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京剧和吕剧的相关知识呀?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7 09:48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2:28
京剧 http://www.1911.cn/bbs/printpage.asp?BoardID=5&ID=35514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
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这时京剧的各种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点已经形成,在角色的行当方面已出现了新的变化,已拥有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京剧第一代演员也已经出现:余胜三、张二奎、程长庚被称为老生“三鼎甲”,此外还有老生演员兼京剧剧作家卢胜奎。程长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汉调、徽调并吸收昆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时期的其他京剧演员作了更多的努力,对京剧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献很大,对后世京剧的发展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多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以上,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如老生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谭鑫培、汪桂花芬、孙菊仙、汪笑侬、刘鸿声、王鸿寿、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周信芳、马连良、杨宝森、谭富英、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继先、姜妙香、叶盛兰等;;考勤武生俞菊笙、黄月山、李春来、杨小楼、盖叫天、尚和玉、厉慧良等;旦角梅巧玲、余紫云、田桂凤、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欧阳予倩、冯子和、小翠花、张君秋等、老旦龚云甫、李多奎等;净角穆凤山、黄润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刘赶三、杨鸣玉(原为昆丑,加入京班演出)、王长林、肖长华等。此外还有著名琴师孙佑臣、梅 田、徐兰沅、王少卿、杨宝忠等;著名鼓师杭子和、白登云、王燮元等。
梅兰芳是京剧艺术最卓越的表演艺术家之一。他的代表剧院目有《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水斗 断桥》、《奇双会》、《游园 惊梦》、《穆柯寨 穆天王》、《木兰从军》、《抗金兵》、《生死恨》、《西施》、《洛神》以及晚年编演的《穆桂英挂帅》等。
吕剧
1.吕剧创始人简介
孙中新
孙中新(1852—1930),博兴县纯化乡西王文村人,为吕剧创始人。
孙中新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其母通戏曲,尤善讲古典小说和民间故事。孙中新受母亲影响,自幼酷爱演唱,17岁前就学会了打花鼓,唱凤阳歌、莲花落等民间曲艺。后从师学戏,精通皮簧、梆子、扽腔。他多才多艺,既能演唱,又擅长司鼓操琴,常与当地民间艺人搭档,在集市和庙会上演出,深得群众赞赏。
1880年,孙中新联合刘峦峰、张贵兰、张保光搭伙卖艺。他们将原来由演员兼操乐器,以第三人称演唱故事的形式,改为演员上装扮演角色,伴奏退到后场的演出形式,从而形成了吕剧的萌芽。
孙中新在自己多年的戏曲演唱过程中,创造性地将扽腔、梆子、京戏、琴书的曲调、曲牌、打击乐和表演艺术,运用到自己的戏中,改编了《看瓜园》、《后娘打孩子》、《崔金定上坟》、《三贤》(即后来的《小姑贤》)等剧目。因这些剧目最初没有台本,演员按照故事情节需要随机而唱。当同行们问这种剧叫啥名时,孙中新说“咱们的戏是顺藤摸瓜,捋着蔓子捋到底,就叫捋戏吧。”捋戏之名从此传开。“捋”与“吕”同音,后来,遂以“吕剧”定名。
