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十分重视的"先王之道"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4:58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3 11:32
引用
荻生徂徕的道论
张 谷
[提 要] 荻生徂徕是日本近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家,道论是其思想的核心。本文从道的来源和形成、本质和特性、内容、功能以及道的开示和体认等几方面,对荻生徂徕的道论进行了提炼和阐释;并认为,荻生徂徕所谓道,就是具有普遍性和至上性的*方略即“礼乐刑政”,其作用是“养而成之”的“安天下”,而对道的开示和体认,则须遵循“和物名”、“立其大”和“信圣人”的原则。
[关键词] 荻生徂徕 道 本质 功能 体认
[作者简介] 张谷,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日哲学文化交流与比较。
荻生徂徕(1666—1728)是日本德川时代的儒学者,是日本近世古学派的重要代表。他在50岁以前是一个朱子学派的学者,信仰朱子学的教义。后来,他自称“藉天宠灵”,[1]偶然看到了明代16世纪后半叶的古典文学学者李攀龙(1514—1570)和王世贞(1526—1590)的著作,“始识有古文辞,”[2]深受震动。这使他放弃了宋文,开始仿效“古文辞”,即秦汉之前的语言和文体。这种向古文辞复归的文学转变,最终在徂徕50岁以后,发展为在哲学上对宋学的批判,形成徂徕学的思想体系。徂徕思想的核心,可以说就在于他通过古文辞对“道”的独特开示和体认。道论是徂徕学的精华。本文试图对其道论,从道的来源和形成、本质和特性、内容、功能以及体认方法等方面作一简要分析。
1、道的来源和形成
徂徕在古文辞中重新发现了圣人之道。这个道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形成的?徂徕说:“先王之道,先王所造也。非天地自然之道也。”[3]这里明确地指出,道来自先王的制作,而非天地自然。徂徕所谓制作道的先王指中国古代先王,特别是尧舜。他说:“伏羲神农皇帝亦圣人也,其所作为,犹且止于利用厚生之道。历颛顼帝窖,至于尧舜,而后礼乐始立焉。夏殷周而后粲然始备焉。”[4]徂徕所说的道是礼乐,这种道是到尧舜时代才建立起来的。尧舜可说是道的直接制作者。但其他先王与这个道不是没有关系的,他们参与了制作道的准备和维护工作。所以道的形成“是更数千年,更数圣人之心力知巧而成焉者。亦非一圣人一生之力所能办焉。”[5]先王是什麽样的人呢?“先王聪明睿智之德,禀诸天性,非凡人所能及焉。……盖先王之德,兼备众美,难可得名。而所命为圣者,取诸制作之一端耳”[6]先王的德是完美的,圣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即制作礼乐的道。徂徕把先王圣人同凡人绝对区分开来,凡人不能成为圣人。这样,圣人也就带上了神性,有了某种超越性或彼岸性。这样的先王圣人,“以聪明睿智之德,受天命,王天下。其心一以安天下为务,是以尽其心力,极其之巧,作为是道。使天下后世之人由是而行之。岂天地自然有之哉。”[7]道是先王有目的地运用自己的心力智巧创作出来的,是自然中所没有的,因而不是自然物,而是人造物。徂徕明确区分了自然(天)和人性(人):“譬如伐木作宫室,亦率木性以造之耳。虽然,宫室岂木之自然乎?大抵自然而然者,天地之道也;有所营为运用者,人之性也。后儒不察,乃以天理自然为道,岂不老庄之归乎!”[8]徂徕作这种区分,意在强调道的人为制作性,是针对“后儒”(主要是宋儒)把自然天理当作人的善德的来源和根据的思想的。但是,另一方面,当徂徕把圣人之德归之于“天性”,同时认为“古先圣王法天以立道”[9]时,又似乎使圣人人为的造道活动带上了自然性。
2、道的本质和特性
