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武将和谋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9 22:18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16:49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武将:李牧、白起、廉颇、王翦等。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柏仁(今河北隆尧)人,战国时期的赵*事家,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白起(?—前257年),嬴姓白氏,名起,其先祖为秦国公族,故《战国策》中又称公孙起。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号称“人屠”,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晋阳,赵王封他为上卿。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队。长平之战后,又击退了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国的栗腹,并令对方割五城求和。公元前251年,他战胜燕军,任以为相国,封为信平君。至赵悼襄王时,由于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大梁和楚国,奔魏居大梁,后老死于楚,葬于寿春。
王翦,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谋士:孙武、苏秦、乐毅、公孙衍、李斯等。
第一、孙武凭一部《孙子兵法》便可排行第一,此书经过两千多年,历代都有研究,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世界广泛传播,对后世影响之深远,可谓后无来者。
第二、苏秦是合纵六国的主要人物,曾独自游说诸国,说韩、说魏、说齐、说楚、凭着自己一张嘴,搅得天下大乱,改变当时世界的格局走势,是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第三、乐毅曾统帅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他连战连捷的战争经历,留个后人一个神话似的传说。
第四、公孙衍被秦惠文王任命为大良造,积极谋划,向魏国发起攻击,后又出任魏国相国,又任韩相,公孙衍极具战略眼光,他不仅注重联合东方各国,甚至把秦国西方的小国义渠,也拉进了合纵伐秦同盟。
第五、李斯战国末期著名谋士,曾从底层一步步爬上*顶峰,辅佐嬴政登上大位,后劝说秦王灭诸侯、成帝业,在秦王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16:49
管仲,乐毅,孙武,孙宾,白起,王翦,王喷,蒙恬,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16:50
1宁越
战国时齐人攻打廪丘,赵国派孔青率领死士前往救援,抵御齐人,结果大败齐军,俘获齐军战车两千辆,将三万具齐军的尸首葬成两座大坟。
宁越对孔青说:“这些车辆、尸首若不加利用太可惜了。不如把齐兵的尸首还给齐人,在齐国境内再发动一次无形的战役,让战车能发挥另一种运输的功能,而齐国的府库就会因掩埋这些尸首而耗竭。”
孔青说:“万一齐人拒绝收尸,那该怎么办?”
宁越说:“率军出征作战,不能得胜,是罪一;只准百姓出征,不准百姓返国,这是罪二;不肯接纳战死沙场百姓的尸首,这是罪三。有这三罪,百姓就会怨恨君主,无心尽忠君主,君主无法驱使百姓效力,这就叫二次进攻。”
宁越可算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用武能以力取胜,用文能以德取胜。
2苏秦
效力于 昭王,表面上主张合纵,联合了除秦外的各国,实际上是挑拨各国与齐国的关系,长期蒙蔽齐愍王,挑唆齐国灭宋,消耗国力,最终导致乐毅联军伐齐成功,但他在伐齐前事情败露而被杀。《战国策》中涉及的36篇。
他的故事太多了,您看一下《史记 苏秦列传》
3杜赫
《战国策》中关于杜赫的文章有5篇。
杜赫想让东周重用景翠,就对东周君说:“您的国家很小,倾尽您的珍宝侍奉显赫诸侯的笼络人心的方法,不是太适合,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比如张网捕鸟,把网设在没有鸟的地方,永远也不会捕到鸟;把网设在鸟多的地方,容易使鸟惊觉,又会把使鸟惊飞。只有把网设在有鸟而鸟不多的地方,才会捕到很多鸟。如今您把钱花在声名显赫的人身上,可这些人却瞧不起您;把钱花在普通人身上吧,您对这些人指望不了什么、无所企求,又浪费钱财。君王只有把钱花在暂时穷困潦倒,现在并不显赫,将来一定成大器的人身上,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4齐名
东周臣,后来到楚、秦、韩寻求发展,纵横家。《战国策》中涉及的5篇。
5周最
周公子,侍奉秦昭王。其能力较强,但私欲也很重,时刻不忘为自己谋利,所以成不了大事。《战国策》中涉及的21篇。
齐国派周最出使韩国,胁迫韩国任命韩扰为相国,罢免公叔。周最为此很苦恼,他说:“公叔和周君的关系很好,派我出使韩国,使韩国废掉公叔而立韩扰为相。俗话说:‘人在家里生气,一定会把怒容在大庭广众之下表露出来。'如果公叔怨恨齐国,那是没有办法的事,可是他一定会和周君绝交从而痛恨于我呀。”史舍劝道:“您就去吧,我会让公叔尊重您的。”
周最来到了韩国,公叔非常愤慨。史舍见公叔说:“周最本来不想出使韩国,是我私下里强迫他来的。周最不想来,是为了您好;我强迫他来,也是为了您好。”公叔说:“请您说说您的理由。”史舍回答道:“齐国一个大夫养了一条很凶猛的狗,不能呵斥,呵斥它就要咬人。有一位客人想试试,先小心地盯住它,轻轻地呵斥,狗没有动;又大声呵斥它,狗竟没有了咬人的意思。周最以前有幸能够侍奉您,这次不得已才出使韩国。他将按照礼节慢慢地陈述齐国的要求,韩王一定以为齐王并不急于这样做,一定不会答应这个要求。如果周最不来,别人一定也会来出使的。来的人和您没什么交情,又想要讨好韩扰,出使肯定会很快,说话的口气一定很急切,那么韩王一定会答应他。”公叔说:“好。”于是就很敬重周最。韩王果然没有让韩扰取代公叔为相。6陈轸
原先效力于秦惠王,但是几乎没有为秦国出过什么力,总是与张仪作对而对秦国不利,被逐后仕楚怀王,多次*远瞩识破张仪计谋,却不被怀王采纳,是能力强而未能发挥效用的人。《战国策》中涉及的19篇。
陈轸离开楚国来到秦国,张仪就对秦惠王说:“陈轸身为大王的臣子,竟然经常把秦国的国情泻露给楚国。我不愿跟这样的人同朝共事,希望大王能把他赶出朝廷。如果他要想重回楚国,希望大王杀掉他。”惠王说:“陈轸怎么敢去楚国呢?”
