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涎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5:59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6 18:51
唾液腺是人或脊椎动物口腔内分泌唾液的腺体。人或哺乳动物有三对较大的唾液腺,即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另外还有许多小的唾液腺。唾液腺分泌唾液,可湿润口腔,有利于吞咽和说话。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初步分解食物中的淀粉。
基本介绍
小唾液腺
散在于各部口腔粘膜内(如唇腺、颊腺、腭腺、舌腺)。
大唾液腺
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三对(图:唾液腺(右)),它们是位于口腔周围的独立的器官,但其导管开口于口腔粘膜。
腮腺
parotid gland:最大,略呈三角楔形,位于外耳道前下方,咬肌后部的表面,腺的后部特别肥厚,深入到下颌后窝内。由腺的前端靠近上缘处发出腮腺管,在距颧弓下方约一横指处经咬肌表面前行,绕过咬肌前缘转向深部,穿过颊肌开口于颊部粘膜,开口处形成一个粘膜乳头,恰和上颌第二磨牙相对。
下颌下腺
submandibular gland:略呈卵圆形,位于下颌下三角内,下颌骨体和舌骨舌肌之间。由腺的内面发出下颌下腺管,沿口底粘膜深面前行,开口于舌下肉阜。
舌下腺
sublingual gland:最小,细长而略扁。位于口底粘膜深面。其排泄管有大小两种小管约有5-15条,直接开口于口底粘膜;大管另一端常与下颌下腺管汇合或单独开口于舌下肉阜。
作用
唾液腺分泌唾液,可湿润口腔,有利于吞咽和说话。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初步分解食物中的淀粉。
分类及作用
涎腺包括腮腺、颌下腺及舌下腺三对大涎腺和分布在口腔粘膜的众多小涎腺,各有导管通向口腔,排出涎液。腮腺是大涎腺中最大的一对,重约15~30克,为纯浆液腺质软,色黄,位于颜面两侧,颧弓之下,外耳道前下方,下颌支后方,大部分位于下颌后窝内。腮腺外形不规则,大致呈楔形,底呈三角形向外,尖向前内,可分为浅、深二叶。浅叶较大,位于咬肌后部的表面,深叶位于下颌支后内侧,突入下颌后窝内。肋腺外面有腮腺鞘,覆盖腮腺浅表的部分特别致密,腮腺深面的部分较薄弱。腮腺导管从腮腺浅叶前缘发出,在颧弓下约 1.5cm处穿出腮腺鞘膜。管长约5~7cm,管壁较厚,管径约2~3mm,导管横过咬肌外侧面后,在咬肌前缘呈直角急转向内,最后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开口处形成一个乳头。颌下腺是以浆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腺,重约10~15g,呈扁椭圆形。位于两侧颌下三角内,在下颌骨体的内面与舌骨舌肌和茎突舌肌之间。颌下腺外部由颈深筋膜浅层形成的鞘包裹。颌下腺导管长而弯曲,约5cm左右,从腺体深部发出,自后下斜向前上行走,开口于舌系带两侧的舌下肉阜处。导管开口较大,易受损伤。舌下腺是三对大涎腺中最小的一对,属粘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腺,重约3~4g,形态扁平,由多数小腺体组成,位于口底粘膜舌下皱襞的深面,下颌舌骨肌上方。舌下腺的输出管有大、小两种。舌下腺小管为8~20条短而细的小管,多数各自在舌下皱襞处开口于口腔,部分导管通向颌下腺导管。舌下腺大管循颌下腺导 管外侧,与颌下腺导管共同开口于舌下肉阜,或单独开口于舌下肉阜。
小涎腺位于口腔粘膜和粘膜下层,按其所在解剖部位而命名,有唇腺、颊腺、腭腺、舌腺、磨牙后腺、舌腭腺等,唇、颊、磨牙后区、腭、舌等处是小涎腺的主要分布部位,因此,这些部位也是粘液囊肿和涎腺肿瘤的好发部位。正常情况下,唾液一天的分泌量约为1~1.5L,唾液不仅对消化有很大作用,还与味觉、语言、吞咽等功能及口腔卫生、保护粘膜和龋病预防有密切关系。
大唾液腺
大唾液腺有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三对,它们的导管开口于口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6 18:51
唾液腺位于口腔周围分泌冰箱口腔内排泄唾液分大小两类,小唾液腺位于口腔各处,面膜内,属于粘液腺,并没有有专门的导管,唾液直接从,细胞分必到口腔中,大唾液分三对,
1:腮腺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处,上颊粘膜上的腮腺管乳头,也就是第二颗牙槽牙边上,突起的那块肉,
2:大颌下腺开口于下阜,也就是舌头背面,
3:舌头下腺,开口于舌头下襞粘膜表面,也就是舌头下面,舌根处,皱褶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6 18:53
大唾液腺有三对:1、腮腺: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处的颊粘膜上的腮腺管乳头。也就是第二颗上槽牙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