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4 21:4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6:50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在评价的主体上,教师是单一的主体,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评价和被评价的关系。在评价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纠错”、“挑毛病”,教师是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学生是接受评价的被判者。这种单一主体的评价方式,其弊端在于:一是评价的结果容易出现片面、主观,使评价失去客观和公正,被评价者对评价的结果难以认同,因而评价的实效性不强;二是扭曲了正常的师生关系。在评价过程中,由于教师总是要千方百计地找学生的“碴”,学生因而不得不通过弄虚作假的办法来应付教师的挑战。久而久之,师生之间自然会产生敌对情绪;三是使学生的持续发展失去了原动力。因为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而且,学生对这种评价往往持一种应付、对抗、惧怕、逃避的态度。试想,这样的评价,怎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呢? 新课程的评价要求实施评价时,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突出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强调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在评价的主体上,要从教师的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体,既包括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家长的评价。《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评价是开放性的,其评价特别“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因此,实施评价应着重解决好导向和定位两个问题,建立起以学生为主、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开放性的、综合量化评价机制十分必要。一、开放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找准学生、家长、社会与课堂的融合点 长久以来,课堂作为教学的平台,因时间、空间的*造成了教学评价的单一性。课本只是一个蓝本,课堂只是一种载体,一切知识的得来,道理的明示都需要事实为依据。特别是品德与生活(社会)更是在三分源于课内,七分来自课外。周围的生活世界对儿童的影响是广泛的,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是多元的,儿童总是以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感情为基础,形成对世界的认识,对是非的判断,对善恶的理解。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程资源不限于课堂或某一方面,而是辐射到学校、家庭、社区的方方面面,从教材扩展到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会以及儿童其他的生活空间。因此,只有开放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堂,拓宽教学的时间与空间,才能给予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契机。 大胆地“走出去”。道德源于生活,远离生活的道德教育是悬空的,缺少根基的,只有将道德教育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才能使两者建立起真实而有意义的联系。“育德并非只是让学生记住抽象、教条的道德规范,而是在融合道德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经验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的内化规范并且践化规范,从而完善人格。这种育德才是一种真正的教化。”品德与生活(社会)课要求教师及时捕捉来自于生活、社会上的,被学生熟知的素材,在满足学生探索、发现的心理需求的同时,从学生内心进行道德教育。因此,在适合的时机,把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搬到现实中、社会中,零距离地利用资源,引起学生最为真实的感触,必能为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创造条件。 如某教师对《亲亲大自然》一课的教学,就把课堂搬到了美丽的公园。教师和学生一起“比眼力”“比听力”,“比谁对大自然的发现多”,金黄的落叶、动听的鸟啼、各种众林生物……孩子们开心地品着大自然的美丽,对“大自然”这一概念有一具体的认识。教师在孩子们探索到了一个时段后,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看看美丽的大自然,你发现人们留下了什么?”孩子们立刻把探索的目光转向了人类在大自然中留下的痕迹。公园的工作人员留下了精心培育后的花草,不文明的游客留下了白色垃圾……强烈的对比使孩子们心中自然地产生了要维护大自然的美丽需要大家的努力,他们开始蹲下身去,拾起地上的塑料袋……有的孩子还不好意思地跟刚才自己踏过的花草说对不起。社会参与的强大力量,充分地体现在了这一课的教学评价中。 勇敢地“请进来”。要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评价中。“请进来”可以缩短三者之间的距离,把三者集于矛盾冲突中,使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最大可能地结合。如某教师在教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爸爸妈妈的心,我能懂》时,把学生的家长请到了课堂。这节课上,孩子们和家长共同回忆生活的酸甜苦辣,双方互相倾诉了自己的心事,课堂成了亲子交流的平台,双方不仅学会了沟通,更使得学生体会到了家长的良苦用会,期间很多次家长和孩子都留下了眼泪。教师在孩子们对家长的用心有较深体会,最动感情之时,鼓励孩子们为父母写下心愿卡,这样一来,不仅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更使家长和学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 “请进来”还可以媒体方式请进一些在教学中可能遇到却又无法在及时在现实中找到的素材。如在《我会帮助他人》一课中,孩子对课题产生了困惑:“雷锋早死了,妈妈说帮助别人,自己会吃亏!”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已经影响了孩子那颗稚嫩的心,某教师由于早有估计,立刻在课堂上展开了一次辩论会——“雷锋真的死了吗?”并通过播放录像,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事例,使学生知道助人的事在当今社会层出不穷,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是很乐于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的手的。二、巧用“成长记录袋”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使用“成长记录袋”,这种评价方式是评价儿童成长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这一评价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种因素的结合,激励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力方式。在一年级下学期,某教师就根据品德与生活的相关课题设计了品德学科实践活动记录表(营养之餐设计表、巧手卡、朋友卡等),根据表的内容不同,又分别把评价权交给了学生、家长和班委。根据表的反馈,教师又设计了相关的奖状和荣誉证书……一学期过去了,学生、家长和教师根据成长记录袋中的内容综合评价,为学生的品德发展做出了较科学、较全面的定位。三、结合班级、学校相关评比 一切有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外在因素,都应该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敏锐地察觉。学校是最有利于学生德行发展的场所,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班级与学校开展的活动、相关评比设计教学。如在《班集体,我们的家》一课,教师以学校前一阶段教室布置评比为契机,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班集的布置情况,回忆自己在这一活动中的作用,使学生具体感知个体与集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