秦惠王召见陈轸并询问他说:“寡人愿意尊重贤卿的意见,只要贤卿说出要到哪里,寡人就为你准备车马。”陈轸回答说:“我愿意去楚国!”惠王说:“张仪认为你必然去楚国,而寡人也知道你将去楚国,何况如果你不去楚国,又将在哪里安身呢?”陈轸说:“如此我离开秦国以后,必然故意要去楚国,以顺从大王和张仪的策略和判断,而且可以表明我与楚国的真正关系。楚国有一个人娶了两个妻子,有人去勾引他年老的妻子,年老的就骂起来明确拒绝;勾引年轻的妻子时,她就欣然顺从了。没有多久,这个拥有两个妻子的男人死了,有个客人问勾引者说:‘在这两个寡妇当中,你是娶那个年老的还是年轻的?’勾引者回答说:‘我娶年老的!’客人问:‘年老的曾经骂过你,而年轻的却服从了你,你为什么反倒喜欢年老的呢?’勾引者说:‘当他们做别人妻子时,我希望她们接受我的勾引;反之,如果做了我的妻子以后,我就喜欢当初不接受我勾引的那个。’现在楚王是位贤明君主,而宰相昭阳也是一位贤明的大臣。我陈轸身为大王的臣子,如果经常把国事泄露给楚王,那么楚王必定因为上述的道理不收留我,而昭阳也不愿意跟臣同朝共事。我如果离秦去楚完全可以表明我到楚国去不是要帮助他们。”
7昭滑:楚国谋士,较有远见,不知为何得到贾谊的特别推崇。《战国策》中涉及的3篇。
8苏厉
事迹不如两位兄长多,但是由于三苏(苏秦,苏代,苏厉)被后世称道,也同样闻名遐迩,也可能含有苏氏家族雄辩才能遗传因素的影响,主要为齐国服务。《战国策》中涉及的8篇。9乐毅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率五*队攻打齐国,攻下七十多座城邑,并把这些地方全部作为郡县划归燕国。只剩三座城没有攻下,燕昭王就死了。10张仪:效力于秦惠文王,主张连横,主要贡献是联合魏国等弱小投向秦国,破坏合纵,败坏楚国和齐国的关系,两欺楚怀王,个人品德遭到非议,惠王死后被排挤出秦国。《战国策》中涉及的53篇。
11公孙衍:可以说是战国最早的纵横家,起先侍奉秦惠王,地位被张仪取代后到魏国,受到陈轸触动而发动五国攻秦,一度号称掌五国相印,惠王死后企图回秦国任相而失败。《战国策》中涉及的32篇。
12甘茂:主要侍奉秦武王,聪明才智超过了号称“智囊”的樗里子和前辈公孙衍,而且很会“留一手”,多次战胜政敌,而且善于用兵,最终武王的逝世也结束了他在秦国的大好前程,却能借苏代的光而重获富贵。《战国策》中涉及的24篇。
13甘罗:继承了祖父的聪慧特质,年仅十二就善于用发问诱导等办法说服吕不韦、张唐,被少年所推崇。《战国策》中涉及的1篇。
14淳于髡:侍奉齐威王,他博辩而不逞辩,举动反常而淡言微中,而且巧设悬念,一语千钧,继承了滑稽派进谏的良好传统,有一批后继者。《战国策》中涉及的5篇。
15芒卯:能使诈,侍奉弱小的魏国,能在危险时刻挽回局面,或许还能获得小利。《战国策》中涉及的4篇。
16触龙:得见的仅《说赵太后》一篇,但一篇足以显示其高超的因应能力,和诱导分析能力,姜还是老的辣。《战国策》中涉及的1篇。
17鲁仲连:在比春秋还礼崩乐坏的战国,他显得那么的特立独行,只有那么少的几个人能像他那样深持高义,正是他的高义感化众人,得以不帝秦。《战国策》中涉及的5篇。
18李斯:他侍奉秦始皇,出了名的善于察言观色,极力逢迎主上的心意,深受始皇宠信,但是最后死于赵高手中,罪有应得。事迹不在《战国策》中。
19楼缓:前后侍奉赵武灵王和秦昭王两位著名的君王,活动时间跨度有四五十多年,多次损害赵国,将赵王的愚蠢暴露无遗。《战国策》中涉及的10篇。
20齐貌辨:善于讽谏的家臣,侍奉靖郭君使之重得厚待。《战国策》中涉及的1篇。
21邹忌:曾利用鼓琴、照镜讽谏齐威王,任齐相多年,后与田忌不和。《战国策》中涉及的6篇。
22虞卿:曾任赵相,能言善辩。《战国策》中涉及的7篇。
23范雎:能抓住秦昭王内心的突破口,废四贵以自贵,但太重私人恩怨,导致任人不当而死。《战国策》中涉及的16篇。
24蔡泽:他一样能利用时机寻找到对方的突破口,用日常比喻获得说服的成功,然而威望不足。《战国策》中涉及的2篇。
25吕不韦:以商人的眼光窥视这个时代,成败都因其货可居,也是杂家的代表人物。《战国策》中涉及的8篇。
26公仲侈:任韩相多年,为了这个弱小的国家能够在列强中苟延残喘费尽了心思,当然也有失误,但这怎能责怪一位国君并不言听计从的大臣呢?《战国策》中涉及的30篇。
27泠向:侍奉秦国,罕见的智者。《战国策》中涉及的7篇。
28昭奚恤:楚国著名辩士,能在这个腐坏的国家有所作为很难,受到他人攻讦是一定的。《战国策》中涉及的8篇。
29惠施:魏国的相国,也是名家中惠家创始人,主张“大同异”。《战国策》中涉及的9篇。
30墨翟:墨家的创始人,这位哲学家兼工程师本不该被定为辩士,但谁让他耐不住去止楚攻宋呢?《战国策》中涉及的1篇。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16:49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武将:李牧、白起、廉颇、王翦等。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柏仁(今河北隆尧)人,战国时期的赵*事家,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白起(?—前257年),嬴姓白氏,名起,其先祖为秦国公族,故《战国策》中又称公孙起。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号称“人屠”,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晋阳,赵王封他为上卿。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队。长平之战后,又击退了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国的栗腹,并令对方割五城求和。公元前251年,他战胜燕军,任以为相国,封为信平君。至赵悼襄王时,由于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大梁和楚国,奔魏居大梁,后老死于楚,葬于寿春。
