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飞云的过节习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5:5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1 14:10
参*;
冬至吃汤圆
冬至称“至日”,俗称“冬节”。这天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或麻糍。汤圆的馅为甜糖或芝麻,也有咸肉汤圆。而麻糍则要先把糯米炊熟,捣韧做成块形,然后放在加糖的豆粉中滚动使之粘满豆粉,即为麻糍,麻糍为冬至的点心,俗称“擂麻糍”。吃麻糍、汤圆,寓意着团圆和喜庆,民间有“吃了冬至丸,就算长一岁”的说法。
晒酱油肉和鳗鲞
温州人习惯大约在农历十一月份就开始晒酱油肉和鳗鱼鲞。用生瘦猪肉、生鸡鸭放在酱油中泡浸,然后晒干食用,别有风味。过去,在晒这些腊货的那个月份,每家屋檐椽上密密麻麻地扎满铁钉,上面挂着酱油肉、酱油鸭、酱油鸡。自做的酱油肉、酱油鸡味美质优,所以即使市场里有现成的卖,人们还是愿意自己动手晒。鳗鱼是温州的特产,温州人一般去菜场买些个头比较大的鳗鱼,剖开淡晒,就成了我们口中的“鳗鲞”,鳗鲞比鲜鳗还要好吃,是年夜饭中佐酒的佳品。
捣年糕
也叫“捣糖糕”用糯米掺些籼米,加上红糖或白糖,蒸熟,放在石臼中捣韧,然后做成长方形,瑞安叫“慢食”。如放在不同花纹的印版里,可压成如牡丹、蟠桃、魁星、财神爷、状元,以及鲤鱼、麒麟等图样的甜糕,也有做成元宝状的,最大重约3公斤,插上银花可放在中堂长条桌上,每个房间也可摆上。这也叫“做年糕”,即年年高升的意思。
祭灶
农历十二月廿四,家家户户还要“拜镬灶佛”。据说这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凡人功过的日子,据说灶神贪吃,只要有糖吃,他的嘴就会被封住,所以祭灶都少不了麦芽糖,为的是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说坏话。
掸新
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前后,沿袭腊月“掸新”习俗,温州全城家家户户扫尘驱垢,粉壁饰室,涤具晒物,每户人家趁此机会洗去家里一年堆积下来的污垢,准备干干净净迎春。
贴春联
过年的另一种普遍习俗是贴春联。早在宋朝,贴春联已成为流行的习俗,宋朝把春联称为桃符,古人相信桃能驱鬼辟邪,所以常在门前设置一些桃木制作的物品作为装饰,称桃饰,后来慢慢嬗变成桃符即春联。过去的春联都是用墨在红纸上写黑字,最近几年,市场上流行用金色印刷在大红纸上的春联,颇受人们青睐。除夕那天,各家大门、屋柱和房窗两边都用红纸贴上春联,俗叫“门对”。门楣上贴四个字,俗叫“横批”,单扇门贴“大吉”两字。正屋、厅堂、书斋以及猪、羊、牛栏,都贴上不同内容的春联,内容大多是祈求吉祥平安和各业丰收。
分岁酒
除夕夜合家同堂,摆酒聚餐,或邀请好友亲朋同食,开怀畅饮,称“分岁酒”。因为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分界线,吃分岁酒,意即新旧岁由此夜而分。因此,这餐饭不论*,都要尽量办得丰盛些。温州人很讲究吃“分岁酒”,又称“年夜饭”。
吃分岁酒非常讲究吉祥。过去酒席上会用十只朱砂高脚红碗,盛着十样冷盘,叫“十全”。其中除鸡、肉外,要有花生(结子)、柑桔(大吉)、鲤鱼(跳龙门)、豆腐(家门清洁)等,而且每碗必须要有一块切成薄片的圆形红萝卜头盖在顶端,以示讨彩。吃过分岁酒,大家自寻娱乐,往往彻夜不眠,俗叫“守岁”,也叫“望年夜”。
开门炮
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户户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富,俗谓“接年”。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
拜年
正月初一早晨起来,先在自己家里,晚辈按顺序向长辈叩拜行礼,称“拜年”。从正月初二起,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按旧习,温州人正月初一不走亲戚。拜年时间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有的还延至农历正月十五。上世纪50年代以前,拜年的礼品比较简单,大多是桂圆、荔枝、红枣、元枣、红糖、柿饼等,用特种草纸包上,上面封有红纸,故称“纸蓬包”。
穿新衣
正月初一,人们都要穿新衣,也含有送旧迎新的意思。因为民间以红色象征吉祥,儿童穿着大红色衣服,年轻妇女当然满身红艳,连老妇也系着大红裙。如今,人们在穿着上已起了很大变化,颜色已不局限于红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款式也变得多种多样。
过了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年也算过完了。
望采纳~~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1 14:10
在瑞安已出版的志书中,《乾隆瑞安县志》可谓最为“年长”了。其中卷一《舆地志》中记载:“观疆域、隅都、山川以知定方,至于验风俗之美恶,稽物产之丰啬,则一邑之习尚与其土宜又可知矣。”
《乾隆瑞安县志》卷一《舆地志·风俗》中记载:“瑞安民性古朴,风俗淳良,始于晋而盛于宋。”之后,又在文章中多次称赞瑞安的民风及民情。可见,自古以来,瑞安人对风俗十分重视。那么,古代时瑞安人过年有什么风俗呢?