徂徕所谓“道”,就是先王之道或圣人之道。徂徕并且认为,孔子之道也就是先王之道。先王之道的实质是什麽呢?徂徕对此有三方面的说明。其一,道的本质是*。他说:“先王之道,安天下之道也。其道虽多端,要归于安天下。其本在敬天命。”[10]说道是“安天下之道”,这是从功能上对道的规定。但这一规定是根本性的。所谓“安天下之道”,就是治国平天下之道。儒家正统的君子之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徂徕把先王之道理解为就是治国平天下之道,而不提修身齐家。这意味着什麽呢?修身齐家,主要是一个道德修养过程。而治国平天下则主要是一个*活动。由此可知,徂徕所谓先王之道本质上是一个*统治之道,而不是道德修养之道。当然,先王之道的内容是多样的,但“其道虽多端,要归于安天下”,道的各个方面最终归结于*统治。丸山真男认为这种“圣人之道乃至先王之道的本质,首先在于治国平天下的*性。”[11]这种“*性”,是与“道德性”相对照的。道德倾向于内在的、私人的领域,而*则主要是外在的和公共的。直接把道规定为*性的,与朱子学通过内圣达到外王的道德化的*设计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道,实为一种治理国家的方略。由此就联系到徂徕对道的另一项说明:
其二,道的技术性。徂徕说:“先王之道,古者谓之道术,礼乐是也。后儒乃讳术字而难言之。殊不知先王之治,使天下之人日迁善而不自知焉。其教亦使学者日开其知月成其德而不自知焉。是所谓术也。……故圣人之道,皆有设施之方。不求备于目前,而期成于它日。”[12]在徂徕看来,圣人之道不是“格物穷理,克治持敬”之类自觉的道德修养。这种道德修养,徂徕讥之为“不学无术,事不师古,欲袭而取之,骤有诸己,可谓强也。”[13]先王之道是一套行事的规则,人们按照这样的规则行事、生活,并不是要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但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日开其知月成其德”。圣人之道不是空洞的道德理想,而是有“设施之方”的博大而神妙的治理天下的方略和技术。徂徕还用“文”来描述道:“古者道谓之文,礼乐之谓也。物相杂曰文。岂一言所能尽哉。古谓儒者之道博而寡要,道之本体为然。”[14]道是“博而寡要”的礼乐之“文”。这种“文”的反面是“贵简贵要”的“直情怪行”,这是戎狄之道。圣人之教能使人在博杂之“文”中“养以成德”。[15]在由上述分析可知,所谓圣人之道根本上是一种治理天下的道术,不是道德修养。但徂徕又说,这个道,“其本在敬天命”。“敬”看上去似乎是个道德用语,以敬为本,是不是说徂徕所谓道根本上还是道德性的呢?恐怕不能这样看。因为徂徕所谓“敬”,是敬天命敬鬼神,非宋儒的持敬、主静等道德修养功夫。相比之下,徂徕的敬,更带有宗教的超越性。他批评说:“后世儒者尚知务穷理,而先王孔子之道坏矣。穷理之弊,天与鬼神,皆不足畏。而己酉傲然独立于天地之间也。”[16]认为“穷理”破坏了对天和鬼神的敬畏,也就破坏了先王之道。可见,徂徕试图把道的根据推向彼岸性的天和鬼神那里加以信仰。由此也就可以理解徂徕对道的第三项说明:
其三,道的至上性和普遍性。徂徕说:“道难知亦难言,为其大故也。”[17]“古者道谓之文,……物相杂曰文,岂一言所能尽哉”[18]这是说,道是广大而博杂的,因而不可能加以简要、归约的言说。同时,“夫圣人之教至矣,岂能胜而上之哉?凡圣人所不言者,酉所当不言者已。若有所当言者,则先王孔子既已言之。岂有未发者而待后人乎?”[19]这是说,圣人之道是无所不包的,是完满的、全面的,因而无需再加以言说。这种“大”而“全”的特性,也就是道的普遍性和至上性。这些特性可以从道的制作者——先王的完美德性得到说明。
凡人是不可能达到这种德性的,所以圣人对凡人就具有了超绝性。他所制作的道,也就因为“大”而“全”,而“难知难言”。如果要强知强言,则“各道所见,皆一端也。”“立言一偏,毫厘千里”。[20]造成道术的*。
3、道的内容
