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3: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04:17
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的恶名。近百年来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但是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对他所撰写的《曾国藩家书》推崇备至。时至今日,民间还流传着“为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说法,可见《曾国藩家书》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平淡家常的书信集,还是一部蕴含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人生智慧书。在当今社会,教子成材一直是困扰天下父母的最大难题,很多孩子因为成绩不好就会被贴上“笨小孩”的标签。就连一百多年前的曾国藩,小时候也被看作是不会读书的“笨小孩”。
公元1825年,一个腊月里头数九寒天的夜晚,在湖南湘乡的一户人家的一个屋子里,有一个14岁的小男孩正在点灯苦读。此时这户人家的房梁上趴着一个贼,他就打算等这户人家的灯都熄了,趁着黑灯瞎火他好下来偷东西。这主意是没错,这想法也没错,可问题是底下读书这孩子他特别的笨。他在底下背这篇《岳阳楼记》,磕磕巴巴地就是背不下来,半天才吭哧一句下来。倒腾来一遍倒腾去一遍,弄了十几遍下来小偷都基本上会背了。这个小偷到后来是孰可忍孰不可忍,眼看着天就要亮了必须得有所行动。所以他极其恼火,最后实在忍不住了,蹭的一下从房梁上就跳下去了,满肚子怒火上前一步,劈手把他手里的书夺过来,往那个桌上啪的一扔:“瞧你个笨样,你说这文章有什么难背的?”说着小偷一张口,就把《岳阳楼记》背了一遍。说完了袖子一甩满脸激愤地扬长而去,东西也不偷了。很遗憾,我们不知道这个聪明的贼叫什么名字,但是有幸的是,我们知道这个笨小孩他叫什么名字,他当时名字叫曾子城,这个名字大概我们都不熟,但他后来改了个我们都特熟的名字,就是曾国藩。
那么,是谁成就了这个笨小孩的非凡人生?曾国藩和他的《曾国藩家书》会给我们现代的家庭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启示?敬请收看《曾国藩家训》第一集《谁来拯救笨小孩》。 我们说曾国藩之所以能成为曾国藩,是和他以儒学作为毕生的信仰和信念分不开的。所以一个人只有精神世界强大,才能在现实世界强大。
事实上曾国藩原来也只是一个资质很普通的孩子,当然后来有很多人传说他少年时怎么聪颖、聪慧。事实上人出了名都这样,名人出名之后,大家就会传说他怎么天资聪颖,怎么小时候就是个天才。可哪儿有那么多天才啊,一般孩子资质差别不大,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自己坚定的人生信念和信仰来呢?这就要从曾国藩的科举说起了。我们知道明、清两朝的科举非常难考,所以最有名的范进中举大家都知道,考了多少年一直考到50多岁,都考疯了才考上了一个举人,最低级的乡试才算过关。
但是有一个人比范进中举还不容易呢,谁呢?就是曾国藩他爹,叫曾麟书。别看这名字起得很雅,麟书看上去很有学问,但是这个科举考试可要了他的命。考秀才这一级他整整考了16次都没考上,好不容易考到17次,大概17是他的幸运数字,总算考上了。这时候他已经40多岁了,曾国藩都20多岁了。所以实在是考不动了,路漫漫其修远兮,他不考了,然后把希望都寄托在他儿子身上,就回家了。
曾国藩比他爹强,为什么他爹把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因为他明显比他爹强。23岁就考中了秀才,比他爹提早了20年。然后考这个乡试,也不知道他运气怎么那么好,第一次就过关了,一考就考了个举人。这时候以前学习不好我们说过的笨小孩,以前老被人骂,结果平常考试不咋的,一大考考得特别好。曾国藩信心大增,背起行囊,入京参加第二年的会试考试。可是没有料到的是,势在必得的会试考试给了他当头一棒,他没考上。没考上就该回家,因为轮好几年才有一次。要说曾国藩运气好,第二年皇太后60大寿,为了庆贺照例增加恩科一次,那不得了,多了一次机会了,是不是?曾国藩一看,不回家了,我在北京努力一年、温习一年,我还不相信第二年我还考不上。所以本来只带了半年的钱住北京,这一下节衣缩食又住了一年半。要不是勤俭节约的孩子,那真做不到。曾国藩在北京人生地不熟地又住了一年,第二年的恩科觉得势在必得了,想想自己苦也吃过了,难也受过了,是不是?会试再一开,好事自然来。要不然老天爷干嘛又把我留在北京一年呢?他觉得这次肯定没问题。结果这次又跟上次一样落榜了。那么再次落榜的曾国藩该怎么办呢?又是什么事情让曾国藩下定决心从此坚持无一日不读书的呢?敬请收看《曾国藩家训》第二集《无一日不读书》。 前些年流行一句话,叫什么呢?叫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那么我们就想问了,做官到底要学曾国藩的什么呢?一般人都以为曾国藩在晚清政坛始终屹立不到,要学应该学他那个左右逢源的做官技巧。但是,曾国藩的做官技巧到底是什么?说起来有一大堆。但曾国藩他自己认为,他做官的根本以及做官最大的技巧就一个字,什么字呢?穷。
