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4: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7:20
当神经冲动抵达末梢时,末梢产生动作电位和离子转移Ca2+由膜外进入膜内,使一定数量的小泡与突触前膜紧贴融合起来,然后小泡与突触前膜粘合处出现破裂口,小泡内递质和其他内容物就释放到突触间隙内。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过程,称为出胞(exocytosis)或胞裂外排。在这一过程中,Ca2+的转移很重要。如果减少细胞外Ca2+浓度,则递质释放就受到抑制;而增加细胞外Ca2+的浓度则递质释放增加。这一事实说明,Ca2+由膜外进入膜内的数量多少,直接关系到递质的释放量;Ca2+是小泡膜与突触前膜紧贴融合的必要因素。一般认为,Ca2+可能有两方面的作用:
①降低轴浆的粘度,有利于小泡的移动;
②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便于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而发生融合。小泡破裂把递质和其他内容物释放到突触间隙时,其外壳仍可留在突触前膜内(也可与突触前膜融合,成为突触前膜的组成部分),以后仍旧可以重新恢复原样,继续合成并贮存递质。
从突触小泡的胞吐作用到小泡膜的回复可分为下列6个时相:
①突触小泡靠进突触前膜活性带;
②小泡贴靠突触栅栏结构;
③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和两膜融合;
④融合膜裂开向突触间隙释放神经递质;
⑤小泡膜并入突触前膜质;
⑥小泡膜回收并重新利用。在小泡膜的循环过程中,有一些膜不形成功能性小泡不进入循环而是被溶酶体降解并通过逆向轴浆运输返回胞体重新加工。同时通过顺向轴浆运输将新的小泡送往神经终末。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立即与相应的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产生突触去极化电位或超极化电位。导致突触后神经兴奋性升高或降低。自此,神经冲动的电信号就完成了对突触间的一次跨越。
突触处递质释放过程 上世纪末发现阿托品能阻断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对效应器的作用,当时认为效应器具具有一种接受物质,阿托品与接受物质结合后就阻断了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研究证实了这一设想,例如刺激支配颌下腺的副交感神经则唾液分泌量增加,如果先用阿托品后再刺激神经则唾液分泌量不再增加,而此时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量并不见减少。这说明阿托品不影响神经末梢递质的释放过程,而是直接作用于效应器上。效应器上的接受物质后来就称为受体。
递质的受体一般是指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某些特殊部分,神经递质必须通过与受体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受体的本质和发挥作用和机制已在第二章详述。如果受体事先被药物结合,则递质就很难再与受体相结合,于是递质就不能发挥作用。这种能与受体相结合,从而占据受体或改变受体的空间结构形式,使递质不以发挥作用的药物称为受体阻断剂。
受体阻断剂 的不断发现,对递质与受体的作用关系有了更多的了解。前文述及乙酰胆碱有两种作用,实际上是由于存在两种不同的乙酰胆碱能受体而形成的。一种受体广泛存在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细胞上,当乙酰胆碱与这类受体结合后就产生一系列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的效应,包括心脏活动的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胃肠平滑肌的收缩、膀胱*尿肌的收缩、虹膜环形肌的收缩、消化腺分泌的增加等。这类受体也能与毒蕈碱相结合,产生相似的效应。因此这类受体称为毒蕈碱受体(M型受体,muscarinic receptor),而乙酰胆碱与之结合所产生的效应称为毒蕈碱样作用(M样作用)。阿托品是M型受体阻断剂,它仅能和M型受体结合,从而阻断乙酰胆碱的M样作用。
另一种胆碱能受体存在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和神经肌接头的终板膜上,当乙酰胆碱与这类受体结合后就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终板电位,导致节神经元和骨骼肌的兴奋。这类受体也能与菸碱相结合,产生相似的效应。因此这类受体也称为菸碱型受体(N型受体,nicotinic receptor),而乙酰胆碱与之结合所产生的效应称为菸碱样作用(N样作用)。
通过采用不同受体阻断剂的研究,现已证明M型和N型受体均可进一步分出向种亚型。M型受体至少已分出M1、M2和M3三种亚型:M1受体主要分布在神经组织中;M2受体主要分布在心脏,在神经和平滑肌上也有少量分布;M3受体主要分布在外分泌腺上,神经和平滑肌也有少量分布。N型受体可分出N1和N2两种亚型。神经节神经元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为N1受体,终板膜上的受体为N2受体。简箭毒能阻断N1和N2受体的功能,六烃季铵主要阻断N1受体的功能,十烃季铵主要阻断N2受体的功能,从而阻断乙酰胆碱的N样作用。
支配汁腺的交感神经和骨骼肌的交感舒血管纤维,其递质也是乙酰胆碱;由于阿托品能阻断其作用,所以属于M型受体。 效应器受体 效应
眼
虹膜辐射状肌 α1 收缩(扩瞳)
睫状体肌 β2 舒张
心
窦房结 β1 心率加快
房室传导系统 β1 传导加快
心肌 α1,β1 收缩加强
血管
冠状血管 α1 收缩
β2(主要)舒张