徂徕把先王之道看作是“道术”或“文,”这是某种*教化的方略或运作方式。这种政教运作方式具体讲就是所谓“礼乐刑政”。徂徕说:“道者统名也。举礼乐刑政凡先王所建者,合而名之也。非离礼乐刑政别有所谓道者也。”[21]这个规定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凡先王所建的一切礼乐刑政,都是道的内容;二是只有礼乐刑政是道的内容,非离乐刑政则不是道的内容。第一方面的含义强调道的统合性,反对“贵精贱粗”,造成对道的偏执;第二方面含义强调道的具体性,反对把道抽象化,像宋儒那样“训道为事物当行之理”,“以己意求夫当行之理于事物”[22]。这同样不能全面地把握道。因而,在徂徕这里,道是全部*与教化的方略和规范的总和。并且它们都已经有先王制定出来了。徂徕在《辨名》中又说:“道者统名也。……自孝悌仁义,以至于礼乐刑政,合以名之,故曰统名也。”[23]在这个规定中,“孝悌仁义”也被作为道的内容。“孝悌仁义”属伦理道德范畴,其作为道的内容具有怎样的意义呢?从徂徕对道的外在性、公共性和*性的强调这一基本观点来看,“孝悌仁义”作为道的内容,并非侧重于其内在性的私德方面,而是强调它的外在性、公共性、*性的方面:“虽有爱人之心,而泽不及物,岂足以为仁哉!”“故人之道,非以一人言也。必合亿万人而为言者也。……能合亿万人,而使遂其亲爱生养之性着,先王之道也。”[24]“故先王之道,以礼制心。外乎礼而语制心之道,皆私智妄作业。”[25]“孝悌仁义”是在按照“礼乐刑政”行事的过程中“养以成其德”[26]的。所以,在徂徕所谓先王之道中,孝悌仁义是依附于礼乐刑政的。
4、道的功能
徂徕所谓道既然是由先王制作的,那末道的基本功能应与先王制作道的目的相一致。至少应从先王造道的目的出发来理解道的功能。徂徕说:“盖先王之立是道也,其心在安天下后世焉。……故先王因人皆有相爱相养相辅相成之心,运用营为之才,立是道而俾天下后世由以行之,各终其性命”[27]这就是说,先王立道的目的,是“安天下”,即国家社会得到良好的治理而达到平安。如果“天下后世”能由此道而行,则能人人“各终其性命”。先王立道,不是强加于人,而是顺应人的心和才,建立礼乐行政的制度,使人人都能发挥各自的心和才,实现各自的性命。这样就能达到社会的平安。这可以说是道的基本功能。在徂徕看来,一个人人“各终其性命”的社会,才是真正平安的社会。什麽是“各终其性命”呢?道所具有的这种能使人人“各终其性命”的功能,是一种什麽功能呢?徂徕论述道:“先王之教,诗书礼乐。譬如和风甘雨,长养万物。万物之品杂殊乎,其得养以长者皆然。竹得之以成竹,木得之以成木,草得之以成草,谷得之以成谷。及其成也,以供宫室衣服饮食之用不乏。犹人得先王之教,以成其材,以供六官九官之用已。其所谓习善而善,亦谓得其养以成材。譬诸丰年之谷可食焉;习恶而恶,亦谓失其养以不成。譬诸凶岁之秕不可食焉。”[28]根据上面这段论述,可以把使天下人人“各终其性命”的“安”的功能解释为“养以成材”和“养以成德”。德和材的关系是“德立而材成”。[29]先立德而后成材。人之性虽各各不同,但都能在先王之道即礼乐中通过“养”而得以实现。他还进一步论述礼、乐的功能:“故礼以教中,乐以教和。先王之形中和也。礼乐不言,能养人之德性,能易人之心思。心思一易,所见自别。故致知之道,莫善于礼乐焉。”[30]徂徕认为,先王制作道的意图,是让人们由道而行、“养而成之”。“是其意岂欲人皆为圣人乎?又岂求使人人皆知之乎?又岂以难知难行者强之人人乎?”[31]这是对圣人之道的功能的限定:道的功能在于为人的公共行为提供一种可以遵循的制度,而不在于设立一种人人应求知之的真理,或一种人人应求达到的道德境界。
5、道的开示和体认
按照徂徕的观点,道是由先王制作的。先王所设立的礼乐刑政的文教*制度,就是道的开示、体现。而在孔子的时代,“先王之道废坏已极,……是非淆乱,不可得而识也。孔子访求四方,厘而正之,然后道大集于孔子,而六经于是乎书。”[32]孔子之后,道是开示于六经的。但是,徂徕认为,自汉以后,特别是“及乎唐韩愈出,文章大变。自此而后,程朱诸公,虽豪杰之士,而不识古文辞。是以不能读六经而知之。”[33]既然不能正确地解读六经,也就不可能把握道。徂徕分析“道之不明”的原因说:“世载言以迁,言载道以迁。”[34]随着时代的变迁,语言发生着变化。由于这种语言的时代差异,导致了语言所开示的道的歧义。使道不能鲜明地开示出来。在这种状况下,徂徕对道的体认方法多有讨论,旨在重新开示圣人之道。以下简要概括出三个方面 。