清朝*的薪俸是不低的,特别是曾国藩最后已经升任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收入应该是很可观的。因此曾国藩虽然不至于过多么奢侈的生活,应该也不会过得很清苦,可是曾国藩和他的家人却一直过得异常清苦,而且曾国藩也在给自己的弟弟和子女的家书中告诫他们说“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可见在曾国藩看来勤俭节约才是兴旺的根本,而骄奢懒惰就是失败的温床,守得住贫苦才能成就一番事业,那么曾国藩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为什么一个“穷”字会让他坚持了一辈子?敬请收看《曾国藩家训》第三集《撑起两根穷骨头》。 说到曾国藩家训,不得不提的就是《曾国藩日记》。根据史料记载,曾国藩从公元1839年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不懈长达三十余年,直至他去世的前一天。所以《曾国藩日记》不仅包括了修身养性、待人处事和为官之道等各个方面,更是曾国藩内心世界最真实的记录。今天当我们翻开《曾国藩日记》,会发现两百多年前刚刚步入仕途的曾国藩其实是一个满身缺点、举止轻浮,做了不少荒唐事的浪荡公子。但是后来有一个人送给曾国藩一个字,不但帮助他彻底改掉了身上的毛病,从此更省身也密、见理也明。而曾国藩在日记和家书中也反反复复多次提到这个字,告诫子孙只要做到这个字就“便有几分真学问”。那么究竟是什么人送给曾国藩哪个字?为什么单凭着一个字就可以改变曾国藩的人生呢?
曾国藩的父亲告诫儿子要节欲,确实是有理由的,但是他竟然还在信里要求曾国藩节劳和节饮食,这是为什么呢?根据记载,当时曾国藩是翰林院的学士,那是一个非常清闲的闲职,根本就不劳苦。而且曾国藩天生就比较瘦,从来没胖过,那么曾国藩的父亲对儿子的忠告到底从何而来呢?
曾国藩下定决心改掉毛病,但是很多事情说着容易,做起来难。虽然曾国藩痛下决心改正缺点,也给自己列了很多戒条,但是他还是常常犯*病,身上的轻浮和浮夸一点也没改。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曾国藩根本不可能成为晚清一代儒、理学大家,那么在一百多年前究竟是什么人、什么事改变了曾国藩的人生呢?
静坐可以帮助人内心宁静,但是曾国藩之所以在修身养性、待人处事各个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最终写出备受后人称赞的《曾国藩日记》和《曾国藩家书》,难道仅仅是因为他有静坐的习惯吗? 敬请收看《曾国藩家训》第四集《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曾国藩虽然年轻的时候也是满身的毛病,做了不少荒唐事,但是可贵的是他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然而就在曾国藩修身养性的过程中,他认识到有两个字是最重要的,因为无论是天下古今之庸人,还是天下古今之才人,之所以最后人生一事无成都是因为这两个字。这也就是在曾国藩的家训中反复强调的“最败人的两个字”。那么这究竟是哪两个字呢?为什么曾国藩认为这简单的两个字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人生呢?为什么简单的两个字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曾国藩不但治军严谨,而且生平最看不得懒惰之人。李鸿章虽然是他的爱徒,可是有次实在是做得太过分了,再加上他以往的不良表现,大家都以为曾国藩肯定会狠狠地痛骂李鸿章一顿,但是没想到曾国藩不仅没有责骂他,反而平静得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曾国藩成功地纠正了李鸿章睡懒觉的毛病,但是根据记载,曾国藩小时候也是一个爱睡懒觉的孩子,那么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他?虽然曾国藩一再强调傲和惰是最败人的两个字,我们也知道如果一个人太骄傲或者太懒惰都不好,但是在生活中偶尔懒惰一下,难道就真的会毁掉我们的人生吗?
