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烽的主要作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30 00:1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1 12:20
小说:茶人三部曲 (《南方有嘉木》 、《不夜之候》 、《筑草为城》)、《斜阳温柔》、《飘羽之重》
报告文学:《家国书》
散文:《瑞草之国》、《走读西湖》
其中《茶人三部曲》(第一、二部)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小说以绿茶之都杭州忘忧茶庄家族四代人起伏跌宕的命运为主线,展现了茶人在忧患深重的人生道路上挣扎前行的气质和精神。杭九斋是清末忘忧茶庄的传人,不好理财治业,最终死在烟花女子的烟榻上。下一代茶人叫杭天醉,生长在*诞生的时代。有学问,有才气,也有抱负,但却优柔寡断,最终不得已逃遁佛门。他所生的三子二女,经历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时代,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兴衰起落的全过程。小说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这部以《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三部小说组成的长篇三部曲,从1990年开始写作,共用了十年的时间,分别于1995年、1998年、1999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并被改编成电视剧播出。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茶人三部曲作者简介
自1979年以独幕话剧《承认不承认》初露锋芒以来,王旭烽的创作之路已累积近400万字的丰富作品。她的代表作包括《春天系列》、《西湖十景系列》以及备受瞩目的《茶人三部曲》。此外,《饮茶说茶》、《杭州史话》以及大型电视片《浙江七千年》和《话说茶文化》(她为主要撰稿人)等也进一步巩固了她在文学界...
王旭烽的主要作品
小说:茶人三部曲 (《南方有嘉木》 、《不夜之候》 、《筑草为城》)、《斜阳温柔》、《飘羽之重》报告文学:《家国书》散文:《瑞草之国》、《走读西湖》其中《茶人三部曲》(第一、二部)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绿茶之都杭州忘忧茶庄家族四代人起伏跌宕的命运为主线,展现了茶人在忧患深重...
王旭烽主要作品
《茶人三部曲》的创作历时十年,从1990年开始,分别在1995年、1998年和1999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展示了作者的深厚功底和对历史的深刻洞察。这部作品不仅文学成就显著,还被改编成了电视剧,让更多人得以领略其魅力。除了小说,《家国书》是王旭烽的另一部报告文学作品,展现了他对家国情怀的深入挖掘。...
王旭烽创作《茶人三部曲》
王旭烽回归教育,投身茶文化教育 经历了十年的沉淀和努力,王旭烽完成了备受瞩目的《茶人三部曲》,并荣获茅盾文学奖。尽管公众多是通过她的作品认识她,但她本人更愿意将回归教育看作是“归队”。她强调,自己始终是一名“茶人”,致力于茶文化的探究。卸下省作协副主席职务后,王旭烽转战大学教育,教授...
王旭烽人物简介
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他的长篇小说《茶人三部曲》的第一部《南方有嘉木》,这部作品在1995年获得了国家“五个一工程”奖以及国家八五计划优秀长篇小说奖,更在浙江省第二届鲁迅文艺奖中脱颖而出,展现了其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进入新世纪,王旭烽的创作继续得到高度认可。2000年,《南方有嘉木》和第...
王旭峰人物简介
自1979年他的第一部独幕话剧《承认不承认》登上文坛以来,王旭烽的创作生涯已积累了近400万字的丰富作品。他的代表作包括《春天系列》、《西湖十景系列》以及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茶人三部曲》。这部作品耗时十年,从1863年的太平天国撤出杭州开始,一直叙述到1998年杭州国际和平馆的...
如何评价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
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以六代茶人的兴衰更替,串联起自太平军起义至21世纪的中国发展史,描绘了时代更迭下中国人独有的品质与性情。其中最引人深思的一句话是“内清明,外直方,吾与尔偕藏”,寓意做人要刚正方直、智圆行方、想事周全、心里明亮,以求达到人生顺利、万事亨通的境界。但达到这一...
王旭烽主要经历
在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王旭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她一边精心编写教材,一边亲自授课,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分享给学生们。她曾表示,以前的创作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而到学院后,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可能会创作更多与茶相关的作品。尽管在茅盾文学奖揭晓后被誉为“黑马”,但她本人谦虚地自比为...
走读西湖:从湖西开始的风雅之行作者简介
在近二十年的文学生涯中,王旭烽在杜鹃的歌声和烟雨楼的氛围中挥洒笔墨,累计创作了超过400万字的作品。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茶人三部曲》,这部作品耗时十年精心打磨,前两卷更是荣获了第五届矛盾文学奖的殊荣。除此之外,他还发表了多部小说和随笔,特别关注茶文化和杭州地方文化史,凭借独特的...
王旭峰创作风格
王旭烽的创作风格如同她笔下的龙井茶,十年磨一剑,作品《茶人三部曲》备受赞誉。对联中的“谁为荼苦,其甘如荠”仿佛是对她及作品的精准描绘,揭示了其深邃的文学内涵。小说以"文革"时期为背景,将杭氏家族的第四、第五代人物置于历史的洪流中。这个时代的广阔与细微,都在吴、杭两个家族的交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