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的太监和宦官都不干好事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9 22:41
我来回答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8 08:30
除了郑和外还有蔡伦。
宦官为患,历代有之,唐朝为甚。唐朝中期之后,宦官把持朝政,掌握军政大权,掌握皇帝废立,最终葬送了唐王朝。唐朝在开国之初设立内侍省,名列六省之一,但唐太宗明确规定内侍省不置三品官,监、少监、内侍地位最高,也仅列四品,在宫中守卫门阁、穿黄衣、吃皇粮而已。武则天当政时,宦官人数增加。唐中宗时宦官一度超过三千人,超授七品以上员外官者千余人,但职责、地位并没有改变。
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唐朝到达顶盛时期,到现在还让我们念念不忘。但是,否极泰来,物极必反。开元年间已经危机四伏,天宝年间即暴发了安史之乱。宦官干预朝政,也是从唐玄宗开始的。唐玄宗剪除韦后集团,恢复李唐江山,登上皇帝宝座,宦官是出了大力的,所以他上台后首先打破了内侍不设三品官的禁令,宦官中稍有称旨者,即授三品左右监门卫将军。杨思勖统军征讨,位至骠骑大将军,为武散官从一品,封虢军公。高力士也官至骠骑大将军,封齐国公。高力士实在是太聪明了。他首先是把皇上哄得团团转。玄宗常说:“力士当班,我就能睡得安稳。”各处送来的奏章,高力士先经手,大事报玄宗,小事直接处理。——其实你想,呈报给皇上的,多为军国要事,能有多少鸡毛蒜皮的小事?力士是从皇上手中截取权力。手里有权,就不怕没人来巴结。高力士建修宝寿寺,寺内大钟铸成时,举行了庆典,史书上记载是“举朝毕至”。来的*显贵都要敲钟,敲一下等于礼金若干。大家都看出了门道,多则敲二十几下,少则敲十几下。仅此一项,力士收入不菲。何况力士还有其他收入,何况宦官又不是只有力士一个人!这样下来的结果是,城中豪宅名园,太监占去了三成以上。瀛洲人吕玄晤在京城做小吏,女儿稍有姿色,送给力士做了夫人,自己因此到了“少卿”的高位。此其小者。李林甫、杨国忠、安思顺、高仙芝等等,因厚结力士而出将入相。此又其小者。玄宗称力士为将军而不呼其名,肃宗做太子时呼力士为二兄,其他诸王大臣称为阿翁,驸马还要矮一辈,称其为爷! 此又其小者,到后来,宦官要取皇帝而代之了。代宗皇帝上台,曾借助于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的力量。李辅国对代宗说:“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代宗皇帝看在眼里,听在耳里,气在心里,苦于没有办法,还得尊他为“尚父”!此又其小者。宦官刘克明、田务成等看敬宗不顺眼,趁酒酣*时把皇上给杀了!玄宗之后,唐朝还有十三个皇帝,全部是宦官扶持起来的。
安史之乱后,宦官权力进一步扩张,并呈现出制度化的趋势。安史之乱暴发,玄宗皇帝领着三宫六院皇子皇孙逃往四川。宦官李辅国给太子李亨即后来的肃宗出主意,从玄宗护卫部队出分出一部分,远走朔方,另图发展。天宝十五载(756年),李辅国因拥戴肃宗即位,判元帅府行军司马,宦官开始掌握兵权。唐肃宗任命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即九节度总监军。吐蕃入寇长安,唐代宗奔陕,鱼朝恩以迎卫有功,加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还京后领神策军入禁中,成为禁军。宦官一方面掌握禁军,控制皇帝,还在各节度使处设置监军,控制各地军队。同时在*上,宦官们又在皇宫大内设内诸司,与朝庭的中书门下及六部、九卿遥相对应,使得中书、门下成了内诸司的执行机构。这样一来,军政大权,悉出宦者,有唐一代,不得解脱。