曾国藩为了超越自己身上的惰性,专门以一个“勤”字时时严格要求自己。所以他特别重视早起,无论熬夜多晚,第二天也一定早早起来。那么只要早起就是“勤”了吗?为什么在曾国藩家训中,还说“勤”不但能养生养品,还能兴家业呢?敬请收看《曾国藩家训》第五集《最败人的两个字》。 谁都渴望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但是再温馨的家也会有俗务琐事、闲言碎语,甚至是小吵小闹。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家庭中,夫妻之间、兄弟之间、婆媳之间,如何才能和睦相处?为人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子女?为人子女,又应该怎样孝顺父母?一个家族如何才能绵延兴旺地传承下去?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曾国藩,就通过与家人的书信中,慢慢体悟出很多治家的智慧。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但是曾氏后裔却能历经百余年而不衰,这与其严谨的家训、家教都是紧密相联的。曾国藩如此重视家训,第一是因为他是一代大儒、理学传人。第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他也是一个非常爱家、非常重家的好男人,可以算是“我爱我家”的典型男人。
有一个证明,他说过一句名言,说什么呢?说“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曾国藩认为家庭是人生的根据地,所以给他们曾家的老屋起了个名字,叫什么呢?叫八本堂。他们曾家,翻修老屋新建的屋子盖完之后要题个门匾,现在你去湖南,已经改名叫富厚堂了,后来他儿子曾纪泽改的这名字,原来曾国藩起的叫什么?八本堂。为什么呢?他说人生有八件根本,“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这是从齐家、治国、平天下各方面说过去的,说了人生的八条根本。
但是,这个房子为什么叫八本堂呢?就是这八条根本的根本了,都在这个牌匾上。也就是说,人生有八件根本,但家才是所有根本的根本,失去了这个根本,其他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生难得成就。所以,曾国藩认为家是人生的根据地,是一个安身立命的最终归宿。只有一家人相亲相爱、和和睦睦,这个家才能长久,才能家和万事兴。
那么除此之外,曾国藩在他的治家理论中,还提到了一个“八宝饭”的家训,那么这个“八宝饭”是指哪八宝?对于我们现代人又有什么样的启示?敬请收看《曾国藩家训》第六集《小家里的大智慧》。 我们讲曾国藩家训,讲到这一讲,想必一个自律勤勉的曾国藩的形象大概已经在很多人心中有了个大概的轮廓。但是,讲到这个份上反倒有一种担心了,为什么呢?我们讲了有信仰的能坚持信仰的曾国藩,讲了无一日不读书的曾国藩,讲了青年时代的曾国藩,讲了克勤克俭的曾国藩,讲了能够忍以成事、静以修身的曾国藩。但是,讲了这么多曾国藩之后,我怕在很多人心目中,这时候的曾国藩已经是一个“苦行僧”的形象了,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人怎么过得这么苦啊?怎么这么每天都受罪啊?就算是他有成就,那人生像这种过法那我不过,这活着多没意思啊?是不是?也确实,你看《古诗十九首》里就说,名句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什么意思?人生不过百年,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啊。白天逛逛街,打打牌,玩一玩,可惜白天时间太短了,晚上睡觉的时间太长,算了,少睡会儿觉,干什么呢?过点夜生活,是不是?你看,不是我们现在人才提倡过夜生活,古人就提倡过夜生活。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灯红酒绿的过夜生活,这样过着人生才有点意思,是不是?整首诗讲的就是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
事实上,这就是我说的那个误解,我担心的那个误解,很多人误解很多有成就的人生只有辛苦,没有愉悦。只有含辛茹苦,没有趣味。事实上不是这样,我们远看的时候觉得是这样,如果我们真的了解这些有成就的人的人生,我们会发现真实的事情不是这样,他们和我们普通人完全一模一样。就曾国藩而言,如果说他一生的最重要的关键词是自律和自省的话,除了这个之外,一定还有一个关键词,叫什么呢?趣味。用一个字说,就是趣,有趣。其实这个人特有趣,你要是真的能了解他的一生,了解他的生活,了解他生活的点滴,你就会发现,所谓的理学大师,所谓的儒学传人,所谓的中兴名臣,所谓的湘军统帅曾国藩,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在曾国藩家训里有一句名言,叫“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所谓“撑起两根穷骨头”是讲人要有骨气,而“养活一团春意思”是说人的心中要有一种生机,要有一种情趣。那么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趣”字,为什么在曾国藩的眼里会如此重要呢?他所说这种“春意思”在人生中、在家庭和事业中又都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敬请收看《曾国藩家训》第七集《养活一团春意思》。 有个词叫盖棺定论,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意思很简单,就是等一个人生命结束之后,给他一个总的评价。那么这样一个总的评价既然是定论,所以具有高度的归纳性和概括性。
