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4 06: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4:25
生殖是非常重要的,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就是在于生物具有生殖功能。
——刘以训 院士
男性不育是一个全球性的人口健康问题,而精子质量的下降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
——张永莲 院士
威胁男性健康的三大重要疾病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男科疾病。后者常常易被大家忽视。
——郭应禄 院士
持续降低的男性精子质量
*质量是反映男性生殖健康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质量关系到人口素质、生殖健康水平和种族的延续。近几年,有关男性*质量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据WHO统计,精子质量下降影响了世界上7%的育龄男性。二战以来,人类精子密度持续下降了近50%。环境污染、生活方式改变、食品安全等是男性生殖力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近年来,WHO关于精子异常病人的鉴定标准一直在更新, 1978年正常形态精子的百分比为50%,1992年为30%,而1999年为15%。在2010年第五版*分析标准中,这一数值低至4%,引发了国内外生殖学家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图1 男性正常精子百分率在过去30年里的下降趋势。来源:MailOnline
生物医学界的人士十分关注男性精子质量下降的危机。无独有偶,已故作家张贤亮在小说《一亿六》里面也有精子危机的故事情节:公司老总要寻找健康的男性生育后嗣,城里已没有精子量合格的男士。科学与文学不约而同地对男性的生殖健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关切。
有研究表明,国内正常男性*质量参数中精子密度、*总量和精子总数下降比较缓和,但自1995年至今,虽然*总量这一指标变化不大,但精子密度和精子总数呈现显著下降趋势。
不孕不育的男性因素
很多传统观点都将不能生育的责任推卸给女方。而实际上,统计数据显示,女方因素占30%左右,男方因素占30%左右,男女共有因素占40%。男方因素中,又以精子质量为最大的影响因素,占男方因素的40%左右。而男性精子质量检查,具有操作简便、无痛苦、费用低廉的特点。结合检测结果,全面分析男女双方病因,进而对症治疗。因此不孕夫妇十分有必要同时进行男性精子质量的检查。
医院的*常规检查,主要有以下事项:
图2 *常规检查项目
*具有两个主要的可量化属性:精子总数,反映*的精子生产量和*后输精管道系统的通畅性;液体总量,由各个附性腺分泌,反映附性腺的分泌活性。精子的性状(存活率、活力和形态)和精浆的成分对于精子功能来说不可或缺。
*质量的不合格率逐年递增,首要因素是*液化出了问题,在精子质量因素中占比45%左右。*不液化的直接原因是凝固蛋白增加,或蛋白水解酶、纤维蛋白溶酶减少造成的。
精子质量的地域差异
在医院男科门诊中,一般会对不育的男性进行*质量检测。20世纪90 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质量下降的地域差异。也就是说,*质量的地区差异不仅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存在, 即使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方也有显著差异。
有研究表明,中国7省市年轻男性*质量可评定为两个等级:山西、上海地区较优, 河南、浙江、青岛、河北、贵州地区略差。同样城乡之间也有显著差别。
精子质量下降的影响因素
图3 从初级精母细胞到精子的发生过程。来源:2001 Benjamin Cummings
男子精子发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从精原干细胞到精子,一个周期耗时56天。其中涉及到一系列基因的有序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相互作用。精子要经过精子母细胞、精子前体细胞、精原细胞、精子等几个过程。任何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都会造成精子质量下降。
精子总数减少和精子密度低与许多因素有关。对个体而言,排除了疾病、基因缺陷等因素,精子质量的变化受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年龄、季节、禁欲时间等的影响。大体上,这些因素可以分为生活环境因素、生活方式两种。
各种危害精子健康的因素非常多。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会出现萎缩,醉酒后精子质量恢复要等到3个月后。精子对*温度极为敏感,经常桑拿或泡热水澡,会显著降低精子数量。久坐不动、内裤过紧等,也会减少精子的生产。吸烟对精子活力的影响非常大,吸烟者精子畸形率明显升高。因此,男性若要保证精子质量就要维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
环境雌激素不容忽视
图4 水体中的环境雌激素。来源:Bielefeld2012
环境雌激素指进入人体后具有模拟雌激素作用的环境毒素,例如多氯联苯类、二恶英类、农用化学品类、双酚类、酞酸酯类、金属化合类、类固醇类、氟利昂、苯酮等。其来源包括如农药、杀虫剂、废气、食品添加剂、二手烟等。许多进入自然环境的化学物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这些物质包括我们日常使用的农药、塑料制品、药物及其它人工合成化学物。
在实验动物和野生动物研究中发现,暴露于内分泌干扰物能引起雄性生殖道异常、精子质量降低、成年不育等生殖毒性,有些甚至会使得动物数代精子质量发生异常。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也说明暴露于有机氯类化学物和含邻苯二甲酸酯化学物会严重影响男性生殖健康。
来自日用品如洗发水、化妆品、塑料玩具等的环境雌激素直接影响精子的发生和发育,它们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并通过许多分子机制产生不同水平的毒性,干扰内分泌功能。这些化合物之间还有一种鸡尾酒效应,通过共同作用产生更大的副作用。
精子质量下降不仅是医学问题
综上所述,男性精子质量下降既是一个临床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生殖健康教育问题,更是一个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大家关注不够的直接原因是,我们在生殖健康教育或预防医学方面投入太少。我们亟需从“个体-家庭-社会”,进行充分的自我教育和公共教育,防病患于未然。
就*质量来说,它是男性生殖健康的“晴雨表”。在医学研究层面,应重视和加强男性生殖的基础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同时也有必要开展长期动态的精子质量监测网点,建立主要民族和地区的*质量数据库,从而在根本上管理好男性生殖健康的现状和未来。
参考文献
[1] 张剑波, 尹国良, 徐新蓉等。不育门诊就诊男性*质量与影响因素分析[J]. 生殖医学杂志, 2015, 24(12): 1041-4.
