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问题,害怕自己睡不著,结果真的无法入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9 12:26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21:15
你好:
你很容易紧张,总是无法让自己处于长期的放松状态,这样的状态会增加你的心理压力,是你逐渐的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变得暴躁、易怒、没有耐心。你现在已经收到这样的影响。
不知道你的身体怎么样,如果身体状态不好的话也可能导致这种状况,如果有体虚、不安的症状你可以考虑服用一段时间的安神养气的中成药试试,一般来说一个月会见效的。
如果不是生理原因你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一、多和朋友交流,说出自己的紧张和烦恼,多说几次你会觉得它们少了很多的。
二、参家团体公益活动,这样会让你心情放松,很好的排解负面情绪。
三、看一些让自己安静的书,如《平静生活》 保罗.威而森 著
一、 选择的力量
谨慎地做出决定,选择一个优于别人的方向,这种行为是我们所具备的能力之一。就算有时你会改变认知事实的观点或创意,但你一直都是有选择的。
你可以改变。你可以改变你的思考方式,你可以改变童年处境,你可以改你的习惯(是的所有习惯),你可以改变你的信念,你可以改变你的行为方式。了解这一点是促使发生改变的第一步。
二、 平静的力量
事实上,你在真实世界中的经验是:你花了越多努力,将得到越多收获。不过,在心理层面上,你花了更多心思,将得到更少结果。
相反的,当你平静时,你的心智就处于最有力的状态。不管你的老板或教授告诉你什么,如果你想要在工作上或者学业上有好的成绩……那就放松吧。
三、替代的力量
刻意地改变一种想法,或是积极地改变一种习惯或行为的唯一方法,就是寻找替代物。假使你着某个更吸引你的东西,你就可以不去想*福斯汽车。像是午餐要吃些什么,或是昨晚在超级市场遇到一个很棒的人,或是人想着下次过生日会是多么快乐。
你可以不去想一负面感觉带来痛苦,不用试着去战胜它,只要用积极的想法替代即可。因此,不要集中注意力去想你刚刚失去的工作。把注意力放在下一份工作带给你的好处和快乐。
另外,替代了这些增强的想法之后,你可以克服强迫性行为。因此,不要专注于戒烟,而是要专注于更健美、更健康的自己.在改变的动力上,替代比意志力更有用,其影响力是无法衡量的。
四、 潜意识的力量
想要将想法付诸实施,所需要做的就是将你的潜意识用在达到任务上。
从控制你的思考意识和感觉方式的角度来看,潜意识的力量比起理性或意志力,要大得多了。不管立刻会发生或是逐渐发生,这终将实现。不管是基于负面以及正面的想法,都会如此:你会使你沮丧,也会使你快乐;这会使你生病,也会治愈你;这会使你失败,也会使你成功。放弃意志力,便可以让潜意识为你达到想要的目标。
接着要得用以下三个受到潜意识影响的力量:情感、重复及想像。
五、情感的力量
动机来自于情感而非知识。
我们已经花了超过二千五百年的时间赞扬心智程度“较高”的物质:理性、智慧、写作和语言技巧。而心“智程”度较低的特质——情感、想象、直觉——却一直被认为比较不得要,最好能彻底避免。
如果对知识或与资讯相伴的事物没有感觉的话,人生就会一无所有(你可以甚至不记得这些资讯)。然而,当知识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时,就算是决不会微不足道的知识,也可以带来特别的改变。如果你要问任何一个*人物销售人员,你就会知道了。
六、 想象的力量
谈到你的感受时,你的理解和你的想象并不吻合。
生动的想象力,迫使整体为之服从。
——(Aristotle)
影响潜意识和启发情感最有力的方式,就是透过想象。的确,作为心智形成图像的能力,想象是潜意识的重要工具。
为了造成积极的改变,你的感觉绝对比你所知道的事实重要。这就是你应该采用的方式!
