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制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4:4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3 21:57
企业财务制度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实际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依法纳税,并接受税务机关的检查监督。
第三条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盈余公积用于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
第四条 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应付利润、待转资产价值、预提费用等。
如发生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转作营业外收入处理。
应付福利费按计税工资总额的14% ,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分别按2%、1.5% 提取。
预提费用包括预提的租金、保险费、短期借款利息等。
第五条 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帐款、坏帐准备、其他应收款、存货、待摊费用等。
年度终了,按应收帐款余额 1 %计提坏帐准备金,按库存商品期末余额的0.5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包括在途物质、材料、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质、委托代销商品等。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存货的发出按移动平均法结转成本。低值易耗品领用后一次计入成本费用,(一般一次领用数额较大的计入待摊费用,按五五摊销法核算)。
第六条 非流动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单位购建的使用年限在 1 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和生产、经营主要设备、器具、工具以及单价在 2000 元以上,使用年限 2 年以上的非生产、经营主要设备、器具、工具等列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净值率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 5 %确定。折旧年限按下列方法确定:
(1)房屋、建筑物为 30 年;
(2)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 10 年;
(3)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 5 年;
(固定资产修理费在发生当期直接列入成本,修理费用占固定资产原值20%以上或修理后可延长二年以上使用寿命及修理后用于新的用途的,视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相应增加固定资产价值或作为递延资产。)
递延资产按直线法分 5 年摊销,无形资产按 50 年平均摊销。
对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点清查,发生盘盈或盘亏的净损益报经税务机关审批后列作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收支。
第七条 成本类(工业企业)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企业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按产品类别和成本项目分别归集;制造费用按项目归集后按照销售收入标准进行分配,计入成本。
第八条 损益类包括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等科目。
主营业务收入核算企业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工业性劳务等所发生的收入,并按产品(商品)类别设置明细帐。企业在发出产品(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主营业务收入的实现。
主营业务成本核算企业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工业性劳务等的实际成本,按产品(商品)类别设置明细帐。
营业费用核算企业在产品(商品)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业务宣传费等,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帐。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包括按税法规定缴纳的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
管理费用包括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直接计入管理费用的各项税费,业务招待费,折旧,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劳动保险费,差旅费,会议费,董事会费,法律,财务,资料处理及会计事务方面的成本等。企业发生的坏帐损失在根据税务机关审批超出所提坏帐准备部分直接计入本期管理费用,一切坏帐的确认均按税法要求报经税务机关审批。企业人员因公出差发生的车船、飞机、住宿等费用,凭有效合法凭证经签字后报销,出差补贴按市内每天 20 元、市外省内每天 30 元、省外每天 50元、特区每天60 元发给。
营业外收支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支,包括资产盘亏、非常损失等。
其他业务收支是指主营产品(商品)销售(业务)以外的经营收支。
第九条 利润是一定时期的收入减去成本费用、税金后的净利额,在按照国家税法规定作相应调整后,依法缴纳所得税,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首先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然后按扣除前项后的 10 %提取盈余公积,之后再向投资者分配。
本制度自年 月 日起执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3 21:57
工业企业财务制度
[颁布单位]财政部
[颁布文号](92)财工字第574号
[颁布日期]1992.12.30
[实施日期]1993.07.01
*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为了规范企业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制订了《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现予颁发,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执行中有何问题,望及时函告我们。
附件:工业企业财务制度
抄送: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企业财政驻厂员处,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局。
附件:
工业企业财务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资金筹集
第三章 流动资产
第四章 固定资产
第五章 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
第六章 对外投资
第七章 成本和费用
第八章 销售收入、利润及其分配
第九章 外币业务
第十章 企业清算
第十一章 财务报告与财务评价
第十二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工业企业财务行为,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加强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各类经济性质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各类组织形式的企业。
非工业系*立核算的工业企业也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 企业应当在办理工商登记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财政机关提交企业设立批准证书、营业执照、合同、章程等文件的复制件。
企业发生迁移、合并、分立以及其他变更登记等主要事项,应当在依法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财政机关提交变更文件的复制件。
第四条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各项财务开支范围和标准,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依法计算缴纳国家税收,并接受主管财政机关的检查监督。
