的猛烈追求攻势。在梵·高向她求爱时,她坚决地拒绝了。
梵·高缺乏察言观色的能力,更不能彻底了解女人内心的真正想法。事实上,尤金妮亚从未表示过对梵·高有任何的好感,只是他自己一直处于幻想中的恋爱状态,这段无疾而终的恋爱终于以失败告终。失恋后的梵·高仍然忘不了尤金妮亚,他经常去尤金妮亚的家里找她,并力图表达自己的真挚爱情,期待尤金妮亚能回心转意。
当梵·高再一次向尤金妮亚求爱时,尤金妮亚告诉他,自己早已在1879年就订了婚。这个沉重的打击几乎让梵·高绝望,但他还梦想将尤金妮亚从别人的怀抱中夺回来。梵·高努力寻找着机会,直到有一天,梵·高亲眼看到尤金妮亚紧紧依偎在一个瘦高个男人的怀里,两个人热烈地接吻。梵·高的一切梦想都幻灭了,他的心仿佛被人掏走了一样。随后,痛苦不堪的他离开了伦敦,去了巴黎。
触动社会禁忌爱上表姐
1881年,梵·高回家探亲,见到了在他家里做客的刚成为寡妇的凯表姐,凯表姐热情而大方,她的美丽几乎使梵高沉醉。凯是一个典型的荷兰女性,头发是深栗色的,蓝色的眼睛里闪动着迷人的光彩,丰满的嘴唇像含苞待放的花儿一样微微启开。
梵·高突然为尤金妮亚的拒绝而感到高兴,他觉得,自己过去的爱是那么的肤浅,尤金妮亚只是一个无知的孩子。梵·高深信不疑的一点是:和凯表姐相处,要比跟尤金妮亚待在一起有价值得多。凯使他重新认识了爱情,理解了爱的真谛。然而,在19世纪的荷兰,和表亲结婚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禁忌。而且,让梵·高伤心的是,和他的初恋尤金妮亚一样,凯对他几乎也没有任何兴趣。梵·高发现凯表姐总是回避爱情和婚姻的话题,从来不给他任何表白的机会。有一天,吃完午饭后,当梵·高与凯在小溪旁的树荫下休息时,梵·高终于忍不住向凯吐露了自己的心声,但是,听到梵·高表白的凯很愤恨地离开。
尽管遭到凯表姐无情的拒绝让梵高伤心不已,但他仍然勇敢地决定去叔叔家找凯表姐。但叔叔见是梵·高,连
大门都不给他开。叔叔反复告诉他,凯不在家里。偏执的梵·高为了见到表姐,竟然拿来一盏煤油灯,将自己的手放在煤油灯的火苗上,对叔叔说,“我的手放在灯上多久,您就让我见她多久。”梵·高的叔叔见状,迅速将灯吹灭,并将他带到附近的一个酒吧,将他灌醉。然而,喝醉酒后的梵·高仍然没能见到表姐,只是得到了叔叔更强硬的回答:“你永远不可能和她在一起!”
