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18*第一场雪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5:46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7 09:41

目标: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骤然、玉屑、俗话、谚语、馒头、毛茸茸、沉甸甸、掷雪球、瑞雪兆丰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

4.领悟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进行语言积累和表达方法的领悟。

2.体会作者借描写雪景所表达的预见到来年小麦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句。

(1)俗语说,“瑞雪兆丰年”。这并不是迷信,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

(2)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作是“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3)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2.作者是怎样在描述瑞雪的过程中透露自己内心的喜悦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骤然、玉屑、俗话、谚语、馒头、毛茸茸、沉甸甸、掷雪球、瑞雪兆丰年。

2.按照要求预习课文。

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大家都见过雪吗?下雪是冬天特有的自然景象。说说自己的经历。

2.播放“下雪”视频和“雪景”视频,谈谈感受。

3.谈话:一场大雪后,往往给人们带来欣喜和快乐。我们今天学习课文《第一场雪》,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入冬的第一场雪,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的。

4.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

二、预习课文

1.学习生字新词。

2.认真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这第一场雪的,写出了这场雪的哪些特点。

3.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多读读,可以在旁边写一点自己的感受。

4.质疑。

三、检查预习完成情况

1.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2.读过课文,说一说胶东半岛的第一场大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对作者所说的“瑞雪兆丰年”你又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四、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按你的想法,如果要写“第一场雪”应抓住哪些特点写?作者写“第一场雪”抓住了哪些特点来写的?与你的想法有哪些相同和哪些不同?

小结:因为是“第一场雪”,所以作者抓天气骤然变冷这个特点来写;又写雪前、雪中、雪后的情景,并对第一场雪进行了联想议论。

2.读通课文,理清脉络。按“下雪前”“雪中”“雪后”“联想”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2)下雪前的天气变化。

第二段(3)下雪时的景色。

第三段(4、5)雪后的景象。

第四段(6、7)作者的联想。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思考课后练习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

2.领悟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分段朗读课文。

二、教师点拨、突破难点,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段,大家思考:这一段的两个小节,各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分小组议论。(雪大、雪景美、人欢乐)

(1)雪后的景色是怎样的?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2)出示课文插图,结合课文内容想像第一场雪后的壮丽景象,学生可边看图边说。

3.课文怎样写孩子们欢乐的心情?“那欢乐的叫喊声,都快把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了。”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目的是什么?

4.朗读课文,读出喜爱之情。

过渡:其它几段又写的是什么呢?学习其余几个段落。

三、学习第一段

1.朗读第一段,找出表示时间和天气变化的语句,并在书中勾画出来。

2.全班交流。

3.朗读第一段。

四、学习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下雪时作者怎样按先后顺序记叙了下雪的过程?先找出表示先后的词,再找出相应的下雪情景。

2.用对读的形式进行交流。

3.小结:这一段雪中的景象作者写得很细致,不仅写了样子——“鹅毛般的雪花”,颜色——“地上白了”;而且写了声音——“籁籁地不断往下落”,偶尔压断枯枝,咯吱一声响”。所以这段写得有序、有色、有形、有声。

五、学习第四段

1.齐读这一段,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你怎样理解 “瑞雪兆丰年”的?它的科学根据是什么?

3.作者由第一场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六、总结

1.朗读全文。

2.你认为这篇课文哪部分写得好?好在哪里?

3.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语句。

2.抄写你觉得写得好的语句。

3.收集有关资料,结合课文内容,试写一篇说明雪的作用的短文。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教学过程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引导学生重点学习课文第三段在描写放晴后的雪景时,情景交融,字字句句流露出喜悦之情。在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中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认真阅读,加深对中心思想的理解。教学设计还注意了媒体的使用,注重学生的感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7 10:59

本文写于1962年。1960年至1962年,正是我国遭受自然灾害的时期。当时粮棉欠收,国民经济遭到了暂时的困难。人们是多么盼望能有一个好收成啊。1962年冬天,作者在胶东半岛的农村,看到这第一场大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心里无比喜悦,写下了这篇散文。文章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大雪,讲述了“瑞雪兆丰年”的科学道理,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7 12:34