孙中新偕同代艺人首创了吕剧这枝艺术之花,完成了吕剧早期的成型,为吕剧的进一步发展培养了一代代演员。闻名全省的吕剧老艺人张传海即出其门下。正是由于孙中新在吕剧发展史上的首创之功,博兴县才得以成为“吕剧之乡”,并成为吕剧演员的摇篮。为纪念吕剧诞生,博兴县的纯化乡、阎坊乡一带曾名“吕艺乡”。
2.吕剧名称的由来
吕剧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吕剧是由说唱艺术"琴书"、"上装扬琴"演变而来的,不论剧情长短,故事性都很强,从头到尾表述细致,演唱明白,用孙中新和其徒弟们的话说就是"顺藤摸瓜,捋着藤子捋到底"并且吕剧的主弦是坠琴,演奏时捋上捋下,不少音是捋出来的。因此,艺人们对自己的戏叫捋戏。后改写成吕戏。又说,1890处前后,刘銮峰等艺人仿效当地流行的钝腔《王小赶驴》在剧情,前挂驴头后系驴臀(纸糊)近似当地杂耍中的“跑驴”形式,用琴书曲调作以演出,轰动一时。相继,不少村庄予以仿效。在流动演出时,往往挑着道具驴头、驴臀,故有人叫他们"唱驴戏"的。由于"驴"字实在不雅,以人们遂将"驴"字写成"吕"字,曰吕戏。
3.吕剧简介
1870年前后,地处黄河下游的博兴县,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农民生活艰难困苦.阎坊、纯化、龙居一带,以艺谋生的人渐增,他们学会了当地流行的杂曲小调和"打坐腔",四处流浪以艺乞食。1880-1890年间,较有影响的艺人张保光、张祥、王道平、张贵兰和刘銮峰兄弟三人,用琴书曲调演唱小节目,在节目的情节和唱词上逐步修改,使之接近戏剧化。当时,这种演唱形式,艺人们称之谓上装扬琴。上妆琴书,(或化妆扬琴)是有琴书演化来的。当初因演带有驴子的戏《王小赶脚》,也被称为驴戏。从形式看,它与当地流行的跑驴跑旱船等民间艺术形式是分不开的。
驴戏起源于博兴、广饶,后在胶东广为流传。随着吕戏剧目的丰富,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扬琴戏、捋戏、迷戏、蹦蹦戏,都是指的这个剧种。
解放后,在党和人民的培育下,它很快成为雅俗共赏,引人入胜的山东主要地方戏曲之一。当时只有两个吕剧专业团体:山东省吕剧团和济南市吕剧团。省吕剧团是解放后组建的新型专业艺术团体。济南市吕剧团是有鲁声琴剧团改称的。它的前身是解放前长期活动在济南商埠一代的化妆扬琴——艺和班。1952年元旦,在博兴县城举行了全县吕剧大汇演。是年冬,省文化局文化科科长李笃臣率郎咸芬等百余文艺工作者专程到博兴县阎坊一带,历时百余天,挖掘出众多传统剧目。1953年,张明然、张玉升等人组织了"鲁兴吕剧团"。1956年,"鲁兴吕剧团"转为国营职业剧团,更名"博兴吕剧团"。
到五十年代末,山东省已有近三十个吕剧专业团体先后成立。不仅山东省内,就连东北的黑龙江、辽宁、南方的江苏省、以及西北的新疆等地,也建起了吕剧专业团体。吕剧起源于明末清初,由民间杂曲小调逐步演变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吕剧的唱腔和表演艺术蕴涵着浓郁的乡村气息,许多优秀剧目生动地反映出齐鲁民俗风情,内容健康活泼,戏词风趣诙谐,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因而雅俗共赏,不仅在我国北方流行甚广,而且风靡全国,成为亿万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著名地方戏曲。市、县吕剧团历年演出的剧自主要有:传统戏《后娘打孩子》《三打四劝》、《李怀玉借妻》《王定保借当》、《借年》、《井台会》《小姑贤》、等近20出,现代戏《李二嫂改嫁》、《小二黑结婚》《中秋之夜》、《沂河两岸》、《都愿意》、《半边天》、《隔墙姐妹》、《王邪招亲》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2:28
我跟他们差不多,但我纠正一下,是徽剧和汉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2:28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
