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法院进行庭前调解的程序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4 05:01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3 16:08
常见的庭前调解有以下三种情况:
1、立案阶段
最高人民*《关于人民*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人民*对受理的第一审、第二审和再审民事案件,在征得当事人各方同意后,人民*可以在答辩期满前进行调解。”此即表示,对当事人自愿放弃答辩并同意调解的,可立即进入调解。在此阶段调解,可更大限度节约审判资源。
该阶段的调解,以当事人合意为前提,有两种方式直接进入庭前调解:一种是当事人主动要求进行调解的;另一种是由法官询问当事人是否愿意进行调解,当事人都同意调解的。
由于该阶段以充分体现当事人自愿处置自己权利为原则,所以,为避免手续过于简单留下隐患,在解决案件时,要按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告知主持调解的法官及*员的名单,并详细交待当事人的各项权利义务,详细询问当事人的各项诉讼请求,审查其双方达成的协议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思,是否侵犯了第三人、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2、繁简分流中的简易阶段
对在立案后答辩期满前,不同意调解、或调解未达成协议的民事案件,根据难易程度进行分工,对事实清楚、双方争议不大的简单案件将适用简易程序,交专门简易审理组织或审理人员处理。审理人员在收到案件后,可以对案件予以初步审查,在开庭前组织调解。适用的案件有以下几类:
(1)婚姻家庭类纠纷。如:婚姻纠纷、收养纠纷、抚养扶养、赡养、继承纠纷,因为这类案件内含着丰富的伦理道理内容,如果单纯用法律规范调整,不利于纠纷的彻底解决;
(2)劳务、宅基地和相邻关系以及合伙纠纷等。因为这类纠纷关系到当事人最基本的生活秩序和生活环境,如果以调解方式化解矛盾,便于当事人在未来的合作与生活中和睦相处;
(3)诉讼标的额较小或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调解不仅可以缩短其受损的时间,而且便于双方实际履行协议。
3、庭前证据交换阶段
《最高人民*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七条规定“当事人申请,人民*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人民*对于证据较多或者复杂疑难的案件,应当组织当事人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同时,该《规定》第三十九条又规定“证据交换应当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进行。 在证据交换的过程中,审判人员对当事人无异议的事实、证据应当记录在卷;对有异议的证据按照需要证明的事实分类记录在卷并记载异议的理由。通过证据交换确定双方当事人争议的主要问题。”
可见,证据交换是承办法官主持,并由其询问各方当事人对哪些事实和证据有异议,以及对异议的证据的原件核对,听取异议内容的陈述,故在该程序结束之后,承办法官即可对本案的争议焦点、证据的真伪和效力,以及解决的途径,形成初步方案。而各方面当事人也能通过对证据的交换、核对,从而对案件的是非曲直产生清晰的概念,为了避免损失的延续和扩大,当事人接受调解的可能性较大,此时审判人员可以有的放矢地消除隔阂,抓住焦点,促成双方达成协议。
进入证据交换阶段的案件,一般为证据较多或复杂疑难的案件,故该案件多数情况下已进入了普通程序,如果经调解终结此案,不但简化了审理,缩短了办案周期,节约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而且节约了*的人力资源。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3 16:09
为达到调解目的而放弃的主张,在调解不成时,不作为判决的依据。
在庭前程序中,把调解从审判中分离出来,在人民*设立民事审判庭前调解庭,是必要的,而且是有着现实的积极意义。
在人民*如何搞好调审分离,并建立规范的调审分离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我国*,一下把调解从审判中完全剥离出来,是不现实、也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进入审理程序的案件,如果双方当事人有请求*主持调解的合意,审判法官直接进行调解,从办案效率和节省司法资源上来说仍是可行的。
具体表现在:
有利于人民*法官职业化建设。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并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法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民*设立民事审前调解庭,建立专职审前法官调解制度,有利于该专职法官钻研调解业务,总结调解经验,有利于对该专职法官进行调解知识系统培训,有利于该专职法官提高调解技能、增强调解素质,更进一步讲,有利于人民*法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有利于调解法官保持中立性、公正性。
在人民*设立民事审前调解庭,建立专职审前法官调解制度,可以有效避免法官扮演调解者与判决者双重角色之弊端,消除非法调解、强制调解或调解不成延迟裁判的现象,排除当事人对法官的调解中立性、公正性的置疑。
有利于当事人节省诉讼成本,有利于人民*节省司法资源。
在人民*设立民事审前调解庭,充分发挥调解作用,提高案件庭前调解率,可以使当事人节省取证费用、委托律师费用,节省诉讼成本,尽快从诉讼中解脱出来,投入到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同时使人民*启动较少的程序高效审结案件,有利于人民*节省司法资源。
有利于人民*民事审判达到“案结事了”目的。
由于审前调解法官从审判法官中分离出来,可以确确实实地给当事人对调解法官中立性、公正性的信任,增强当事人对庭前调解成功的信心,促使当事人更多地选择庭前调解程序,着眼于未来,寻求重建相互之间的关系,以相对平和的方式解决纠纷 ,有利于减轻社会矛盾的激化,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有利于人民*民事审判达到“案结事了”目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3 16:09
为达到调解目的而放弃的主张,在调解不成时,不作为判决的依据。追问做完笔录后什么时候出调节书
追答如果能达成调解,一般当庭就可以出调解书。
调解书必须是双方均在送达回证上签字方生效,一方签收前反悔,调解无效,进入阶段。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3 16:10
开庭时原告要求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