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井怎么判断地下有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5:38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5-28 00:54
我们常常说喝水不忘挖井人,水井很多人都没见过,但是水井却是很多7080后们的一大记忆,而且很多用水不方便的地方也确实需要打水井,那么打水井时怎么判断有水呢?
1、看土壤湿度,在同样的阳光照射下,如果某处土壤湿度明显比周围土壤要高,那么就很适合打水井;
![](https://img.51dongshi.com/20210311/5d4983f7435a3db7a8bc9326016f1766.png)
2、下雨后,如果某处积水散去的速度比周围地区都要慢,那么这个地方的地下有水,适合打深水井;
![](https://img.51dongshi.com/20210311/f8bb1886aa9e68efed183d05310e40d2.png)
3、根据地势的高低,选择在地势低的一头打井,有水的概率会更大。
![](https://img.51dongshi.com/20210311/ae9cf0fa2200d0f0330d273e2d7c40ab.png)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22:02
风化裂隙水的含水层一般在20-30 米的深度 。对于井址的确定主要是找准 " 泉眼 ", 找水歌诀:" 两山夹一嘴 , 地下必有水 "," 碎石带下水汪汪 ,红石头下干梆梆","湾对湾,嘴(指山嘴)对嘴,长流水"等,主要是说一般要把钻孔布置在岭状中丘坡脚、丘陵谷地、洼地或风化裂隙发育及风化裂隙与构造裂隙勾通处 。专业打井技术的技巧就是根据不同地层来判断不同的水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23:20
打井测地下有没有水是根据“背、向斜”的原理;断层是难以取水的,断层面脆弱并有裂痕,水会下渗,所以不论怎么打井,它是不会上涌的。“背斜”呈“凸”型,中间的岩石较硬而且高出平均厚度这样的地点挖井也是徒劳无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2:46
1、根据“背、向斜”的原理;断层是难以取水的,断层面脆弱并有裂痕,水会下渗,自然而然,不论怎么打井,它是不会上涌的;“背斜”呈“凸”型,中间的岩石较硬而且高出平均厚度,这样的地点挖井,也是徒劳无益。
2、“背斜”山体的植被较稀,而苔藓类植被一般较为丰富。向斜”呈“凹”型,显然地,水渗入岩石底部,而从这上方打井,效果较好,不但工作量较少,而且水源不断。
扩展资料
类型
1、根据地下水的埋藏分布﹑含水层岩性结构﹐人类创造了多种多样的井型。
2、中国民间长期习用的是圆形筒井。直径多为1~2米﹐深度一般为数米到20~30米﹐施工时人可直接下入井筒中挖掘土石。这种井只宜于开采浅层地下水。
3、为了开采深部地下水﹐发展了口径较小(几厘米到几十厘米)而深度相当大(几十米至几百米)的管井。打管井需要专门的打井机械和采用比较复杂的工艺。早在公元前250年在中国现今的四川省,就在坚硬岩石中大量开凿深达数十米乃至百米以上的井,开采地下卤水煮盐。
4、打井揭露存有卤水的承压含水层后﹐地下水往往从井中自行流出﹐这种井便是自流井。中国四川省自流井(今自贡市)的地名即由此而得。现代世界各国主要用管井开采地下水,用动力钻机打井,以各种水泵作为提水工具。
5、中国在1949年以前,只有少数城市有少量管井,用动力提水的井也为数不多,到1980年全国动力提水的井发展到220万口,广泛用于工矿城镇供水、农业灌溉及其他目的。
农民打井喷涌出4米高山泉水
1、新华网石家庄7月17日专电(张作承、张飞鹤)7月14日,河北省兴隆县兴隆镇九龙潭景区一农民打机井,意外喷涌出4米多高的山泉水水柱。
2、兴隆镇双林村村民董文民,由于干旱自家水井水不够吃,雇佣县里的专业打机井人员打井。“原计划打50米深,可打到30米,就出水了,打到40米时钻还没有撤,就开始喷水了。”董文民说。
3、该水井坐落于青松岭大峡谷九龙潭景区停车场附近,井深46.5米,董文民花了4000多元。现在不光水井喷涌出4米多高山泉水水柱,周围还出现了多处涌泉,水质清凉甘洌,当地村民及游客争相饮用。
4、打井队负责人徐志学介绍:“可能是打着水脉了,地下储水量大、压力大所致。”
5、景区总经理郑宝贵现正在和董文民协商,计划在此建一景点,并打造水上乐园及观赏鱼欣赏园。
6、青松岭大峡谷九龙潭景区为国家AA*风景名胜区,位于县城西南15公里处,属嶂谷型地貌,在一亿四千万年前的造山运动中形成了刀劈斧砍的峡谷奇观,景色神秘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