王翦,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谋士:孙武、苏秦、乐毅、公孙衍、李斯等。
第一、孙武凭一部《孙子兵法》便可排行第一,此书经过两千多年,历代都有研究,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世界广泛传播,对后世影响之深远,可谓后无来者。
第二、苏秦是合纵六国的主要人物,曾独自游说诸国,说韩、说魏、说齐、说楚、凭着自己一张嘴,搅得天下大乱,改变当时世界的格局走势,是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第三、乐毅曾统帅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他连战连捷的战争经历,留个后人一个神话似的传说。
第四、公孙衍被秦惠文王任命为大良造,积极谋划,向魏国发起攻击,后又出任魏国相国,又任韩相,公孙衍极具战略眼光,他不仅注重联合东方各国,甚至把秦国西方的小国义渠,也拉进了合纵伐秦同盟。
第五、李斯战国末期著名谋士,曾从底层一步步爬上*顶峰,辅佐嬴政登上大位,后劝说秦王灭诸侯、成帝业,在秦王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16:49
管仲,乐毅,孙武,孙宾,白起,王翦,王喷,蒙恬,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16:50
1宁越
战国时齐人攻打廪丘,赵国派孔青率领死士前往救援,抵御齐人,结果大败齐军,俘获齐军战车两千辆,将三万具齐军的尸首葬成两座大坟。
宁越对孔青说:“这些车辆、尸首若不加利用太可惜了。不如把齐兵的尸首还给齐人,在齐国境内再发动一次无形的战役,让战车能发挥另一种运输的功能,而齐国的府库就会因掩埋这些尸首而耗竭。”
孔青说:“万一齐人拒绝收尸,那该怎么办?”
宁越说:“率军出征作战,不能得胜,是罪一;只准百姓出征,不准百姓返国,这是罪二;不肯接纳战死沙场百姓的尸首,这是罪三。有这三罪,百姓就会怨恨君主,无心尽忠君主,君主无法驱使百姓效力,这就叫二次进攻。”
宁越可算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用武能以力取胜,用文能以德取胜。
2苏秦
效力于 昭王,表面上主张合纵,联合了除秦外的各国,实际上是挑拨各国与齐国的关系,长期蒙蔽齐愍王,挑唆齐国灭宋,消耗国力,最终导致乐毅联军伐齐成功,但他在伐齐前事情败露而被杀。《战国策》中涉及的36篇。
他的故事太多了,您看一下《史记 苏秦列传》
3杜赫
《战国策》中关于杜赫的文章有5篇。
杜赫想让东周重用景翠,就对东周君说:“您的国家很小,倾尽您的珍宝侍奉显赫诸侯的笼络人心的方法,不是太适合,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比如张网捕鸟,把网设在没有鸟的地方,永远也不会捕到鸟;把网设在鸟多的地方,容易使鸟惊觉,又会把使鸟惊飞。只有把网设在有鸟而鸟不多的地方,才会捕到很多鸟。如今您把钱花在声名显赫的人身上,可这些人却瞧不起您;把钱花在普通人身上吧,您对这些人指望不了什么、无所企求,又浪费钱财。君王只有把钱花在暂时穷困潦倒,现在并不显赫,将来一定成大器的人身上,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4齐名
东周臣,后来到楚、秦、韩寻求发展,纵横家。《战国策》中涉及的5篇。
5周最
周公子,侍奉秦昭王。其能力较强,但私欲也很重,时刻不忘为自己谋利,所以成不了大事。《战国策》中涉及的21篇。
齐国派周最出使韩国,胁迫韩国任命韩扰为相国,罢免公叔。周最为此很苦恼,他说:“公叔和周君的关系很好,派我出使韩国,使韩国废掉公叔而立韩扰为相。俗话说:‘人在家里生气,一定会把怒容在大庭广众之下表露出来。'如果公叔怨恨齐国,那是没有办法的事,可是他一定会和周君绝交从而痛恨于我呀。”史舍劝道:“您就去吧,我会让公叔尊重您的。”
周最来到了韩国,公叔非常愤慨。史舍见公叔说:“周最本来不想出使韩国,是我私下里强迫他来的。周最不想来,是为了您好;我强迫他来,也是为了您好。”公叔说:“请您说说您的理由。”史舍回答道:“齐国一个大夫养了一条很凶猛的狗,不能呵斥,呵斥它就要咬人。有一位客人想试试,先小心地盯住它,轻轻地呵斥,狗没有动;又大声呵斥它,狗竟没有了咬人的意思。周最以前有幸能够侍奉您,这次不得已才出使韩国。他将按照礼节慢慢地陈述齐国的要求,韩王一定以为齐王并不急于这样做,一定不会答应这个要求。如果周最不来,别人一定也会来出使的。来的人和您没什么交情,又想要讨好韩扰,出使肯定会很快,说话的口气一定很急切,那么韩王一定会答应他。”公叔说:“好。”于是就很敬重周最。韩王果然没有让韩扰取代公叔为相。6陈轸
原先效力于秦惠王,但是几乎没有为秦国出过什么力,总是与张仪作对而对秦国不利,被逐后仕楚怀王,多次*远瞩识破张仪计谋,却不被怀王采纳,是能力强而未能发挥效用的人。《战国策》中涉及的19篇。
陈轸离开楚国来到秦国,张仪就对秦惠王说:“陈轸身为大王的臣子,竟然经常把秦国的国情泻露给楚国。我不愿跟这样的人同朝共事,希望大王能把他赶出朝廷。如果他要想重回楚国,希望大王杀掉他。”惠王说:“陈轸怎么敢去楚国呢?”
