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答元珍 赏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9 20:4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4 02:41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残雪压枝,仍有柑橘未落;冻雷初响,惊醒熟睡的竹笋,它亦积蓄着力量,正要冒出新生的嫩芽。意即尽管如此,但远在山城还是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着,并且还要品出美味打破生活的寂寞。黄橘与笋芽不惧雪压、雷鸣的顽强精神,象征着诗人在逆境中的操守与气节,也暗示出正义的力量不但无法被摧垮,而且必将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犹”表现在大雪压枝、万物凋零之际,橘却能不畏严寒,一木独秀,衬托出它的难能可贵;而一个”惊“字化静态为动态,表现了竹笋的勃勃生机,同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竹笋人格化,突出竹笋在一瞬间爆发出积蓄已久的力量勃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4 02:42
题中为何称“戏答”,因为诗人此时是“罪戾之人”,而诗中要达表的又有深层含意,虽说不怒,怨意甚明,如此便用掩饰之词“戏答”;另一方面,他与*珍感情至善,可用“戏答”。
作为一首近体诗,首联破“早春”之题:作为“小州”、“下县”的夷陵小城,由于地处僻远,山重水隔,虽然已是二月,却依然春风难到,百花未开。交待了时间、地点和山城早春的气象。春风不到,暗寓皇恩不到,然怨而不怒。这一联起得也十分巧妙,前句问,后句答。欧阳修对首联也相当满意,尝自评说:“‘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若无下句,则上句何堪?既见下句,则上句颇工。”(《笔说·峡州诗话》),此说甚是,首句是种抽象的感受,若无“二月山城未见花”的坐实,则首句不免失之空泛,此为其一;其次,此两句本是先由“二月”“未见花”引发,却以倒装出之,一问一答,引人入胜。[1]清人许印芳评之:“起句妙在倒装,若从未见花说起便是凡笔”。(《瀛奎律髓汇评》卷四)。
颔联承首联“早春”之意,选择了山城二月最典型、最奇特的景物铺开描写,恰似将一幅山城早春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对夷陵的风物,他在诗文中多次提到,如《夷陵县至喜堂记》云:“有稻与鱼,又有桔柚茶笋四时之味”。“其覆皆用茅竹”。在《初至夷陵答苏子美见寄》中有“野篁抽夏笋,丛桔长春条。”的诗句。可见,竹、桔是他见到各物之中印象最深的,他也以此为精神寄托,作为他人格的象征。选取景物别有用意,写来别有韵味。上句说,冬天的残雪还在桔枝上,然“残雪”之下去年采摘剩下的桔果星星点点显露出来,经过一冬风霜雨雪,红得更加鲜艳,在白雪的映衬下,如同颗颗跳动的火苗,融化了霜雪,报道春天的到来。这一句把残景写活,写出生机,写出特色,可以说古今再也没有一位诗人用残雪、桔果来报春的了。下句说,还带着冰冻之声的春雷,将地下冬眠的竹笋惊醒,它们听到了春天的讯息,振奋精神,准备破土抽芽了。诗人以二十四节气中“惊蛰”,蛰虫在冬眠中被春雷所惊醒来状写春笋,以一个“欲”字赋予竹笋以知觉,以地下竹笋正欲抽芽之态,生动形象地描绘别人尚未觉察到的“早春”。颔联所写的“早春”是在春风不到的情况下,诗人先知先觉,最先找到的春景,然而又是十分典型的春色,于料峭春寒中见出盎然春意,颇富生机。
颈联由写景转为写感慨。诗人远谪山乡,虽有好友的关照与相陪,毕竟心系国事民生,听北归春雁声声鸣叫,勾起了无尽“乡思”——被贬前生活工作的洛阳;不正如同故乡一样令人怀念吗?由往事的回忆联想到目下的处境,抱病之身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年头。时光流逝,景物变换,怎不叫人感慨万千!该怎样排遣心中的郁闷呢?诗人并没有消沉,于是尾联落到“待春”上:“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意即:我曾经在产花名园洛阳享受过美丽的春光,虽然僻野之地的山花不可与名贵的牡丹相比,但还是等待着这迟开的山花吧。他在另一首诗《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中,也有“曾是洛阳花下客,欲夸风物向君羞”的诗句。在这里,对野花的迟开并不介意,也不哀叹,而是深信它们一定会开放。还有一首《戏赠丁判官》的诗中,有这样的诗句“须信春风无远近,维舟处处有花开”,同样都是表现出一种*、自信、乐观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