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和龙的关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9 14:10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20:11
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螯龙虾科(Homaridae, 或拟海螯虾科〔Nephropsidae〕,真龙虾)、龙虾科(Palinuridae, 刺龙虾)、蝉虾科(Scyllaridae, 蝉虾、西班牙龙虾、铲龙虾)和多螯龙虾科(Polychelidae, 深海龙虾)动物的统称。均为海生,底栖,多为夜出性。以动物屍体为食,但亦食活鱼、小型软体动物和其他底栖无脊椎动物以及海藻。某些种,尤其是真龙虾及刺龙虾,有重要的商业价值。
龙虾有坚硬、分节的外骨骼。胸博具五对足(其中一或多对常变形为螯,一侧的螯通常大於对侧者)。眼位於可活动的眼柄上。有两对长触角。腹部形长,有多对游泳足。尾呈鳍状,用以游泳;尾部和腹部的弯曲活动可推展身体前进。
真龙虾的前三对胸足具爪,第一对足上的爪极长。覆盖头部和胸博的背甲前方有明显的额剑(或吻)。美洲螯龙虾(Homarus americanus)和挪威龙虾(Nephrops norvegicus, 即都柏林匙指虾、挪威海螯虾)价值最高,常常以活龙虾的形式市售;可食部分为多肌肉的腹部和螯。真龙虾见於除极地外的所有海洋和较深的水域。欧洲龙虾(H. gammarus, 即欧洲螯龙虾)呈绿色,见於欧洲大西洋沿岸和地中海岩石质的海底。好望角螯龙虾(H. capensis)见於南非周遭海域,体长可达10�6�513公分(4�6�55吋),几无商业价值。
中国龙】
[编辑本段]
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另有*“颛顼(zhuān xū)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的叫螭龙,无角的叫虬。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龙是华夏民族的代表!
【龙的起源】
[编辑本段]
在早期,古人对大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于是便想象有这么一种动物能够主宰、操控、管理这些动物和天象,像一个氏族必须有一个头领一样。他们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在一起上,渐渐构成了龙的样子:骆头,蛇身,鹿角,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
龙的模糊集合过程的起点在新石器时代的夏代,商周时期至战国发展出许多种龙,到秦汉时龙的样子逐渐统一固定下来,之后的历朝历代,直到今天,其模样都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加减、变衍和发展。
目前对于龙的原形的探讨有鳄鱼说、晰蜴说、马说等等,但普遍认同龙的基调是蛇。最初系统提出这一见解的是闻一多的名篇《伏羲考》。闻一多认为,蛇氏族兼并别的氏族以后,“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氏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liè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而成为后来的龙。后人在闻一多研究的基础上,作了许多丰富与补充(见下文):
考察龙,首先要弄明白,究竟什么是其基调、主干或主体原形。简单概括一下,就是从龙一出现的初期,一直延续下去,恒定不变,而且是构成龙的主体部分,缺了它,龙就不成其为龙,这才是龙的基调、主干或主体原形。龙变来变去,头有时像鳄鱼,有时又像马;它的脚有时像蜥蜴足,有时又像狗爪;唯有蛇的修长的身子从未变过。远古,崇拜蛇的氏族部落很普遍。蛇有很强的生命力,正符合原始先民的愿望。蛇对人又有很大的威胁,尤其是毒蛇,能致人于死命,使人畏惧。《山海经》中各式各样的神,有不少便是蛇身或龙身。蛇本身便具有多民族性,用现代话语,便是那时的蛇崇拜,很有群众基础,以它作为龙的主体,这种民族大融合的标志,即使被兼并者也愿意接受。还有一种说法是蛇吃了仙丹才进化的。
【龙的分类】
[编辑本段]
有[tng]蛇没有脚而能飞(见《荀子�6�1劝学》);有鳞的叫蛟龙,有角的叫螭龙,无角的叫虬(均见《离*》洪补引《广雅》)。有翅膀的叫应龙(《天问》王注)。蛟龙,螭龙,虬,应龙,都不是龙的正统.龙的正统叫做苍龙!在中国商周战国青铜器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不同种类的龙。
《论衡》则说:“龙之像,马首蛇尾。”还有的说龙的形状是鹿的角,牛的耳朵,驼的头,兔的眼,蛇的颈,蜃[shè甚]的腹,鱼的鳞,鹿的脚掌,鹰的爪子。《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了龙的形象,比最初的龙越来越复杂,被综合进去的图腾也越来越多,说明它在不断丰富发展。
关于五爪龙、四爪龙、三爪龙:
元以前的龙基本是三爪的,有时前两足为三爪,后两足为四爪。实例可参见唐、宋、元的瓷器纹饰。明代流行四爪龙,清代则是五爪龙为多。
民间“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说法形成于清代,主要作为皇帝与下臣服装上纹饰的差别,皇帝穿”龙袍”,其它皇族和下臣穿“蟒袍”,但这只是名称上的差别而已,从龙的形式上来讲无论龙和蟒都是四足蛇类,形状无差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20:11
外形都有点像..虾是龙虾的缩小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20:12
龙是传说,龙虾真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20:12
亲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