下雪 赏雪 颂雪

——《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镇中心小学 谢远品 443211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场雪》,是一篇情文相融、描述精练的短文,寥寥数语,“下雪、赏雪、颂雪”的全过程及蕴含其间的雪韵、雪情便跃然纸上,可谓字字带景,句句含情。如何引导学生吸纳、内化这篇经典课文,在提前布置学生探究(收集有关雪的图片、短文、影音材料)的基础上,可以按下列思路来引导。
一、谈雪
通过学生间交流记忆中的或其他途径获得的雪景、雪情、雪趣,为学习课文作铺垫。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雪吗?
生:喜欢。(绝大多数学生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师:为什么喜欢呢?说说原因好吗?
生:可以堆雪人、看雪景、赏雪趣。(有些学生甚至还想讲讲发生在雪中的故事,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将各自收集的关于“雪”的资料拿出来,相互交流交流。(可以让同学们讲一讲“资料”中的故事,对影音资料老师可提供媒体让学生播放)
[“谈雪”贵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雪”的氛围中来学习《第一场雪》]
二、读雪
“读雪”就是要让学生去读课文,在读中领会、在读中感悟。读的过程中兼以老师的经典点拨,促使学生真正的读懂课文。
1、感知雪韵。
(1) 读顺,先听范读后自读。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静静的感悟一下“第一场雪”,看:已经开始了(老师播放录音,学生静静的欣赏)。
师:美吗?我们自己读一读好吗?(学生自读课文对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或老师)。
在这里,老师尽可能的少提要求(不一定非要“带着问题读书”),
让学生放开思路读。
(2)读懂,在读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边读边划出最感兴趣或者描写最恰当的句子、段落,并将感受写在课文的旁边(课文的空白处)。
(3)读熟,将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
2、感悟雪情。
(1)下雪—感悟描述的精练。
课文1—3自然段主要是在写下雪的情况,这部分的最大特点是将阵阵寒意和簌簌冬雪蕴含在精练的语句中。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读了课文,说说看,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作者的语言的精练呢?(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前天……;昨天……。”、“前些天……,昨天清早……中午……。”、“开始……不久……”。
(老师有针对性的指名学生把这些句子或者段落完整地读一读,在读中领会)
师:是的,作者就是用这些高度概括的语句,串起了萧萧寒风和纷纷瑞雪,易读易解。我们再把这些地方读一读好吗?
(学生各自再读课文)
(2)听雪—领会作者的心情
师:同学们,第一场雪是那样的令人惊喜,作者期盼着,哪怕夜晚了,他仍然在用耳朵静静的欣赏呢!我们也来听听吧。
(老师引导学生去“听雪”,即读有关的段落,“簌簌”的落雪声,以及枯枝被积雪压断的声音等等。在这里既反映了雪大,更反映了作者对“第一场雪”的喜爱,因此,才有了后面“赏雪”中的愉悦。因而,对这部分内容,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吸纳,忌教师的生硬点拨和指导。)
(2)赏雪—体会文情的交融。
师:同学们,面对第一场雪,你们想不想走进去看看呢?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学生边阅读边整理,然后回答)
在学生进行广泛的自读与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流。
生甲:作者先描写了所看到的整个的雪景(整体描写),“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生乙:紧接着,作者走进了雪中,进行了仔细的描述:光枝干的柳树和松树、柏树上的景色……
生丙:作者眼中的雪景有动有静,如“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雪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还有“咯吱咯吱”的响声和孩子们“欢乐的叫喊声”,把“第一场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及人与景的和谐统一描绘得非常完美。
师:是呀!作者怀着一种愉悦的心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全景的、动态的雪景。
在欣赏的基础上,老师可鼓励学生进行回味性描述(想象),比如:你看到的雪景也是这样的吗?通过适当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在拓展性想象训练的方式上,既可分组进行,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
(3)颂雪—感悟自然的和谐。
颂雪,借介绍雪对庄稼的好处,感悟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体会文章的美丽而不空洞。
师:同学们,课文中作者仅仅是在向我们介绍雪吗?(作者还由雪想到了什么呢?)
生:作者想到了农业、想到了来年应该是一个丰收年……
师: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会想到“丰收年”呢?(放开学生的思路,在学生自主想象的基础上,老师可引导到“前几年,农村遇到了全所未有的自然灾害,粮食减产”的现实上来,表达了作者一种期盼的心情。)
老师要指导学生就课文中作者的联想仔细的读一读、想一想,尤其是文中引用的一些质朴且富含浓浓的乡土气息的谚语,通过仔细读,使学生不仅对雪的认识会更丰富一些,而且还能使学生感受到如何在作文中进行表情达意。因此,在这里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读、思、议,另一方面,我们在感悟书中谚语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列举一些自己收集的关于雪的谚语(其他也可),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生对雪的认识。
三、积“雪”
1、解疑
师:同学们都读了也欣赏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特殊的感受需要表达的吗?当然也包括你的疑问(不理解的),请同学们都提出来。
[在交流中互补,在交流中升华。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吸取更多的营养]
2、积累
师:同学们,你能把课文背下来吗?怎样背?
学生间交流积累的方法,并试着进行背诵。
课后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但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将整篇课文背诵下来,这对学生在习作中学会准确描述和表达、强化语感是极有帮助的。当然,我们要注意背诵方法的指导,因为背诵的过程仍然是理解与升华的过程。
3、拓展
安排学生进行“课外练笔”训练,既可以写一种自然现象,也可以描述一处景物。要真心体会、合理想象,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一场雪》是语文第11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本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是一篇学习语文,熏陶情感、有很强美感的好文章。作者用丰富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瑞雪图。情溢言表,充分体现了作者由这场雪预见到明年粮食丰收而无比喜悦之情。