巨大的悲伤充斥着梵·高的心,使他的身体和精神都备受摧残。梵·高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受到如此残酷的爱情挫折的他没有奢求,只希望能独立地生活下去。
150法郎断送婚约
经历了两次爱情的挫折后,梵·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画画上。
有一次,在画素描时,梵·高认识了曾做过妓女的克里斯蒂娜。两个人你来我往,感觉很是投机。每次,克里斯蒂娜下班之后,就给梵·高当模特儿,有时还为他做菜、烧饭、洗衣服。这些举动让梵·高体会到家的温暖,让他萌生了结婚的念头。
不久以后,两个需要安慰的人就同居了。对梵·高而言,克里斯蒂娜有着令人崇敬的品质,和克里斯蒂娜在一起,使他增加了信心和力量。梵·高不希望只是把克里斯蒂娜当作自己的*,他要和克里斯蒂娜结婚,共同生活、彼此爱护。能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就算再辛苦梵·高也觉得快乐。克里斯蒂娜也想尽量做一个贤妻良母。
尽管外人对他们指指点点,但两个相爱的人义无反顾地决定:当梵高每月能赚到150法郎时就结婚。
然而,克里斯蒂娜在当妓女时把身体给弄垮了,她虚弱的身子需要大量的营养品。而对绘画近乎痴迷的梵高,把大量的钱花在了买颜料和雇模特上,这一切使得克里斯蒂娜心疼不已,两人的矛盾日渐加深。
最终,由于梵·高无法赚到150法郎的月薪,他与克里斯蒂娜彻底断绝了关系,结束了自己的第三段感情。 梵高画作之所以色彩特别,只因他自带滤镜
一个色彩专家的偶然发现可能会改变我们对梵高作品的看法。有传言说梵高是色盲,这个传言也一直被大家用来解释为什么这位画家对色彩的运用会如此大胆。
一位日本大师在一次关于视觉缺陷的的演讲上说,他为了让自己对视觉缺陷有更好的理解,就站在一个被照亮的房间里观赏梵高的画,他发现这幅艺术品转化为另一幅更好的艺术品了。他在看梵高的画都会透过专门给色盲用的眼镜,他也会跟别人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让别人也用用自己的这副眼镜,看他们是否同意其实梵高的作品在视力有缺陷的人眼里是更好的。 在视觉有缺陷的人的眼里,梵高作品中不协调的颜色、变形的线条都不见了,每一幅画中的线条都是如此精致,每一个阴影都恰到好处。
代表作65年后再“合璧”
据英国媒体10月28日报道,梵高《向日葵》系列作品中的两幅画作将在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举行合璧展。这是时隔65年,《向日葵》系列作品再次面向英国公众展出。
《向日葵》系列作品是梵高的代表作。梵高共创作了11幅有关向日葵的画作,如今作品分布在荷、英、美、日、德等国。本次合璧展将展出的是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和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的馆藏。梵高博物馆向英国出借的这幅《向日葵》创作于1888年,是该系列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伦敦国家美术馆馆藏画作由博物馆1924年直接从梵高家人手中购得,是系列作品中的第四幅,描绘了向日葵花瓣逐渐凋零、色彩逐渐褪去的形态。专家评估,这两幅画作的拍卖价格均在1亿英镑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有关《向日葵》绘制过程和所用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将同两幅画作一起展出。
据悉,《向日葵》一直是伦敦国家美术馆最受欢迎的馆藏之一。过去10年内,美术馆售出了上百万张以《向日葵》为主题的海报和明信片。
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2015年10月22日,梵高逝世125周年之际,梵高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数百幅艺术作品通过现代感映技术与中国观众见面。中国当代熔铜艺术家朱炳仁以熔铜艺术再铸梵高经典,表现形式从平面走向立体,两位艺术家完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5 05:15
达西先生开始讲故事啦!
Action!!!
名字:那些年梵高和高更不得不说的“基情”岁月
时间:1888年
地点:法国阿尔
主要人物:梵高(男、35岁、性格偏执热情、会不定时发疯)、高更(男、40岁、性格冷静克制,有一点傲娇)
讲述人:达西先生
记录人:小满
梵高与高更,这是西方绘画史上绕不开的两个名字。而这两位艺术大家,在生前就有过密切的交流。1888年,两人在法国的阿尔(Arles)小镇里“同居”了62天,这段故事为人所津津乐道,传说至今。
话说,早在1887年的一天,那个时候的梵高刚刚与妓女西恩分开,随着一次恋情的失败,梵高所有的宗教狂热与爱的梦想都随之幻灭,孤独的来到巴黎投靠弟弟。
而此时的高更正值困窘,无法照顾亲人,生活受到阻力,精神受到打击,时常自责,绝望,以至于想过结束生命。
就这样,两个同样绝望的生命,在黄金时代的巴黎相遇了。从此天雷勾地火,一发不可收拾,他们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两个“作死”天才画家的“惊天情史”!!!
