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5:3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8 15:41
活教育的教学原则
简介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评价
参考资料
目录
1摘要
2基本信息
3简介
4作者简介
5主要内容
6评价
7参考资料
《活教育的教学原则》(1948年),共十七条,曾分别发表于《活教育》月刊各卷,1948年汇编成集,由上海新华书店出版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活教育的教学原则
类别
文学
语言
简体中文
出版社
上海新华书店出版
页数
215
《活教育的教学原则》(1948年),共十七条,曾分别发表于《活教育》月刊各卷,1948年汇编成集,由上海新华书店出版。陈鹤琴在该书卷头语中说:“这里所举的十七条原则,都是根据最近儿童心理的学说和我个人的教学经验写成的。我的目的是与格(格里高来)、詹(詹姆士)二氏相同的,就是‘心理学具体化、教学法大众化’,使得做教师的做家长的读了,都能了解,都能应用,并供同仁的研讨”。在这一段话里,陈鹤琴把十七条原则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和教育目的都交待清楚了。
简介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是活教育的第一目标,十七条教学原则都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做人”是教育最起码的任务,要研究人是什么?人的活动是什么?人与人的关系是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都在十七条原则中不同程度的体现出来了。如比较教学法一条,陈鹤琴也对做人进行了比较。通过这种比较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将来做一个立身社会的人打下初步基础。又如在“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酌效率”一条原则中,陈鹤琴指出,“在团体比赛中,我们可以学习许多做人做事的美德,合作、牺牲、互助,都是在团体中养成的”。这说明人不是一般动物,他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再如“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就指明了人的活动是要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发现,去探讨,去追求知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要求学生从研究时事中得到宝贵的教训,从探讨抗日与欧战有关的史地中得到宝贵的活知识,这就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人就是中国人,而不是崇洋媚外的人。此外,十七条教学原则或者是以培养儿童道德,或者是以传递现代科学知识为目的的,如此造就出来的人便是具有民主思想、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人了。这种人显然不是古代的中国人,而是现代的中国人了。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理论体系的第二大目标。它继承了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并发展到求进步。这在十七条教学原则中也有体现。比如为首一条就是“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就是让儿童自己在做中学。在做的过程中去取得直接经验,去获取新的知识。一旦获取了新的知识,人就进步了。照陈鹤琴看来,“做”有纽带作用,通过“做”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的距离缩短,把知识和技能联结起来。他的这种理论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他提出“做中学”的命题就在杜威的“做中学”完全重合了。对于杜威的“做中学”虽然不能全盘否定,但这样的命题只强调了儿童的直接经验,而忽略了人类的间接经验,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相去甚远。不过陈鹤琴在强调“做中学”的同时,首先强调“做中教”,即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又和杜威教育思想有很大的区别,从而纠正了杜威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这是活教育理论体系的第三大目标。陈鹤琴把它直接做了十七条教学原则中的第六条。其他各条原则,如“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等都含有同样的意思。不难看出,陈鹤琴非常重视向大自然、大社会的探求,而反对旧教育的死肯书本。不过,陈鹤琴并不反对学习书本知识,而只是反对教师的教学死死地把眼光钉在书本上。他认为,课堂教学应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为活标本。“这个小菜场,是你的标本,是你的仪器,是你的宝库,所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就是活教材,这就是活教育。而不是抛开书本,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从头探索。他在谈到教授历史、地理这两门课程时指出,我们要从研究抗战、研究二次世界大战去了解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也就是从“现在”的活教材研究到“过去”的历史、地理上去。在这里陈鹤琴强调直接经验,但并没有否认间接知识,是较为合情合理的。
作者简介
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同年8月公费留学美国,先入霍普金斯大学,研习*、市政、经济、地质、生物等,获文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受教于克伯屈、孟禄、桑戴克等,获教育硕士学位。1919年8月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教授,讲授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等课程。1920年,喜得长子一鸣,于是,便以一鸣为研究对象,对儿童的动作、能力、情绪、言语、学习、绘画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了连续808天的观察和实验,写出了《家庭教育》一书。在该书中,陈鹤琴利用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父母怎样教育小孩子,做了科学的说明与指导,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1923年,在南京创办鼓楼幼稚园,对幼稚园教育中国化进行长期深入地实验。