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6 10:4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4:10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现在的生活压力是越来越大,由此在大家心理和情绪上出现了诸多问题。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之父——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在其著作《拆除你的情绪地雷》中,首次将人的思想、感觉和行为作为“情绪”问题的主要来源,并强调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减少自己的烦恼和困扰自己的行为。
如何将有害的想法转变为健康的想法?
面对挫折时,如何不被烦恼缠身?
如何减少焦虑、抑郁、愤怒、自厌或自怜情绪等负面情绪?
本书将告诉你所有秘诀!
那么,如何把不理性的情绪转变为健康、理性的想法呢?
作者Albert Ellis认为,人们的情绪是由人的思维、人的信念所引起的,而不合理的信念往往使人们陷入情绪障碍之中。
不合理信念的3个特征是:
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绝对化的要求(demandingness)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
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怀有这样信念的人会因为某些事物的发生与其“绝对化要求”相悖时,感到难以接受、不能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扰。解决关键就是要帮助他们改变这种极端的思维方式,认识其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不现实之处,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方法去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与事物,以减少他们陷入情绪障碍的可能性。
过分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
一方面,表现为对自身的不合理评价。自己做错了一件事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以某一件或几件事来评价自己的整体价值,其结果往往是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从而产生焦虑和抑郁等情绪。
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别人稍有一点对不住就认为他坏透了,完全否定他人,一味责备他人,从而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
按照Albert Ellis的观点,“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去评价一个人。”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所以Albert Ellis指出,每一个人都应该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错误的人类的一员。
糟糕至极(awfulizing)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
这种想法将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
Albert Ellis指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有可能发生比之更好的情形,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定义为是百分之百糟透了的。
“糟糕至极”常常是与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及对周围环境的绝对化要求相联系而出现的。尽管有很多原因使我们可以不要发生这种事情,但没有任何理由说这些事情绝对不该发生。我们必须努力去接受现实,尽可能的去改变这种状况;在不可能改变时,则要学会在这种状况下生活下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4:10
父母成熟,孩子方能有成就。
所以对家长来说,最现实的还是自身行为的示范与教育。
一般家长控制不好情绪,原因有两种情况居多:
一种是自我为中心的让孩子迁就自己的情绪,或者不知道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正确态度,总是以自己的愿望来表达喜怒哀乐,让别人来迁就自己。这种情绪在小夫妻新婚时可以理解,但一旦成长为父母后还这么做,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恶劣的影响。
另一种情况是家长面对孩子犯错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正确态度。我们很难判断一个人的情绪有多少是正确的,合理的,或者说是对别人对自己都好的。更多时候,人们有情绪都是根据本能,向别人发泄来试图让环境向自己妥协。由此可见,人们情绪很多时候是一种对外部环境不平等的索取与要挟,如果这个时候被孩子看到了,会发生两个下场,一个是被要挟,一个是学习家长如何要挟。不少家长在外张扬跋扈,让孩子看到,孩子也学习这种套路来折磨父母,这就很要命了。
面对孩子的种种情况,家长要有几个基本原则:
原则一:家长需要谨记,每当有情绪的时候,一定要第一时间想到自己是成年人,不能带给孩子这种错误影响。
原则二:任何事情发生了是无法挽回的,要看我们现在还能做什么。孩子认识到错误不是从惩罚开始的,而是认识到后果开始。
原则三: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是绝对的错误,很多无心之失,以及不知分寸的问题,要靠引导和理解避免再次发生才是重点。
我是依米,陪娃成长的喜欢学习喜欢探索的职场妈妈。育儿,有你更精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4:11
我是一名心理学老师,多年从事教育工作。我提醒家长不要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
不让家长这么做,当然是有原因的。
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极有可能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会引发一系列负面问题。
比方说,我手头的一个案例,男孩10岁了还尿床。去医院检查,身体机能正常,没有任何问题。后来,家长找到了我。我发现孩子有严重心理问题。通过深入了解,才知道孩子的父母脾气急躁,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每次发脾气都是雷霆之怒。
父母发完脾气以后,又不跟孩子讲清楚道理,懵懵懂懂的孩子内心十分恐惧。孩子觉得自己在这个家是不受欢迎的,父母是讨厌自己的,每天都活在恐惧中,极度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正是因为这些心理问题,孩子才出现了反复尿床。
父母这种粗暴的方式,不仅让孩子恐惧害怕,还会让孩子不自觉地学习和模仿。
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要么胆小如鼠,要么粗暴如虎。胆小如鼠的孩子,在亲密关系里会不自觉迎合讨好别人;粗暴如虎的孩子,在亲密关系里会照搬父母那套方式,对自己的爱人、孩子又吼又骂,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家暴。
家长们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变成我上面说的那种人吧。所以,还请家长们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别动不动就对孩子又吼又叫,又打又骂。
教育不是没有理由的打骂,而是根据孩子的特点,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请各位家长不要乱发脾气,尤其是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出气筒。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4:11
原本孩子是带来快乐的源泉,但是现实中,他们更多的是会带来痛苦和折磨。尤其是陪孩子写作业,看到同一个错误老是出错;带孩子出去玩,孩子任性顽皮,不顾后果,大声哭闹……
我们家长不是圣人,我们被孩子搞到最后,表现出来的更多是火冒三丈,忍不住破口大骂。
我们生气、责骂孩子甚至动手,这是一时间情绪失控,但是情绪失控后的恶劣后果,我们还是得自己啃下去——孩子的眼泪收场,满满伤害。
生气究竟有多大的杀伤力?请你想想,连自己都失控了,还能对孩子产生正向的影响?当一个人生气的时候,言行就会变得幼稚可笑,那么生气的父母又怎么可能让孩子停止其幼稚的行为呢?
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父母这一“终生职业”,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让自己冷静,遇到情态恶化,难以自控时,最好先离开现场。
记得生气的时候不要对孩子说话,这会儿说话办事可能祸冲口出。可以找个借口,如倒杯水,拿东西等离开现场,让自己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也可以在说话前先做几个深呼吸,保持头脑清醒,心情平静;或者强迫自己停下来,心中默数10下,闭上眼睛放松片刻,等情绪稳定下来,再面对孩子。
做宝妈宝爸的育儿教练,教你三分钟搞定小祖宗。请关注:小丸子爸爸教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