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7 16: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04:05
《说文解字》有云:“家,居也”。家,最早仅是指居住的房屋,能够遮风避雨即是家。后来,多指家庭,家越来越大,成为家族,到最后成为“家国”,一国一家之姓也。
家想要扩大,想要兴盛,就需要家庭成员的努力。努力要有方向,简单来说,就是要成为怎样的人?
老祖宗说,一个家庭想要兴旺发达,主要看这“三个人”,,有一个也值得庆幸。
一、积德累善的长辈
古人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行善,以善念指导行为。孟子曰:“仁、义、礼、智”,,后被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称为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发展,是中国价值观的核心因素。
“五常”第一个字,仁,待人要宽仁。得饶人处且饶人,能帮一把是一把,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还没有需要帮助的时候。
路遇不平事,哪怕明知自己不是对手,也要“一声吼,吼出来,表明你有参与此事的态度,你要贯彻自己的仁义,自己的原则。
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善念,作为一种观念,同样可以被继承、传播。
《国语·晋语》云:“夫德者,福之基也”,具备高尚的品德,是有福的基础。“积德”,是一种个人的修行,是蕴藏在我国文化血脉中的“自律”传统。
如何积德?佛家给出了六种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做到这六种,便能够让人远离生死苦恼,到达永恒安乐的彼岸。
但对大多数人而言,做到“积德”主要在于行善,做善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行善,可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可以是为重灾区的募捐,可以是为残疾人的祝福,也可以是热心公益保护环境,都是行善,都可积德。有这样一个长辈言传身教,后代子孙必然也都是心怀善念。
善意,总会被世界优待,被冥冥之中的气运加持,被更多善意之人提携。今日之因,得他日之果。长辈行善事,子孙得恩惠、受益处,家庭如何不兴旺?
二、克勤克俭的女人
《尚书·大禹谟》记载:“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克勤克俭,能安家定邦。自古以来,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立家难,持家更难。
男人打下一份家业,如何守住这份成果?女人的作用至关重要。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很多时候索取比付出更加简单,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处理家庭花销,合理安排家庭资金投放,是一个家庭兴旺的基础。尽管一直在说男女平等,但大多数家庭依然是男主外女主内。既然主内,就要有主内的自觉和意识。
最起码要做到持家有道,使得家庭资金不断累积,家庭财富与日俱增,日子循序渐进越过越好,脚踏实地才不会让一切成为泡影,让幸福的生活成为当下。
三、求知上进的儿女
诗云:“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求知上进,在于求,在于主动。关于孩子读书,真是操碎了众多家长的心。补习班没少找,学费没少交,可孩子成绩就是上不去。
学习,是一件客观的事,同时也是一个主观的事。关乎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在于孩子到底想不想求知上进?有没有“学成”的*?
孩子不仅是祖国的花朵,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究竟到下一代,这个家庭还能不能存在,还能不能继续兴旺下去,全凭后代子孙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家人不应该将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压迫着孩子去学习,就算有主动性,也迟早会被磨光。
成年人尚做不到,更何论一个孩童。所以,自己的梦想自己去做,做不到别怪孩子,别怪旁人。
时间对每一个孩子都是公平的,因此,若是孩子本身愿意去学,为自己、为家庭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那么何愁未来家庭不兴旺?
结语
家庭想要兴旺、繁盛,主要在于家庭成员自身的坚持与努力;老祖宗所介绍的这“三个人”,没有一个是先天而成。
可见,家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没有命中注定一说,关键在于有没有一颗想要“变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