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透析前后要注意些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3:3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23:23
制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原则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应提供足够营养(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同时注意预防水钠潴留、高血压、高血钾、高血磷等各种并发症。
2.1.1 补充优质蛋白质 (1)人体有8种必需氨基酸不能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而食物中蛋白质两类:一类是高生物价蛋白质(又称优质蛋白质),能提供最完全的量和比例适当的必需氨基酸,合*体蛋白质的比例高,产生代谢物少。类食物有蛋清、牛奶、牛肉、家禽、鱼;另一类是低生物价蛋白质(又称非优质蛋白质),含必需氨基酸少,如米、面、水果、豆类、蔬菜中的植物蛋白质。血透患者选择蛋白质食物时,要求2/3以上为含必需氨基酸多的高生物价蛋白质。(2)透析早期虽不必采用严格低蛋白饮食,但如果蛋白质摄取量急剧增加,可使残余肾功能进一步降低,蛋白质摄入量应从透析前0.5~1.0g/(kg·d),慢慢增加到1.2~1.5 g/(kg·d)。规律性透析后,每周透析1次的患者,可继续沿用较低蛋白饮食,配合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仅在透析当天采用正常或高蛋白饮食。每周血透2次(10h)的患者,蛋白摄入量应为1.0~1.2g/(kg·d),每周3次(15h)的患者,蛋白摄入量应为1.2~1.5g/(kg·d)。
2.1.2 摄入足够热量 血透患者最适宜的热量供应为125~145kJ/(kg·d)。透析前,患者由于恶心呕吐,进食量少,往往摄入热量不足,加上长期低蛋白饮食,导致患者消瘦,但常被水钠潴留所掩盖。维持性透析开始后,患者需摄入足够热量,以增加干体重,从而改善机体营养不良状态。热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脂肪的热量是糖类和蛋白质的2倍多,可以选择但应该注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鼓励患者多用植物油及人造黄油,以降低动脉硬化的可能。
2.1.3 严格控制水的摄入量 维持性透析患者水的摄入量应为前一日尿量加500ml不显性失水。必须注意水分的来源,除了牛奶、水果、饮料外,食物中也含水分,在实际生活中常很难估计。常用食物大致含水量列表见表1,以供参考。
表1 常用食物大致含水量表(略)
2.1.4 控制含钾食物 血钾过高会引起严重的心脏传导和收缩异常,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透析患者饮食应控制钾的摄入,特别是对少尿或无尿的透析患者,应首先指导患者认识含钾高的食物,如:竹笋、青菜、红萝卜、香菇、菠菜、空心菜、香蕉、芭乐、番茄、柳丁、桃子等,均应少用。避免摄入咖啡、浓茶、肉汤、鸡精、蜜饯、龙眼干。然后介绍患者如何避免摄入含钾高食物的食用方法:(1)不用菜汤或肉汤拌饭。(2)蔬菜水煮3min再炒;薯类切片后泡水20min后汁液倒掉不用。(3)不用低钠盐、薄盐酱油、代盐。(4)超低温冷藏食品比新鲜食品含钾量少1/3。
2.1.5 控制钠的摄入 维持性透析患者食盐过多会导致患者口渴而饮水过多,从而发生高血压或水肿。维持性透析患者盐的摄入量一般为3~5g/d,无尿患者钠的摄入量应为1~2g/d。应避免高钠食物摄入,如咸菜、咸蛋、酱及各种腌制食品。
2.1.6 控制含磷食物摄入 慢性肾衰患者易产生高磷血症,是引起肾性骨病和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的重要因素,成为慢性透析患者严重合并症。医生建议磷的摄入量为800~1000mg/d。几乎所有食物均含磷,血透患者应避免摄入含磷高的食物。应首先指导患者认识含磷高的食物:(1)含酵母的食物如养乐多、优酪乳、优格、乳酪、健素糖等,均含磷量高,应避免食用。(2)豆类如红豆、绿豆、蚕豆,核果类如瓜子、核桃、腰果花生、栗子,磷含量均高,不可食用。(3)米面类要避免全麦面包或糙米。(4)其他如汽水、蛋黄、内脏也属于含磷高的食物。同时正确指导患者服用降磷药物:磷的结合剂如氢氧化铝片或碳酸钙片,服用时一定要敲碎,然后一口食物一口药配合吃才有降磷的作用。
2.1.7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可发生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和维生素C。透析患者可适当增加含维生素食物:桔
、青椒,但每天摄入量不超过100mg。
2.1.8 补充钙剂 透析患者因缺少维生素D或对维生素D不敏感,故应多食含钙食品。饮食中补钙要注意*磷,如熬骨头汤或炖排骨应将其在清水中煮沸3min弃去水后加水熬炖,可除去骨中磷1/3~1/2。
2.2 帮助患者制定饮食方案 针对每位患者的疾病程度、营养状况及透析频率,帮助患者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并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与交流,使患者在了解自己病情的同时,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取得他们的信任,赢得他们的配合。
2.3 加强心理护理 血透患者常存在焦虑、紧张、悲观、无助等心理,医护人员应多关心体贴他们,多与他们交谈,鼓励其参加社会活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增进食欲,改善生活质量。
2.4 鼓励患者之间沟通与交流 患者之间有共同的体会与感受,容易进行沟通,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进行交流经验与感受,更有利于饮食方案的顺利实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