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9 23: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26 17:45
晋有“建武四年金铜佛像”,是早期(307)作品。“依经熔铸,各务仿佛”。仿外来形制,风格古朴。刘宋“元嘉十四年金铜佛像”(现在日本京都),是韩谦(437)施造的鎏金佛趺坐禅定像。基本外形衣饰处理承早期,造像柔丽富有表情的面目,修整符合体型与动作规律的衣纹,显示了对人物的理解,表现技巧成熟,背光富有装饰性的火焰纹,以及整个佛像与座的造型揭示了对艺术规律的掌握。形象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与戴氏造像特点相符合。北魏“太和十七年造释迦铜像”(中国历史博物馆藏),郭雅(493)造,雕铸立式佛像。出色的有“永平四年造弥勒铜像”(天津南郊出土),座有铭文“章武县人王零珍”,“永平四年五月”(511)造像人记。立像、背光、基座组成,高30厘米,形象符合“秀骨清象”的时尚风格。面容清癯而含微笑,神态端庄而透生动。高髻袒胸,窈窕身姿。右手示“无畏印”,前臂举起指向上掌向外,左手示“与愿印”,垂臂指向下掌向外,衣纹作水波式,“曹衣出水”略带飘举,实属“枋耘佛像”形式,为“接引佛”形象,足登莲蓬垂瓣,尖叶形火焰背光,衬罩全身,下为中空台座。肖梁“天监四年金铜佛像”(历史博物馆),原鎏金立像(505),小如手指,人称“袖珍佛像”,以小巧见称。六朝铜铸佛像伊始,有巨制有小品,多为“行象”小型。为寺庙或家庭佛龛陈设、崇拜之余不乏可赏之处。统一风格中各代自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