第五条 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和方法是,做好各项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依法合理筹集资金,有效利用企业各项资产,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第六条 企业应当做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产量、质量、工时、设备利用,存货的消耗、收发、领退、转移以及各项财产物资的毁损等,都应当及时做好完整的原始记录。企业各项财产物资的进出消耗,都应当做到手续齐全,计量准确,并制定和修订原材料、能源等物资消耗定额和工时定额,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进行财产清查。
第二章 资金筹集
第七条 企业筹集的资本金,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以及外商资本金等。
国家资本金为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者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法人资本金为其他法人单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个人资本金为社会个人或者本企业内部职工以个人合法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外商资本金为外国投资者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第八条 企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章程的规定,及时筹集资本金。资本金可以一次或者分期筹集。一次性筹集的,从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 6个月内筹足。分期筹集的,最后一期出资应当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 3年内缴清,其中,第一次投资者出资不得低于15%,并且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个月内缴清。
投资者未按照投资合同、协议、章程的约定履行出资义务的,企业或者其他投资者可以依法追究其违约责任。
第九条 企业在筹集资本金过程中,吸收的投资者的无形资产(不包括土地使用权)的出资不得超过企业注册资金的20%;因情况特殊,需要超过20%的,应当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但是最高不得超过30%。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企业不得吸收投资者的已设立有担保物权及租赁资产的出资。
第十条 企业筹集的资本金,必须聘请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资并出具验资报告,由企业据以发给投资者出资证明书。
第十一条 企业筹集的资本金,在生产经营期间内,投资者除依法转让外,不得以任何方式抽走。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投资者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合同、章程的规定,分享企业利润和分担风险及亏损。
第十二条 企业在筹集资本金活动中,投资者实际缴付的出资额超出其资本金的差额(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的溢价净收入);接受捐赠的财产;资产评估确认价值或者合同、协议约定价值与原帐面净值的差额;以及资本汇率折算差额等计入资本公积金。
资本公积金按照法定程序,可以转增资本金。
第十三条 企业的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货款、应付票据、应付内部单位借款、应交税金、应付股利和其他应付款、应付短期债券、预提费用等。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职工福利费等,作为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长期债券、应付引进设备款、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付款等。
发行的长期债券按照债券面值计价,实际收到的价款超过或者低于债券面值的差额,在债券到期以前分期冲减或者增加利息支出。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按期偿还各种负债,如发生因债权人特殊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计入营业外收入。
第十五条 企业流动负债的应计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企业长期负债的应计利息支出,筹建期间的,计入开办费,生产期间的,计入财务费用,清算期间的,计入清算损益。其中:与购建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有关的,在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者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计入购建资产的价值。
第三章 流动资产
第十六条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第十七条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现金及各种存款的内部控制制度。
第十八条 企业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货款和待摊费用。
应收票据按照面值计价。贴现应收票据的实得款项与其面值的差额,计入财务费用。
第十九条 企业可以于年度终了,按照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3-5%。计提坏帐准备金,计入管理费用。
企业发生的坏帐损失,冲减坏帐准备金。收回已经核销的坏帐,增加坏帐准备金。
不计提坏帐准备金的企业,发生的坏帐损失,计入管理费用。收回已核销的坏帐,冲减管理费用。
第二十条 存货包括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外购商品、协作件、自制半成品、产成品等。
第二十一条 存货按照实际成本计价。
购入的,按照买价加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的加工、整理及挑选费用以及缴纳的税金等计价。
自制的,按照制造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支出计价。
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按照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和加工费用等计价。
投资者投入的,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价值计价。
盘盈的,按照同类存货的实际成本计价。
接受捐赠的,按照*帐单所列金额加企业负担的运输费、保险费、缴纳的税金等计价;无*帐单的,按照同类存货的市价计价。
按照计划成本核算存货的企业,对存货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应当单独核算。
第二十二条 企业领用或者发出的存货,按照实际成本核算的,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按期结转其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第二十三条 企业领用的低值易耗品、周转使用的包装物和材料,一次或新分期摊销。
第二十四条 存货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盘点,年度终了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清查。对于盘盈、盘亏、毁损以及报废的存货,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分别情况及时处理。
盘盈的存货,冲减管理费用。盘亏、毁损和报废的存货,扣除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赔款和残料价值之后,计入管理费用。存货毁损属于非常损失的部分,扣除保险公司赔款和残料价值后,计入营业外支出。
第四章 固定资产
第二十五条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固定资产目录。
第二十六条 固定资产按照下列方式计价。
购入的,按照买价加上支付的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安装成本和缴纳的税金等计价。
自行建造的,按照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计价。
投资者投入的,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价值计价。