但是要说到曾国藩,我觉得对曾国藩要是盖棺定论的话,只要一个词就够了,哪一个呢?自省。对于曾国藩来讲,这个词确实是他一生中最最重要的一个词,可以作他一生的盖棺定论。
提出这个自省的是谁呢?儒家文化提出自省论的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曾子很有名,我们说的四书五经里的《大学》,据说就是他写的。曾子有句名言,很多人都以为是孔子说的,因为在《论语》里头。其实是曾子说的,说的什么呢?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都要反复的自省,自律自省。这个三不是就说三次,这个三是指多次的意思,每天多次的自省。所以儒家最有名的自省论,就是曾国藩两千多年前的老祖宗他们曾家的老祖宗曾参说的。而反过来在这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儒家文化里儒生去实践这种自省论最最典型、最最突出的可以说就是曾子的这位后代,曾国藩。这是一个原因,从遗传上讲,我们看自省非他莫属。另外,后代的学者也普遍认为,曾国藩是两千多年儒家文化中、儒家知识分子中最具自省精神的一个典范。你不要说别的,你就看他那个写日记你就知道,他自打29岁开始写日记,终其一生,一直到死基本上没断过。就是这个毅力那就不得了。
我们知道在曾国藩的家书和日记中,“自省”占了很大的篇幅,对于自己的缺点,曾国藩向来都是毫不隐讳直接记录。正因为如此,我们也就有幸看到了曾国藩从一个有着很多缺点的普通人最终成长为一代大儒的心路历程。
曾国藩曾在他的家书中说“人旦有恒,事无不成”,就是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虽然这句话的道理我们都懂,但是要做到却也并非易事。在曾国藩青年时期有一件事情可以说是折磨了他长达十多年的时间,曾国藩费尽心思和它苦苦斗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那么曾国藩最终是怎样战胜自我的呢?为什么看似无关紧要的戒烟行动最终会成为曾国藩人生的转折点?敬请关注《曾国藩家训》第八集《人但有恒事无不成》。 现代社会,职场生存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呢?假如曾国藩生活在当下,那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职场达人。时至今日,民间还流传着“为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说法,可见曾国藩深谙为官之道,很会处理君臣关系。曾国藩在写给弟弟的家书中,就曾经告诫他们,官场上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 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官场上,你要讲究人事关系,尤其面对领导、面对上级,你要学会坚忍,不要那么张狂,不要那么孤傲。否则的话,你就处处寡合,处处不如意。曾国藩一直是一个臣子,他有一个终极领导就是皇帝,这种君臣关系,也就是上下级关系,也可以说是打工仔和老板的关系,永远不会变。
曾国藩一生主要面对两个领导,就是从他起兵组建湘军之后,一个是咸丰皇帝,后来一个是慈禧太后。这个咸丰皇帝说老实话一点都不喜欢曾国藩,当时官居礼部右侍郎的曾国藩写了几个建议的折子,结果递上去之后石沉大海,没有什么消息,他就火了。这一火不得了,他以前是提建议,这会儿是提意见,写了一篇《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的折。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提意见的折子,这简直就是在痛批咸丰皇帝。那么曾国藩为什么要跟皇帝叫板呢?一向主张为官要坚忍的曾国藩,不仅敢跟咸丰皇帝叫板,而且还敢跟咸丰皇帝撂挑子,曾国藩认为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人臣的本分。
那么,什么是为人臣的本分?曾国藩又是因为什么跟咸丰皇帝发生了冲突?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对于我们现代人会有什么启示?敬请收看《曾国藩家训》第九集《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 曾国藩曾经说过一句话,“至用人一节,实为万事根本。”意思就是你但凡想成就一番事业,没有什么比识人、用人更重要的了。所以他说“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知人之道,总须多见几次,亲加察看,方能得其大概。”这是他在《家书》里面说的原话。你看,平常我们在民间传得很神,说曾国藩看人看一遍、扫一眼就能把一个人琢磨得*不离十,明显这是民间夸张了。曾国藩自己说了嘛,见一个人识一个人怎么样,总需多鉴几次,亲加察看。说明他在实践中去了解一个人或鉴别一个人的时候,是往往是亲自察看的。另外,还经常反复地琢磨、揣摩,总需多鉴几次。
