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03:56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21:00
如何激发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1.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
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又如在讲授水不善于导热的内容时,在装满水的大试管里,放入一条小金鱼,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的底部。当在试管上部加热直到沸腾时,底部的鱼还在自由自在地游动,说明水不善于导热。当在试管底部加热时,不一会小金鱼就会肚子朝天--死了,这说明水传热主要是通过对流来实现的。通过实验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2.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
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在讲动量和冲量时,让两支相同的粉笔分别从同一高度直接落到桌面上和落到有厚毛巾铺垫的桌面上,可以发现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笔断了,落到厚毛巾垫上的另一支却完好无损,老师由此引人动量和冲量知识的讲授。又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按照常规认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水必往下洒,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没有下落。接着使转速慢下来,学生们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下落,接着提出问题:要使水不落下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3.用具有惊险性出乎学生意料之外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即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例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作好准备。
4.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讲到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时,利用电影《刘三姐》里"抛绣球"的故事,并准备好"绣球"进行实验,一定会引人人胜、妙趣横生。抛"绣球"时,只有"绣球"和接球人的连线是"绣球"在该时刻的切线方向时,才能够接到"绣球",这个方向就是"绣球"在该时刻的线速度方向。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记得牢,直到几年后,有些学生还说这个实验很有趣,印象深刻。
通过演示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增加"实用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师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1.生动风趣,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
例如,在讲"核外电子离核越远能量越高"时,向学生打比方:"这好比你们小时候还是婴儿时,你爸爸将你抱在怀里;你学会走路了,你爸爸将你牵在手上;你再大一点,你爸爸则说:'走,外面玩'。"又如在讲楞次定律时,可以这样比喻:在被太阳晒过的烂泥塘里,当人踩上去时,稍硬的表面会阻碍你下沉;当下沉后,你想拔出腿来,烂泥又会阻碍你拔出腿来。再如,在讲理想气体等温变化的微观解释时.可这样比喻:你们班五十人,在教室里显得很挤,容易产生碰撞;而当把你们放在大礼堂时.碰撞的机会就减小了。
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如再问,若你头顶上的电风扇落下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手盖头顶,"那还不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在讲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时,可以用从课桌上跳下来和从三楼上跳下来进行比较,肯定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风趣的语言,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讲评试题时,先不说答案,而是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说,"是这个",学生当然会明白这表示第二个答案正确,同时还明白这还表示"胜利"的意思,然后接着说:我们班永远是"这个",从而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而有趣,逐渐把教学活动推向*。
在授课时,如果在适当的时机故意讲错,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记得牢。例如,在讲到绝对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时,故意说成"就是那个发现进化论的开尔文",讲完后,学生们先是一楞,然后几乎全班同学齐声回答"那个是达尔文",这样整个课堂气氛就都活跃起来了。
2.教师授课时,要有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
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一个教态自然的优秀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从任课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增强他们的理智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教学一方面是进行认知性学习,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两者结合得好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恐惧心理。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45分钟内不仅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还有一种美的享受。在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进行叙述时,要做到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发音的长短、感情的运用等,都要求教师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3.讲述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介绍物理学史的发展、物理学家的情况,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如"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会使学生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再如"爱迪生和白炽电灯"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了科学家的成才之路,并深深地体会到"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一道理。
给学生适时讲授有趣味的故事是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补偿方式。例如在讲到玻意耳--马略特定律的时候,介绍定律的来历以及不同国家对定律的不同称呼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当讲到历史上曾有一位学者叫赫曼,为了验证天电(闪电)与他电是否是同种电,竟被雷电击死在实验台上时,课堂一片寂静。当讲到秦始皇在建阿房宫时用磁石来防刺客时,课堂上又是一片活跃气氛。
4.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感知物理意义。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很多物理定律和规律都是从观察中发现的。例如,牛顿通过对苹果落地的思 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尾巴--铁链?在干燥季节里,在黑暗中脱下化纤衣服,往往能看到火星闪烁,这是什么现象?通过引导,学生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有一位学生问过我,在他家附近的抽水站,当通电抽水的瞬间,会发现几根通电导线抖动起来,为什么呢?我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思索,最后使他恍然大悟。