本册书有两则读写例话,2单元的“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六单元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在学习了〈〈鸟的天堂〉〉后,本课也就初步具备了让学生自己体会作者用什么方法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的条件。

二、教学设计

根据我班实际以及自己的体会,我准备用两课时完成,作了以下安排:

第一课时,我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交流预习,在预习作业中,我就安排了写的作业:如,找生字的形近字组词,同音字组词,文中的多音字组词,勾画文中生词以及自己认为好的词汇,解释难理解的词。查找与本文有关的背景资料。读的作业是读准字音,看谁读得熟。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我想,学生的“双基”基本知识的积累,要靠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字词抓起,落实到笔头上,才行。勾画文中学生自己认为好的词汇,这也是教会学生从课文中去积累。交流预习情况,既给每个学生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又给学生一个通过自己的认真准备,得到老师、同学认可,获得成就感的机会,这样,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电的舞台。

(二)是解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第一场雪的?(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联想)

(三)是学生找出下雪前天气变化的词语,并读出天气的变化。

第二课时,我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感受下雪时、下雪后美丽的景象,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领悟作者用什么方法把雪写美的,把喜悦之情表达出来的。针对这一问题,我安排了两步:

第一步,教学下雪时,我结合课后2题的第一个问,课文是怎样把这场雪的“大”写出来的?鼓励学生从下雪时这一部分找出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场雪下得大?通过学生找到“鹅毛般的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咯吱一声响”等的汇报后,美美地读一读。这时,老师大大地鼓励,为学生下一步的自读自悟提供了兴奋点。

第二步,让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大胆汇报,这么大的雪下了整整一夜,雪后,那一幅粉妆玉砌的世界。你认为哪里写的最美,为什么?作者联想到了什么,从这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感情?这一环节教学中,我想说两点我体会深的地方:

〈一〉品味重点词语是理解感情的重要方法

对雪后景象的描述,从整体到部分,由景物到人物,从静态到动态,有声有色有形。教学这一段时,我紧紧围绕“雪美”的词语,引导学生品评体味。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必有一部分内容学生能自读自悟,也会有一部分内容学生悟得肤浅,甚至出现偏差,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导读导悟。当学生抓住了重点段内容精读品悟后,为了使学生更深入、更透彻地领悟文章的内涵,教师还要进行画龙点睛的点拨、指导。

师:同学们读了这段课文,都好像置身于那雪后的美景之中。"嗬!好大的雪啊!"

这句话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生:流露出作者惊讶的心情。

生:是惊奇。

师:只是惊讶、惊奇吗?再仔细读一读,注意这句话的标点符号,悟一悟。(学生再细读这一段课文,通过充分感知、反复习染达到心领神会的目的。)

生:是又惊又喜。

生:是喜悦和赞叹。

师:"我"赞叹这……

生:雪下得真大啊!

生:雪后的景色真美啊!

师:作者还赞叹什么?

生:小孩、大人是多么高兴啊!师:是啊,这一"嗬"字饱含了作者的喜悦和赞叹之情,为雪大而喜,为雪美而赞,为人欢而叹,我们应如何通过朗读来表达这一情感呢?(学生练习朗读)

运用感悟进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提高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并能使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发表自己独特的、新颖的见解,逐步提高自读自悟的能力。

透过一个“嗬”字,品味出作者对大雪的赞叹之情。经过品评,学生悟到,这一“嗬”含三赞:一赞雪之大;二赞雪景美;三赞人之欢。真是一字传神,意境全出,通过仔细品味,达到“一字未宜忽,话语悟其神”的效果。教学中抓住重点词语品味与揣摩,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从而实现由情到理的过渡。
这样,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启发他们形成与作者比较贴近的思想感情,引起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掌握,而且有利于学生正确的认识、正确的信念、正确的道德的形成。
〈二〉结合背景 体会感情

冬天下雪,对于北方人来说并不希奇,然而这里的“第一场雪”却非同一般,特别是蕴含在“第一场雪”这篇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却不是见过几场雪、读几遍课文就能理解、体会到的,必须下一番真功夫。特别注重对“情”的体会。
对“第一场雪”这篇课文的理解,如果只是停留在看到雪大、雪景美后产生的喜悦心情上,只是停留在对自然环境的喜爱,赏雪啊,赞雪啊,就很难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我想不仅应该理解体会到作者流露出的喜悦心情,而且还应理解体会到产生这种喜悦心情更深一层的原因,那就是当时的社会背景(三年自然灾害使国家在经济上遇到了暂时困难)和作者的立场观点枣对农业生产的关切,对群众生活的关切,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感,相信会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信念,所以,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是’瑞雪兆丰年”,预示着来年农业的大丰收,预示着我们国家将要走出困境,前途更加光明。理解到这样的深度,就贴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教育者先受到了教育。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师应该首先理解体会到,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如果学生没有理解体会到,学生不动情,那就没有达到教学目的。所以,光教师受到教育还不行,还得让学生产生“共鸣”。
通过前面课文的教学,学生对“瑞雪”已经有了形象的认识,也受到了“喜悦”的感染,讲到这里,着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丰年”的景象加以描绘,使学生在脑子里产生一幅丰年图。在这样的基础上,提问眼下的“瑞雪”为什么会“兆”(预示)来年是“丰年”呢?结合这部分课文内容并联系时代背景加以探究,“共鸣”就容易产生了。