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这时京剧的各种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点已经形成,在角色的行当方面已出现了新的变化,已拥有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京剧第一代演员也已经出现:余胜三、张二奎、程长庚被称为老生“三鼎甲”,此外还有老生演员兼京剧剧作家卢胜奎。程长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汉调、徽调并吸收昆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时期的其他京剧演员作了更多的努力,对京剧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献很大,对后世京剧的发展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多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以上,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如老生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谭鑫培、汪桂花芬、孙菊仙、汪笑侬、刘鸿声、王鸿寿、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周信芳、马连良、杨宝森、谭富英、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继先、姜妙香、叶盛兰等;;考勤武生俞菊笙、黄月山、李春来、杨小楼、盖叫天、尚和玉、厉慧良等;旦角梅巧玲、余紫云、田桂凤、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欧阳予倩、冯子和、小翠花、张君秋等、老旦龚云甫、李多奎等;净角穆凤山、黄润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刘赶三、杨鸣玉(原为昆丑,加入京班演出)、王长林、肖长华等。此外还有著名琴师孙佑臣、梅 田、徐兰沅、王少卿、杨宝忠等;著名鼓师杭子和、白登云、王燮元等。
梅兰芳是京剧艺术最卓越的表演艺术家之一。他的代表剧院目有《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水斗 断桥》、《奇双会》、《游园 惊梦》、《穆柯寨 穆天王》、《木兰从军》、《抗金兵》、《生死恨》、《西施》、《洛神》以及晚年编演的《穆桂英挂帅》等。
吕剧
1.吕剧创始人简介
孙中新
孙中新(1852—1930),博兴县纯化乡西王文村人,为吕剧创始人。
孙中新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其母通戏曲,尤善讲古典小说和民间故事。孙中新受母亲影响,自幼酷爱演唱,17岁前就学会了打花鼓,唱凤阳歌、莲花落等民间曲艺。后从师学戏,精通皮簧、梆子、扽腔。他多才多艺,既能演唱,又擅长司鼓操琴,常与当地民间艺人搭档,在集市和庙会上演出,深得群众赞赏。
1880年,孙中新联合刘峦峰、张贵兰、张保光搭伙卖艺。他们将原来由演员兼操乐器,以第三人称演唱故事的形式,改为演员上装扮演角色,伴奏退到后场的演出形式,从而形成了吕剧的萌芽。
孙中新在自己多年的戏曲演唱过程中,创造性地将扽腔、梆子、京戏、琴书的曲调、曲牌、打击乐和表演艺术,运用到自己的戏中,改编了《看瓜园》、《后娘打孩子》、《崔金定上坟》、《三贤》(即后来的《小姑贤》)等剧目。因这些剧目最初没有台本,演员按照故事情节需要随机而唱。当同行们问这种剧叫啥名时,孙中新说“咱们的戏是顺藤摸瓜,捋着蔓子捋到底,就叫捋戏吧。”捋戏之名从此传开。“捋”与“吕”同音,后来,遂以“吕剧”定名。
孙中新偕同代艺人首创了吕剧这枝艺术之花,完成了吕剧早期的成型,为吕剧的进一步发展培养了一代代演员。闻名全省的吕剧老艺人张传海即出其门下。正是由于孙中新在吕剧发展史上的首创之功,博兴县才得以成为“吕剧之乡”,并成为吕剧演员的摇篮。为纪念吕剧诞生,博兴县的纯化乡、阎坊乡一带曾名“吕艺乡”。
2.吕剧名称的由来
吕剧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吕剧是由说唱艺术"琴书"、"上装扬琴"演变而来的,不论剧情长短,故事性都很强,从头到尾表述细致,演唱明白,用孙中新和其徒弟们的话说就是"顺藤摸瓜,捋着藤子捋到底"并且吕剧的主弦是坠琴,演奏时捋上捋下,不少音是捋出来的。因此,艺人们对自己的戏叫捋戏。后改写成吕戏。又说,1890处前后,刘銮峰等艺人仿效当地流行的钝腔《王小赶驴》在剧情,前挂驴头后系驴臀(纸糊)近似当地杂耍中的“跑驴”形式,用琴书曲调作以演出,轰动一时。相继,不少村庄予以仿效。在流动演出时,往往挑着道具驴头、驴臀,故有人叫他们"唱驴戏"的。由于"驴"字实在不雅,以人们遂将"驴"字写成"吕"字,曰吕戏。
