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旱船是安徽太和县民间表演艺术,是传统文化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5:4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7 23:15
摘 要:在我国古代兴起的民间社火活动中,有一项与舞蹈关系密切,且历经千年而不衰的表演形式,划旱船。有趣的是,这项表演延续至今,其形式变化也不是太大,却仍然让大家百看不厌,而让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浓郁生活气息。本文将通过分析划旱船中的民间舞蹈特色,来寻找这项艺术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生活气息,并总结出它经久不衰的原因。
关键词:社火;旱船;民间艺术;舞蹈
社火,是我国西北地区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源于原始时期的祭祀活动,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汉代山东民间就社火出现,唐宋直至金元时期它开始在民间盛行。“社”为土地之神,“火”能驱邪避难,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中国宋代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随着人类的进步,时代的演变,社火从根本上摒弃了对“神”的崇拜和对祖先的祭祀,而演变成了一种内容健康、形式活泼、名目繁多、生动有趣的大众娱乐活动,项目包括鼓乐类、阁跷类、祭祀类、舞蹈类等。其中最流行的舞蹈类社火,当属“划旱船”这项生活气息浓郁,且具有较强观赏性的民间舞蹈艺术。
“划旱船”亦称“旱船”、“舞旱船”、“跑旱船”、“花船灯”等,相传它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也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江。它正式见于史料之中是在唐宋时期,南宋诗人范成大写过:“旱船遥似泛,水儡近如生。”,宋代《武林旧事》和《西湖老人繁胜录》等两部著作中,也记载过南宋都城临安元宵节期间“旱船”随同“舞队”(宋代表演民间舞蹈的队伍)的演出情景。靠打渔为家的百姓,把各种水上行船的生活拿到地面进行夸张处理,形成了一种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表演艺术,这就是划旱船。旱船演出时一般只有二人,船姑娘和艄公。由于它制作简单、成本低、人员少、场面热闹、视觉艳丽、载歌载舞,又都是农闲的百姓自发组织,观众也无须自掏腰包,因此十分适合普通百姓的口味。
划旱船的民间舞蹈特色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服装道具的包装,二是水上动作的表现功底,三是艄公与船姑娘的默契配合。一、旱船船体多用竹、木、秫秸手工扎制而成,外罩彩绸,绘有水纹、荷花、荷叶、鲤鱼等具有象征性的民间图案,船底中空,船身以花朵、绣球、花篮、彩灯、明镜和流苏等装饰。而舞者往往以**腮红涂脸,浓眉红唇,船姑娘头搭红色方巾,戴上花额子,穿红衣、彩裤、布鞋,扎红色腰箍,喜庆的色彩分外引人注目。艄公头戴青色鸭尾巾,挂白满髯,穿蓝色镶黑边对襟褂、浅蓝色短裙、蓝色灯笼裤、黑色快靴,腰上扎黑布带,带有民间戏曲的审美特色。二、表演之时,艄公执篙“撑船”舞蹈,起锚、开船、拨水、波浪行、卧船、翻身、跨船、下篙等,他手中的竹篙跟人相反,旱船与人向前时,它向后;旱船和人向后时,它向前,把水中划船的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后面活泼俊俏的“船姑娘”随着艄公的划船做相应舞蹈动作:跑步、碎台步、蹲步、搓步、慢步等,她操纵船身,随水势而上下起伏,抑或使船平稳前进,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前飘后飘,顺水逆水,打旋儿等。其实,她的动作看起来轻松,实则不易,为了保持舞蹈动作的协调性,船姑娘需用系船用的布绳带交叉挎在两个肩膀上,再把布绳带*在船帮上,最后再穿上表演用的舞蹈服装。表演的时候亦十分消耗体力,双手要抓紧身体两侧的船帮,手腕用力,不是做惯了苦力的劳动人民,是吃不下这个苦的。三、艄公与船姑娘的配合在于,艄公做什么动作,船姑娘都要跟着作出相应动作,向前则向前,向后则向后,跟着艄公的脚步随船势而动。传统的旱船舞步有圆场、停船、启航、追逐圆场、放野船等。圆场即旱船的出场式,一般都用剪子花圆场,也有用“8”字式交叉圆场的。例如水上漂这个圆场动作,讲究两人的配合默契,步伐速度一致,稳健而飘逸。船姑娘自然站立,二人以胸腰部轻微地向前反复划小圆,使船有水中漂浮荡漾的感觉,此经典动作称风摆柳;抛锚稍微复杂,舞者依靠乐队节奏行进,第一、二拍时左脚迈成马步状,同时双手作出抱锚状抬到腹前。第三至六拍时,保持上身姿态,先迈左脚一步向左横行三步,最后一拍时保持姿态,第七、八拍,双手由腹前向左下方做将锚慢慢抛出的状态,同时身体上下颤动一下,眼睛看着左前下方;启锚的动作方法与抛锚一样,只是第三至六拍时先迈右脚向右横行三步;升帆的第一、二拍左脚迈成马步,双手从胸前抬起成双托掌,眼睛看前上方。第三、四拍双手半握拳左高右低举到头前用力向下拉,同时双脚用力下蹲,眼睛看着前方,第五至八拍保持上身姿态下蹲两次。后撑船时右手握住竹篙将篙头点到身体右后方向,同时右脚屈膝为重心,左腿前伸脚尖点地,上身后仰微微右拧,作用力撑篙状,眼睛看前方,然后借用惯力走圆场;前撑船时左脚向左迈一小步,双膝屈,同时双手握住竹篙的末端,将篙头上方甩到前方以篙头着地,然后双手在胸前相叠握住竹篙的末端,上身逐渐前俯呈用力撑篙状,使竹篙与地面成45度,然后再抬起脚跟,保持姿态后退。除此以外,还有前撑退跳、扒沙一、扒沙二、扛船、卸船、搁浅等等动作,其实划旱船的舞蹈动作就犹如两人之间默契的劳动号子,体现出民间舞蹈源于劳动的艺术特色。另外,一个经验老道的艄公还会根据现场即兴发挥,甚至配合锣、鼓、钹等打击乐器唱上几句调调,这种不拘小节,不求规范,情绪活跃的民间舞蹈,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真谛,也体现出了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民族色彩,难怪在百姓之间喜闻乐见经久不衰。
滥觞于农耕文明时期的“划旱船”舞蹈,其实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唤醒了我们的文化记忆,而且传承了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和精神。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生活节奏的加快,娱乐种类的丰富,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随着一批老艺人的相继谢世,许多剧团慢慢解散,划旱船这门表演艺术逐渐走向了衰落,可以说已经到了濒临失传的边缘!但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对于民间艺术的重视,有些地区的民间社火开始申报文化遗产,并进行其民间文化价值的挖掘,划旱船也在其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宣扬和保护,这让笔者感到十分的欣慰。希望这项富有特色的民间社火舞蹈可以融入时代的审美元素,引发年轻人的兴趣,继承传承下去,繁荣中国本土的民间舞蹈。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舞蹈史纲》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1年版.
作者简介:皮瑞(1984.6--),女,重庆,研究方向:舞蹈表演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