那么我们就想问了,有哪些人是曾国藩多鉴几次、亲加察看挑选出来的人才呢?这里头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人,这个人是谁呢?就是曾国藩曾经三顾茅庐才请出来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彭玉麟。通过曾国藩请出彭玉麟,我们就可以看出曾国藩的人才观和识人观。
这个彭玉麟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他的历史地位,以便让大家对这个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们都知道曾国藩号称是晚清中兴名臣之首,那么当时的中兴名臣有哪些呢?当时较为流行的说法有两个版本,分别有两个四大中兴名臣。一个就是曾、胡、左、李,就是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和李鸿章。还有一个版本就是曾、胡、左、彭,就是把李鸿章换成彭玉麟。而且当时的人还特别喜欢拿李鸿章和彭玉麟比较。当时流行一句话,叫什么呢?叫李鸿章拼命想做官,彭玉麟拼命想辞官。当然大家这么说倒不是说要贬李鸿章,事实上在官场绝大多数人都是拼命想做官的,大家这么说,是想突出这个彭玉麟太奇特了,奇特在哪儿呢?就是他拼命想辞官。彭玉麟拼命辞官,可以说在清代政坛甚至在中国古代的政坛都是绝无仅有的。那么曾国藩和彭玉麟之间究竟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从中又体现出了曾国藩怎样的用人理念呢?敬请收看《曾国藩家训》第十集《用人必先知人》。 我们都知道,曹操有一句名言,很简单四个字,唯才是举。意思也很明了,现在都成成语了,只要但凡是个人才,我就用他。但问题是,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人才呢?我们平常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你要说全才,那谁也不能像诸葛亮那样,诸葛亮这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易卜阴阳、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人,500年才出一个。就算是诸葛亮,那也有短腿的地方啊,是不是?武不能上马征战,谋略虽好但是他没听魏延兵出子午谷啊,而且还挥泪斩了马谡,这说明他用人也有责任。
所以就算《三国演义》中的“状诸葛之智而近妖”,把诸葛亮说得跟神一样的,那也不能是完人,是不是?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人才呢?什么样的唯才是举才是合理的、科学的唯才是举呢?当然,曹操说这句话的同时他自己也做得很好,他在唯才是举上做得非常好。但是个人觉得在唯才是举上做得更科学、更有现代社会学意义和人才学意义的,这是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那曾国藩不仅自己做得非常独特,做得非常有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而且他还特别把这一点当做心得体会,在他的家书、家训里头传授给他的弟弟和他的孩子。那么曾国藩的唯才是举到底独特在哪儿呢?敬请收看《曾国藩家训》第十一集《用人四部曲》。 曾国藩的家训之所以不同于以前的那些很有名的一些家训,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内容特别丰富。从家庭教育到社会教育各个层面,无所不包,不仅特别丰富,他的家训内容里头还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也就是超前性。
比如说他教育他最心爱的两个儿子,对这两个儿子的教育他是花费了无穷的心血,但是当两个儿子提出来不愿意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这个通过科举考试熬出头的老爹,居然对两个儿子的表态,大儿子、二儿子,大儿子曾纪泽考了一次科举,二儿子索性没考过,两个儿子的要求在当时知识分子看来绝对是非理性要求,大多数人很难接受,可曾国藩呢,没二话,居然同意了,不仅同意了,而且还在这个家书里头,包括在家训里头,给儿子家训的交谈里头,你不参加科举考试,你想学什么呢?老大说,我想学西方社会学,没问题给你找老师,老二说我想学习方自然科学,没问题,给你找老师。曾国藩自己这方面不擅长,请人给两个孩子当老师。都请了哪些人呢?很有名的一些人,李善兰、华衡芳、徐寿、容闳,这些人,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是鼎鼎有名的人物。那曾国藩怎么能请到这些人呢?