一是“合物名”。 “教”是先王之道开示的方式,而“物者,教之条件也。……如乡三物,射五物,是也。盖六艺皆有之。”[35]六经即是“物”。六经作为教的条件,既体现在道的开示教化中,也体现在道的体认学习中。表现在教化中,就是“先王之教,礼乐不言,举行事以示之。……以物不以理。” [36]表现在学习中,就是“学问之要,卑求诸辞与事,而不高求诸性命之微。”[37]这里所谓“辞”与“事”,就是“物”即六经(“诗书辞也,礼乐事也” [38])。不论是在教化还是在学习中,都以“物”而不是以“理”为根据,“名”必须与“物”相合。“名”是教、学中运用的概念,它包含着义理。“故欲求圣人之道者,必求诸六经,以识其物,求诸秦汉以前书,以识其名。名与物不舛而后圣人之道可得而言已。”[39]他批评宋儒的学术“乃舍物而言其名,言之虽巧乎,孰若目睹?且也徒名无物,空言状之,故其言愈繁愈舛。言之者以臆,听之者以臆,曼衍自恣,莫有底止。徒玩其华,弗食其实。”[40]认为宋儒的这种方法导致了圣人之道的蔽而不明。
二是“立其大”。徂徕说:“圣人之道,含容广大,要在养而成之。先立其大者,而小者自至焉。后人迫切之见,皆其识小故也。”[41]徂徕认为,先王之道虽“广大”、“多端”、博杂,是各种文物制度的集合体,但还是有要领的。这就是“安天下”或“养而成之”。“立其大”的“大”,就是“安天下”、“养而成之”。只有先站在“安天下”的立场上,怀抱“安天下”之大识,才能深切体会先王所制作的各种各样礼乐刑政制度的意义,这就是所谓“先立其大者,而小者自至”。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体认先王之道。徂徕反对以宋儒为代表的“求一言以尽乎道”的“迫切之见”,认为这是“务标异圣人之道也”。[42]并说明“一言尽道”是不可能的:“是其理学之说,欲了然于言语之间者已。安足以知先王之道乎?先王之道多端矣。且举其尤者言之,政禁暴,兵刑杀人,谓之仁可乎?然要归于安天下已。”[43]用一种名词或概念如“仁”来说明道,只能看到道的“一端”,只是对道的“标异”,不能全面把握道。如果“唯小是见”,“务欲穷精微之极,析蚕丝,剖牛毛,而不知其大者已先失之”,[44]是不能“养人才安国家”,从而实现“安天下”之道的。
三是“信圣人”。在徂徕看来,对待圣人的态度,应该不单单是崇敬,而是宗教式的信仰。他说:“我等之心,唯深信圣人。我心思之,即无此事,宜须重新考虑。圣人之道绝无恶,径行之而已矣。”把信圣作为思考的前提。[45]他还更明确地说:“我等不信仰释迦,信仰圣人。”[46]这是把对圣人的信仰看作是和对释迦的宗教性信仰同类的。徂徕把这种对圣人的信仰看作是圣人之道得以开示、体认,即教化和学习得以实行的前提:“盖教者施于信我者焉。先王之民,信先王者也。孔子门人,信孔子者也。故其教得入焉。”[47]这颇有些“以信仰引导理性”的味道。圣人是信仰的对象,而不是认识的对象。而只有建立了对圣人的信仰,才能真正领悟圣人所制作的礼乐制度,并在其中教化、习染,各成其性。实现“安天下”之道。所以徂徕反对“学为圣人”,因为那是不可能的:“先王聪明睿智之德,禀诸天性。非凡人所能及焉。故古者无学为圣人之说也。……是圣人不可学而至焉”[48]如果“务以凡人所不能为者强之,是使天下之人绝望于善也。岂先王安天下之道哉?”[49]他指出,宋儒那套“事理当然”、“变化气质”、“学为圣人类”的理论,都不是先王之教的本意。
荻生徂徕作为一个儒学者,对传统儒学语境中的“道”所作出了重新诠释。他从“安天下”这一功能的角度,对道加以规定。如果“安天下”的基本涵义是*性的,那末他就使“*”从“道德”的包裹、掩盖中鲜明地凸显、独立出来,这就把道*化,从而外在化、公共化了。这种对道的诠释,这种“*的发现”和“*优位”[50]的观念,作为徂徕学的最大特征,在日本思想史乃至整个儒学史上,都是独具特色的。如吉川幸次郎所说,徂徕的“价值基准存在于中国古代儒家的书籍中。但是他的演绎方法完全是独自的。与他之前的日本或中国的任何一个学者都不同。” [51] 徂徕以他的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学说,在日本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日本幕末和明治时代的思想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这一时代的代表性思想家如加藤弘之(1836—1916)、西周(1829—1897)等,就直接受到徂徕学的影响。