5.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其实,中学生感到学物理难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例如.在设置课堂提问的内容与对象时,可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难的问题不应提问差生,以免他们由于答不出而处于尴尬的境地,从而产生自卑感。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每单元授课完后,要认真进行单元归类复习,精心设计测试题,对于较难的题目在复习时可进行一些暗示,对差班甚至不惜"漏题",使他们在复习时具有针对性,在测试时获得一定的成功,从而激发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在课堂上适当地为实例配上板画,可以使许多难以说清的物理现象在黑板上一目了然。例如:两人追赶问题,通过几笔就可以把两个火柴人画得惟妙惟肖,使学生忍俊不禁。这样,通过"助之以成",帮助学生牵线搭桥,克服困难,获得成功;通过"动之以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通过"晓之以理",启发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解颐笑语,有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智中见志的特点和功能;生动有趣的实验,把"外在"的信息,即物理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21:00
一、 开端引趣,激发*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引言,不要千篇一律“上节课我们讲了……”,从复习旧知识引入课题。很多人都爱听相声,每段相声在正式开始之前总有几句“过渡语言”别小看这几句“过渡语”,它能起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把听众引到规定的情境中去。教师在课堂中也要讲几句“过渡性的语言”,它就和我们听相声一样,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防止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有位物理教师在讲“运动和静止”时,一上课教师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在等车的时候,总是看到公交车朝我们开来,当我坐上公交车后,却总是看到路边的物体向后倒,这是为什么?”学生急于知道原因。教师说:“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这样的开端,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为这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重视开端的趣味性。
还有位教师在讲《轮轴》一节时,设计了一个游戏:看谁力气大,手劲好。他故意挑选了身高相近的男女同学各一名,请他们现场表演掰手腕。教师拿出一个啤酒瓶,让男同学握住啤酒瓶的颈口,女同学握住啤酒瓶身部分,各自用力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旋转,结果女同学赢了。通过这个游戏,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激发起来,整节课学生都在跟着教师的思路在转。可以说,听这样的课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精神享受。
二、 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不少读者爱看武打和侦破电视剧,其原因是作品总设有悬念,使观看者急于知道故事的结局,吸引观众每天都能准时地坐在电视旁。教学过程也是如此,有教学经验的老师,课堂上总是创设悬念情境,不仅激发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还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从而有效防止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有位教师在讲《电源》一节课时,把带有导线的金属片插入西红柿中,让学生把导线两端同时放入口中,学生感到舌尖发麻,感到疑惑难解,难道西红柿也有电?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由此可见,我们只有创设有让学生感到好奇的情境,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激励学生探索的动机。
三、 发掘魅力,引起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从本质上讲,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蕴含在知识本身之中,我们当教师的不要总想以考试刺激学生,而要不断挖掘教材魅力。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再现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努力学习的愿望更持久,动力更旺盛。
有位教师在分析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时,先在黑板上写出“1+1≠2”,学生感到很吃惊,教师接着将100毫升的水与100毫升的酒精混合起来,发现它们混合后的体积少于200毫升,这是为什么?这样的引课不但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践证明,任何内容的教材都有一定的魅力,魅力是学生为之神往的力量。所以,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深刻钻研、仔细揣度、充分发挥教材的魅力。这样做,既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又可以使教与学双方感到轻松适易。
四、 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物理大纲明确指出“学习物理知识就是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只有应用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学生才学好了物理。”所以,我们的教学应回归于实际生活中去,这样学生才易于掌握;才愿意学;才主动地去学。
例如在讲授《液化》时,引导学生回忆、讨论去寻找生活中的“白气”,学生会说出很多,如水烧开后从锅边喷出大量“白气”;夏天,打开冰柜会看到一股“白气”,剥开冰棍的包装纸后也可见到“白气”,冬天,人们在室外讲话时会喷出“白气”等等。由于这种现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从而唤起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从心理学上讲,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热情,就会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产生一种巨大的内部学习动力。因此,我们要尽量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样做不但便于学生理解,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 利用媒体,引人入胜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供形象直观的演示,促进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追求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是学生学习的内在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将教材内容与媒体技术整合,再配合教师幽默的语言,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形成最佳学习心理状态。如在学习《什么是力》一课时,先在屏幕上展现力的实例视频,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例,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主动去思考,从而很容易归纳出力的概念。
总之,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情境的创设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否则,在教学活动中,只能形成教师一厢情愿,学生无动于衷,学生的主体性无从谈起,教学情境的创设也就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也无法达到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