在教学末尾,我设计了一个写的环节,师:看到那么美的雪,假如你是一个摄影者,你拍摄的照片会是怎样的画面呢?用你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写一写。这一环节也可在课后进行。

一、教学要求:
1、理解“粉妆玉砌、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的意思。
2、阅读课文,体会雪大、景美、人欢,理解“瑞雪兆丰年”的科学道理,感受作者的喜悦之情。
3、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雪大、景美、人欢,理解“瑞雪兆丰年”的科学道理,感受作者的喜悦之情。
三、教具准备:投影、图片、CD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生齐读课题)
课文按什么顺序来描写这场雪的?(指名回答)板书:雪前
雪中
雪后
2、下雪前,作者抓住了时间短、变化快,突出了天气骤冷。
板书:骤冷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2自然段。
(引读:师读时间,生读天气变化。)
3、小结:一天之内,天气变化如此之快,预示着这是一场大雪。
(二)感受雪大,体会景美、人欢:
1、这场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指名说)
板书:雪大
景美
2、雪的大、美,你是怎样从文字中感受到的呢?
请大家细读3——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圈圈点点,有什么感受随时用简洁的语句记下来。老师相信你的感觉是最准的。(生细读体会)
3、下面,把你最感兴趣的语句读给同桌听,读完后互相说说感受。(同桌读、说)
4、交流:先读句子,再说说自己的感受。师生议议、读读。(以下内容按学生思路安排教学)
A、第3自然段
抓住“鹅毛般的”“地上一会儿就白了”(视觉)
“簌簌地”“不断”“咯吱”“压断了”(听觉)体会夜静、雪大。
(指名说、读)
你们看他,读得轻轻地、缓缓地,多安静啊!把“夜静雪大”的意境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学着他再去读一读,看能不能读出这样的感受。(齐读第3自然段)
B、第4自然段
(1)“整整”(说明下雪时间长,雪下得大。)
指导朗读:语速慢、语气稍重
(2)“嗬!好大的雪啊!”(两个感叹号突出作者看到大雪景象的惊叹。)
指导朗读:突出“好大”,惊叹的语气
(3)从“罩”“厚厚的”“粉妆玉砌”整体感受雪大、景美。
指名读
说说你对“粉妆玉砌”的理解?
想不想亲眼看看粉妆玉砌的世界?先闭上眼睛,自己想象一下画面,——睁开眼睛。(出示画面:田野中、树林里、屋顶上、公园里的雪景图)
雪景美吗?(生:美)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
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练读、指名读、齐读)
说得好,读得也好。老师送你们几个描写雪景的词语。
(银装素裹、白雪皑皑、洁白无暇、冰凝雪积)
你还能说出其他的词吗?
(4)从(部分描写)树上积雪的静态描写、动态描写中感受雪大景美。
(指名读、说)雪大、景美在什么地方?
大家看——(出示柳树、松树积雪图)感受“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挂满、堆满”
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看到的雪景。
(看图试背:生练说、指名说,评议)
小结: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玉树琼枝,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指导朗读:亲切、喜爱之情
“簌簌地”“玉屑”“随风飘扬”“五光十色”(动态的雪景也很美。)
指导朗读:欢快、活泼
小结;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静态描写给人以幽静秀雅之感,动态描写给人明快热烈之感。这一动一静使景物特征更加鲜明,使画面更加迷人。
C、感受“人欢”
(出示图)下雪后,孩子们在干什么?(指名说)
他们可高兴啦!谁能读出高兴的语气?(指名读)
孩子的笑能把雪震下来吗?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指名说)
板书:人欢
作者抓住了雪大、景美的特点,给我们描绘出一个童话般的雪的世界。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写,再到粉妆玉砌的世界中去尽情地遨游一番吧!(配乐朗读:生自练、指名读)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雪后的美景再一次浮现在老师的眼前。
(三)体会联想,加深认识:
1、作者由第一场雪联想到了什么?
(生自读6、7自然段,四人小组讨论)
2、交流:
(1)“瑞雪兆丰年”的意思。(指名说)
这句话包含着怎样的科学道理?
3、此时此刻,作者看着眼前晶莹剔透的世界,听着耳畔孩子的欢声笑语,联想到明年的丰收,他的心情怎样?(高兴、激动、兴奋)
4、简介背景:
一场大雪使得作者如此兴奋和激动,这其中必有原因,大家想知道吗?
本文写于1962年,当时国家遭受连年的自然灾害,农业得不到丰收。这一场大雪预示着来年的丰收,预示着我国将从三年自然灾害中走出来。这第一场雪是第一个丰收年的信号,“瑞雪兆丰年”,作者能不高兴吗?瞧,农民们都高兴得扭起秧歌舞啦!
(出示图片)
5、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亲眼目睹了这一场雪,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模拟记者采访,学生说感受)
总结:作者不仅写了事物:第一场雪,还写了联想:瑞雪兆丰年,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点明了喜悦的原因,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充实,也深化了课文的主题。让我们带着无比喜悦的心情来朗读一次全文。(配乐)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搜集雪景资料,写一篇短文。
本文写于1962年。1960年至1962年,正是我国遭受自然灾害的时期。当时粮棉欠收,国民经济遭到了暂时的困难。人们是多么盼望能有一个好收成啊。1962年冬天,作者在胶东半岛的农村,看到这第一场大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心里无比喜悦,写下了这篇散文。文章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大雪,讲述了“瑞雪兆丰年”的科学道理,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7 14:25