秦惠王召见陈轸并询问他说:“寡人愿意尊重贤卿的意见,只要贤卿说出要到哪里,寡人就为你准备车马。”陈轸回答说:“我愿意去楚国!”惠王说:“张仪认为你必然去楚国,而寡人也知道你将去楚国,何况如果你不去楚国,又将在哪里安身呢?”陈轸说:“如此我离开秦国以后,必然故意要去楚国,以顺从大王和张仪的策略和判断,而且可以表明我与楚国的真正关系。楚国有一个人娶了两个妻子,有人去勾引他年老的妻子,年老的就骂起来明确拒绝;勾引年轻的妻子时,她就欣然顺从了。没有多久,这个拥有两个妻子的男人死了,有个客人问勾引者说:‘在这两个寡妇当中,你是娶那个年老的还是年轻的?’勾引者回答说:‘我娶年老的!’客人问:‘年老的曾经骂过你,而年轻的却服从了你,你为什么反倒喜欢年老的呢?’勾引者说:‘当他们做别人妻子时,我希望她们接受我的勾引;反之,如果做了我的妻子以后,我就喜欢当初不接受我勾引的那个。’现在楚王是位贤明君主,而宰相昭阳也是一位贤明的大臣。我陈轸身为大王的臣子,如果经常把国事泄露给楚王,那么楚王必定因为上述的道理不收留我,而昭阳也不愿意跟臣同朝共事。我如果离秦去楚完全可以表明我到楚国去不是要帮助他们。”
7昭滑:楚国谋士,较有远见,不知为何得到贾谊的特别推崇。《战国策》中涉及的3篇。
8苏厉
事迹不如两位兄长多,但是由于三苏(苏秦,苏代,苏厉)被后世称道,也同样闻名遐迩,也可能含有苏氏家族雄辩才能遗传因素的影响,主要为齐国服务。《战国策》中涉及的8篇。9乐毅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率五*队攻打齐国,攻下七十多座城邑,并把这些地方全部作为郡县划归燕国。只剩三座城没有攻下,燕昭王就死了。10张仪:效力于秦惠文王,主张连横,主要贡献是联合魏国等弱小投向秦国,破坏合纵,败坏楚国和齐国的关系,两欺楚怀王,个人品德遭到非议,惠王死后被排挤出秦国。《战国策》中涉及的53篇。
11公孙衍:可以说是战国最早的纵横家,起先侍奉秦惠王,地位被张仪取代后到魏国,受到陈轸触动而发动五国攻秦,一度号称掌五国相印,惠王死后企图回秦国任相而失败。《战国策》中涉及的32篇。
12甘茂:主要侍奉秦武王,聪明才智超过了号称“智囊”的樗里子和前辈公孙衍,而且很会“留一手”,多次战胜政敌,而且善于用兵,最终武王的逝世也结束了他在秦国的大好前程,却能借苏代的光而重获富贵。《战国策》中涉及的24篇。
13甘罗:继承了祖父的聪慧特质,年仅十二就善于用发问诱导等办法说服吕不韦、张唐,被少年所推崇。《战国策》中涉及的1篇。
14淳于髡:侍奉齐威王,他博辩而不逞辩,举动反常而淡言微中,而且巧设悬念,一语千钧,继承了滑稽派进谏的良好传统,有一批后继者。《战国策》中涉及的5篇。
15芒卯:能使诈,侍奉弱小的魏国,能在危险时刻挽回局面,或许还能获得小利。《战国策》中涉及的4篇。
16触龙:得见的仅《说赵太后》一篇,但一篇足以显示其高超的因应能力,和诱导分析能力,姜还是老的辣。《战国策》中涉及的1篇。
17鲁仲连:在比春秋还礼崩乐坏的战国,他显得那么的特立独行,只有那么少的几个人能像他那样深持高义,正是他的高义感化众人,得以不帝秦。《战国策》中涉及的5篇。
18李斯:他侍奉秦始皇,出了名的善于察言观色,极力逢迎主上的心意,深受始皇宠信,但是最后死于赵高手中,罪有应得。事迹不在《战国策》中。
19楼缓:前后侍奉赵武灵王和秦昭王两位著名的君王,活动时间跨度有四五十多年,多次损害赵国,将赵王的愚蠢暴露无遗。《战国策》中涉及的10篇。
20齐貌辨:善于讽谏的家臣,侍奉靖郭君使之重得厚待。《战国策》中涉及的1篇。
21邹忌:曾利用鼓琴、照镜讽谏齐威王,任齐相多年,后与田忌不和。《战国策》中涉及的6篇。
22虞卿:曾任赵相,能言善辩。《战国策》中涉及的7篇。
23范雎:能抓住秦昭王内心的突破口,废四贵以自贵,但太重私人恩怨,导致任人不当而死。《战国策》中涉及的16篇。
24蔡泽:他一样能利用时机寻找到对方的突破口,用日常比喻获得说服的成功,然而威望不足。《战国策》中涉及的2篇。
25吕不韦:以商人的眼光窥视这个时代,成败都因其货可居,也是杂家的代表人物。《战国策》中涉及的8篇。
26公仲侈:任韩相多年,为了这个弱小的国家能够在列强中苟延残喘费尽了心思,当然也有失误,但这怎能责怪一位国君并不言听计从的大臣呢?《战国策》中涉及的30篇。
27泠向:侍奉秦国,罕见的智者。《战国策》中涉及的7篇。
28昭奚恤:楚国著名辩士,能在这个腐坏的国家有所作为很难,受到他人攻讦是一定的。《战国策》中涉及的8篇。
29惠施:魏国的相国,也是名家中惠家创始人,主张“大同异”。《战国策》中涉及的9篇。
30墨翟:墨家的创始人,这位哲学家兼工程师本不该被定为辩士,但谁让他耐不住去止楚攻宋呢?《战国策》中涉及的1篇。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16:49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武将:李牧、白起、廉颇、王翦等。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柏仁(今河北隆尧)人,战国时期的赵*事家,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白起(?—前257年),嬴姓白氏,名起,其先祖为秦国公族,故《战国策》中又称公孙起。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号称“人屠”,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晋阳,赵王封他为上卿。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队。长平之战后,又击退了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国的栗腹,并令对方割五城求和。公元前251年,他战胜燕军,任以为相国,封为信平君。至赵悼襄王时,由于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大梁和楚国,奔魏居大梁,后老死于楚,葬于寿春。