[52]而其他思想家,如佐久间象山(1811—1864)、横井小楠(1809—1869)、高山樗牛(1871—1902)等,在思想方法上,都这样那样地与徂徕的思想发生关联。[53]为后来的明治维新提供了积极的观念支持。日本著名学者丸山真男甚至认为,徂徕学具有“近代思维”的特征。[54]并且,由于徂徕学是在批判朱子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这种转换,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现代化转换,还或许有借鉴的价值。
--------------------------------------------------------------------------------
[1] 《辨道》,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徕》,岩波书店1973年4月版,第200页。
[2] 同上。
[3] 同上第201页。
[4] 同上。
[5] 同上。
[6] 同上。
[7] 同上。
[8] 同上。
[9] 《辨名》,同上书第251页。
[10] 《辨道》,同上书第202页。
[11] [日]丸山真男:《日本*思想史研究》,王中江译,三联书店2000年1月中文版,第53页。
[12] 《辨道》,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徕》第206页。
[13] 同上。
[14] 同上第205页。
[15] 同上。
[16] 同上第206页。
[17] 同上第200页。
[18] 同上第205页。
[19] 同上第206页。
[20] 同上第200页。
[21] 同上第201页。
[22] 同上。
[23] 《辨名》,同上书第210页。
[24] 《辨道》,同上书第202页。
[25] 同上第205页。
[26] 《辨名》,同上书第212页。
[27] 同上第210—211页。
[28] 同上第240页。
[29] 同上第212页。
[30] 《辨道》,同上书第207页。
[31] 《辨名》,同上书第211页。
[32] 同上第217页。
[33] 《辨道》,同上书第200页。
[34] 《学则》,同上书第256页。
[35] 《辨名》,同上书第253页。
[36] 《辨道》,同上书第205页。
[37] 《徂徕集·复水神童》,同上书第512页。
[38] 同上。
[39] 《辨名》,同上书第210页。
[40] 《学则》,同上书第257页。
[41] 《辨道》,同上书第204页。
[42] 同上第203页。
[43] 同上。
[44] 同上第204页。
[45] 《答问书》下,《日本伦理汇编》第196页。转引自[日]丸山真男:《日本*思想史研究》第63页。
[46] 《答问书》中,同上书第172页。转引自同上。
[47] 《辨道》,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徕》第205页。
[48] 同上第202页。
[49] 同上。
[50] 参见[日]源了圆:《德川思想小史》,*公论新社2000年4月版,第65—76页。及[日]丸山真男:《日本*思想史研究》第54页。
[51] 《徂徕学案》,日本思想大系36《荻生徂徕》,第629页。
[52] 参见[日]植手通有:《日本近代思想の形成》,岩波书店1974年3月版,第141页。
[53] 参见[日]渡边和靖:《明治思想史——儒教的传统和近代认识论》,ぺりかん社1978年11月版,第26—29页。
[54] 参见韩东育:《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中华书局2003年1月版,第25页。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3 11:32