下雪 赏雪 颂雪

——《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镇中心小学 谢远品 443211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场雪》,是一篇情文相融、描述精练的短文,寥寥数语,“下雪、赏雪、颂雪”的全过程及蕴含其间的雪韵、雪情便跃然纸上,可谓字字带景,句句含情。如何引导学生吸纳、内化这篇经典课文,在提前布置学生探究(收集有关雪的图片、短文、影音材料)的基础上,可以按下列思路来引导。
一、谈雪
通过学生间交流记忆中的或其他途径获得的雪景、雪情、雪趣,为学习课文作铺垫。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雪吗?
生:喜欢。(绝大多数学生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师:为什么喜欢呢?说说原因好吗?
生:可以堆雪人、看雪景、赏雪趣。(有些学生甚至还想讲讲发生在雪中的故事,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将各自收集的关于“雪”的资料拿出来,相互交流交流。(可以让同学们讲一讲“资料”中的故事,对影音资料老师可提供媒体让学生播放)
[“谈雪”贵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雪”的氛围中来学习《第一场雪》]
二、读雪
“读雪”就是要让学生去读课文,在读中领会、在读中感悟。读的过程中兼以老师的经典点拨,促使学生真正的读懂课文。
1、感知雪韵。
(1) 读顺,先听范读后自读。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静静的感悟一下“第一场雪”,看:已经开始了(老师播放录音,学生静静的欣赏)。
师:美吗?我们自己读一读好吗?(学生自读课文对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或老师)。
在这里,老师尽可能的少提要求(不一定非要“带着问题读书”),
让学生放开思路读。
(2)读懂,在读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边读边划出最感兴趣或者描写最恰当的句子、段落,并将感受写在课文的旁边(课文的空白处)。
(3)读熟,将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
2、感悟雪情。
(1)下雪—感悟描述的精练。
课文1—3自然段主要是在写下雪的情况,这部分的最大特点是将阵阵寒意和簌簌冬雪蕴含在精练的语句中。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读了课文,说说看,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作者的语言的精练呢?(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前天……;昨天……。”、“前些天……,昨天清早……中午……。”、“开始……不久……”。
(老师有针对性的指名学生把这些句子或者段落完整地读一读,在读中领会)
师:是的,作者就是用这些高度概括的语句,串起了萧萧寒风和纷纷瑞雪,易读易解。我们再把这些地方读一读好吗?
(学生各自再读课文)
(2)听雪—领会作者的心情
师:同学们,第一场雪是那样的令人惊喜,作者期盼着,哪怕夜晚了,他仍然在用耳朵静静的欣赏呢!我们也来听听吧。
(老师引导学生去“听雪”,即读有关的段落,“簌簌”的落雪声,以及枯枝被积雪压断的声音等等。在这里既反映了雪大,更反映了作者对“第一场雪”的喜爱,因此,才有了后面“赏雪”中的愉悦。因而,对这部分内容,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吸纳,忌教师的生硬点拨和指导。)
(2)赏雪—体会文情的交融。
师:同学们,面对第一场雪,你们想不想走进去看看呢?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学生边阅读边整理,然后回答)
在学生进行广泛的自读与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流。
生甲:作者先描写了所看到的整个的雪景(整体描写),“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生乙:紧接着,作者走进了雪中,进行了仔细的描述:光枝干的柳树和松树、柏树上的景色……
生丙:作者眼中的雪景有动有静,如“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雪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还有“咯吱咯吱”的响声和孩子们“欢乐的叫喊声”,把“第一场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及人与景的和谐统一描绘得非常完美。
师:是呀!作者怀着一种愉悦的心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全景的、动态的雪景。
在欣赏的基础上,老师可鼓励学生进行回味性描述(想象),比如:你看到的雪景也是这样的吗?通过适当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在拓展性想象训练的方式上,既可分组进行,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
(3)颂雪—感悟自然的和谐。
颂雪,借介绍雪对庄稼的好处,感悟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体会文章的美丽而不空洞。
师:同学们,课文中作者仅仅是在向我们介绍雪吗?(作者还由雪想到了什么呢?)
生:作者想到了农业、想到了来年应该是一个丰收年……
师: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会想到“丰收年”呢?(放开学生的思路,在学生自主想象的基础上,老师可引导到“前几年,农村遇到了全所未有的自然灾害,粮食减产”的现实上来,表达了作者一种期盼的心情。)
老师要指导学生就课文中作者的联想仔细的读一读、想一想,尤其是文中引用的一些质朴且富含浓浓的乡土气息的谚语,通过仔细读,使学生不仅对雪的认识会更丰富一些,而且还能使学生感受到如何在作文中进行表情达意。因此,在这里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读、思、议,另一方面,我们在感悟书中谚语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列举一些自己收集的关于雪的谚语(其他也可),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生对雪的认识。
三、积“雪”
1、解疑
师:同学们都读了也欣赏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特殊的感受需要表达的吗?当然也包括你的疑问(不理解的),请同学们都提出来。
[在交流中互补,在交流中升华。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吸取更多的营养]
2、积累
师:同学们,你能把课文背下来吗?怎样背?
学生间交流积累的方法,并试着进行背诵。
课后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但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将整篇课文背诵下来,这对学生在习作中学会准确描述和表达、强化语感是极有帮助的。当然,我们要注意背诵方法的指导,因为背诵的过程仍然是理解与升华的过程。
3、拓展
安排学生进行“课外练笔”训练,既可以写一种自然现象,也可以描述一处景物。要真心体会、合理想象,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一场雪》是语文第11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本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是一篇学习语文,熏陶情感、有很强美感的好文章。作者用丰富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瑞雪图。情溢言表,充分体现了作者由这场雪预见到明年粮食丰收而无比喜悦之情。