王翦,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谋士:孙武、苏秦、乐毅、公孙衍、李斯等。
第一、孙武凭一部《孙子兵法》便可排行第一,此书经过两千多年,历代都有研究,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世界广泛传播,对后世影响之深远,可谓后无来者。
第二、苏秦是合纵六国的主要人物,曾独自游说诸国,说韩、说魏、说齐、说楚、凭着自己一张嘴,搅得天下大乱,改变当时世界的格局走势,是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第三、乐毅曾统帅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他连战连捷的战争经历,留个后人一个神话似的传说。
第四、公孙衍被秦惠文王任命为大良造,积极谋划,向魏国发起攻击,后又出任魏国相国,又任韩相,公孙衍极具战略眼光,他不仅注重联合东方各国,甚至把秦国西方的小国义渠,也拉进了合纵伐秦同盟。
第五、李斯战国末期著名谋士,曾从底层一步步爬上*顶峰,辅佐嬴政登上大位,后劝说秦王灭诸侯、成帝业,在秦王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16:49
管仲,乐毅,孙武,孙宾,白起,王翦,王喷,蒙恬,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16:50
1宁越
战国时齐人攻打廪丘,赵国派孔青率领死士前往救援,抵御齐人,结果大败齐军,俘获齐军战车两千辆,将三万具齐军的尸首葬成两座大坟。
宁越对孔青说:“这些车辆、尸首若不加利用太可惜了。不如把齐兵的尸首还给齐人,在齐国境内再发动一次无形的战役,让战车能发挥另一种运输的功能,而齐国的府库就会因掩埋这些尸首而耗竭。”
孔青说:“万一齐人拒绝收尸,那该怎么办?”
宁越说:“率军出征作战,不能得胜,是罪一;只准百姓出征,不准百姓返国,这是罪二;不肯接纳战死沙场百姓的尸首,这是罪三。有这三罪,百姓就会怨恨君主,无心尽忠君主,君主无法驱使百姓效力,这就叫二次进攻。”
宁越可算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用武能以力取胜,用文能以德取胜。
2苏秦
效力于 昭王,表面上主张合纵,联合了除秦外的各国,实际上是挑拨各国与齐国的关系,长期蒙蔽齐愍王,挑唆齐国灭宋,消耗国力,最终导致乐毅联军伐齐成功,但他在伐齐前事情败露而被杀。《战国策》中涉及的36篇。
他的故事太多了,您看一下《史记 苏秦列传》
3杜赫
《战国策》中关于杜赫的文章有5篇。
杜赫想让东周重用景翠,就对东周君说:“您的国家很小,倾尽您的珍宝侍奉显赫诸侯的笼络人心的方法,不是太适合,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比如张网捕鸟,把网设在没有鸟的地方,永远也不会捕到鸟;把网设在鸟多的地方,容易使鸟惊觉,又会把使鸟惊飞。只有把网设在有鸟而鸟不多的地方,才会捕到很多鸟。如今您把钱花在声名显赫的人身上,可这些人却瞧不起您;把钱花在普通人身上吧,您对这些人指望不了什么、无所企求,又浪费钱财。君王只有把钱花在暂时穷困潦倒,现在并不显赫,将来一定成大器的人身上,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4齐名
东周臣,后来到楚、秦、韩寻求发展,纵横家。《战国策》中涉及的5篇。
5周最
周公子,侍奉秦昭王。其能力较强,但私欲也很重,时刻不忘为自己谋利,所以成不了大事。《战国策》中涉及的21篇。
齐国派周最出使韩国,胁迫韩国任命韩扰为相国,罢免公叔。周最为此很苦恼,他说:“公叔和周君的关系很好,派我出使韩国,使韩国废掉公叔而立韩扰为相。俗话说:‘人在家里生气,一定会把怒容在大庭广众之下表露出来。'如果公叔怨恨齐国,那是没有办法的事,可是他一定会和周君绝交从而痛恨于我呀。”史舍劝道:“您就去吧,我会让公叔尊重您的。”
周最来到了韩国,公叔非常愤慨。史舍见公叔说:“周最本来不想出使韩国,是我私下里强迫他来的。周最不想来,是为了您好;我强迫他来,也是为了您好。”公叔说:“请您说说您的理由。”史舍回答道:“齐国一个大夫养了一条很凶猛的狗,不能呵斥,呵斥它就要咬人。有一位客人想试试,先小心地盯住它,轻轻地呵斥,狗没有动;又大声呵斥它,狗竟没有了咬人的意思。周最以前有幸能够侍奉您,这次不得已才出使韩国。他将按照礼节慢慢地陈述齐国的要求,韩王一定以为齐王并不急于这样做,一定不会答应这个要求。如果周最不来,别人一定也会来出使的。来的人和您没什么交情,又想要讨好韩扰,出使肯定会很快,说话的口气一定很急切,那么韩王一定会答应他。”公叔说:“好。”于是就很敬重周最。韩王果然没有让韩扰取代公叔为相。6陈轸
原先效力于秦惠王,但是几乎没有为秦国出过什么力,总是与张仪作对而对秦国不利,被逐后仕楚怀王,多次*远瞩识破张仪计谋,却不被怀王采纳,是能力强而未能发挥效用的人。《战国策》中涉及的19篇。
陈轸离开楚国来到秦国,张仪就对秦惠王说:“陈轸身为大王的臣子,竟然经常把秦国的国情泻露给楚国。我不愿跟这样的人同朝共事,希望大王能把他赶出朝廷。如果他要想重回楚国,希望大王杀掉他。”惠王说:“陈轸怎么敢去楚国呢?”
