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3:46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4 01:16
讲一个个人经历吧,当年上解剖课,我们班两具尸体,一具男尸一具女尸。男尸四十多岁左右,女尸是个老奶奶。
我们组通过猜拳得到了那具男尸,身上有纹身,无法判断尸体来源,肌肉极度发达,血管神经很容易看,永远忘不了他发达的臀大肌,而且尸体已经经过各种处理,还能清晰看出腹肌的轮廓你能想象吗?这里之所以忘不了发达的臀大肌,是因为切的时候不小心把手给切了个小口,还担惊受怕了一会儿。
再看另一组,奶奶每次切开都是一大层厚厚的脂肪,这么久我都忘不了那浓重的尸油味道,每次我们组做到差不多了,他们刚刚掏完尸油。奶奶的腿在去除脂肪后,特别特别的细,很多地方血管神经根本找不到也分离不出来。肌肉就是薄薄的一层,不看位置基本没什么分别。
可能医生医学生之外的人听了这些会觉得很神奇,我们一开始也是完全不敢动手,下手轻了切不开,重了又怕切坏,第一次解剖完也会吃东西没有胃口,但最后也是练就了可以在解剖馆就着*的味道吃面包,饥饿的时候看着发达的肌肉意淫牛肉干的本领。期末的时候,要看各个班级做的几十具尸体上的考试内容,因为你不知道考试的时候会用哪具尸体,所以会见到各种形状、年龄,死因不同的尸体。和大家一起合作,一起了解人体奥秘,很多时候也并不沉重,大家一起动手,翻翻找找,也是很有趣的过程。
其实我一直特别敬重这些无私的捐献自己尸体的人,因为换做我,我真的做不到自己死后还将受到一群无知医学生的摧残。感谢这些无语体尸,无论什么样的尸体状态,带给我们的知识永远不会忘记。感恩。
很多人说从最后一段看出了我的态度,给我点赞,我觉得真的是厚爱了。因为我觉得这是每一个医学生都应该有的觉悟,我们的心可能会在见惯生死之后变得麻木和冷漠,但绝对不会失去爱和感恩的能力,见惯失去,才更应该懂珍惜。
最后,还有就是有人在问尸体的来源什么的,我们学校基本就是捐赠,以及各种死因无人认领的尸体,具体怎样我也不是很清楚。很多尸体细节我也没有在文中po出来,毕竟死者为大,心怀敬畏总是好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4 01:17
我相信任何一位遗体捐献者的家属看到这样的话,心里都不会平静。家里两位先人早在十年前先后捐献了遗体,其实人在最后阶段早已被病痛折磨得骨瘦如柴。胖瘦的讨论,于我没有意义。但遗体捐献这件事对我产生的心理冲击,以及对所有捐献者无私奉献的敬重,让我很自然地产生代入感,并想替大家口中所谓的"胖子"争辩几句。
在我所在的城市,每年都会由红十字会牵头,召集所有本市遗体捐赠者的家属,以及医学院的学生,举行对捐赠者的纪念活动。在陵园中,学生们面对纪念碑的发言、宣誓,家属们的真诚悼念,虽然流于形式,但是每次还是让我泪流满面。也是在这种仪式上,我第一次知道全国范围内的医学校都在面临尸体来源荒,第一次知道一具可以实操的尸体对于医学教学有多么宝贵,更第一次知道"无语体师"这个词。家中先人一直在大学教书育人,身后还可以为医学生贡献身体,真心值得。
我敬重每一位遗体捐献者,但我自认做不到像他们这样。落叶归根、入土为安毕竟是几千年的传统。身后不留全尸,任由解剖进行医学教学或者医学分析,需要极其开明的思维和极其勇敢的坦诚。遗体捐献,对于家属的考验也是巨大的。先人身后曾经经历过什么、经过怎样的切剖、有过什么样的展示,身体的部分是否仍落于人间....十年过去,我仍不敢想象。在最初几年,红十字会还没有发起纪念活动的日子里,由于没有墓地、没有任何身后存在于世的痕迹,每逢清明或忌日,我们拜无可拜、祭无可祭,心痛心酸。写到这里,其实已经离题很远了。从没有和别人说过这些,也没有和家人交流过。这个问题,被尘封于每位家属心中的隐蔽处,敏感又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