本册书有两则读写例话,2单元的“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六单元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在学习了〈〈鸟的天堂〉〉后,本课也就初步具备了让学生自己体会作者用什么方法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的条件。

二、教学设计

根据我班实际以及自己的体会,我准备用两课时完成,作了以下安排:

第一课时,我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交流预习,在预习作业中,我就安排了写的作业:如,找生字的形近字组词,同音字组词,文中的多音字组词,勾画文中生词以及自己认为好的词汇,解释难理解的词。查找与本文有关的背景资料。读的作业是读准字音,看谁读得熟。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我想,学生的“双基”基本知识的积累,要靠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字词抓起,落实到笔头上,才行。勾画文中学生自己认为好的词汇,这也是教会学生从课文中去积累。交流预习情况,既给每个学生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又给学生一个通过自己的认真准备,得到老师、同学认可,获得成就感的机会,这样,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电的舞台。

(二)是解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第一场雪的?(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联想)

(三)是学生找出下雪前天气变化的词语,并读出天气的变化。

第二课时,我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感受下雪时、下雪后美丽的景象,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领悟作者用什么方法把雪写美的,把喜悦之情表达出来的。针对这一问题,我安排了两步:

第一步,教学下雪时,我结合课后2题的第一个问,课文是怎样把这场雪的“大”写出来的?鼓励学生从下雪时这一部分找出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场雪下得大?通过学生找到“鹅毛般的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咯吱一声响”等的汇报后,美美地读一读。这时,老师大大地鼓励,为学生下一步的自读自悟提供了兴奋点。

第二步,让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大胆汇报,这么大的雪下了整整一夜,雪后,那一幅粉妆玉砌的世界。你认为哪里写的最美,为什么?作者联想到了什么,从这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感情?这一环节教学中,我想说两点我体会深的地方:

〈一〉品味重点词语是理解感情的重要方法

对雪后景象的描述,从整体到部分,由景物到人物,从静态到动态,有声有色有形。教学这一段时,我紧紧围绕“雪美”的词语,引导学生品评体味。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必有一部分内容学生能自读自悟,也会有一部分内容学生悟得肤浅,甚至出现偏差,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导读导悟。当学生抓住了重点段内容精读品悟后,为了使学生更深入、更透彻地领悟文章的内涵,教师还要进行画龙点睛的点拨、指导。

师:同学们读了这段课文,都好像置身于那雪后的美景之中。"嗬!好大的雪啊!"

这句话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生:流露出作者惊讶的心情。

生:是惊奇。

师:只是惊讶、惊奇吗?再仔细读一读,注意这句话的标点符号,悟一悟。(学生再细读这一段课文,通过充分感知、反复习染达到心领神会的目的。)

生:是又惊又喜。

生:是喜悦和赞叹。

师:"我"赞叹这……

生:雪下得真大啊!

生:雪后的景色真美啊!

师:作者还赞叹什么?