秦惠王召见陈轸并询问他说:“寡人愿意尊重贤卿的意见,只要贤卿说出要到哪里,寡人就为你准备车马。”陈轸回答说:“我愿意去楚国!”惠王说:“张仪认为你必然去楚国,而寡人也知道你将去楚国,何况如果你不去楚国,又将在哪里安身呢?”陈轸说:“如此我离开秦国以后,必然故意要去楚国,以顺从大王和张仪的策略和判断,而且可以表明我与楚国的真正关系。楚国有一个人娶了两个妻子,有人去勾引他年老的妻子,年老的就骂起来明确拒绝;勾引年轻的妻子时,她就欣然顺从了。没有多久,这个拥有两个妻子的男人死了,有个客人问勾引者说:‘在这两个寡妇当中,你是娶那个年老的还是年轻的?’勾引者回答说:‘我娶年老的!’客人问:‘年老的曾经骂过你,而年轻的却服从了你,你为什么反倒喜欢年老的呢?’勾引者说:‘当他们做别人妻子时,我希望她们接受我的勾引;反之,如果做了我的妻子以后,我就喜欢当初不接受我勾引的那个。’现在楚王是位贤明君主,而宰相昭阳也是一位贤明的大臣。我陈轸身为大王的臣子,如果经常把国事泄露给楚王,那么楚王必定因为上述的道理不收留我,而昭阳也不愿意跟臣同朝共事。我如果离秦去楚完全可以表明我到楚国去不是要帮助他们。”
7昭滑:楚国谋士,较有远见,不知为何得到贾谊的特别推崇。《战国策》中涉及的3篇。
8苏厉
事迹不如两位兄长多,但是由于三苏(苏秦,苏代,苏厉)被后世称道,也同样闻名遐迩,也可能含有苏氏家族雄辩才能遗传因素的影响,主要为齐国服务。《战国策》中涉及的8篇。9乐毅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率五*队攻打齐国,攻下七十多座城邑,并把这些地方全部作为郡县划归燕国。只剩三座城没有攻下,燕昭王就死了。10张仪:效力于秦惠文王,主张连横,主要贡献是联合魏国等弱小投向秦国,破坏合纵,败坏楚国和齐国的关系,两欺楚怀王,个人品德遭到非议,惠王死后被排挤出秦国。《战国策》中涉及的53篇。
11公孙衍:可以说是战国最早的纵横家,起先侍奉秦惠王,地位被张仪取代后到魏国,受到陈轸触动而发动五国攻秦,一度号称掌五国相印,惠王死后企图回秦国任相而失败。《战国策》中涉及的32篇。
12甘茂:主要侍奉秦武王,聪明才智超过了号称“智囊”的樗里子和前辈公孙衍,而且很会“留一手”,多次战胜政敌,而且善于用兵,最终武王的逝世也结束了他在秦国的大好前程,却能借苏代的光而重获富贵。《战国策》中涉及的24篇。
13甘罗:继承了祖父的聪慧特质,年仅十二就善于用发问诱导等办法说服吕不韦、张唐,被少年所推崇。《战国策》中涉及的1篇。
14淳于髡:侍奉齐威王,他博辩而不逞辩,举动反常而淡言微中,而且巧设悬念,一语千钧,继承了滑稽派进谏的良好传统,有一批后继者。《战国策》中涉及的5篇。
15芒卯:能使诈,侍奉弱小的魏国,能在危险时刻挽回局面,或许还能获得小利。《战国策》中涉及的4篇。
16触龙:得见的仅《说赵太后》一篇,但一篇足以显示其高超的因应能力,和诱导分析能力,姜还是老的辣。《战国策》中涉及的1篇。
17鲁仲连:在比春秋还礼崩乐坏的战国,他显得那么的特立独行,只有那么少的几个人能像他那样深持高义,正是他的高义感化众人,得以不帝秦。《战国策》中涉及的5篇。
18李斯:他侍奉秦始皇,出了名的善于察言观色,极力逢迎主上的心意,深受始皇宠信,但是最后死于赵高手中,罪有应得。事迹不在《战国策》中。
19楼缓:前后侍奉赵武灵王和秦昭王两位著名的君王,活动时间跨度有四五十多年,多次损害赵国,将赵王的愚蠢暴露无遗。《战国策》中涉及的10篇。
20齐貌辨:善于讽谏的家臣,侍奉靖郭君使之重得厚待。《战国策》中涉及的1篇。
21邹忌:曾利用鼓琴、照镜讽谏齐威王,任齐相多年,后与田忌不和。《战国策》中涉及的6篇。
22虞卿:曾任赵相,能言善辩。《战国策》中涉及的7篇。
23范雎:能抓住秦昭王内心的突破口,废四贵以自贵,但太重私人恩怨,导致任人不当而死。《战国策》中涉及的16篇。
24蔡泽:他一样能利用时机寻找到对方的突破口,用日常比喻获得说服的成功,然而威望不足。《战国策》中涉及的2篇。
25吕不韦:以商人的眼光窥视这个时代,成败都因其货可居,也是杂家的代表人物。《战国策》中涉及的8篇。
26公仲侈:任韩相多年,为了这个弱小的国家能够在列强中苟延残喘费尽了心思,当然也有失误,但这怎能责怪一位国君并不言听计从的大臣呢?《战国策》中涉及的30篇。
27泠向:侍奉秦国,罕见的智者。《战国策》中涉及的7篇。
28昭奚恤:楚国著名辩士,能在这个腐坏的国家有所作为很难,受到他人攻讦是一定的。《战国策》中涉及的8篇。
29惠施:魏国的相国,也是名家中惠家创始人,主张“大同异”。《战国策》中涉及的9篇。
30墨翟:墨家的创始人,这位哲学家兼工程师本不该被定为辩士,但谁让他耐不住去止楚攻宋呢?《战国策》中涉及的1篇。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16:49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武将:李牧、白起、廉颇、王翦等。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柏仁(今河北隆尧)人,战国时期的赵*事家,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白起(?—前257年),嬴姓白氏,名起,其先祖为秦国公族,故《战国策》中又称公孙起。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号称“人屠”,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晋阳,赵王封他为上卿。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队。长平之战后,又击退了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国的栗腹,并令对方割五城求和。公元前251年,他战胜燕军,任以为相国,封为信平君。至赵悼襄王时,由于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大梁和楚国,奔魏居大梁,后老死于楚,葬于寿春。
