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毛泽东思想概论中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具体内容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7 13:3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6:28
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等。
新民主主义*胜利后,以*为代表的中国*党人,依据新民主主义*胜利而形成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从中国实际出发,形成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理论。
其中包括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等。
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仍是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的具体实现形式。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享受民主权利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执行的是无产阶级*。
扩展资料:
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党成为执政党。为了很好地担负起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党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针对党员队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努力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
党紧紧依靠人民,创造性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随后又带领人民发愤图强,掀起建设社会主义热潮,开始了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在艰辛探索与实践中,我国虽经历曲折,包括“文化大*”那样的严重曲折,但依然取得伟大建设成就。党的作风建设虽有起伏,但依然多有建树,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常识判断之*常识第二章:*思想概论【3】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6:28
*思想概论中的社会主义*理论具体内容主要有两个部分:
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
1.无产阶级掌握了民主*的领导权和建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这是转变的*条件。或者说,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提供了根本的*保证。至1952年年底,除台湾外,全国各省、市、县、区分别召开了各级人民代表会议,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普遍建立了起来。
2.国营经济在整个经济中,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成为了领导力量,这是转变的经济条件。新中国建立后,*没收了旧中国80%工矿交通运输业的固定资产,将占整个资本主义经济80%的官僚本转变成为国营经济,使国营经济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分。
3.*与党*于民主*时期就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系统的*理论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以及途径,为转变准备了理论上的条件。1940年1月,*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在系统地论述新民主主义理论时,明确指出,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社会主义转变的任务和途径。
4.党在民主*的长期斗争中,培养了大批干部,包括从事*工作,军事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干部,为向社会主义转变提供了干部上的准备。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于1952年由*与其他*领导人提出,1953年形成了较完整的表述,1954年得到党的七届四中全会的批准与确认,并在第一届*会议上,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中,为转变提供了法律保证。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
2.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解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必经途径;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是使农民、手工业者生活富裕和生产发展的保障。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同时并举是指,国家一边实行有计划的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对此,又称为"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一边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它反映了我国生产力较落后,必须要把社会主义*与建设同时进行的特殊性、必要性。实践证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正确的,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打下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以*为首的中国*党人,开创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过渡的理论学说。
(二)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方针、*。
1.*思想提出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模式,打破了苏联"先机械化,后合作化"的模式。*分析了中国的大多数农民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中国*党有一定的农业合作化的经验积累,有国营经济作为物质基础,土地改革的胜利为实现农业合作化奠定了基础,同时农业合作化也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因此,在中国,先推进合作化,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
2.采取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循序渐进的步骤;以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为原则;依靠贫农中下农为方针,实行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3、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方式与步骤采取了与农业改造相类似的作法。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方针、*。
1.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是在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条件下,允许其存在与发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是要*那些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国家主要从价格、税收、原料、市场、货源等方面实行有效的*,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发展轨道。在这一基础上,国家依靠国营经济的领导力量,并依据对农业改造的同时进行的时机,迫使资本主义工商业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国家是通过建立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由低级形式的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到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个别企业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将资本主义工商业由私有制改造成公有制。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同时,还与对资本家个人进行改造相结合起来,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一作法,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一个创举。
1956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结束,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基本确立,实现了20世纪以来,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以*为首的中国*党人,在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上,把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解决了中国这样一个原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如何开展社会主义*,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