3.吕剧简介
1870年前后,地处黄河下游的博兴县,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农民生活艰难困苦.阎坊、纯化、龙居一带,以艺谋生的人渐增,他们学会了当地流行的杂曲小调和"打坐腔",四处流浪以艺乞食。1880-1890年间,较有影响的艺人张保光、张祥、王道平、张贵兰和刘銮峰兄弟三人,用琴书曲调演唱小节目,在节目的情节和唱词上逐步修改,使之接近戏剧化。当时,这种演唱形式,艺人们称之谓上装扬琴。上妆琴书,(或化妆扬琴)是有琴书演化来的。当初因演带有驴子的戏《王小赶脚》,也被称为驴戏。从形式看,它与当地流行的跑驴跑旱船等民间艺术形式是分不开的。
驴戏起源于博兴、广饶,后在胶东广为流传。随着吕戏剧目的丰富,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扬琴戏、捋戏、迷戏、蹦蹦戏,都是指的这个剧种。
解放后,在党和人民的培育下,它很快成为雅俗共赏,引人入胜的山东主要地方戏曲之一。当时只有两个吕剧专业团体:山东省吕剧团和济南市吕剧团。省吕剧团是解放后组建的新型专业艺术团体。济南市吕剧团是有鲁声琴剧团改称的。它的前身是解放前长期活动在济南商埠一代的化妆扬琴——艺和班。1952年元旦,在博兴县城举行了全县吕剧大汇演。是年冬,省文化局文化科科长李笃臣率郎咸芬等百余文艺工作者专程到博兴县阎坊一带,历时百余天,挖掘出众多传统剧目。1953年,张明然、张玉升等人组织了"鲁兴吕剧团"。1956年,"鲁兴吕剧团"转为国营职业剧团,更名"博兴吕剧团"。
到五十年代末,山东省已有近三十个吕剧专业团体先后成立。不仅山东省内,就连东北的黑龙江、辽宁、南方的江苏省、以及西北的新疆等地,也建起了吕剧专业团体。吕剧起源于明末清初,由民间杂曲小调逐步演变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吕剧的唱腔和表演艺术蕴涵着浓郁的乡村气息,许多优秀剧目生动地反映出齐鲁民俗风情,内容健康活泼,戏词风趣诙谐,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因而雅俗共赏,不仅在我国北方流行甚广,而且风靡全国,成为亿万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著名地方戏曲。市、县吕剧团历年演出的剧自主要有:传统戏《后娘打孩子》《三打四劝》、《李怀玉借妻》《王定保借当》、《借年》、《井台会》《小姑贤》、等近20出,现代戏《李二嫂改嫁》、《小二黑结婚》《中秋之夜》、《沂河两岸》、《都愿意》、《半边天》、《隔墙姐妹》、《王邪招亲》等。
京剧的形成大约有150年左右。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入京为清高宗(乾隆帝)的八旬"万寿"祝寿。徽班是指演徽调或徽戏的戏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欢迎。继此,许多徽班接踵而来,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庆、四喜、春台、和春,习称"四大徽班"。他们在演出上各具特色,三庆擅演整本大戏;四喜长于昆腔剧目;春台多青少年为主的童伶;和春武戏出众。
1828年以后,一批汉戏演员陆续进入北京。汉戏又名楚调,现名汉剧,以西皮、二黄两种声腔为主,尤侧重西皮,是流行于湖北的地方戏。由于徽、汉两个剧种在声腔、表演方面都有血缘关系,所以汉戏演员在进京后,大都参加徽班合作演出,且一些成为徽班的主要演员,如余三胜即是。徽调多为二黄调、高拨子、吹腔、四平调等,间或亦有西皮调、昆腔和弋腔;而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徽、汉两班合作,两调合流,经过一个时期的互相融会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又从昆曲、弋腔、秦腔不断汲取营养,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第一代京剧演员的成熟和被承认,大约是在1840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