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7 09:3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00:07
杜甫《登高》 此诗前半写景,乃登高见闻;后半抒情,为登高感触。而景中含情,是染情之景;情缘景发,与景交融。“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此联每句三折,每折一景:登临高处,萧风倍疾,病体乍受,几于摇堕;纵目远眺,秋清气爽,碧空高旷;猿啸入耳,声声哀怨。俯视江渚,水清、沙白;鸟飞其上,如无凭依,风拂翮羽,徘徊难归。“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风吹落叶,萧萧飘堕,万山千壑,一片凋零;江水滚滚汹涌而来,排山倒海,永无尽头,这意境何等开阔!此四句,句句是景,字字是景。诗人目见耳闻,身受心会,犹如一架高速摄影机,快门频响,摄下了一个个特写镜头,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而颈联的“悲秋”二字,乃是这画面的“龙睛”。作者描绘这画面的语言无一字及秋,但无一言不是秋,无一景不是秋。这秋景的肃杀、凄凉,正是作者心境的写照。悲景非景悲,实是诗人心自悲。这画面中景物,都是实实在在的景,但同时又都内含象征之义,寄寓着诗人的国恨家愁,与其身世之悲。“风急”,是写大唐帝国形势混乱,政局不稳。其“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象征意义若此,可以参证。“天高”,指皇帝,朝廷政命,行事乖戾,并且又是对自己无辜遭受其打击、*、疏远,一直流落僻垠,同弟妹离散,天各一方,相会无期的控诉。其“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赴阙下》),“皇天老无眼,空谷滞斯人”(《送惠二归故居》),都正可作其注脚。“猿啸哀”,是说猿声清戾,入耳益增其愁。“鸟飞回”,是自况其避乱*,羁滞异乡的遭遇。“渚清沙白”,以比其漂泊生活的清贫。这整句写出他由于战乱不靖而故国难归,不得不忍贫含苦,滞留江边的困境。“无边落木萧萧下”,象征着国势日颓,和他自身的沦落迟暮。对此既不甘心,又无可奈何;无限凄凉悲酸之情溢于言表。“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忧国忧伤时之情,自悲身世之感,与弟妹难以团聚之恨,和朋友无法重会之思,种种哀怨,样样苦愁,纷至沓来,就像那滚滚扑来的长江之水,浩瀚汗漫、无尽无休,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为其偶,只不过显晦有别罢了。至此,这江水般的感情洪流已装进景的闸门,随之便倾泻而出,直抒胸臆。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00:08
此诗用了传统的修辞手法:兴。以头四句烘托氛围,引起抒情。后四句用赋,直抒胸臆,敷陈其事。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万里悲秋,指示自己一路的漂泊;通过百年多病,说明自己一生的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