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古越族的文化介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5 17:24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4 10:46

我国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有丰富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但迄今仍未见八千年以前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存在明显的缺环。这一情况,只能作两种假想:其一是尚未有发现的机会,寄希望于未来;其二是受客观条件的*,确是不存在,成为永久的缺陷。无论如何,只能等待历史的检验。
华南地区自旧石器时代就有“马坝人”、“柳江人”等古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现已发现多处可靠的新石器早期洞穴文化遗址。其中年代最早的是广东阳春独石仔遗址上文化层,出土贝壳经碳14测定年代距今14900±300年(注:丘立诚等:《广东阳春独石仔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掘》,《考古》1982年第5期。),突破了一万年大关,令人瞩目。与此年代相近的有广东封开黄岩洞遗址(注:丘立诚等:《广东黄岩洞洞穴遗址发掘》〈《考古》1983年第1期。〉, 广东英德(原属翁源)青塘墟朱屋岩、仙佛岩、吊珠岩、黄门岩等遗址(注: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翁源青塘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1年第11期。)。在广西则有柳州白莲洞遗址上文化层,经碳14测定年代距今12900±150年(注:周国兴:《白莲洞遗址的发现及其意义》,《史前研究》1981年第4期。), 亦在万年以上。这些遗址的共同特点是叠压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层之上,打制砍砸器与磨制石斧、石锛并存,以打制石器为主,磨制仅及刃口,有大量的螺丝壳和兽骨堆积。其中英德青塘遗址还发现火候不高的夹砂粗陶和泥质软陶片,手制,施绳纹、编织纹等纹饰。时代再往前发展就到距今八、九千年前的广西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等:《广西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的试掘》,《考古》1976年第 3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等:《石灰岩地区碳14样品年代的可靠性与甑皮岩遗址的年代问题》,《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 和江西万年大源仙人洞洞穴遗址(注:江西省文管会:《江西万年大源仙人洞洞穴遗址试掘》,《考古学报》1963年第 2期。《第二次发掘报告》,《文物》1976年12期。)。值得注意的是甑皮岩与仙人洞遗址相距数千里,而文化内涵却颇多相似之处,如打制与磨制石器并存,均有火候不高的夹砂粗陶片,有穿孔砾石,有螺丝壳堆积等。这表明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全新世之初,我国南方已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其过渡的动因是人类从采集经济向早期的园圃和刀耕火种农业过渡,开始了新石器时代的“农业*”。华南古越族的先民,得天时地利,成为步入新石器时代的先驱(注:黄崇岳:《华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领先性与滞后性初探》,载《东南亚考古论文集》,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1995年版。)。我国中原地区尚未发现超过一万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 在中华民族远古历史上,传说“神农区耕而作陶”(《太平御览》卷833引《周书》)。这把发明农耕与制陶连在一起的古史传说, 正是新石器时代“*”的象征。
考古材料证明,在新石器时代,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至珠江流域,都逐渐孕育出农业文化。农耕与制陶是中华民族先民的发明创造,也是后来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使中国成为农业之国、陶瓷之国和丝绸之国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新石器时代的黄河流域,发展的是粟作文化,如仰韶文化遗址所见然。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则发展稻作文化。这些地区正是古代楚人与越人活动的地区,也是农史界确认的最早从野生稻发展到人工栽培稻的稻作农业起源地。在七十年代初,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距今七千年前的稻谷遗存,还有“干栏式”房屋遗迹和木船桨等遗物(注:浙江省文管会等:《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1 期。)。这正是古越族先民对早期稻作文化的重要贡献。1988年秋,在湖南澧县彭头山又发现了距今八千多年前的稻谷遗存(注:裴安平:《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农业考古》1989年第2 期。)。湖南是传说中“三苗”活动地区,以后的楚人和越人与三苗均有渊源关系。