那么曾国藩这个一向以儒家传人自命的知识分子,怎么会有如此超前的意识,能够接受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不遗余力大力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呢?他又是如何实现他的强国目标的呢?敬请收看《曾国藩家训》第十二集《作育人才以图自强》。 曾国藩一直非常重视对弟弟们的教育,因为在他看来“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于是在曾国藩的一千多封家信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写给他的四个弟弟的。在这些家信中,曾国藩或是正言厉色,或是苦口婆心,或是淳淳教导,都无不是费尽心思地在教导弟弟们,希望他们能早日成才,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所以在曾国藩的家训中,他对几个弟弟们的苦心教导,一直被后人所称赞。曾国藩也自认为一生“无愧于兄弟”。但是根据史料记载,这几个弟弟和曾国藩相处并不融洽,甚至他们曾经写信指责过曾国藩。又据史料记载,曾国藩官场得势之后,却曾经一度坚决弃弟不用,这是为什么呢?那么曾国藩究竟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哥?在家训中,他又是如何教导弟弟们的呢?曾氏兄弟的相处之道,到底能给我们现代人哪些有用的启示呢?
虽然曾国藩说自己“无愧于兄弟”,但是他对弟弟们的态度实在是让人不解:先是弃弟不用,不给弟弟们成就事业的机会;后来是刻意重用自己的弟弟们。最后等到曾氏兄弟双双封爵功成名就之后,竟然又让弟弟曾国荃自弃兵权。那么曾国藩究竟为什么这么做呢?在他这种看似反复无常的态度之下,又蕴含了什么用人的智慧呢?
翻开《曾国藩家书》和《曾国藩日记》,我们会发现此时的曾国藩确实是为了成大事所以一直坚持任人避亲。但是后来曾国藩突然180度大转变,一改以前弃弟不用的态度,迅速地让自己的几个弟弟手握重兵,成为核心人物。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曾国藩发生了如此巨大的改变呢?在曾国藩留下的千余封家书中,我们是否能找到真实的原因呢?敬请收看《曾国藩家训》第十三集《无愧于兄弟》。 在曾国藩的家训中,一直特别强调识人用人。而曾国藩本人一生爱才,特别喜欢发现人才,也特别爱培养人才。尤其是对自己的得意弟子李鸿章,曾国藩更是费尽心血,不遗余力地培养支持,甚至后来直接让他接替了自己直隶总督的位置。于是后人就用“自立立人 自达达人”来形容他对李鸿章的培养,那么这八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历史上真实的曾国藩到底是怎么培养磨砺李鸿章的?为什么曾国藩在家训中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讲述识人用人呢?在曾国藩的人才观中,又有哪些智慧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呢?
如果说上一次李鸿章反出师门,是为了自立门户,成就一番自己的事业。那李鸿章这次又是因为什么呢?为什么与曾国藩一言不和,他就断然离开呢?而曾国藩一直都很看重李鸿章,视他为自己最得意的门生,但是当李鸿章又要走时,曾国藩又为什么竟然一点都不挽留他呢?
李鸿章频频反出师门,足见他是很精明的一个人。但是面对这样一个怀有私心,精明得有些过头的学生,曾国藩不仅不厌恶,反而是青睐有加,甚至大力扶持,一手成就了李鸿章。那么曾国藩为什么这样对待李鸿章呢?这又体现了曾国藩家训中怎样的人才观呢?
郦波老师认为,曾国藩确实看到了李鸿章的长处,所以才尽心尽力地培养他,而容忍李鸿章屡次反出师门,其实也是对他的考验与磨砺。那么曾国藩之所以特别器重李鸿章,难道仅仅是因为想把李鸿章培养成为事业的*人吗?为什么说曾国藩对李鸿章的特殊态度,其实和“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这句话有关呢?敬请收看《曾国藩家训》第十四集《自立立人自达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