《乾隆瑞安县志》中的《岁时》中有“冬至“、“腊月”、“除夕”、“元旦”和“元宵”这样的记录,这几条都与瑞安过年风俗有关。
冬节圆儿吃爻大一岁
瑞安人称冬至为冬节。冬节这一日,全家早上吃汤圆(有肉馅、麻心,或外粘豆粉,称馍糍)。谓“冬节吃爻汤圆,人又长了一岁。”
《乾隆瑞安县志》中的《岁时》记载冬至为:“粉米为丸,设馔祭祖考。”
事实上,瑞安人对过年的感觉,不是从腊月(农历十二月)开始的,似乎早早地从冬节就开始了。冬至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这两日,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按农历来说,一般在农历十一月月尾。
在瑞安,冬至也称小年。因为冬至过后,新年就在眼前,所以民间有“冬节大如年”的说法。
瑞安的“冬节圆儿”有好几种:馍糍、鸡蛋圆儿、汤圆等。其中馍糍和鸡蛋圆儿是小孩子的最爱,冬节当天早晨都要吃好几个馍糍与鸡蛋圆儿,把小肚子撑得饱饱的,接下来的每天放学还拿馍糍当点心,总是吃不厌。
在瑞安,冬节有吃汤圆过节的风俗,寓意团圆和喜庆。清《光绪永嘉县志》载:“冬至,粉糯米为丸,或炊舂为糍,以享先充馈。官僚相贺,略如元旦。”大约自宋代开始,民间有“吃了冬节汤圆大一岁”之说。
玉海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光明介绍说,以前的瑞安,希望家人在过年之前就能团聚在一起,所以强调“冬节团圆吃汤圆”的感觉,同时,也寄托全家团聚之情。
从冬至开始至来年立春前夕,瑞安城里还有“敲梆”的传统习俗。每夜22时过后,夜深人静时,就会自远而近传来一声声清脆的“笃笃笃”的敲梆声。敲梆人边敲边喊话:“寒冬腊月,小心火烛。前门照照,后门看看!”
捣年糕、晒腊肉,办过年货
瑞安人至今仍十分喜欢吃年糕,有“吃爻年糕,年年高”的说法。用糯米或粳米做的年糕有几种,放糖的称“糖糕”,不放糖称“水晶糕”或“水浸糕”,印上状元图形的称“状元糕”。
古时,瑞安农村经济条件差,常用年糕做“米鸡”、“猪头”、“元宝”代替“三牲”及元宝贡天、祭祖。农家将捣成的年糕浸水,储至来年清明后,佐以油菜花头、芥菜煮以代主食,或作春耕时点心,瑞安话称之为“接力”。
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有米磨粉制糕的方法: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这种糯米糕点颇具中原特色。
除了捣年糕,瑞安人还喜欢晒腊肉。一般来说,进入腊月之后,天气晴好,晒肉干、鸡、鸭干以备过年时款待客人,称“腊肉”或“酱油肉”、“酱油鸡”、“酱油鸭”。还有晒海鳗干过年,称“鳗鲞”。
这些都是瑞安人喜欢的干货。
在古时,因新年期间歇市5天。如今的春节正月期间,商铺通常也会休息几天。所以,大家都要年底备办过年食品、衣帽鞋袜,称“办过年货”。
以前,穷家少钱,往往直至腊月二十八、二十九才上街办货,而货价大涨,称“杀穷汉”。
腊月是一年之岁尾,民俗历来有“正月里不剃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所以,理发和置办新衣服也是过年风俗。从头到脚焕然一新,图个好兆头。
掸新、送神进“交年”
《乾隆瑞安县志》中的《岁时》中记载的“腊月”一条虽然精短,但基本说出了瑞安的腊月风俗习惯。其中记载:“二十四夜祀灶。先期选日扫舍宇,至是设祭,送神,次日人家多斋素。”
也就是说,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这一夜,有送灶神上天“呈好事”的习俗。
在送灶神之前,还有选一个好日子,进行掸新。掸新,择日扫舍宇,或称换新。近年社区服务单位专设(掸)新钟点工,上门服务,颇受大家欢迎。
掸新一般都在腊月二十日或祭灶之前,家家选吉利日子,打扫门庭,上至椽瓦,下迄沟渎,所有屋角、栋边,都要用长竿扎上扫把,处处刷过,并洗涤所有用具,准备干干净净过新年。
早年,瑞安人的“祀灶”风俗也颇兴盛。腊月二十四夜,灶神上天呈报岁事,在灶前点香烛,放爆竹、罗果品、酒,特别要有麦芽糖,以示灶神喝醉酒,用糖粘住嘴巴,上天时只能点头称好,避免“天谴”,来年赐福。二十四夜谓之“交年”。
除夕守岁吃分岁
《乾隆瑞安县志》中的《岁时》中记载的“除夕”记载:“炊岁糕,换桃符,粘春帖,烧爆竹,点岁灯,设肴馔,祀祖先。仍备熟食多品,为新正祭祀宴客之需,人家皆然。”
“炊岁糕,换桃符,粘春帖,烧爆竹,点岁灯,设肴馔……”一下子列举这么多的风俗。至今,依然风行的大概还有帖春联,点烟花、岁灯和分岁酒。
