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4 12:00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5:49
首先要说的是,人生当然不存在什么终极的永恒的意义。不只是人生,眼前所见的一切,小至草木,尘埃,大至宇宙星辰,其实都无什么确定不移的意义。作为宇宙的一部分,人的存在也一样,只不过是自然界偶然演化过程中的一个极短的瞬间而已,并无什么永恒不变的价值。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孤立系统自发地朝着热力学平衡方向──最大熵(即系统的无序度)状态──演化,因此,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宇宙的熵会随着时间的流易而增加,由有序向无序,当宇宙的熵达到最大值时,宇宙中的其他有效能量已经全数转化为热能,所有物质温度达到热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热寂。这样的宇宙中再也没有任何可以维持运动或是生命的能量存在。
这意思就是说,宇宙,一切曾经存在过的事物,包括时间和空间,都会遵循物理规律终究走向消亡,尽管这是极其遥远的事情。关于这个原理,BBC拍摄的纪录片《宇宙的奇迹》 里万人迷的 布莱恩•考克斯 教授有很精彩的说明,感兴趣的话不妨去看看。
那这是不是说,既然这宇宙,以及我们所处的地球世界,国家,城市,社区,家,亲人,朋友,一切的一切终究只是一场梦而已,那么,我们还在这人世间狗苟蝇营地活着做什么,为何不去早点死了算了?我们活在这茫茫宇宙中,究竟有什么独特的价值吗?
如果从宇宙级别的角度来说,人生,乃至我们所见的一切历史、时代、英雄、爱恨情仇,都根本不值一提的。但我们要注意的是,所谓的意义或者价值,在我们人生的尺度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也是人在无意义的冷酷自然秩序中为自身寻找可以依凭的价值支点的努力行动的结果。人是有主体意识的存在体,这与无意识的物质存在体有着本质性的不同,正是这个差异成为人在无意义的宇宙中追寻意义问题的前提条件。
这就是说,本来宇宙时空的存在物是毫无内在意义可言的,只是自然规律得以呈现自身的载体而已,但人却要独自面对这个冷酷无情、无意义的宇宙世界,去索取他自身存在的意义,这就使得人的存在本身与非人的存在产生了分野,而这种分野对人的存在本身是有意义的。
这就康德所谓的人为自然立法。通过意识活动,抽象概念,对自我存在,对死亡,生命,他人,族群,社会,人类世界的种种抽象归纳、定义、分类,一个杂乱无章,毫无意义可言的宇宙,在人的意识中变得清晰可见,并通过神话、神学、哲学以及科学的手段去理解、探索。从牛顿的力学体系,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科学不断用新的概念和理论体系重构人类对宇宙和自身在宇宙中位置的理解。就在今天,NASA发现"另一个地球":相似指数0.98 或有流动水。如果宇宙终究毫无意义,那人类为何还是要不断进行这样的探索?原因就在于人只要存在,就会不断对自身的存在进行追问,意义正是源自这样的追问。
所以,意义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文化的产物,是来自人本身,来自人类的语言逻辑,人类的文化规则,知识体系,而不是来荒芜冷酷的外在时空世界。对意义问题的讨论就不能陷入纯粹冷酷的自然规律的威严下去理解,而是要回到人类世界所建构的那一整套价值体系。也就是说,人类在荒芜的宇宙中,为自己建构起来一个精神的世界,并通过这个世界去理解自身的存在以及宇宙的终极秘密。这就是康德所谓的头顶的星空和心底的道德律令。因此,价值或意义问题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人类世界,即在人类社会在广袤宇宙中有限存在的时空范围内,我们可以讨论人生的意义这样的问题,一旦超出这个范围,这样的讨论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即便如此,你依然有独立的自由意志越过这个范围去讨论意义问题,从而最终发现了宇宙无意义的残酷*,而走向幻灭。