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6 03:26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8 11:03
社会性别,指的是一切社会认为适合于女孩和男孩、男人和女人以及非男女二元身份者的角色、行为、活动、属性和机会,以及男性之间、女性之间、非二元身份者之间和不同性别之间的关系。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性别的概念不断发展,亦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与生理性别不同,社会性别不是由生殖器官决定的,而是社会建构的,是人通过社会化过程而习得的。社会性别是多元的,除男性、女性外,还有其他社会性别。每个人的社会性别认同亦有所不同,并且可能与其被指派性别不一致。
社会性别角色,是社会文化期望某一社会性别担当的角色;但仅因为一个人是属于某个社会性别群体,而认定其具有某些特定的属性、特点或角色,则会形成对某一社会性别的刻板印象。
性别平等和社会性别主流化是与社会性别紧密相关的两大重要议题。今天,性别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仍较普遍。“实现性别平等”是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为达到目标,需要引入社会性别主流化策略。
我国部分教育类文件主要从性心理健康和预防性侵害两方面呈现社会性别主题;另外,《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也把社会性别观点纳入教育方面的策略措施中。
社会性别也是全面性教育的基本概念之一。学习者不仅需要理解社会性别及其相关概念的定义,还需要了解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及他人的社会性别身份、性别平等的重要性、社会性别偏见以及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带来的消极影响等。
扩展资料:
性别不安: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如果个人因感到自身体验到的或表达的社会性别与被指派性别不一致而产生压力,可能会陷入性别不安(gender dysphoria),导致焦虑、抑郁、滥用药物等后果。性别不安常与性别认同障碍(gender identity disorder)联系在一起,后者在过去被归类为一种性心理障碍。
2019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了《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一版(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1thRevision,简称:ICD 11);
正式将性别认同障碍从精神障碍分类中移除,而在性健康分类中增添“性别不一致(gender incongruence)”一项。
世界卫生组织所定义的性别不一致,特点是“个人体验到的社会性别与被指派性别之间存在明显、持续的不相符”。
这一改变表明性别不一致并非一种精神类疾病,有助于减少社会对多元性别人群尤其是跨性别者的污名,保障他们不受歧视地获得必需的卫生服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8 11:04
社会性别即一般所说的性别。主要是指自身所在的生存环境对其性别的认定,包括家人、朋友、周围人群、社会机构和法律机关的认定等,是人基本的社会属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