王翦,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谋士:孙武、苏秦、乐毅、公孙衍、李斯等。
第一、孙武凭一部《孙子兵法》便可排行第一,此书经过两千多年,历代都有研究,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世界广泛传播,对后世影响之深远,可谓后无来者。
第二、苏秦是合纵六国的主要人物,曾独自游说诸国,说韩、说魏、说齐、说楚、凭着自己一张嘴,搅得天下大乱,改变当时世界的格局走势,是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第三、乐毅曾统帅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他连战连捷的战争经历,留个后人一个神话似的传说。
第四、公孙衍被秦惠文王任命为大良造,积极谋划,向魏国发起攻击,后又出任魏国相国,又任韩相,公孙衍极具战略眼光,他不仅注重联合东方各国,甚至把秦国西方的小国义渠,也拉进了合纵伐秦同盟。
第五、李斯战国末期著名谋士,曾从底层一步步爬上*顶峰,辅佐嬴政登上大位,后劝说秦王灭诸侯、成帝业,在秦王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16:50
管仲,乐毅,孙武,孙宾,白起,王翦,王喷,蒙恬,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16:50
1宁越
战国时齐人攻打廪丘,赵国派孔青率领死士前往救援,抵御齐人,结果大败齐军,俘获齐军战车两千辆,将三万具齐军的尸首葬成两座大坟。
宁越对孔青说:“这些车辆、尸首若不加利用太可惜了。不如把齐兵的尸首还给齐人,在齐国境内再发动一次无形的战役,让战车能发挥另一种运输的功能,而齐国的府库就会因掩埋这些尸首而耗竭。”
孔青说:“万一齐人拒绝收尸,那该怎么办?”
宁越说:“率军出征作战,不能得胜,是罪一;只准百姓出征,不准百姓返国,这是罪二;不肯接纳战死沙场百姓的尸首,这是罪三。有这三罪,百姓就会怨恨君主,无心尽忠君主,君主无法驱使百姓效力,这就叫二次进攻。”
宁越可算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用武能以力取胜,用文能以德取胜。
2苏秦
效力于 昭王,表面上主张合纵,联合了除秦外的各国,实际上是挑拨各国与齐国的关系,长期蒙蔽齐愍王,挑唆齐国灭宋,消耗国力,最终导致乐毅联军伐齐成功,但他在伐齐前事情败露而被杀。《战国策》中涉及的36篇。
他的故事太多了,您看一下《史记 苏秦列传》
3杜赫
《战国策》中关于杜赫的文章有5篇。
杜赫想让东周重用景翠,就对东周君说:“您的国家很小,倾尽您的珍宝侍奉显赫诸侯的笼络人心的方法,不是太适合,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比如张网捕鸟,把网设在没有鸟的地方,永远也不会捕到鸟;把网设在鸟多的地方,容易使鸟惊觉,又会把使鸟惊飞。只有把网设在有鸟而鸟不多的地方,才会捕到很多鸟。如今您把钱花在声名显赫的人身上,可这些人却瞧不起您;把钱花在普通人身上吧,您对这些人指望不了什么、无所企求,又浪费钱财。君王只有把钱花在暂时穷困潦倒,现在并不显赫,将来一定成大器的人身上,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4齐名
东周臣,后来到楚、秦、韩寻求发展,纵横家。《战国策》中涉及的5篇。
5周最
周公子,侍奉秦昭王。其能力较强,但私欲也很重,时刻不忘为自己谋利,所以成不了大事。《战国策》中涉及的21篇。
齐国派周最出使韩国,胁迫韩国任命韩扰为相国,罢免公叔。周最为此很苦恼,他说:“公叔和周君的关系很好,派我出使韩国,使韩国废掉公叔而立韩扰为相。俗话说:‘人在家里生气,一定会把怒容在大庭广众之下表露出来。'如果公叔怨恨齐国,那是没有办法的事,可是他一定会和周君绝交从而痛恨于我呀。”史舍劝道:“您就去吧,我会让公叔尊重您的。”
周最来到了韩国,公叔非常愤慨。史舍见公叔说:“周最本来不想出使韩国,是我私下里强迫他来的。周最不想来,是为了您好;我强迫他来,也是为了您好。”公叔说:“请您说说您的理由。”史舍回答道:“齐国一个大夫养了一条很凶猛的狗,不能呵斥,呵斥它就要咬人。有一位客人想试试,先小心地盯住它,轻轻地呵斥,狗没有动;又大声呵斥它,狗竟没有了咬人的意思。周最以前有幸能够侍奉您,这次不得已才出使韩国。他将按照礼节慢慢地陈述齐国的要求,韩王一定以为齐王并不急于这样做,一定不会答应这个要求。如果周最不来,别人一定也会来出使的。来的人和您没什么交情,又想要讨好韩扰,出使肯定会很快,说话的口气一定很急切,那么韩王一定会答应他。”公叔说:“好。”于是就很敬重周最。韩王果然没有让韩扰取代公叔为相。6陈轸
原先效力于秦惠王,但是几乎没有为秦国出过什么力,总是与张仪作对而对秦国不利,被逐后仕楚怀王,多次*远瞩识破张仪计谋,却不被怀王采纳,是能力强而未能发挥效用的人。《战国策》中涉及的19篇。
陈轸离开楚国来到秦国,张仪就对秦惠王说:“陈轸身为大王的臣子,竟然经常把秦国的国情泻露给楚国。我不愿跟这样的人同朝共事,希望大王能把他赶出朝廷。如果他要想重回楚国,希望大王杀掉他。”惠王说:“陈轸怎么敢去楚国呢?”