通过实验,他总结出幼稚园的课程、读法、故事、图画、设备等方面的经验,对如何办好幼稚园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并写出了《我的主张》一文,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儿童心理的十五条教育原理,对建立中国化的幼稚园教育起着指导作用。1928年,陈鹤琴支持陶行知筹创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兼任第二院院长。又与陶行知等合力创办樱花村幼稚园,开辟了乡村幼稚教育实验场地。1940年,他筹创江西实验幼稚师范学校,开始了中国幼稚教育制度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陈鹤琴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体系,形成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独树一帜的教育派别。新中国成立后,陈鹤琴历任*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南京师范学院院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委员兼南京币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副*、江苏省*常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江苏省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宝贵的贡献。陈鹤琴于1982年逝世后,他的文章著作由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整理为《陈鹤琴教育文集》上下卷,共300余万字。并于1983年至1985年先后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活教育的教学原则》是他的代表作,收辑在该文集的下卷中,是活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
主要内容
十七条教学原则如下:
原则一,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这一条是依据了儿童好游戏、好动的心理。儿童自己动手,就可以得到肌肉运动的快感。自己动手即是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得到直接的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就认识事物的本质。陈鹤琴说:“‘做’这个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一切的学习,不论是肌肉的,不论是感觉的,不论是经验的,都要靠‘做’的”。“所以,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就应当让他自己做。”
原则二,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这一条原则的理论依据是,按行为心理学说来,思想原来也是一种行动。儿童不仅喜欢动手、动脚,而且也喜欢动思想。因此,学校里的各种活动,各种教学,都不应该直接去说明种种结果,应当让儿童自己去实验,去思考,去求结果。陈鹤琴说:“直接经验、自己思想,是学习中唯一的门径”。
原则三,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这一条也是强调儿童动手去做,去亲身实践。譬如游泳,在陆地上学是没有用的。譬如烧饭,在教室里讲饭怎样煮,也是没有用的,“一定要使他们在适当的自然环境之内,得到相当的学习”。
原则四,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这一条原则的理论依据是,小孩子喜欢野外生活的心理特点。小孩子到门外去就欢喜,终日关在屋子里就不高兴。所以,门外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儿童的世界。探讨自然的神秘,研究社会的实际问题,都是儿童的活教材。陈鹤琴说:“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
原则五,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这一条原则依据了儿童喜欢称赞的心理特点。你称赞他,就高兴,你骂他就反感。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心理,去鼓励儿童怎样做人,怎样求学。即“要用鼓励的方法,来控制儿童的行为,来督促儿童求学”。旧式学校总是用消极的方法来制裁儿童,这种制裁是不会发生多大效果的,有时候反而容易引起他的反感。
原则六,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这一条原则的理论依据和原则四相同。儿童喜欢野外生活,到野外的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探讨、去追求,就可获得确实而经济的直接知识。书本上的知识是间接知识,儿童完全没有经验过,读了也不可能完全理会。所以,必须让儿童到大自然、大社会中,通过“现代”的活教材研究到“过去”的死知识上去。
原则七,比较教学法。这一条教学原则的好处在于使小孩子对所学的事物,认识得格外正确,印刻得格外深切,记忆得格外持久。譬如我们要教儿童认识一只猫,最好用一只狗来比较,让儿童在对比中分化出各自的特点而加深认识。比较教学法应用的范围较广,各门学科均可应用,连做人修养也可以应用。
原则八,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这一条原则依据了儿童喜欢竞争的心理。教师可利用这种心理,去组织儿童比赛,以增加儿童的学习兴趣,促进儿童的学习效率。但比赛必须避免胜利者骄傲、败北者气馁两种弊病,防止不服从指挥,把竞争变成倾轧,把比赛变成妒嫉的恶果出现。比赛一般分两种:一种同别人比赛,一种同自己比赛。同别人比赛又分两种:一种是团体比赛;一种是个人比赛。同自己比赛有两种益处:一是容易得到鼓舞,不容易灰心;一是明瞭自己的成绩,高兴学习。
原则九,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这一条原则的依据与原则五相同。即是小孩子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利用这种心理教师可用激励教育法去教育儿童。积极的暗示就是一种激励教育法;它是软性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活教育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他认为“做”是学生学习的基 础,因此也是“活教育”方法论的出发点。陈鹤琴在强调做的同时,还强调思维的作用。他把活教育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步骤:一是实验与观察;二是阅读与参考;三是发表与创作;四是批评与研讨。...