宦官专权,历来是惹人愤恨的。但时至今日,应该心平气和地对待了。宦官专权,根源在于封建*,在于“惟以一人治天下”的**。古代中国*的特点,是君权神授,君权与相权制衡。皇帝们为独断专行,时常剥夺宰相的权力,然后委托给身边的人——后妃,外戚,宦官,侍卫等等,到了明清时期,干脆不设宰相。宦官本身,也是挺可怜的。史*载,在唐朝,诸道岁进阉儿,号“私白”,以福建、岭南最多。因发现白居易而名垂千古的文人顾况曾写过一首古体诗,名为“囝一章”。囝音jian,三声。闽地风俗叫儿子为“囝”,称父亲为“郎罢”。诗曰:“囝生闽方。闽吏得之,乃绝其阳。为臧为获,致金满屋。为髡为钳,视如草木。天道无知,我罹其毒。神道无知,彼受其福。郎罢别囝,吾悔生汝。及汝既生,人劝不举。不从人言,果获是苦。囝别郎罢,心摧血下。隔地及天,及至黄泉,不得在郎罢前。”宦官们虽说衣食无忧,但自小失去生父生母,过着“不人道”的日子,一天到晚小小翼翼地侍候着,一不小心,小命都没了。读一读,你不觉得可怜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8 08:30
干了好事的太监没留名```就这么简单``
`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8 08:31
因为他们心情不平衡想报复社会给他们带来的不满...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8 08:32
由于内分泌失调会社会因素而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反逆行为。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8 08:32
他们的身份、地位和职责规定了他们要作的只是听话、听话、再听话。稍有几个不满现状的就只有反抗、反抗、再反抗了。
如果古代的皇帝们稍微有“以人为本”的思想,随便一年给他评几个“感动宫廷”优秀宦官、优秀太监,就会有很多留名的好太监好宦官了。
其实也还是有的,像毕升(找不到那个字,凑合着看),像郑和等都还是很好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8 08:33
楼上说的对,并不是所有太监都不好.还不都是那么几个人比较坏么.多数都没留名么.还有这也是由他们的职业决定的,因为他们较接近皇帝,容易影响到皇帝,才有可能干坏事,难道你指望一个乞丐说句话,就能破坏国家安定么,呵呵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8 08:30
除了郑和外还有蔡伦。
宦官为患,历代有之,唐朝为甚。唐朝中期之后,宦官把持朝政,掌握军政大权,掌握皇帝废立,最终葬送了唐王朝。唐朝在开国之初设立内侍省,名列六省之一,但唐太宗明确规定内侍省不置三品官,监、少监、内侍地位最高,也仅列四品,在宫中守卫门阁、穿黄衣、吃皇粮而已。武则天当政时,宦官人数增加。唐中宗时宦官一度超过三千人,超授七品以上员外官者千余人,但职责、地位并没有改变。
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唐朝到达顶盛时期,到现在还让我们念念不忘。但是,否极泰来,物极必反。开元年间已经危机四伏,天宝年间即暴发了安史之乱。宦官干预朝政,也是从唐玄宗开始的。唐玄宗剪除韦后集团,恢复李唐江山,登上皇帝宝座,宦官是出了大力的,所以他上台后首先打破了内侍不设三品官的禁令,宦官中稍有称旨者,即授三品左右监门卫将军。杨思勖统军征讨,位至骠骑大将军,为武散官从一品,封虢军公。高力士也官至骠骑大将军,封齐国公。高力士实在是太聪明了。他首先是把皇上哄得团团转。玄宗常说:“力士当班,我就能睡得安稳。”各处送来的奏章,高力士先经手,大事报玄宗,小事直接处理。——其实你想,呈报给皇上的,多为军国要事,能有多少鸡毛蒜皮的小事?力士是从皇上手中截取权力。手里有权,就不怕没人来巴结。高力士建修宝寿寺,寺内大钟铸成时,举行了庆典,史书上记载是“举朝毕至”。来的*显贵都要敲钟,敲一下等于礼金若干。大家都看出了门道,多则敲二十几下,少则敲十几下。仅此一项,力士收入不菲。何况力士还有其他收入,何况宦官又不是只有力士一个人!这样下来的结果是,城中豪宅名园,太监占去了三成以上。瀛洲人吕玄晤在京城做小吏,女儿稍有姿色,送给力士做了夫人,自己因此到了“少卿”的高位。此其小者。李林甫、杨国忠、安思顺、高仙芝等等,因厚结力士而出将入相。此又其小者。玄宗称力士为将军而不呼其名,肃宗做太子时呼力士为二兄,其他诸王大臣称为阿翁,驸马还要矮一辈,称其为爷! 此又其小者,到后来,宦官要取皇帝而代之了。代宗皇帝上台,曾借助于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的力量。李辅国对代宗说:“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代宗皇帝看在眼里,听在耳里,气在心里,苦于没有办法,还得尊他为“尚父”!此又其小者。宦官刘克明、田务成等看敬宗不顺眼,趁酒酣*时把皇上给杀了!玄宗之后,唐朝还有十三个皇帝,全部是宦官扶持起来的。