融资租入的,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价款加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计价。
接受捐赠的,按照*帐单所列金额加上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计价。无*帐单的,按照同类设备市价计价。
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的,按照固定资产的原价,加上改扩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后的余额计价。
盘盈的,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计价。
企业购建固定资产缴纳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耕地占用税,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第二十七条 企业的在建工程,包括施工前期准备、正在施工中和虽已完工但尚未交付使用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在建工程按照下列方法计价:
自营工程,按照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直接机械施工费以及所分摊的工程管理费等计价。
出包工程,按照应当支付的工程价款以及所分摊的工程管理费等计价。
设备安装工程,按照所安装设备的原价、工程安装费用、工程试运转支出以及所分摊的工程管理费等计价。
第二十八条 在建工程发生报废或者毁损,按照扣除残料价值的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赔款后的净损失,计入施工的工程成本。单项工程报废以及由于非常原因造成的报废或者毁损,其净损失,在筹建期间,计入开办费;在投入生产经营以后,计入营业外支出。
工程交付使用前因进行试运转发生的支出,计入工程成本。在试运转中形成产品且可以对外销售的,以实际销售收入或者预计售价扣除税金后,冲减在建工程成本。
第二十九条 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工程,自交付使用之日起,按照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成本等资料,估价转入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竣工决算办理完毕以后,按照决算数调整原估价和已计提折旧。
第三十条 企业下列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房屋和建筑物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和修理停用的设备,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下列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按照规定提取维简费的固定资产,破产、关停企业的固定资产,以及以前已经估价单独入帐的土地等,也不计提折旧。
第三十一条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一般采用平均年限法。企业专业车队的客、货运汽车,大型设备,可以采用工作量法。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快的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业、生产“母机”的机械企业、飞机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化工生产企业和医药生产企业以及其他经财政部批准的特殊行业的企业,其机器设备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见附一。实行工作量法的,其总行驶里程、总工作小时,由企业根据附一中规定的同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换算确定。
企业按照上述规定,有权选择具体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在开始实行年度前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第三十二条 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1-预计净残值率
年折旧率=——————————
折旧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净残值率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3—5%确定,净残值率低于3%或者高于5%的,由企业自主确定,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工作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一)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的公式:
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
单位里程折旧额=—————————————
总行驶里程
(二)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的公式:
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
总工作小时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2
年折旧率=—————×100%
折旧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月折旧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
年数总和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
年折旧率=———————————————×100%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需要变更的,须在变更年度以前,由企业提出申请,报主管财政机关批准 (2001年11月5日修改为: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需要变更的,须在变更年度以前,由企业提出申请,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第三十三条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根据本制度第三十二条规定的有关计算公式,按月计提。月份内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月份内减少或者停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提足折旧的逾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其净损失计入企业营业外支出,不得补提折旧。
企业按照规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成本、费用,不得冲减资本金。
第三十四条 企业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支出,计入有关费用。修理费用发生不均衡、数额较大的,可以采用待摊或者预提的办法。采用预提办法的,实际发生的修理支出冲减预提费用,实际支出数大于预提费用的差额,计入有关费用;小于预提费用的差额冲减有关费用。
第三十五条 固定资产有偿转让或者清理报废的变价净收入与其帐面净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者营业外支出。
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是指转让或者变卖固定资产所取得的价款减清理费用后的净额。固定资产净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值减累计折旧后的净额。
第三十六条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固定资产盘点清查。年度终了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清查。
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原价减估计折旧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盘亏及毁损的固定资产,按照原价扣除累计折旧、变价收入、过失人及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在企业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计入有关工程成本。
筹建期间发生的与工程不直接有关的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和清理净损益,以及由于非常原因造成的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计入开办费。
第五章 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