[2] 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等译。世界卫生组织人类*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五版)2010,p5
[3] 黄春妍, 姚陈均, 王春等。1985-2008年间我国正常男性*质量变化分析 中华男科学杂志2010, 16(8):684-8
[4] 杨建华。实用男性不育诊疗学。2002: p7
[5] 李铮等译。世界卫生组织男性不育标准化检查与诊疗手册(中译本)2007: p57
[6] 王永红,王晓红,刘芳。铜仁地区2447人次男性不育症*检测结果分析。吉林医学 2009,30(11): p1008
[7] 梁翠玲,武俊青,高尔生等。中国7省市年轻男性*质量的灰关联综合评价.复旦学报(医学版) 2003, 30(5): 466-8
[8] 李彦红, 姚志娟, 王海燕。生活习惯对男性*质量的影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6): 662-3.
[9] 魏爱雪,徐晓白。环境雌激素对男性生育因子的破坏作用。环境化学 2004: 23(6):707-12
[10] 刘霞,曹佳。环境污染物邻苯二甲酸酯致男性生殖损害的研究进展。癌变畸变突变2009,21(4): 320-3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 玉宝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4:25
生殖是非常重要的,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就是在于生物具有生殖功能。
——刘以训 院士
男性不育是一个全球性的人口健康问题,而精子质量的下降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
——张永莲 院士
威胁男性健康的三大重要疾病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男科疾病。后者常常易被大家忽视。
——郭应禄 院士
持续降低的男性精子质量
*质量是反映男性生殖健康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质量关系到人口素质、生殖健康水平和种族的延续。近几年,有关男性*质量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据WHO统计,精子质量下降影响了世界上7%的育龄男性。二战以来,人类精子密度持续下降了近50%。环境污染、生活方式改变、食品安全等是男性生殖力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近年来,WHO关于精子异常病人的鉴定标准一直在更新, 1978年正常形态精子的百分比为50%,1992年为30%,而1999年为15%。在2010年第五版*分析标准中,这一数值低至4%,引发了国内外生殖学家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图1 男性正常精子百分率在过去30年里的下降趋势。来源:MailOnline
生物医学界的人士十分关注男性精子质量下降的危机。无独有偶,已故作家张贤亮在小说《一亿六》里面也有精子危机的故事情节:公司老总要寻找健康的男性生育后嗣,城里已没有精子量合格的男士。科学与文学不约而同地对男性的生殖健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关切。
有研究表明,国内正常男性*质量参数中精子密度、*总量和精子总数下降比较缓和,但自1995年至今,虽然*总量这一指标变化不大,但精子密度和精子总数呈现显著下降趋势。
不孕不育的男性因素
很多传统观点都将不能生育的责任推卸给女方。而实际上,统计数据显示,女方因素占30%左右,男方因素占30%左右,男女共有因素占40%。男方因素中,又以精子质量为最大的影响因素,占男方因素的40%左右。而男性精子质量检查,具有操作简便、无痛苦、费用低廉的特点。结合检测结果,全面分析男女双方病因,进而对症治疗。因此不孕夫妇十分有必要同时进行男性精子质量的检查。
医院的*常规检查,主要有以下事项:
图2 *常规检查项目
*具有两个主要的可量化属性:精子总数,反映*的精子生产量和*后输精管道系统的通畅性;液体总量,由各个附性腺分泌,反映附性腺的分泌活性。精子的性状(存活率、活力和形态)和精浆的成分对于精子功能来说不可或缺。
*质量的不合格率逐年递增,首要因素是*液化出了问题,在精子质量因素中占比45%左右。*不液化的直接原因是凝固蛋白增加,或蛋白水解酶、纤维蛋白溶酶减少造成的。
精子质量的地域差异
在医院男科门诊中,一般会对不育的男性进行*质量检测。20世纪90 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质量下降的地域差异。也就是说,*质量的地区差异不仅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存在, 即使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方也有显著差异。
有研究表明,中国7省市年轻男性*质量可评定为两个等级:山西、上海地区较优, 河南、浙江、青岛、河北、贵州地区略差。同样城乡之间也有显著差别。
