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3:5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8 10:03
1、基础设施军地合建共用
在与国防和军队建设密切相关的交通运输、信息、战略物资储备、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充分考虑和贯彻落实国防需求,增强基础设施的军事功能。此外,要挖掘军事基础设施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进一步发挥区国防教育训练基地社会服务功能。
2、深化国防教育改革
健全国防教育机构,大力开展国防教育“五进”活动;依托城市公园或旅游景区,打造一批国防教育主题公园;发挥驻区部队军事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继续抓好“双拥模范城”争创活动,大力培育和宣传国防教育先进典型。
3、推进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机制融合
依托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和区应急委员会,组建党政军警合成、分工合作、权威高效的联合指挥部,统筹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和战争灾害;搭建应急应战一体化指挥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构建适应应急应战需求的动员预案体系。
4、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与国防动员队伍融合建设
按照“统一编、融合建、联合用”的思路,加强宝安民兵、预备役部队与国防动员队伍一体化建设;整合军地人才、技术、场地等资源优势,促进民兵、预备役部队与国防动员队伍在教育、训练、管理与保障等方面深度融合;
健全军地联训联演制度,规范用兵程序,注重在反恐维稳、抢险救灾、专业救援等任务行动中用兵练兵强兵。
5、深化兵役工作调整改革
依托户籍管理系统和新一代兵役登记、预备役登记统计系统,落实兵役登记制度,提高信息化水平;整合并依托区人武部和区民政局相应常设征兵工作办公室和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办公室,负责平时兵员征集、战时兵员征召、优待抚恤、退役安置等工作;
加强高校武装机构建设,探索大学生兵员征集实施办法;逐步提高现役士兵及其家庭优待金标准,抓好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
6、加强战时防空与平时防灾一体化建设
按照战时防空与平时防灾一体建设的要求,加强区民防指挥中心和通信警报设施升级改造;加强人口疏散基地建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掩蔽防护、物资供应等功能;
依托学校、*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社区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防空防灾教育训练,普及防空防灾知识;按照实战化要求,修订完善重要经济目标防护预案,明确防护责任。
7、推进军地科技、文化的交流合作与成果转化
鼓励民用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国防科研、生产,对落户本地的军工企业或从事军品科研、生产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依托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加强科技人才、技术、设备、成果等储备;加强军地先进文化建设合作,广泛开展“社会文化进军营”、“军营文化进社会”活动。
8、推进驻区部队保障社会化改革
积极探索驻区部队医疗、物资、交通、生活、营房等社会化保障;依法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做好随军家属就业、子女入学、退役军人安置和优抚工作;健全完善军人维权、生活服务、军转干部和退役士兵就业、重点优抚对象生活保障等体系。
以上内容参考:南方网-宝安率先发布文件从8大领域深入推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8 10:03
加强基础领域统筹,增强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整体支撑能力。统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考虑军地需求,综合运用重要资源。地方交通运输建设要按照突出重点、经济有效的原则,强化*主体责任,贯彻好国防要求。优化空域结构,推进空域分类管理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建立空域动态管理、灵活使用机制。加强交通领域军地资源、信息、服务保障等方面的共享与协作,积极推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统筹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力度。统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军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优化总体布局。统筹测绘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跨部门跨领域地理信息资料成果定期汇交和位置服务站网共享机制。统筹气象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军地气象整体布局。统筹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建立标准化军民融合长效机制。
加强产业领域统筹,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进一步打破行业封闭,立足国民经济基础,突出核心能力,放开一般能力,推进社会化大协作,推进军工企业专业化重组。扩大引入社会资本,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加快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和渠道,构建公平竞争的*环境。推动军工技术向国民经济领域的转移转化,实现产业化发展。积极参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加强科技领域统筹,着力提高军民协同创新能力。加快军民融合式创新,整合运用军民科研力量和资源,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和潜力,广泛吸纳专家强化顶层规划设计,开展联合攻关,加强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关键技术研究,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和转化应用。完善军民协同创新机制,加大国防科研平台向民口单位开放力度,推动建立一批军民结合、产学研一体的科技协同创新平台。
加强教育资源统筹,完善军民融合的人才培养使用体系。提升军事人才质量,推动军事人才发展*改革和*创新,拓展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范围,构建地方师资力量、科研设施、创新成果向军事人才培养开放服务的*制度,健全依托社会开展军事人才专业评价制度,评价结果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管理体系。加强军地教育资源统筹,充分依托普通高等学校、武器装备研制单位储备新兴专业人才,对承担军事人才培养任务的地方单位,国家在条件建设、财政投入、表彰激励等方面给予*倾斜。
加强社会服务统筹,提高军队保障社会化水平。建立健全军地统筹衔接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人保险保障体系,完善军地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机制,深化军队住房制度改革。地方*和*要积极支持军队建设和改革,进一步发挥双拥工作服务保障作用。统筹军地文化建设,加强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军队各项保障水平,深入推进军队饮食保障、商业服务和油料保障社会化,将营区供(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调整出台相关配套*。加强军事区域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军地生态环境建设整体推进、同步达标。
强化应急和公共安全统筹,提高军地协同应对能力。加强军地应急力量建设,健全军地应急行动协调机制,调整优化国家级应急专业力量结构,健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军地协调联动机制,增强国家卫生应急保障能力。统筹推进军地应急保障装备设施建设,明确军地应急保障装备设施合作途径及任务分工,改善军地应急力量训练条件,加强人才队伍、科技研发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国防动员力量的应急作用,建立健全应急动员响应机制,强化综合防护措施建设。
统筹海洋开发和海上维权,推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统筹兼顾维护海洋权益,制定国家海洋战略,实现开发海洋和维护海权的有机统一。加强行动能力和保障设施建设,进一步形成党政军警民合力固边戍疆新局面。
维护国家海外利益。切实维护国家海外经济利益和其他重大利益,保护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的合法权益。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深化国际军事交流合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8 10:04
军民融合8个重点领域包括:1. 制造:在制造领域,军民融合可以提高国防工业的制造效率和水平,加速数字化和化技术的应用。2. 卫星导航和定位:通过军民融合,可以提高卫星导航和定位技术的应用范围和精度,并推动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3.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通过军民融合,可以加速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国防工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4. 生物医药:在生物医药领域,军民融合可以加强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医疗设备和药品的品质和安全性。5. 大数据与:通过军民融合,可以利用大量的海量数据和技术,提升军队的化水平和作战效能。6. 航空航天技术:在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军民融合可以推动新型飞行器的研制和应用,提升国防科技的水平和水平。7. 先进材料与工程:通过军民融合,可以加快材料科学的进步和应用,提高国防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8. 数字化国防建设:在数字化国防建设领域,军民融合可以推动军事信息化和网络安全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保障*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8 10:05
作为军民融合的产业核心,加快发展信息安全、军工电子、新一代信息技术、航天、核能及核技术应用、机电装备和新材料等产业,瞄准空天、战略投送和边海空防管理等新兴领域,在云计算、石墨烯、量子通信和智能制造等产业中构建多领域产业体系。与此同时,要着力构建“1+N”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在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创设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规划发展全市军民融合创新基地和产业综合区,突出“1”的创新引领、新兴产业聚集的功能,打造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核心区,培育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高地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8 10:05
军民融合八个重点领域应该是军民鱼水一家亲。这几个字就可以代表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