知识是百分之百地建立在过去,不存在于现在,也不会存在于未来。想象则是百分之百地存在于现在,或未来。
七、重复的力量
控制你的态度、信念、和情感的一项最有影响力的力量就是重复:在你自己内心对话中,一直默默地被重复使用的字句。
因此,在教育、心理学和自助上最有力的一项工具,就是重复。熟能生巧(这种渗透过程具有深刻的生理方面)。建立稳固的神经路径,指引心理活动,变成习惯。
“重复”对于促进其他生活方面的改变,也有效果。
当你自己重复一个句子——一而再,再而三——它就会渗透到你的潜意识中,并根据你所用的字眼,指引你的思路和行为。
八、 焦点的力量
把你的注意力焦点变成你的真实存在
如果A去参加派对,无聊地待在角落没有人理他,他将认为这个派对是无聊的。如果B参加派对,立刻被一些相当热情迷人能言善道的人带进谈话里,他将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幸运的是,反之亦然。如果你将注意力焦点放在生活中的好事上,你就会四处张望美丽。如果你和成功的人物交往,你可能也会变得成功。
最重要的是,你必须了解本身心理的变化。如果你改变他人专注在你身上的事实,只要将焦点放在更好的东西上即可。
九、现在的力量
这是关于非常时刻的力量。从过去的经验你会发现,如果让注意力分散,会让自己紧张。你可能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了解,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是最有效率的做事方法,而且可以为你带来平静感与成就感。当人完全专注于一项任务或娱乐时,把自己沉浸在细节和执行过程中,你便创造了一种与冥想相似的状态——你的注意力集中了,你的心智只想着一件事,外来的思绪都停止了,而且你很容易就可以获得最充足的休息和平静状态.如果你全心全意地体验,你的生命将是充实的。尤有甚者,你通常可以用你选择的方式去体验它:你选择现在快乐,或现在平静,或现在有力,或现在健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21:15
那个abc理论知道不?认知理论~~~~
你的believe出问题了。
认知错误产生了你的自我麻痹。
你高中失眠,已经过去了。工作还没开始就害怕了,你这是杞人忧天,你这是形而上学,犯了唯心错误,知道?
额,最近说话比较说教了。换个思维说。
以前发生过的,以后不一定就会发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会因噎废食。
更重要的是,怕什么就越无法逃避的开。就仿佛咒语一样缠绕着你。破解的方法恐怕只有一个,迎上去。
把他当做对手,去打败。把他当做敌人去征服。大学都上了的人,脑子可不是一般的聪明!这点小事能难倒你?
睡觉失眠,总是在你白天压力太大的时候,我想你也发现这一点了,所以,你怀疑以后工作不利很正常。
所以第一步,就是缓解压力,爱胡思乱想就总是受限,有压力的时候,脑子就越是局限于一个死胡同,所以让你失去了控制,于是失眠。
第二,这不能成为你逃避工作的理由,你怕工作就跑的了吗?就和一位老人说的似的,我曾经很怕死,但是后来淡然了,如果怕死就能不死的话,谁不怕死呢?轮到你身上说,你怕失眠就能逃避失眠的话,你尽管逃避好了,但问题是,你怕他反而让他更嚣张!!!
有些事是不由你决定的,不如坦然接受吧。接受工作会有压力的事实,再最难熬的日子里给自己打气,咬咬牙挺过去,你就赢了。接受压力会导致失眠的事实,晚上睡觉前就不要再为这事犯愁了,爱咋咋地,睡不着就不过日子了吗?那是困的轻!耽误第二天工作咋办?那就工作的时候去提醒自己吧,晚上胡思乱想解决不了这个麻烦。
睡前让白天的压力排出大脑,你就能和大学里一样有高质量睡眠,不信你就试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21:16
下次当你再害怕自己睡不著时,记得对你自己说,老是害怕自己睡不著对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关键是要静下心来,自然而然便可以睡着了。想象你已经用碎纸机将你的担忧粉碎。同时,你要在内心积极想象,在你这样做之后,你在内心感到更自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安详、更舒畅,而且更健康。
当你能够经常这样做时,一度困扰你的心理问题将自行消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21:16
您忘了森田疗法了,适得其反。
用森田疗法就能使您入睡。下面是森田疗法的一个病例:
X 是大学一年级学生,家境教贫寒。进入大学后,不太适应大学环境,造成无形的心理压力,难以入眠,多次到学校医院进行药物治疗,没有明显效果,于是寻求心理治疗。
下面是治疗经过:
X:失眠已很长时间了,高中时只是偶尔失眠,现在变得逐渐严重,中午睡不着觉晚上也难以入眠,早晨醒得早,多梦。我到医院看过大夫(递上病历)。
咨询人员(用Y代替,下同)翻看病历,问:真的睡不着?
