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5 18:18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8 13:37
在文言文中,“之”的应用比较广泛,即可充当实词,又可充当虚词。其所在语义环境不同,意思也不相同。
一、“之”充当实词
1、可以充当动词,其不同意思如下:
1) 本义:出,生出,滋长。例如:《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又如:《礼记》:如语焉而未之然。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2)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例如:《广雅》:之,适也。又如:《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再如:《史记·项羽本纪》:之沛公军。
2、可以充当代词,其不同意思如下:
1)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例如:《韩非子·内储说上》: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又如:唐·柳宗元《三戒》: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
2)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例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
3) 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这种用法出现在汉代以后。《武王伐纣平话》: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
4)在称代人时,“之”除了可以表示他称之外,有时还可以表示自称,偶尔表示对称。例如:
○《国语·晋语八》:宣子再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
(宣子再拜稽首,说:“我韩起将要灭亡了,仰赖您的教导才保存了我。”)
本例中他称代词“之”称代“宣子”,表自称。
○《左传·宣公二年》:(赵盾)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赵盾)打算进去劝谏,士季说:“如果劝谏而不被采纳,就没有谁能接替您再继续劝谏了。”)
本例中他称代词“之”称代“赵盾”,表对称。
5)在充当定语时,“之”常表示近指,也可以表示远指。例如:
○《庄子·庚桑楚》:之数物者,不足以厚民。
(这数种的作法,不能够给人民带来好处。)
本例中他称代词“之”做体词性词语“数物”的定语,表近指,可译为:这。
○《庄子·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
(那两个小动物又懂得些什么?)
本例中他称代词“之”做体词性词语“二虫”的定语,表远指,可译为:那。
二、“之”充当虚词
可以充当助词,其不同意思如下:
1)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可译为:的。例如:《孟子·尽心下》:禹之声,尚文王之声。又如:吕氏春秋·不侵》:今孟尝君之地方百里,而因欲以难寡人犹可乎?再如: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2) 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例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吾见师之出。又如:《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贾大夫曰:“才之不可以已!我不能射,女遂不言不笑。”再如:《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8 13:37
友情建议你买一本文言文的字词典,能用很多年,如果你暂时甚至以后都不热衷于此道,就算了,毕竟现在字词典再版改版严重,需要的时候再买最新版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