华南古越族地区,无疑也是稻作文化的起源地。早在四、五十年代,华南农学院院长、著名农学家丁颖教授就提出中国稻作起源华南说(注:丁颖:《中国稻作之起源》,中山大学农学院《农艺专刊》1949年第7期。)。 据农学界的调查,华南地区从更新世晚期到21世纪,都有全国最丰富的野生稻分布(注:全国野生稻资源考察协作小组:《我国野生稻资源的调查与考察》,《中国农业科学》1984年第6期。)。 这些野生稻成为古越族先民在新旧石器时代交替时期从事采集经济的重要来源,进而发展为刀耕火种和锄耕的稻作文化。距今四千多年前的粤北曲江“石峡文化”遗址中下层,发现有大量石斧、石锛、石铲等农耕工具和稻谷遗存(注:广东省博物馆等:《广东曲江石峡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7期。), 表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已进入较发达的锄耕稻作农业阶段。在广东佛山、博罗等地汉代遗址或墓葬中,出土不少“井田”式水田模型及耕牛模型,表明从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华南古越族地区的稻作文化,一直向先进的犁耕农业发展。
陶器的发明与发展,是农业民族的重要历史贡献,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陶器适应了农作物熟食和农业民族的定居生活,从新石器时代开始,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不同类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产生了不同类型的丰富多彩的陶器,如仰韶文化的彩陶,龙山文化的黑陶,而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最具特色的是几何印纹陶,其兴盛时间约距今3500—2200年间,即商周至汉初,陶器上各种几何形图案花纹达五、六十种之多。经解放前后几十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几何印纹陶与双肩石斧和有段石锛共存,分布范围自长江下游至东南沿海和华南地区,正与古越族及其先人的活动地区相吻合,可以说几何印纹陶正是古越族及其先人创造的文化。值得注意的是,几何印纹陶与原始釉陶和原始青瓷的发展,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曾给中原地区华夏族的商周文化以有力的影响。关于几何印纹文化问题,引起我国历史、考古和民族学家的广泛兴趣,作了相当深入的探讨。其中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博物馆馆长彭适凡先生的《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堪称力作。书中集前人研究之大成,对南方几何印纹陶的起源、发展、分类、衰退、传播和工艺均作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他还把几何印纹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论证了南方古越族是几何印纹陶文化的主人。我们基本同意他的观点,毋庸赘述。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电脑配置排行榜有没有电脑配置的排行 顶级电脑配置单玩游戏最顶级的电脑配置是什么 7000电脑配置求推荐 固态最好用浦科特 用来玩游戏 不算显示器和机箱 70... 计算机应用研究,怎么样?投稿好中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好中吗?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4投稿录用全流程 《计算机应用研究》投稿经历 《计算机应用研究》-中文核心期刊投稿经历 求郭德纲,张文顺《论相声50年之现状》的视频下载地址 哀思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古越龙山的介绍 雅思口语周日上午的题和前一天的有关系么? 踏板车冷车难启动是什么原因 雅思口语考试在第二天上午,会和第一天下午的题一样吗?急!!! 摩托车冷车容易启动,热车难启动什么原因啊 雅思考试:我是1月22日上午笔试,下午15:55口试,是不是下午早点去蹲点也没意义啊?这个时间怎么样啊? 苏州目前哪个区房子性价比较高? 雅思口语在第二天上午9.20是不是第一个 雅思口语第一天下午考题究竟有没有用? 雅思考试上午和下午的安排有什么规律吗? 雅思考试上午笔试下午口试有利于得高分吗? 苏州哪个区的房子性价比高? 三亚有哪些文化旅游区?三亚崖州古越文化旅游区好玩吗 雅思口语被安排在第二天上午的最后,好不好?急…急…急… 雅思口语上午下午哪个好一点 苏州买房建议哪个区 组鹅们,雅思口语考试预定上午的好还是下午的好 雅思口语选上午还是下午 考生解答:雅思口语上午考好还是下午好 My name is Sunny中文是什么意思 125摩托车冷车难启动? 三轮摩托车冷难起动是什么原因? 我的摩托车冷车特别难启动是啥原因呢? 摩托车冷天不好启动是什么原因? 砗磲和朱砂串在一起佩戴好吗 朱红色搭配什么颜色比较好看?或者顺眼的? 专科中哪个专业容易升本 专科升本和自考本科哪个好?哪个好考? 河南大专什么专业比较容易升本科 大专升本科,想考教师资格证,成人高报考什么本科专业好! 请问中电环保300172今天是怎么涨停的?最好用同花顺的来 300172为什么没有涨跌停限制? 300172中电环保开盘价 锦心似玉侯爷弹琴哪一集 离婚后小孩抚养费是怎么计算的? 300172中电环保历史最低价 中电环保股票2015年最高价位是多少 抚养费怎么算离婚后 离婚后怎么算孩子的抚养费 中国移动省外可以补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