第三十七条 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
第三十八条 无形资产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投资者作为资本金或者合作条件投入的,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金额计价。
购入的,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计价。
自行开发并且依法申请取得的,按照开发过程中实际支出计价。
接受捐赠的,按照*帐单所列金额或者同类无形资产市价计价。
除企业合并外,商誉不得作价入帐。
非专利技术和商誉的计价应当经法定评估机构评估确认。
第三十九条 无形资产从开始使用之日起,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平均摊入管理费用。无形资产的有效使用期限按照下列原则确定:
法律和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分别规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照法定有效期限与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规定的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则确定。
法律没有规定有效期限,企业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中规定有受益年限的,按照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规定的受益年限确定。
法律和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均未规定法定有效期限或者受益年限的,按照不少于10年的期限确定。
第四十条 企业转让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除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计入其他销售收入。
第四十一条 递延资产包括开办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等。
开办货是指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包括筹建期间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损益、利息等支出。
下列费用不包括在开办费内:应当由投资者负担的费用支出;为取得各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发生的支出;以及筹建期间应当计入资产价值的汇兑损益、利息支出等。
开办费从企业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按照不短于 5年的期限分期摊入管理费用。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在租赁有效期限内分期摊入制造费用或者管理费用。
第四十二条 其他资产包括特准储备物资、银行冻结存款、冻结物资、涉及诉讼中的财产等。
特准储备物资是指具有专门用途,但是不参加生产经营的经国家批准储备的特种物资。
第六章 对外投资
第四十三条 企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可以采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包括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
企业不得以国家专项储备的物资以及国家规定不得用于对外投资的其他财产向其他单位投资。
第四十四条 企业对外投资,按照下列原则确定:
以现金、存款等货币资金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的,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计价。
以实物、无形资产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的,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价值计价。
企业认购的股票,按照实际支付款项计价,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含有已宣告发放但尚未支付股利的,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扣除应收股利后的差额计价。
企业认购的债券,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计价。实际支付款项中含有应计利息的,按照扣除应计利息后的差额计价。
溢价或者折价购入的长期债券,其实际支付的款项(扣除应计利息)与债券面值的差额,在债券到期以前,分期计入投资收益。
第四十五条 企业以实物、无形资产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的,其资产重估确认价值与其帐面净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金。
第四十六条 企业以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和股票进行长期投资,对被投资单位没有实际控制权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并且不因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增加或者减少而变动,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按照在被投资单位增加或者减少的净资产中所拥有或者分担的数额,作为企业的投资收益或者投资损失,同时增加或者减少企业的长期投资,并且在企业从被投资单位实际分得股利或者利润时,相应减少企业的长期投资。
第四十七条 企业对外投资分得的利润或者股利和利息,计入投资权益,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或者补交所得税。
企业收回的对外投资与长期投资帐户的帐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或者投资损失。
第七章 成本和费用
第四十八条 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制造成本。
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包括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职工福利费等。
制造费用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生产单位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折旧费,原油储量有偿使用费,油田维护费,矿山维简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差旅费标准由企业参照当地*规定的标准,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自行确定,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第四十九条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的各项费用,包括公司经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董事会费,咨询费,审计费,诉讼费,排污费,绿化费,税金,土地使用费(海域使用费),土地损失补偿费,技术转让费,技术开发费,无形资产摊销,开办费摊销,业务招待费,坏帐损失,存货盘亏、毁损和报废(减盘盈)以及其他管理费用。
公司经费包括工厂总部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其他公司经费。
工会经费是指按照职工工资总额2%计提拨交给工会的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计提。
劳动保险费是指企业支付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包括按照规定缴纳的离退休统筹金)、价格补贴、医药费(包括企业支付离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费用),职工退职金, 6个月以上病假人员工资,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费,按照规定支付给离休人员的各项经费。
待业保险费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的待业保险基金。
董事会费是指企业最高权力机构(如董事会)及其成员为执行职能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差旅费、会议费等。
咨询费是指企业向有关咨询机构进行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咨询所支付的费用,包括聘请经济技术顾问、法律顾问等支付的费用。
审计费是指企业聘请中国注册会计师进行查帐验资以及进行资产评估等发生的各项费用。
