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23: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21:07
马连良的演唱,以谭鑫培唱腔为基础,结合本身条件,吸取各家之长,大胆突破传统,发展自己的所长,创立与人不同的唱法。27岁后,他多次灌制唱片,剧目之多,发行量之大,为当时所少有。他的演唱,流利、舒畅、雄浑中见俏丽,深沉中显潇洒,奔放而不失精巧,粗豪又不乏细腻,他以独特的风格,为京剧开创一代新声,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唱的马腔,丰富了京剧老生的唱腔艺术。《借东风》、《甘露寺》、《十道本》、《春秋笔》、《四进士》以及其它马派剧目的唱段,几乎被到处传唱,可见马派唱腔动人的艺术魅力。 马连良15岁变声后,侧重学习念工戏《审潘洪》、《十道本》、《胭脂褶》、《盗宗卷》等,为其念白打下深厚功底。此后,马派代表性剧目多是唱念并重,甚或念重于唱。20岁时初演的《三字经》,自始至终全为念白,韵味悠然,念白如唱。在经常演出的剧目中,念白有时老辣,有时苍劲,有时是幽默风趣的声调,有时是忠告谏劝的语气,用以表达人物的不同性格和感情需要。他善于将念白处理得像唱一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悦耳动听。马派念白和马派唱腔互为表里,彼此依托,统一于马派声腔艺术之中。
马连良早年除受叶、蔡、萧诸业师传授外,表演上还潜习做工老生贾洪林,在继承、发展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马派的表演风格。他的表演,手、眼、身、步结合一体,准确严谨,凝重潇洒,将人物蕴涵的复杂感情,节奏鲜明地形之于外,形成独具艺术魅力的马派丰彩。
马氏早年即矢志京剧改革,重视一出戏中人物情节的完整性以及与时代要求的合拍。从1925年起,他将传统剧目《广泰庄》和三国戏《流言计》(即《雍凉关》接《骂王朗》)整理演出。1927年自行挑班演出,将《战北原》(又名《武乡侯》)、《范仲禹》二戏增添首尾整理演出。此后历年均有新排剧目推出,如《雪拥蓝关》、《安居平五路》、《天启传》(原名《南天门》)、《苏武牧羊》(原名《万里缘》)、全部《白蟒台》、全部《一捧雪》、《胭脂宝褶》、《串龙珠》、《春秋笔》、《十老安刘》,均系将传统剧目予以丰富情节,贯穿首尾,经过整理而成。同时,也有不少经挖掘整理重新排演以及经常演出的剧目,如《磬河战》、《秦琼发配》、《渭水河》、《火牛阵》、《大红袍》、《应天球》、《许田射鹿》、《要离刺庆忌》、《摘缨会》、《渑池会》、《楚宫恨》、《朱砂井》、《清风亭》、《龙凤呈祥》、《打渔杀家》、《八大锤》、《群英会、借东风》、《四进士》、《九更天》、《打严嵩》等,其中多数久经锤炼,成为马派代表性剧目。马连良在其拿手剧目中,擅于分饰前后二个或三个角色,人物性格绝不雷同。20世纪50年代后,马连良演出的新编、改编的历史故事剧有:《将相和》、《三顾茅庐》、《赤壁之战》、《赵氏孤儿》、《青霞丹雪》、《秦香莲》、《官渡之战》、《海瑞罢官》、《状元媒》,还有现代戏《杜鹃山》、《南方来信》、《年年有余》。马连良在科班时就重视演出服装的整洁。出科后,更不断有所改革。组成扶风社时,要求全体演员做到三白(护领白、水袖白、靴底白)。除此之外在其他许多方面亦加以改革。例如,黑绒罩面的纱帽,突出双龙的王帽,打破赭蓝二色、增添多种颜色的鸭尾巾,乔玄戴的香色素相纱,登坛借风的鹤氅,鲁肃的青绒官衣,蒯彻的黑色改良蟒,永乐皇帝的箭衣蟒,轻薄适度的髯口,甚至灰色的小腰包等,均依塑造人物的需要而设计。其它如圣旨、令箭、酒壶、文房四宝等道具,也都处处留意以使之既合理又美观。20世纪30年代初期,他将旧式门帘台帐革新为后幕和边幕,以收简洁新颖之效。1936年新新戏院建立时,他亲自设计制成米*绸质后幕附侧幕四片,绣棕色汉代武梁祠石刻车马人图案,上挂帘幕,垂*丝穗,横悬小红灯五盏。另以同样图案的绸围,将乐队围起。戏院开幕时,观众反映强烈,赞美不已。这一设计,较前者更进一步,收到典雅、庄重、宁静、美观的效果。从此,此幕由他携带着赴各地演出,成为扶风社标志。20世纪30年代起,马连良对舞台上饮场、打扇、扔垫、换装等陈规陋习陆续予以剔除。
马连良严格要求一台无二戏,欢迎同台演员尽抒所长,以取得交互辉映,相得益彰的效果,他毕生坚持搭配整齐的艺术阵容,严谨严肃而认真的演出作风。包括音乐伴奏,一般配角,甚至龙套演员,都必须一丝不苟,向观众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