秦惠王召见陈轸并询问他说:“寡人愿意尊重贤卿的意见,只要贤卿说出要到哪里,寡人就为你准备车马。”陈轸回答说:“我愿意去楚国!”惠王说:“张仪认为你必然去楚国,而寡人也知道你将去楚国,何况如果你不去楚国,又将在哪里安身呢?”陈轸说:“如此我离开秦国以后,必然故意要去楚国,以顺从大王和张仪的策略和判断,而且可以表明我与楚国的真正关系。楚国有一个人娶了两个妻子,有人去勾引他年老的妻子,年老的就骂起来明确拒绝;勾引年轻的妻子时,她就欣然顺从了。没有多久,这个拥有两个妻子的男人死了,有个客人问勾引者说:‘在这两个寡妇当中,你是娶那个年老的还是年轻的?’勾引者回答说:‘我娶年老的!’客人问:‘年老的曾经骂过你,而年轻的却服从了你,你为什么反倒喜欢年老的呢?’勾引者说:‘当他们做别人妻子时,我希望她们接受我的勾引;反之,如果做了我的妻子以后,我就喜欢当初不接受我勾引的那个。’现在楚王是位贤明君主,而宰相昭阳也是一位贤明的大臣。我陈轸身为大王的臣子,如果经常把国事泄露给楚王,那么楚王必定因为上述的道理不收留我,而昭阳也不愿意跟臣同朝共事。我如果离秦去楚完全可以表明我到楚国去不是要帮助他们。”
7昭滑:楚国谋士,较有远见,不知为何得到贾谊的特别推崇。《战国策》中涉及的3篇。
8苏厉
事迹不如两位兄长多,但是由于三苏(苏秦,苏代,苏厉)被后世称道,也同样闻名遐迩,也可能含有苏氏家族雄辩才能遗传因素的影响,主要为齐国服务。《战国策》中涉及的8篇。9乐毅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率五*队攻打齐国,攻下七十多座城邑,并把这些地方全部作为郡县划归燕国。只剩三座城没有攻下,燕昭王就死了。10张仪:效力于秦惠文王,主张连横,主要贡献是联合魏国等弱小投向秦国,破坏合纵,败坏楚国和齐国的关系,两欺楚怀王,个人品德遭到非议,惠王死后被排挤出秦国。《战国策》中涉及的53篇。
11公孙衍:可以说是战国最早的纵横家,起先侍奉秦惠王,地位被张仪取代后到魏国,受到陈轸触动而发动五国攻秦,一度号称掌五国相印,惠王死后企图回秦国任相而失败。《战国策》中涉及的32篇。
12甘茂:主要侍奉秦武王,聪明才智超过了号称“智囊”的樗里子和前辈公孙衍,而且很会“留一手”,多次战胜政敌,而且善于用兵,最终武王的逝世也结束了他在秦国的大好前程,却能借苏代的光而重获富贵。《战国策》中涉及的24篇。
13甘罗:继承了祖父的聪慧特质,年仅十二就善于用发问诱导等办法说服吕不韦、张唐,被少年所推崇。《战国策》中涉及的1篇。
14淳于髡:侍奉齐威王,他博辩而不逞辩,举动反常而淡言微中,而且巧设悬念,一语千钧,继承了滑稽派进谏的良好传统,有一批后继者。《战国策》中涉及的5篇。
15芒卯:能使诈,侍奉弱小的魏国,能在危险时刻挽回局面,或许还能获得小利。《战国策》中涉及的4篇。
16触龙:得见的仅《说赵太后》一篇,但一篇足以显示其高超的因应能力,和诱导分析能力,姜还是老的辣。《战国策》中涉及的1篇。
17鲁仲连:在比春秋还礼崩乐坏的战国,他显得那么的特立独行,只有那么少的几个人能像他那样深持高义,正是他的高义感化众人,得以不帝秦。《战国策》中涉及的5篇。
18李斯:他侍奉秦始皇,出了名的善于察言观色,极力逢迎主上的心意,深受始皇宠信,但是最后死于赵高手中,罪有应得。事迹不在《战国策》中。
19楼缓:前后侍奉赵武灵王和秦昭王两位著名的君王,活动时间跨度有四五十多年,多次损害赵国,将赵王的愚蠢暴露无遗。《战国策》中涉及的10篇。
20齐貌辨:善于讽谏的家臣,侍奉靖郭君使之重得厚待。《战国策》中涉及的1篇。
21邹忌:曾利用鼓琴、照镜讽谏齐威王,任齐相多年,后与田忌不和。《战国策》中涉及的6篇。
22虞卿:曾任赵相,能言善辩。《战国策》中涉及的7篇。
23范雎:能抓住秦昭王内心的突破口,废四贵以自贵,但太重私人恩怨,导致任人不当而死。《战国策》中涉及的16篇。
24蔡泽:他一样能利用时机寻找到对方的突破口,用日常比喻获得说服的成功,然而威望不足。《战国策》中涉及的2篇。
25吕不韦:以商人的眼光窥视这个时代,成败都因其货可居,也是杂家的代表人物。《战国策》中涉及的8篇。
26公仲侈:任韩相多年,为了这个弱小的国家能够在列强中苟延残喘费尽了心思,当然也有失误,但这怎能责怪一位国君并不言听计从的大臣呢?《战国策》中涉及的30篇。
27泠向:侍奉秦国,罕见的智者。《战国策》中涉及的7篇。
28昭奚恤:楚国著名辩士,能在这个腐坏的国家有所作为很难,受到他人攻讦是一定的。《战国策》中涉及的8篇。
29惠施:魏国的相国,也是名家中惠家创始人,主张“大同异”。《战国策》中涉及的9篇。
30墨翟:墨家的创始人,这位哲学家兼工程师本不该被定为辩士,但谁让他耐不住去止楚攻宋呢?《战国策》中涉及的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