精子质量下降的影响因素
图3 从初级精母细胞到精子的发生过程。来源:2001 Benjamin Cummings
男子精子发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从精原干细胞到精子,一个周期耗时56天。其中涉及到一系列基因的有序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相互作用。精子要经过精子母细胞、精子前体细胞、精原细胞、精子等几个过程。任何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都会造成精子质量下降。
精子总数减少和精子密度低与许多因素有关。对个体而言,排除了疾病、基因缺陷等因素,精子质量的变化受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年龄、季节、禁欲时间等的影响。大体上,这些因素可以分为生活环境因素、生活方式两种。
各种危害精子健康的因素非常多。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会出现萎缩,醉酒后精子质量恢复要等到3个月后。精子对*温度极为敏感,经常桑拿或泡热水澡,会显著降低精子数量。久坐不动、内裤过紧等,也会减少精子的生产。吸烟对精子活力的影响非常大,吸烟者精子畸形率明显升高。因此,男性若要保证精子质量就要维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
环境雌激素不容忽视
图4 水体中的环境雌激素。来源:Bielefeld2012
环境雌激素指进入人体后具有模拟雌激素作用的环境毒素,例如多氯联苯类、二恶英类、农用化学品类、双酚类、酞酸酯类、金属化合类、类固醇类、氟利昂、苯酮等。其来源包括如农药、杀虫剂、废气、食品添加剂、二手烟等。许多进入自然环境的化学物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这些物质包括我们日常使用的农药、塑料制品、药物及其它人工合成化学物。
在实验动物和野生动物研究中发现,暴露于内分泌干扰物能引起雄性生殖道异常、精子质量降低、成年不育等生殖毒性,有些甚至会使得动物数代精子质量发生异常。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也说明暴露于有机氯类化学物和含邻苯二甲酸酯化学物会严重影响男性生殖健康。
来自日用品如洗发水、化妆品、塑料玩具等的环境雌激素直接影响精子的发生和发育,它们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并通过许多分子机制产生不同水平的毒性,干扰内分泌功能。这些化合物之间还有一种鸡尾酒效应,通过共同作用产生更大的副作用。
精子质量下降不仅是医学问题
综上所述,男性精子质量下降既是一个临床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生殖健康教育问题,更是一个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大家关注不够的直接原因是,我们在生殖健康教育或预防医学方面投入太少。我们亟需从“个体-家庭-社会”,进行充分的自我教育和公共教育,防病患于未然。
就*质量来说,它是男性生殖健康的“晴雨表”。在医学研究层面,应重视和加强男性生殖的基础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同时也有必要开展长期动态的精子质量监测网点,建立主要民族和地区的*质量数据库,从而在根本上管理好男性生殖健康的现状和未来。
参考文献
[1] 张剑波, 尹国良, 徐新蓉等。不育门诊就诊男性*质量与影响因素分析[J]. 生殖医学杂志, 2015, 24(12): 1041-4.
[2] 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等译。世界卫生组织人类*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五版)2010,p5
[3] 黄春妍, 姚陈均, 王春等。1985-2008年间我国正常男性*质量变化分析 中华男科学杂志2010, 16(8):684-8
[4] 杨建华。实用男性不育诊疗学。2002: p7
[5] 李铮等译。世界卫生组织男性不育标准化检查与诊疗手册(中译本)2007: p57
[6] 王永红,王晓红,刘芳。铜仁地区2447人次男性不育症*检测结果分析。吉林医学 2009,30(11): p1008
[7] 梁翠玲,武俊青,高尔生等。中国7省市年轻男性*质量的灰关联综合评价.复旦学报(医学版) 2003, 30(5): 466-8
[8] 李彦红, 姚志娟, 王海燕。生活习惯对男性*质量的影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6): 662-3.
[9] 魏爱雪,徐晓白。环境雌激素对男性生育因子的破坏作用。环境化学 2004: 23(6):707-12
[10] 刘霞,曹佳。环境污染物邻苯二甲酸酯致男性生殖损害的研究进展。癌变畸变突变2009,21(4): 320-3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 玉宝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