两个人在巴黎的相遇虽然很短暂,但是却建立了很深刻的友(基)谊(情)。梵高之后去了法国南部的阿尔,高更去了布列塔尼,虽然两个人很快就分开了,但是此后的书信往来从未间断。
梵高对高更很是喜欢(别误会,这里的喜欢是很纯洁的那种)把他当做前辈,发自内心的欣赏他的作品,还说他的画作“极其富有诗意”。而且在书信里,一而再再而三的邀请高更来阿尔同住,一起完成伟大的艺术梦想。
遇见高更之后的梵高,就像是偶像剧里的傻白甜女主角,他单纯的迷恋着高更,他觉得自己终于遇到知己了,作品终于有人欣赏了,所以他期待高更能够来到阿尔,然后两人共同办一个“南方画室”,幻想着在高更的领导下,画家们通力合作,切磋技法,开创一个艺术的繁华盛世。
但是高更就没有这么单纯了。这个时候的高更疾病缠身,穷困潦倒,在布列塔尼半岛上陷入困境。几乎一文不名的他收到了梵高寄来的正式邀请,附加50法郎的路费。梵高在高更面前真的是一个“贴心女主”的人设,他一听说高更日子过得不好,连路费都给他邮过来了,还表示:只要你的人来就行了,我这里管吃管住,钱的事别担心,我弟弟有!(提奥的内心是崩溃的)高更一看,还有这么好的事,那我就去吧。
梵高一听说高更要来了,激动的不行不行的。他兴高采烈,欣喜若狂。长久煎熬的孤独感终于得到了缓和,因为只要有了高更,今后再不用别人指明方向了。不得不说,在等待高更的这段时间,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梵高最幸福的时刻。他如同一个小媳妇一样一边积极创作,一边给高更置办居所。
这张《房间》是梵高布置的新房,用来庆祝一种新生活的开始,用来准备迎接一个全新的温暖的生活,明亮的暖色调占据了画面大部分空间。
两人还交换自画像。
梵高的是一张单纯朴素的作品。头发剪得很短,瘦骨嶙峋的脸上,紧张的眼神不确定地瞪视着远方。梵高说,画上的自己好像一个佛教和尚。当时的梵高读了一些有关日本的文学描述(东方的僧侣,用一生的苦修,把自己献给信仰;用一生的时间,把自己修行成永恒不灭之佛。)然后他就画了这幅绿绿的自画像,他说:我要把自己献给高更。高更也给他回了一幅。
梵高像是一个可爱热情的小天使,为了迎接高更的到来,每天都处在高度的亢奋当中。
他给弟弟提奥写信说:“我要把我的作品给高更看。”他像一个做完作业等着要糖吃的小孩子,迫不及待的等着高更到来。
在等待高更这短短的不到数月时间里,梵高灵感如泉涌出,下笔如获天助,在极短的时间内留下了《向日葵》、《星夜》、《夜间咖啡馆》、《梵高的卧室》等杰作。
是的!没错!就是那个能拍卖好几亿的向日葵系列。这样灿烂的花,这样的明亮、热情,用全部生命来燃烧的花,梵高指名要送给高更。他说他要把这南方阳光下的盛艳之花送给高更作为迎接他到来的礼物。(妈呀这话小满听了都想嫁!!!感觉心脏被piu的击中了~)
1888年10月24日,高更终于来到阿尔。
一下火车,咖啡店老板就立刻认出了他。因为梵高早就拿着高更的画像到处宣传了,以至于他人还没到,就已经成为了镇子上的名人。
《画向日葵的人》
高更走进梵高为他精心准备的房间,看到墙上为他画的《向日葵》,高更礼尚往来,也给梵高画了一幅《画向日葵的人》。刚开始的日子就想偶像剧一样,一切都那么完美。两人共同散步,共同作画,描绘共同题材。高更从梵高那里知道了,原来从颜料管里直接挤出的铭*彩,给人以燃烧*,而梵高从高更那里学会了如何更好的构图。画艺上二人互相渗透,互为借鉴,迸射出了许多艺术的火花。
高更 梵高 《阿尔的舞厅》
《阿尔的舞厅》就是这一时期二人合作的经典作品,画作的主题是他们经常光顾舞厅的节日之夜。晃眼的金*块,诡异的靛蓝色块,色彩纯粹,气氛热闹,强烈的反差让空间具有饱和感,烘托出一种奇特、令人不安而又充满迷幻色彩的美。
但是好景不长,这段友(基)谊(情)仅仅维持了62天就结束了。
