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疑点有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6 05:2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6:21
《使至塞上》是唐朝大诗人王维写的一首五言律诗,如今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是第三册第25课《诗五首》中的第一首。
开元二十五年,也即公元737年,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这首诗写的就是他这次出使的情景。
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出了此次出使的经历,以传神的文笔刻画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那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而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然而,此诗中却有几个疑点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里,笔者也就其中的几个疑点来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希与各位同行商榷。
其一,关于“属国过居延”中“属国”和“居延”的解释。配套教学用书第172页施蛰存写的《<使至塞上>分析》认为,“属国”是秦汉官名“典属国”的省略,这个官掌管投降归顺的蛮夷部族,因此在这里“属国”就成为外交官的代名词;而教科书中却注释“属国”是附属国,在此指吐蕃的军队,这两种说法显然扯不到一块儿。至于“居延”,施老师认为在今甘肃省张掖、酒泉一带,教科书却注为“故址在现在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查证地图,二者也相距甚远,这便又是一个疑点。孰对孰错呢?笔者查找资料,翻看地图,发现有唐一代,吐蕃的统治范围根本没达到上述两个地方,那么唐蕃交兵之处又怎能“过居延”呢?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联系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来理解。当时,唐军取胜,吐蕃兵败退,故而唐玄宗才派王维去慰问边疆将士。既是这样,教科书上又注明“属国”指吐蕃军队,那为何不可把“居延”理解为“虚指,意为很遥远的地方”呢?按这条思路一想,便茅塞顿开,一切疑问都解决了,诗的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总起来也就可以理解为:我轻车简从,要去慰问边疆将士,因为他们打了胜仗,吐蕃的军队已经撤得很远。
其二,关于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解释。教学用书“课文说明”中说:“山高路远,诗人觉得自己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孤雁’一般进入胡天。”可见,教学用书认为,“征蓬”、“归雁”都是诗人的喻体,也即诗人觉得自己既像“征蓬”,又似“归雁”。而教科书的注释中却说“征蓬”是飘飞的蓬草,在这里指唐朝出征的军队。照此看来,那下一句中的“归雁”理解为唐朝出征军队的喻体也就顺理成章。那么,颔联这两句连起来的意思也自然可理解为:“当初,我大唐将士奉命出征,他们像‘征蓬’一样飘出汉塞,又似‘归雁’一般飞入胡天。”这和教学用书的看法显然矛盾,但它们又各有道理。像这种情况,如何给学生讲呢?笔者的做法是,将此二种解释都讲给学生,紧接着又提出自己的观点:“回想当初,大唐将士像‘征蓬’一样飘出汉塞;再看今日,自己出使似‘归雁’一般飞入胡天。”这样可以让学生有畅想的余地。因为诗嘛,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读,完全可以有不同的见解。这且不说,单就笔者方才提出的那种观点而言,其实就是兼顾了教学用书和教材注释的两种意见。将二者糅合在一起,于情于理也都能说通。对于笔者的这种粗浅看法,不知列为同行意见如何。
其三,关于“大漠孤烟直”中“孤烟”的解释。教学用书“课文说明”中说:“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远处独起的一股炊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醒目。”看来,教学用书认为这“孤烟”乃是“炊烟”。而前边提到的那位施老师则说“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霄汉”,他认为是“烽烟”;清华附中语文组编的《三点一测》也说“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也认为“孤烟”是“烽烟”;还有,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成果——《素质教育新教案》,也这样认为。那么,到底这句诗中的“孤烟”应该是“炊烟”还是“烽烟”?笔者看来,这还得从诗的写作背景入手去分析。诗人王维是在什么情况下出使边塞的?是在唐军取胜的情况下。既然如此,那又点的什么烽火台呢?要知道,那烽火可不是胡乱点的啊!只有在军情危急的时候才能点!公元前772年,周幽王为博得爱妃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各路诸侯都统率大军进京勤王,到那儿一看,什么事儿没有,连歇都没歇,当时就又让赶回去。第二年,少数民族犬戎进犯京城,周幽王再点烽火台,诸侯们一个去的也没有,结果京城沦陷,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所以这烽火台可绝不是说点就点的。现在唐军大获全胜,他能点烽火台吗?绝对不可能!因此这句诗中的“孤烟”绝对不可能是“烽烟”。除了“烽烟”之外,也就只能是“炊烟”了。也许有人会提出这“孤烟”不可能是“炊烟”,因为“炊烟”的量很少,在大沙漠中很淡很淡,根本不显眼。但是你要知道,诗歌为了创设一种意境,完全可以采取联想和夸张的手法。再者说,那“孤烟”如果不是“炊烟”,前边说了又不可能是“烽烟”,那你说是什么烟?炼炭的烟?还是草木着火的烟?总不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