安史之乱后,宦官权力进一步扩张,并呈现出制度化的趋势。安史之乱暴发,玄宗皇帝领着三宫六院皇子皇孙逃往四川。宦官李辅国给太子李亨即后来的肃宗出主意,从玄宗护卫部队出分出一部分,远走朔方,另图发展。天宝十五载(756年),李辅国因拥戴肃宗即位,判元帅府行军司马,宦官开始掌握兵权。唐肃宗任命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即九节度总监军。吐蕃入寇长安,唐代宗奔陕,鱼朝恩以迎卫有功,加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还京后领神策军入禁中,成为禁军。宦官一方面掌握禁军,控制皇帝,还在各节度使处设置监军,控制各地军队。同时在*上,宦官们又在皇宫大内设内诸司,与朝庭的中书门下及六部、九卿遥相对应,使得中书、门下成了内诸司的执行机构。这样一来,军政大权,悉出宦者,有唐一代,不得解脱。
宦官专权,历来是惹人愤恨的。但时至今日,应该心平气和地对待了。宦官专权,根源在于封建*,在于“惟以一人治天下”的**。古代中国*的特点,是君权神授,君权与相权制衡。皇帝们为独断专行,时常剥夺宰相的权力,然后委托给身边的人——后妃,外戚,宦官,侍卫等等,到了明清时期,干脆不设宰相。宦官本身,也是挺可怜的。史*载,在唐朝,诸道岁进阉儿,号“私白”,以福建、岭南最多。因发现白居易而名垂千古的文人顾况曾写过一首古体诗,名为“囝一章”。囝音jian,三声。闽地风俗叫儿子为“囝”,称父亲为“郎罢”。诗曰:“囝生闽方。闽吏得之,乃绝其阳。为臧为获,致金满屋。为髡为钳,视如草木。天道无知,我罹其毒。神道无知,彼受其福。郎罢别囝,吾悔生汝。及汝既生,人劝不举。不从人言,果获是苦。囝别郎罢,心摧血下。隔地及天,及至黄泉,不得在郎罢前。”宦官们虽说衣食无忧,但自小失去生父生母,过着“不人道”的日子,一天到晚小小翼翼地侍候着,一不小心,小命都没了。读一读,你不觉得可怜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8 08:30
干了好事的太监没留名```就这么简单``
`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8 08:31
因为他们心情不平衡想报复社会给他们带来的不满...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8 08:32
由于内分泌失调会社会因素而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反逆行为。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8 08:32
他们的身份、地位和职责规定了他们要作的只是听话、听话、再听话。稍有几个不满现状的就只有反抗、反抗、再反抗了。
如果古代的皇帝们稍微有“以人为本”的思想,随便一年给他评几个“感动宫廷”优秀宦官、优秀太监,就会有很多留名的好太监好宦官了。
其实也还是有的,像毕升(找不到那个字,凑合着看),像郑和等都还是很好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8 08:33
楼上说的对,并不是所有太监都不好.还不都是那么几个人比较坏么.多数都没留名么.还有这也是由他们的职业决定的,因为他们较接近皇帝,容易影响到皇帝,才有可能干坏事,难道你指望一个乞丐说句话,就能破坏国家安定么,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