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7 07: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8:06
1、各种记帐凭证必须具备的基本内容 填制凭证的日期;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会计科目;金额;所附原始凭证张数;填制凭证人员、稽核人员、记帐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或者盖章。收款和付款记帐凭证还应当由出纳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2、多栏式明细分类帐的帐页格式 帐页按照明细科目或明细项目分设若干专栏,以在同一帐页上集中反映各有关明细科目或某明细科目各明细项目的金额。 3、账实核对 所谓帐实核对,是指核对会计帐簿记录的帐面余额与财产等实有数额是否相符。具体包括:现金日记帐帐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相核对;银行存款日记帐帐面余额定期与银行对帐单相核对;各种财物明细帐帐面余额与财物实存数额相核对;各种应收、应付款明细帐帐面余额与有关债务、债权单位或者个人核对等。 4、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 优点:a、可以简化登记总账的工作。b、能起试算平衡作用,利于检查记账工作的准确性。 5、财产清查的程序 (一)成立清查小组 清查小组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和清查人员组成,负责财产清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二)进行业务准备 a,帐簿准备 所有的业务要全部登记入帐,结出余额,认真核对帐目,作到计算正确,内容完整,帐证,帐帐相符. b,实物准备 清查前,保管人员要整理好财产物资,有明细帐的要结出余额. c,工具准备 准备好清查需要的各种工具,表格等. (三)实施财产清查 6、资产负债表的内容 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也称资产负债表的三要素。 7、会计档案应保存15年的有哪些 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总帐包括日记总帐、明细帐、日记帐、辅助帐簿这几项都需要保存15年。 8、会计确认的标准 《企业会计准则》 9、会计核算方法 1)、填制或取得会计凭证;2)、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3)、复式记账;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务清查;7)、根据账簿资料,编制财务报告。 10、法人单位和会计主体 法人单位包括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机关(行政)单位、社会团体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其他单位。 经济上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企业、公司、事业单位等都是会计主体。甚至只要有必要,任何一个组织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主体,典型的会计主体是经营性企业。 11、会计确认和计量要求原则 ①、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作为本期收入或费用;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即使款项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当的期收入或费用。 收付实现制是以实际收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或费用的依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的非经营业务) ②、配比原则:同一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在同一会计期间确认 权责发生制原则与配比有关,它是为配比准备条件的,以便配比结果正确。 ③、历史成本原则:要求各项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一律不得自行调整资产帐面余额。 资产发生减值的,可按规定提取相应的减值准备 ④、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凡只使本年度受益的,作为收益性支出;使几个年度受益的,作为资本性支出 12、在借贷记帐法下,成本费用类帐户的结构表现 费用成本类帐户的结构:借方登记发生数,贷方登记转出数,期末余额在借方,为期末在产品成本费用。 13、会计核算内容 第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第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第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第四,资本、基金的增减。第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第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第七,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14、跨期摊配费用账户 跨期摊配账户核算应由连续的几个会计期间共同负担,但一次支付的费用.包括: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 15、应交税金二级科目 “应交税金”科可以设应交*、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应交所得税、应交资源税、应交土地*、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房应交产税、应交土地使用税、应交车船使用税、应交个人所得税等二级科目。 16、对帐 对帐就是核对帐目。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各单位应当定期将会计帐簿记录的有关数字与库存实物、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往来单位或个人等进行相互核对,保证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对帐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17、科目汇总表处理程序与汇总记帐凭证处理程序的主要相同点 将记账凭证汇总后记总账 18、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是根据原始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然后据以登记总分账的一种账务处理. 19、现金流出 债务利息在每期实际现金支付,则属于现金流出.如果在最终一次性偿还本息,则期间不属于现金流出,直到偿还时才作为现金流出. 20、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中保管15年的年的有哪些 原始凭证、各种会计凭证、 记账凭证和传票汇总表。 21、会计报表附注 是为了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做的解释。 22、资金运动静态状态 静态报表是指反映企业资金运动处于某一相对静止状态情况的会计报表,如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资产负债表。 23、备抵调整帐户 备抵账户是用来递减被调整账户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 24、损益类帐户的期末余额及方向 损益类科目期末应无余额,损益类帐户包括收入、费用和销售成本。收入增加记贷方,费用和成本增加记借方。 25、历史成本 又称原始成本,是指以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 26、集合分配帐户 集合分配账户是用来归集和分配经营过程中某一阶段所发生的某种费用的账户。借方登记费用的发生额,贷方登记费用的分配数额,期末无余额。 27、印花税、契税、耕地占用税 以经济活动中签立的各种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帐簿、权利许可证照等应税凭证文件为对象所课征的税。 契税是土地、房屋权属转移时向其承受者征收的一种税收,应缴税范围包括:土地使用权出售、赠与和交换,房屋买卖,房屋赠与,房屋交换等。 耕地,是指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耕地占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为计税依据,按照规定的适用税额一次性征收。 28、记帐凭证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会计分录 29、应缴财政专户款 应缴财政专户款核算事业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 30、外来原始凭证的是 由业务经办人员在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时从外单位取得的凭证, 如供应单位发货票、银行收款通知等。 31、中期报告 中期财务报告包括月报、季报、半年报,指少于一个会计年度的报表。 32、划线更正法 红字更正法 补充登记法 (1)划线更正法。在填制凭证、登记账簿过程中,如发现文字或数字记错时,可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即先在错误的文字数字上划一红线,然后在划线上方填写正确的记录。在划线时,如果是文字错误,可只划销错误部分;如果是数字上错误,应将全部数字划销,不得只划销错误数字。划销时必须注意使原来的错误字迹仍可辨认。更正后,经办人应在划线的一端盖章,以示负责。 (2)红字更正法。在记账以后,如果在当年内发现记账凭证所记的科目或金额有错时,可以采用红字更正法进行更正。所谓红字更正法,即先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据以用红字登记入账,冲销原有的错误记录;同时再用蓝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注明“订正×年×月×号凭证”,据以登记入账,这样就把原来的差错更正过来。应用红字更正法是为了正确反映账簿中的发生额和科目对应关系。 (3)补充登记法。在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填写的金额小于实际金额时,可采用补充登记法进行更正。更正时,可将少记数额填制一张记账凭证补充登记入账,并在摘要栏注明“补充×年×月×日×号凭证少记金额”。 33、可比性原则 《企业会计制度》总则第十一条第(五)项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这就是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中的可比性原则。 34、客观性原则 会计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现金流量,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的原则。 35、谨慎性原则 亦称审慎原则、稳健性原则、稳健主义、保守主义等,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36、权责发生制原则 亦称应计基础,是指以是滞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即收入按现金收入及未来现金收入(债权)发生来确认;费用按现金支出及未来现金支出(债务)的发生进行确认。而不是以现金的收入与支付来确认收入费用。 37、资本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是指受益期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支出,即发生该项支出不仅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而且也是为了取得以后各期收益。 38、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就是指会计工作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来说,会计对象是指企事业单位在日常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资金运动,即资金运动构成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内容。 39、会计核算体系的起点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40、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是指会计信息应按划分期限收集和处理。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必要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