但这种对无意义本质的揭示本身,也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同样也是一种对人类说,即在人的意识和文化范畴内,是一种有意义的结论,并对我们的个人和社会行为产生影响,比如自杀。因为宇宙或自然界本来无所谓有意义或无意义,只有人,才会追问这样的问题。而这个追问发生的那一刻,意义就已经在人所存在的意识范畴内发生了。
因此,我几乎可以得出结论说,人的存在本身是离不开意义的。人类生存所处的世界已经不再是一个赤裸的无意义可言的自然世界,而是经过意识范畴改造过的文化世界。即便是人对自我存在的否定,也必须凭借某种否定性的意义来实现。
这正是生命或者人生的意义之所在。我们被赋予了这种具有意识的生命,因此具备了体验各种人生经历,并运用理性和情感去体察外在世界,培育丰富情感和感知力的机会,正是这种种的经验过程,使得我们这短暂的一生是有价值的。所以,人类固然是渺小的,但在目前所见的宇宙范围内,我们依然是孤独的探寻者,用理性和科学不断向着冷酷无声的宇宙追问那些似乎永远不可能被解答的终极问题。这种不断的探索,不断追问,不屈从于绝对必然性的人性动力,是我们作为人类的成员之一,应该感到自豪的。我们是渺小却又伟大的人类。
所以,人生的意义不在别处,而在我们的心里。如果你愿意不浪费生命生来就具备的诸种天赋和行动能力,去充分施展生命的宽度和广度,那么人生的意义就能不断拓展,在向死而生的短暂一生里,活得精彩、美丽,无怨。既要认识到人生和人类世界的局限,从而以极宽广的视野去看待人生和人类世界的起起伏伏,而不必拘泥于微观世界里茶杯中的风暴,同时又能立足于人自身的精神禀赋和人类世界的文化资产,不虚无,不妄自菲薄,以善意、进取的姿态成为这人世间积极行动、创造和爱的一分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5:50
人生之存在,并无预设之意义,而此恰恰是生而为人之最积极意义。试想你出门散步,远方旅行,唯独走在陌生街巷之中,山川风景之中,才可体会到旅行的惊喜与美妙。若是因公出差,或出门上班,行预定之路线,看预料之风景,为特定之目的,耗费预定之时光,则有何乐趣与美妙可言?
実存主义之最大贡献,即在於此:人生无有意义,并且,存在先於本质。
人生并无预设之目的,亦无预设之价值观、道德、魂灵、信仰。正因存在毫无意义,因此人具有绝对的选择自由。人之存在本身,先於所有後天之意义,意义是人之选择,而非存在之本质。人必须於生命中做出无数的选择,并且为之负责,包括选择死亡的自由。
人生无预设之目的,而你却有选择的绝对自由,这自由,便是生命美妙与精彩的基础。如同精力充沛之旅行者,虽行走於陌生之旅途,无特定之目的地,却沿途思考,沿途欣赏,沿途寻找,并且自我承担选择之後果。人生因无意义而积极。
存在无预设之意义,却并非无选择之意义。你为什麼活著?活著的因由是什麼? —— 你只需看看你为什麼不选择死亡的因由即可。
死亡仅仅是你无数选择自由中的一项而已。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5:50
人是基因的生存机器。
基因决定你的*。 顺从内心的*生存即可。
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自己的生存策略。
基因决定多数人都不想死(怕死);
基因决定你要思考人生的意义。这个问题从是“人做事都要有目的(目的就是有利于自身也就是基因的存在和延续)”延伸出来的。(随机做事,没有这个目的的生物很少能幸存)
人的优势本来是长远的眼光(理性),在这里人的问题也在于思考得太远了,思考了无限远处生存的意义。这个意义现在我们还认识不到((很多人)认为没有)。
至于死,我觉得暂时不用去死,主要是因为人终究要死。
如果人可以死可以不死,要不要去死倒是个严重的问题。但现在的情况是人终究会死,那又何必着急呢?随便活活玩玩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