摘自南怀谨的《论语别裁》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中国文化中称先王,不是指那一个皇帝是先王,“先王”这两个字,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意思。所谓“王者望也”、“王者用也”这些注解以外,我们了解“先王”两字的精神,就代表列祖列宗。所以中国文化的先王之道“斯为美矣”,最了不起的,我们人文文化的建立比世界上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更早。“小大由之”,无论大事小事,都要由礼的精神来处理,失去了礼的精神就不行,一定出毛病。
大姒者,武王之母,禹后有莘姒氏之女。仁而明道。文王嘉之,亲迎于渭,造舟为梁。
大姒最贤,号曰文母。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
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
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这是孔子就历史哲学,对人事的评论,这中间我们要特别注意。
前几段提到孔子对于三代的推崇、赞叹。这里提出来,舜为什么为中国文化奠
定了良好的基础?因为他有优秀的干部。领袖固然重要,干部更重要。换言之,干
部难得,领袖也难当。舜当时期定天下,留万古美名,靠他有禹、稷、契、皋陶、
伯益五个好干部,天下就大治了。我们要特别注意,仅仅五个人就可以把天下治好。
我们研究历史,可以发现无论古今中外,任何一代,真正平定天下的,不过是几个
人而已。汉高祖靠手里的三杰,张良、萧何、陈平而已。韩信还只是战将,不算在
内。当然汉高祖也能干,很懂得采纳意见。汉光武中兴所谓云台二十八将,还不是
中心人物,真正中心人物也不过几个人。外国历史,意大利复兴三杰,也只三个人。
每一个时代的治乱,最高思想的决策,几个人而已。启止是国家大事,据我个人的
经验所见,所体会的,不说大的,说小的,大公司的老板,我认识的也蛮多,曾看
到他穷的时候,也看到他现在的发达,如旧小说上所说的“眼看他起高楼”的,也
不过两三个人替他动脑筋,鬼搞鬼搞就搞起来了,不到十几年,拥有千万财产的都
有;个人事业也是如此。所以人生难得是知己。个人事业也好,国家大事也好,连
一两个知己好友都没有,就免谈了。如果两夫妇意见还不和的更困难了。所以孔子
这个话是有深意的。《易经》上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两个人志同道合,
心性完全一致,真正的同志,这股精神力量可以无坚不摧。周武王也说,他起来革
命,打垮了纣王,平定天下,当时真正的好干部只有十个人,而这十个人当中,一
个是好太太,男的只有九个。孔子说“才难”,真是人才难得。这里孔子对学生说,
你们注意啊!人才是这样难得,从历史上舜与武王的事例看,可不就是吗?“唐虞
之际”,尧舜禹三代以下一直到周朝,这千把年的历史,“于斯为盛”,到周朝开
国的时候,是人才鼎盛的时期,也只有*个人而已。周朝连续八百年的治权,文
化优秀,一切文化建设鼎盛。但是也只有十个人把这个文化的根基打下来,而这十
个人当中,还有一个女人,男人只有九人。但在周武王的前期,整个的天下,三分
有其二,占了一半以上,还不轻易谈*,仍然执诸侯之礼,这是真正的*道德。
舜有臣五人,指的是:禹、稷、契、皋陶、伯益
予有乱臣十人,指的是:周公旦、召公、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文母,其中“文母”为妇人。
参考资料:《论语别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3 11:33
孔子之道也就是先王之道。先王之道的实质是什麽呢?徂徕对此有三方面的说明。其一,道的本质是*。他说:“先王之道,安天下之道也。其道虽多端,要归于安天下。其本在敬天命。”[10]说道是“安天下之道”,这是从功能上对道的规定。但这一规定是根本性的。所谓“安天下之道”,就是治国平天下之道。儒家正统的君子之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徂徕把先王之道理解为就是治国平天下之道,而不提修身齐家。这意味着什麽呢?修身齐家,主要是一个道德修养过程。而治国平天下则主要是一个*活动。由此可知,徂徕所谓先王之道本质上是一个*统治之道,而不是道德修养之道。当然,先王之道的内容是多样的,但“其道虽多端,要归于安天下”,道的各个方面最终归结于*统治。丸山真男认为这种“圣人之道乃至先王之道的本质,首先在于治国平天下的*性。”[11]这种“*性”,是与“道德性”相对照的。道德倾向于内在的、私人的领域,而*则主要是外在的和公共的。直接把道规定为*性的,与朱子学通过内圣达到外王的道德化的*设计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道,实为一种治理国家的方略。