高更在十二月写了一封信给画家贝纳,谈到自己与梵高的巨大冲突:“整体来说,我跟梵高彼此都看对方不顺眼。特别是绘画上,梵高赞美杜米埃、杜比尼、辛燕和伟大的卢索,所有我不能忍受的家伙。而我喜爱的安格尔、拉斐尔、德加,他都厌恶。我跟他说:老友,你对!只是为了获得暂时平静。他喜欢我的画,但是我一开始画画,他就东批评西批评。他是浪漫的,我却可能更要素朴(Primitive)。”
事实上,梵高倔强的性格远比高更想象的复杂。梵高外表粗糙,不善辞令,但文化修养特别高,又是心理不适症患者,跟高更争论拉斐尔、英格尔或德加的作品时,时常火冒三丈,异常粗暴。为了息事宁人,高更经常委曲求全结束论战,说一句:“是是是,你说的对”。
其实两人一开始就各怀心思——梵高对于绘画更加纯粹,高更心中的天平却更多偏向未来的生计。梵高内向狂热,高更冷静骄傲,性格各异的二人矛盾升级。
因为受不了梵高的疯癫,高更好几次提出想走,这让梵高很难接受,好不容易有个人一起画画,怎么这么快就走了呢?于是他拼命想把高更留下来,恳求、哄骗、咒骂、威胁甚至哭泣,疯狂的想要留住高更。疯狂到什么地步?据高更事后回忆:他常常半夜忽然惊醒,走来来凝视我,又无言地走回自己的床上睡倒,好像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妈呀,好可怕!小满怀疑这个时候的梵高可能已经患上精神病了。)
终于,在共同相处了62天之后,1888年12月的寒冬,高更独自外出散步。忽然听到后面传来细碎急促的脚步声。他刚转身,就看到梵高在后面一言不发,手里拿着一把剃刀,冲着自己人扔了过来。高更很害怕,当天晚上不敢回家住在旅馆。第二天回到画室时,已经晚了,梵高做了后来一件全世界都知道的事:割耳朵。高更发现梵高满身是血的裹在被子里,才知道梵高割下了自己的耳朵,洗净放在信封里,送给了妓女拉谢尔,请她“好好保存”。之后蜷缩在屋里,不省人事。
看到这样情况,高更忍不了,他给梵高的弟弟提奥留下一句话,大致内容就是“你哥疯了,我走了。”然后就坐最快的一班车走了。
所以说,梵高割耳朵这件事和高更是脱不了干系的。但不论是因为梵高精神失常,还是因为和高更矛盾激化,这段本能传为佳话的友谊,来的迅猛,去的彻底。(果然应了周杰伦那首歌:“爱情”来的快就像龙卷风……)高更离开了梵高,离开了这片伤心之地,二人至死未再相见。
从那之后,人们都说:梵高疯了。弟弟提奥把他送进精神病院疗养,在精神病院梵高承受着巨大的精神伤痛画大地、麦田、阳光、草野、天上的云、风、鸟声或星空。1890年7月27日,这种极端的情绪让他终于忍不下去了:梵高在奥维的麦田里举起了*,自杀了。
高更没有参加梵高的葬礼,他默默远渡大洋,去了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在最原始的土著文化中找到自己宿命的终点。(达西先生说,关心高更的人,可以去看一下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小说就是按照高更的故事来写的,很好看。)
这个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小满最后想来一段煽情的话。
梵高曾在给弟弟提奥的信里写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了烟 。在梵高心里,他以为高更是那个可以看到他心中那团火的人,所以他拼尽全力燃烧自己。世人也许注定都无法理解这段传奇的感情,也可能不会明白,天才一样的“疯子”描绘的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世界。但是还好,在那些历经百年流传下来的浓墨重彩中,隐藏着那年秋日的阿尔,两颗同一频率跳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