生:小孩、大人是多么高兴啊!师:是啊,这一"嗬"字饱含了作者的喜悦和赞叹之情,为雪大而喜,为雪美而赞,为人欢而叹,我们应如何通过朗读来表达这一情感呢?(学生练习朗读)

运用感悟进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提高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并能使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发表自己独特的、新颖的见解,逐步提高自读自悟的能力。

透过一个“嗬”字,品味出作者对大雪的赞叹之情。经过品评,学生悟到,这一“嗬”含三赞:一赞雪之大;二赞雪景美;三赞人之欢。真是一字传神,意境全出,通过仔细品味,达到“一字未宜忽,话语悟其神”的效果。教学中抓住重点词语品味与揣摩,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从而实现由情到理的过渡。
这样,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启发他们形成与作者比较贴近的思想感情,引起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掌握,而且有利于学生正确的认识、正确的信念、正确的道德的形成。
〈二〉结合背景 体会感情

冬天下雪,对于北方人来说并不希奇,然而这里的“第一场雪”却非同一般,特别是蕴含在“第一场雪”这篇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却不是见过几场雪、读几遍课文就能理解、体会到的,必须下一番真功夫。特别注重对“情”的体会。
对“第一场雪”这篇课文的理解,如果只是停留在看到雪大、雪景美后产生的喜悦心情上,只是停留在对自然环境的喜爱,赏雪啊,赞雪啊,就很难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我想不仅应该理解体会到作者流露出的喜悦心情,而且还应理解体会到产生这种喜悦心情更深一层的原因,那就是当时的社会背景(三年自然灾害使国家在经济上遇到了暂时困难)和作者的立场观点枣对农业生产的关切,对群众生活的关切,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感,相信会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信念,所以,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是’瑞雪兆丰年”,预示着来年农业的大丰收,预示着我们国家将要走出困境,前途更加光明。理解到这样的深度,就贴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教育者先受到了教育。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师应该首先理解体会到,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如果学生没有理解体会到,学生不动情,那就没有达到教学目的。所以,光教师受到教育还不行,还得让学生产生“共鸣”。
通过前面课文的教学,学生对“瑞雪”已经有了形象的认识,也受到了“喜悦”的感染,讲到这里,着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丰年”的景象加以描绘,使学生在脑子里产生一幅丰年图。在这样的基础上,提问眼下的“瑞雪”为什么会“兆”(预示)来年是“丰年”呢?结合这部分课文内容并联系时代背景加以探究,“共鸣”就容易产生了。

在教学末尾,我设计了一个写的环节,师:看到那么美的雪,假如你是一个摄影者,你拍摄的照片会是怎样的画面呢?用你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写一写。这一环节也可在课后进行。