诉讼费是指企业因起诉或者应诉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排污费是指企业按照规定缴纳的排污费用。
绿化费是指企业对厂区、矿区进行绿化而发生的零星绿化费用。
税金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支付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土地使用费(海域使用费)是指企业使用土地(海域)而支付的费用。
土地损失补偿费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破坏的国家不征用的土地所支付的土地损失补偿费。
技术转让费是指企业使用非专利技术而支付的费用。
技术开发费是指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试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验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试验费,研究人员的工资,研究设备的折旧,与新产品试制、技术研究有关的其他经费,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的科研试制的费用以及试制失败损失。
无形资产摊销是指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费用,在下列限额内据实列入管理费用:全年销售净额在1500万元(不含1500万元)以下的,不超过年销售净额的 5‰;超过1500万元(含1500万元)但不足5000万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 3‰;超过5000万元(含5000万元)但不足1亿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2‰;超过1亿元(含1亿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1‰。
第五十条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调剂外汇手续费、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资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等。
第五十一条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包括应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委托代销手续费、广告费、展览费、租赁费(不含融资租赁费)和销售服务费用,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其他经费。
第五十二条 职工福利费按照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4%提取。
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包括企业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医护人员的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托儿所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
第五十三条 企业一次支付、分期摊销的待摊费用,按照费用项目的受益
财务有哪些制度
1. 财务预算制度 财务预算制度是关于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财务收支规模及资金运用的预测和规划的制度。它有助于企业合理调配资金,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降低财务风险。2. 内部控制制财务会计度 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 算流程、报表编制、财务报告等活动,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可靠、准确完整的...
财务制度有哪些
财务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金管理:这是财务制度的核心内容,涉及到公司的收入、支出、预算编制、资金调度和审计等。它规定了如何合法、合规地筹集和使用资金,以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运营效率。2. 内部控制:财务内部控制是为了防止和发现错误、舞弊以及滥用权力而设立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这包括...
财务有些什么制度
财务的制度包括: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财务审批制度、资金管理规定以及财务报告与审计制度。一、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制度之一。它规定了企业进行财务预算的基本流程、方法和要求。这一制度确保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地编制财务预算。通过预算,企业可有效地控制...
财务部制度有哪些
财务部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财务管理基本制度 这是财务部最核心的制度,它规定了财务部门的组织结构和职能,明确了财务活动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包括财务管理体制、财务计划、资金管理、税务规划等方面的规定。二、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是规范企业财务核算行为的准则。它规定了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凭证的...
财务制度包括哪些
财务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财务制度的首要内容。它涉及到企业内部的财务预算规划、预算编制和预算控制等。预算是企业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的财务计划,旨在确保企业经营活动有序进行,实现企业的盈利目标。二、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是财务制度的又一核心内容。它涵盖企业资金的筹集...
财务制度包含哪些
财务管理基本规则和制度:这是整个财务制度的基石,规定了财务部门的组织结构和职责,以及日常财务管理的基本流程和要求。包括财务人员的岗位职责、财务记录的标准、财务报告的格式等。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财务预算是财务工作的核心,这一制度规定了企业预算的编制方法、审批流程、执行与调整规则等,以确保企业...
财务制度包括什么
财务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制度是财务制度的基石。它涉及到企业内部的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和调整等环节。预算的制定有助于企业合理规划资金,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预算管理制度要求企业建立科学的预算体系,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二、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制度是财务制度的重中之...
财务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财务制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财务制度的基石。它涵盖了企业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及调整等环节。预算是企业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收支情况的预计和计划,有助于企业合理调配资金,实现经营目标。二、会计核算制度 会计核算制度是财务制度的核心部分,主要规范企业的会计确认、...
财务有一些什么制度
财务的制度包括以下几种:一、财务制度的基本概念与体系构成 财务制度是规范组织财务管理行为的一系列规则和准则的总称。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部分,涉及到企业的资金筹集、使用、管理以及利润分配等各个环节。这些制度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财务制度体系,确保企业的财务活动在合规的框架内进行。常见的财务...
财务制度都有哪些
财务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这是财务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规定了企业如何记录和处理财务交易,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包括会计科目的设置规则、会计估计和假设的使用、会计记录的方式和时间等。此外,会计核算管理制度还涉及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