X:每晚都睡得着,但效果不好!
Y:睡不着有怎么样?
X:第二天精神不好,影响学习,长期下去会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动作迟缓,精力衰竭......
Y:这是从书本上看来的吧!(X笑)
〔患者一般对自己健康过分关心,到处查询自己的病情,寻求根治方法,总容易把自己的情况和书本上描述的“典型”病状对号入坐,从而产生过分焦虑。〕
睡不着原因很多,有时难以入眠,是因病引起的。人在白天时,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应付学习和周围环境,感觉不到病的存在,到晚上人的意识放松,病就发作,影响休息。
其实,对于脑力劳动的人,特别是像你这个年龄,属于多事之秋,有几次失眠,无关紧要,大多数人都经历过。
X:高中的时候,学习非常紧张,但只是偶尔感到失眠,现在学习没那么紧张了,却感到更累。
Y:大学期间的学习并不轻松。高中时候,知识是有限的,大家为一个确定的目标而奋斗,尽管很累但很充实。但大学期间知识是无限的,人们向无限的知识海洋探索。因此,心理的压力和负担比中学还要大。
X:是的。
Y:其实,第二天精神不好有很多原因,比如营养跟不上;锻炼过累或不足;天气情况,比如春天来了,人都会感到疲倦;还有学习过程本身很累,长时期学习,人也会感到十分疲乏。
所以,第二天精神不好,原因是很多的,你是不是把它看得过分狭窄,都归结为失眠这个问题上,就像一个长得瘦的人,他总以为别人在注意他瘦一样,其实,别人根本没在乎,是不是?
X:(笑)
Y:你是否有这样的心理体验,看书的时候,外面很吵,心里烦躁,你越是想静下来,心里越是静不下来?
X:有这样的体验,有时听课,感到比较吵,越是想摆脱,越是摆脱不了。
Y:你用什么方法摆脱呢?
〔尽量让患者谈自己的感受,心理咨询医生则替患者指导出摆脱困境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启发,让患者自己讲出来。〕
X:我就不注意它,自然也就感觉不到吵了。
Y:那这个方法是否可以运用到治疗失眠上来呢?你越是考虑睡不着,越睡不着,干脆就不管它睡不睡得着,不注意这个问题,你想会怎么样呢?
X:没试过。
Y:试试看。日本有一个精神卫生专家,叫森田正马(与弗洛伊德同时代),就分析了这种现象,你越是注意症状,越是想摆脱,越是摆脱不了,就像一团乱麻,你越使劲想把它扯开,越扯 结得越死,时间一长心里越急躁,用更大的力拉,结果更加成了死结,形成恶性循环。最好的方法是慢慢地理顺,就能理出来了。
这里介绍一种方法,这是我根据很多人的实践(包括自己)归纳出来的,也许对你有用。
入睡前先作好准备,不要太累,不紧张,吃得太饱或太饿,处于良好的身体状态,睡后先用鼻子吸气,再用口呼吸,调整呼吸到有一定的疲倦和睡意,想睡以后,你就睁开眼睛,眼睛会随着疲倦自然闭合,再睁开,再自然闭合...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你就睡着了。只要形成习惯,睡眠就不困难了。
由于你失眠已经很长时间了,需要慢慢调节恢复,不必心急,欲速则不达。过段时间再来找我,我们共同分析。
通过几次咨询,患者感到轻松开朗多了,逐渐改变了过分内向闭锁的性格,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虽然有时偶尔兴奋、紧张而失眠,但已不像以前那么紧张,基本上能够安然入眠了,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21:17
你的情况是在家庭教育环境下形成了偏激负面的思维模式,导致了消极负面的想法和感受,负面的情绪纠结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感受性的习惯,导致了身心不和谐,恐慌紧张,精神低落;
解决的办法就是改变负面消极的思维模式,消除这个偏激恐慌的思维怪圈,建立和合辩证的思维体系,给自己一个定位,提高心理境界,形成自己的人生体系,让身心和谐自然慢慢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