皮肤粘膜血管 α1 收缩
骨骼肌血管 α 收缩
β2(主要)舒张
脑血管 α1 收缩
腹腔内脏血管 α1(主要)收缩
β2 舒张
唾液腺血管 α1 收缩
支气管
支气管平滑肌 β2 舒张
胃肠
胃平滑肌 β2 舒张
小肠平滑肌 α2 舒张(可能是胆碱能纤维的突触前受体,调制乙酰胆碱的释放)
β2 舒张
括约肌 α1 收缩
膀胱
*尿肌 β2 舒张
三角区和括约肌 α1 收缩
子宫
子宫平滑肌 α1 收缩(有孕子宫)
β2 舒张(无孕子宫)
皮肤
竖毛肌 α1 收缩
糖酵解代谢 β2 增加
脂肪分解代谢 β1 增加
α和β受体不仅对交感神经末梢释放递质起反庆,也对血液中存在的儿茶酚胺(由肾上腺髓质分泌或注射的药物)起反应。去甲肾上腺素对α受体的作用强,对β受体的作用较弱;肾上腺素对α和β受体的作用都强;异丙肾上腺素主要对β受体有强烈作用。如在动物实验中观察血压的变化,见到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血压上升,这是由于α受体被激活引致广泛血管收缩而形成的;如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则见到血压下降,这是由于β受体被激活导致广泛血管舒张而形成的;如注射肾上腺素,则血压先升高后下降,这是由于α和β受体均被激活,引致广泛血管先收缩后舒张而形成的。如果,进一步采用不同的受体阻断剂进行实验,见到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可以消除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但不影响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的降压效应;而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propranolol)可以消除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的降压效应,但不影响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由此说明,确实存在两种不贩肾上腺素能受体,即α受体和β受体,两者能分别被特异的受体阻断剂所阻断。
β受体阻断剂已应用于临床。例如,心绞痛患者应用普萘洛尔可以降低心肌的代谢和活动,得到治疗的效果。但普萘洛尔阻断β受体的作用很广泛,应用后可同时此致支气管痉挛,对伴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有危险性。研究发现,有些β受体阻断剂主要阻断心肌的β受体,而对支气管平滑肌的β受体阻断作用很小,例如阿替洛尔(atenilol)、心得宁(practolol);有些受体阻断剂对心肌的β受体阻断作用极小,而对支气管平滑肌的β受体阻断作用却很强,例如心得乐(butoxamine)。由此认为,β受体可分别分为β1和β2两个亚型,其分布及效应见表10-3。在伴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应采用阿替洛尔,以免发生支气管痉挛。 研究指出,受体不仅存在于突触后膜,而且存在于突触前膜,突触前膜的受体称为突触前受体(presynaptic receptor)。突触前受体的作用,在于调节神经末梢的递质释放。例如,肾上腺素能纤维末梢的突触前膜上存在α受体,当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在突触前膜处超过一定量时,即能与突触前α受体结合,从而反馈抑制末梢产生和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起到调节末梢递质释放能量的作用。在应用α受体阻断剂后,这种反馈抑制环节被阻断;这时刺激肾上腺素能纤维,末梢内合成和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加。这种情况在支配心肌的肾上腺素能纤维上也存在,虽然心肌的受体为β受体,而突触前膜上的受体为α受体。由于突触前受体是感受神经末梢自身释放的递质的,因此又称为自身受体(autoreceptor)。
突触前膜的α受体不同于后膜的α受体,前者为α2型,后者为α1型。α受体区分为α1和α2两个亚型,是根据不同受体阻断剂的选择性作用来确定的。如哌唑嗪(prazosin)可选择性阻断α1受体,而育亨宾(yohimbine)可选择性阻断α2受体;酚妥拉明对α1和α2受体均有阻断作用,但对α1受体的作用比对α2受体的作用大3-5倍。必须指出,α2受体也可存在于突触后膜上,例如大脑皮层、子宫、腮腺等处突触后膜可能有α2受体。此外,突触前受体除α2型外,也可有其他类型。 中枢递质种类复杂,因此相应的受体也多,除胆碱能N型和M型受体、肾上腺素能α和β受体外,还有多巴胺受体、5-羟色胺受体、兴奋性氨基酸受体、γ-氨基丁酸受体、甘氨酸受体,阿片受体(opiate receptor)等。多巴胺受体可分为D1、D2等受体亚型,5-羟色胺受体可分为5-HT1、5-HT2、5-HT3、5-HT4等受体亚型,兴奋性氨基酸受体可分为N-甲基-D-天冬氨酸型(NMDA)。使君子氨酸型(QA)和海人藻酸型(KA)等,γ-氨基丁酸受体可分为GABAA、GABAB等受体亚型,阿片受体可分为μ、δ、κ等受体亚型。这些受体也有相应的受体阻断剂,例如派迷清(pimozide)能阻断多巴胺受体,肉桂硫胺(cinanserin)能阻断5-羟色胺受体,荷包牡丹碱(bicuculine)能阻断GABAA受体,钠洛酪(naloxone)能阻断阿片μ受体等。
中枢神经递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将信息由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介导物质,绝大部分是在神经元胞体内合成、储存在突触小泡内,并运送至突触。
当神经冲动传到突触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发挥信息传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