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鼓励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6 03:3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5 23:44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文言文,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种枯燥无味的文体,而对老师来说,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对文言文教学有很大帮助。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以读为主
朗读成诵能培养学生语感,读熟课文可以扫清课堂学习时的一些障碍。所以在课堂上,我并非以翻译为主,而是以读为主。首先教师要范读,在上一篇文言文之前,老师要考究每个字的读法、句的停顿等等。比如《鱼我所欲也》中,就有许多字值得注意的。如“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为”是“为了”之意,该念第四声,第二个“为”是“做了”的意思,该念第二声,如果不加考虑就容易念错;再如《出师表》中,“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朗读时,要在理解作者情意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句中的语意停顿。老师领读第一遍,就给学生留下了这篇文章应该这样读的印象。如果有录音可以放录音,然后老师领读,老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学生最喜欢这种领读方式。短的文章最好是领读两遍,长的课文可以领读一遍,这样学生对课文就有了整体感知。一般来说,这个环节我是在早读节或晚读节完成的。这样领读之后剩下的时间同学们就可以自由地朗读。这样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对课文朗读已有了相当的熟悉,不会有陌生感。或者集体朗读时出现卡葛的现象了,课堂上,我并不急于翻译,而是每讲一个句子首先让他们读三、四遍,能背下来,然后结合注解找出难理解的词语,大家共同解决,这样学生不仅对难翻的词语有了更深的印象,而且自己能顺利地翻译出句子。学生就会有成就感,在课堂提问的时候,老师适当地加以表扬,学生的积极性就更高了,比较长的篇目则抓住重点段落来讲,其他段落会翻就行。这样一个段落下来,学生即使背不得,也读得很熟了,字、名、段都理解得十分清晰,学生感到容易学了,兴趣就自然而然上来了。虽说用时多了点,但学生能清晰地理解课文,总比水过鸭背教学好。
二、课文与历史故事相结合
大多数文言文都与当时的历史有关,在讲课之前,我先是联系历史背景,讲述相关的历史知识,这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比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学习此文时,我是在多媒体教室上的,我先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断,让学生从感官上了解这篇文章的背景,同学们兴趣很高。这样学习这篇文章就容易多了。
我的检测手段是听写。学完每篇课文我都要会利用一些时间来听写。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复习效果。听写内容什么都有。包括作者、课文生字、词、句子,课文所反映的主题给我们的启示等。特别是注解的翻译更是重中之重。有时候在讲课时,我也会故意“漏题”给学生,比如重点的句子和字词,我就直截了当地说:“我听写的时候就考这里。”这样他们就有意识地去记那些重点。听写的时候他们就可以顺利地写出来了。这样他们就会觉得学习原来也是这样的容易。然后在发回听写本的时候,好的学生我会毫不吝啬地表扬他们。有进步的也点一下名,表扬几句,使他们在同学面前有面子。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太差的同学则要处罚,罚抄一两遍课文等。这样做既是对懒惰者的惩戒,又是对勤学者的一种鞭策。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的学习气氛。有目的地学习,学生就不会感到古文枯燥无味了。
三、学会利用歧义句子调动课堂气氛
在古文教学中,玩笑可以激活沉闷的课堂气氛。在学习《口技》这篇课文时,我给同学们翻译一个句子:“妇抚儿乳,儿含乳啼”结果有学生翻成了“妇人抚摸着儿子的奶头,儿子含着奶头哭”,我看了真的是忍俊不禁。我并没有责骂那个学生,只是告诉他翻译句子时要注意合情合理,当我把这个句子读出来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笑过之后,我告诉大家,翻译句子如果不注意合情合理性,就会闹出这样的笑话来,同学们在笑的同时,体会到了翻译句子要注意的问题,既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又使他们学到了翻译的相关要领。
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积累,善于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