思想行为学
北京优才成长文化有限公司《思想行为学》与《思维学》属于人性本质的学科知识,思维科学的基础理论,是个人成才必读的科学知识。适合于热爱读书、读好书、力求上进、努力成才的年轻人阅读与收藏。家长作为节日礼物送给高中以上学历的学生,帮助...
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是活教育的第一目标,十七条教学原则都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做人”是教育最起码的任务,要研究人是什么?人的活动是什么?人与人的关系是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都在十七条原则中不同程度的体现出来了。如比较教学法一条,陈鹤琴也对做人...
活教育教学原则
活教育教学原则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二、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活教育教学原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
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主张把书本知识与儿童的直接经验相结合.如给儿童讲鱼,就要让他看到真正的鱼,观察鱼的呼吸、游动,甚至解剖鱼体,研究鱼的各部.这样获得的知识真实、亲切,而且还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精神.随着课程内容的改变,其组织形式也因之变更.陈鹤琴认为,“活教育”的课程形式应该符合儿童活动和生活方式,符合儿...
谁提出了活教育的十七条教学原则
这些原则强调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儿童自己做、自己想、自己发现、自己表达。也强调儿童的个别差异和合作精神,让儿童分组学习、共同研究、互相帮助、互相评价。这些原则指出要重视儿童的情感和兴趣,让儿童在游戏和故事中学习,主张鼓励和暗示儿童。这些原则对于当时的中国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摘录《活教育》陈鹤琴著
2、“活教育”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说明了“死读书”无益,把教育的领域扩大到整个社会。3、“活教育”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承袭了“教学做合一”原理,更发展到“求进步”。二、“活教育”的教学原则。1、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2、凡是儿童...
陈鹤琴活教育 教育内容是什么?
大社会去学习。“活教育”教学方法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这一原则,是脱胎于杜威当年在芝加哥所主张的“做中学”,但比较杜威的主张更进了一步,不但是要在“做”中学,还要在“做”中教,不但要在“做”中教与学,还要不断地在“做”中争取进步。
活教育理念是什么?
理包括三大纲领及教学原则、训育原则。一、三大纲领 1、活教育的目的论,即“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目的论不但体现了陈鹤琴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反映了他具有放眼世界的胸怀。2、活教育的课程论,即“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3、教育的方法论,即“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活...
陈鹤琴的“活教育”的基本思想有哪些?
“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一个人要热爱人类,热爱真理;做一个中国人要爱自己的国家与同胞,团结国民,为国家兴旺而努力。对于“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则赋予它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
活教育理论的三大纲领是什么?
”即认为课程应结合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学校教育内容开设。(三)“活教育”的方法论 陈鹤琴尖锐批评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是不合教育原则的,是四分五裂的,是违反儿童生活的,是违反儿童心理的”。主张学习美国杜威“寓教于做”的经验,把“做”放在首位。当然,陈鹤琴所说的“做”,并不限于双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