一、教学要求:
1、理解“粉妆玉砌、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的意思。
2、阅读课文,体会雪大、景美、人欢,理解“瑞雪兆丰年”的科学道理,感受作者的喜悦之情。
3、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雪大、景美、人欢,理解“瑞雪兆丰年”的科学道理,感受作者的喜悦之情。
三、教具准备:投影、图片、CD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生齐读课题)
课文按什么顺序来描写这场雪的?(指名回答)板书:雪前
雪中
雪后
2、下雪前,作者抓住了时间短、变化快,突出了天气骤冷。
板书:骤冷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2自然段。
(引读:师读时间,生读天气变化。)
3、小结:一天之内,天气变化如此之快,预示着这是一场大雪。
(二)感受雪大,体会景美、人欢:
1、这场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指名说)
板书:雪大
景美
2、雪的大、美,你是怎样从文字中感受到的呢?
请大家细读3——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圈圈点点,有什么感受随时用简洁的语句记下来。老师相信你的感觉是最准的。(生细读体会)
3、下面,把你最感兴趣的语句读给同桌听,读完后互相说说感受。(同桌读、说)
4、交流:先读句子,再说说自己的感受。师生议议、读读。(以下内容按学生思路安排教学)
A、第3自然段
抓住“鹅毛般的”“地上一会儿就白了”(视觉)
“簌簌地”“不断”“咯吱”“压断了”(听觉)体会夜静、雪大。
(指名说、读)
你们看他,读得轻轻地、缓缓地,多安静啊!把“夜静雪大”的意境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学着他再去读一读,看能不能读出这样的感受。(齐读第3自然段)
B、第4自然段
(1)“整整”(说明下雪时间长,雪下得大。)
指导朗读:语速慢、语气稍重
(2)“嗬!好大的雪啊!”(两个感叹号突出作者看到大雪景象的惊叹。)
指导朗读:突出“好大”,惊叹的语气
(3)从“罩”“厚厚的”“粉妆玉砌”整体感受雪大、景美。
指名读
说说你对“粉妆玉砌”的理解?
想不想亲眼看看粉妆玉砌的世界?先闭上眼睛,自己想象一下画面,——睁开眼睛。(出示画面:田野中、树林里、屋顶上、公园里的雪景图)
雪景美吗?(生:美)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
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练读、指名读、齐读)
说得好,读得也好。老师送你们几个描写雪景的词语。
(银装素裹、白雪皑皑、洁白无暇、冰凝雪积)
你还能说出其他的词吗?
(4)从(部分描写)树上积雪的静态描写、动态描写中感受雪大景美。
(指名读、说)雪大、景美在什么地方?
大家看——(出示柳树、松树积雪图)感受“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挂满、堆满”
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看到的雪景。
(看图试背:生练说、指名说,评议)
小结: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玉树琼枝,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指导朗读:亲切、喜爱之情
“簌簌地”“玉屑”“随风飘扬”“五光十色”(动态的雪景也很美。)
指导朗读:欢快、活泼
小结;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静态描写给人以幽静秀雅之感,动态描写给人明快热烈之感。这一动一静使景物特征更加鲜明,使画面更加迷人。
C、感受“人欢”
(出示图)下雪后,孩子们在干什么?(指名说)
他们可高兴啦!谁能读出高兴的语气?(指名读)
孩子的笑能把雪震下来吗?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指名说)
板书:人欢
作者抓住了雪大、景美的特点,给我们描绘出一个童话般的雪的世界。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写,再到粉妆玉砌的世界中去尽情地遨游一番吧!(配乐朗读:生自练、指名读)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雪后的美景再一次浮现在老师的眼前。
(三)体会联想,加深认识:
1、作者由第一场雪联想到了什么?
(生自读6、7自然段,四人小组讨论)
2、交流:
(1)“瑞雪兆丰年”的意思。(指名说)
这句话包含着怎样的科学道理?
3、此时此刻,作者看着眼前晶莹剔透的世界,听着耳畔孩子的欢声笑语,联想到明年的丰收,他的心情怎样?(高兴、激动、兴奋)
4、简介背景:
一场大雪使得作者如此兴奋和激动,这其中必有原因,大家想知道吗?
本文写于1962年,当时国家遭受连年的自然灾害,农业得不到丰收。这一场大雪预示着来年的丰收,预示着我国将从三年自然灾害中走出来。这第一场雪是第一个丰收年的信号,“瑞雪兆丰年”,作者能不高兴吗?瞧,农民们都高兴得扭起秧歌舞啦!
(出示图片)
5、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亲眼目睹了这一场雪,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模拟记者采访,学生说感受)
总结:作者不仅写了事物:第一场雪,还写了联想:瑞雪兆丰年,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点明了喜悦的原因,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充实,也深化了课文的主题。让我们带着无比喜悦的心情来朗读一次全文。(配乐)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搜集雪景资料,写一篇短文。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成为百度用户,提问题要收费吗? 向百度提问题收费吗?谢谢! 向12398698发短信提问题要钱不 北大总裁班是什么机构 帮忙查一下邮局快递包裹现在到哪里了。KA04747114944 签订征地补偿协议的程序是什么呢 政府征收土地的程序是什么? ...感觉其它片子都比较差。无论是内涵、剧情、做工。希望能找到相同或... 王者荣耀里,韩信那句,破碎的身躯可以修复,友情亦是如此吗是什么意思... 王者荣耀 破碎的身躯可以修复,友情也是如此吗 如何用游戏引擎做vr动画 魔兽世界一张月卡每天练10个小时,一个月能升到多... 现实生活中炒鸡的做法? 求人办事送茶叶包装红色好绿色好 淘宝月卡的开通跟手用什么手机有关系吗? oppoa32手机壳尺寸 汪鸡丝用什么淀粉最好 逃跑吧少年怎么卡月卡 oppo手机a32怎么截屏 铁观音最小包装袋颜色有讲究吗?比如红、蓝、绿色... 阴阳师月卡党的新手向攻略 ue4 怎么动态创建umg image 梦幻西游买月卡存了好多仙玉!怎么使用最有价值!... oppoa32手机天线位置图解 oppo a32怎么长截图 ue4怎么在关卡之间插入过场动画 四年级下册暑假必读书有哪些 茶叶包装盒的外观用全红可能好看吗? ue4布娃娃怎么变成动的 oppoa32怎么截图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卷中《我爱乡村的傍晚》阅读答案 铁观音茶叶为什么有红色包装和绿色包装。 新手玩剑网3选择什么职业比较好? vivo手机怎么改位置 ue4怎么让动画一条接一条的播放 18 第一场雪资料 萌新看过来,为什么说一份月卡能体验三个《魔兽世... vivo手机怎么使用地理位置修改器 maya中做的角色动画怎么导入ue4 陕西特色小吃介绍 第一场雪的第四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如果不知道... ue4 怎么创建Transform命令 茶叶包装盒什么颜色适合? 白事上的八大碗是哪些菜式? unreal engine 4怎么增加动画长度 you知道一个集装箱装多少片DN100的法兰 DN100的法... 谁知道铁观音茶是红色包装袋贵还是黄色贵 vivo x9手机怎么改电话号码归属地 dn100法兰和冲压弯头地价格 有哪些羹的做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