孔夫子十分重视的"先王之道"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这里徂徕把先王之道理解为就是治国平天下之道,而不提修身齐家。这意味着什麽呢?修身齐家,主要是一个道德修养过程。而治国平天下则主要是一个政治活动。由此可知,徂徕所谓先王之道本质上是一个政治统治之道,而不是道德修养之道。当然,先王之道的内容是多样的,但“其道虽多端,要归于安天下”,道的各个方面最终...
《论语.学而篇》是古代的名篇,它的原文和译文分别是什么?
白话译文: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
对孔子最全面的评价
孔子代表了一个时代,他的思想是超前的,但是也有他的局限性,以及他对于封建势力的妥协性。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其中的一些思想直到现在仍然受用,感染了每一代人,也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所以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
关于孔子的名言(治理国家的)3句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
论语评介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五四运动以后,《论语》作为封建文化的象征被列为批判否定的对象,尔后虽有新儒学的研究与萌生,但在中国民主革命的...
高分!!求全面的《论语》里的故事。要白话的。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原文: 子贡问治民于孔子,孔子曰:“懔懔焉如以腐索御奔马。”子贡曰:“何其畏也!”孔子曰:“夫通达之国皆人也,以道导之,则吾畜也;不以道导之,则吾雠也,若何而毋畏?”(《说苑·政理》) 圣人在乱世能做什么——孔子故事之二一 孔子来到东周,拜见苌弘。当时的...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之后,“仁”、“礼”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礼”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
求证孔子文言文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
高二论语选读原文
本章表明孔子以传道即保存、传递“先王之道”为己任,即今天所说的文化使命感、历史责任感。 外出游说时被围困,这对孔子来讲已不是第一次,当然这次是误会。但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他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不过,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译: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礼乐又有什么用?”特别说明:”乐”在这里并非音乐的意思,而是礼乐!礼乐是外在的,而仁是内在的。孔子身处乱世,面临贵族旧制的瓦解,社会阶层激烈变化,而文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