新年前夕,瑞安人在家里的中堂上首悬挂祖先画像(照片)、陈设家藏古董珍品及香炉、烛台、果馐,以便亲戚前来拜年,称“摆珍(亦谓摆真)”。至初五家祭后,收藏祖先画像、珍品、香炉、烛台,谓之“完珍(亦谓完真)”。
所以,“摆珍”一般在除夕之前,“完珍”则在正月初五之后。
至今“守岁分岁酒”,还是瑞安人最重要的过年习俗。除夕守岁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全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习俗。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起于南北朝,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瑞安人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坐看电视,笑语连连。
新春开笔过年忙
清代以前,行夏历(又称阴历、农历),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元旦,瑞安俗称新年。
《乾隆瑞安县志》中的《岁时》中记载的“元旦”:“贺岁,户无大小,皆服明洁衣裳,拜天地、神祗、祖先、家长,以次出谒邻右,亲友交相酬答。三日后,果酒拜墓。五日以内为节假。”
*以后,推行阳历,称阳历一月一日为元旦,是一年之始,改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公元纪年,仍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旧时的春节,各行业均放假,一般以五日为期。民谚有:“三日重五、五日年,一日清明种子好落田”。期间,店铺贸易大部分停歇。
读书人用大红纸,书写吉利辞名,或“一年四季,读书大吉”这类,这叫“新春开笔”,也有写比较长的,如“新春开笔,大吉大利。一年四季,万事如意。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家门清吉,人口康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写好后,贴在板壁上。会赋诗的人,则触景生情,做几首新自勉的诗。
《乾隆瑞安县志》中的《岁时》一篇中,还有按语,称:“岁时诸事,亦皆近古相沿,称为佳节,虽奢不靡,足成礼俗,但嫌渎于事神,相夸崇丽。及二月二日之盛,未免惑溺者。”这段话表明,以前的瑞安人还是提倡勤俭节约的。
新年一声开门炮
新年的早晨,大家开门燃放爆竹,迎接新年吉利安祥、驱邪,称“开门炮”。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新年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除旧迎新。现在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近年来,大家自觉不再燃放爆竹,一般连烟花也少点了,怕污染了空气。
过年风俗中,瑞安人最崇拜年。按宗族、亲戚、朋友的辈分,下辈向上辈,外戚向内亲拜年,并在祖先像前点香烛跪拜。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如果将拜年按时间分配,大致如瑞安民谚一样:“初一拜庙门,初二拜丈人(岳父、母),初三拜屋底(堂房,族内),初四拜邻舍,初五‘完珍’,初六上坟。”
至今,瑞安市区一般于初一上午上坟,一部分的镇街是初六上坟,大部分镇街的风俗则为清明上坟扫墓。
新年初四这一天,大家还要接灶神。因为上年腊月二十四日夜,送灶神上天“呈好事”后,新年初四夜要迎灶神朝天归来,放鞭炮,在灶神前点香烛,称“迎灶神”。
此外,唱词、做戏、“送元宝”、“滚龙”(参龙)等的风俗也是正月里热闹的看点。春节期间,民间艺人挨户(或挨村)上门演唱鼓词、莲花小段,称“门头敲”;或在村落中心、庙宇演戏或唱整本、连台鼓词。唱“划龙船儿”(指小木船,内祀陈十四娘娘,由艺人肩扛),亦挨村、挨户唱故事。
“送元宝”的人来了,手拿一枝万年青,一人呼,一人应,内容大致是:“元宝摇一摇,生儿中状元;元宝扭一扭,养猪大如牛”的讨彩、吉利话。
民间舞龙队在正月至清明节间在附近串村舞龙叫“滚龙”,部分舞龙队还以艺人击鼓演唱故事叫“参龙”。主家则以年糕果品之类酬谢艺人,或以“红包”酬谢。飞云江南岸还兴一种叫“卖纻”的曲艺,艺人仅限初一、初二日夜间来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