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供给侧改革,农发行将有哪些支农重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0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1:01
提高信贷支农成效
在经济新常态下,要进一步发挥农发行*导向、信贷引领和逆周期调节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大有效信贷投放,有力支持配合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调结构、促协调,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
首先,要主动做好农副产品收储资金供应和管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粮棉油收储是农发行立行之本,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市场稳定和农民增收,意义重大,影响广泛。农发行必须统一思想,妥善处理粮食库存高企、国内外粮价倒挂、粮食企业经营困难等各种矛盾,坚定不移地把做好传统业务作为履行*职能的首要前提。
一是全力做好*性收购。今年稻谷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已基本明确,油菜籽临储收购去年已经取消,国家对粮食收购价补分离的市场化改革方向日益清晰。作国全国唯一一家农业*性银行,农发行要密切关注收储*调整变化,谨慎细致地做好托市收购资金供应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办贷质量和资金划拨效率,及时足额保证*性收购资金供应。
二是稳妥做好市场化收购。受*、价格、仓容等多重因素影响,当前市场化收购粮食成交困难,防控*风险、信贷风险难度加大。农发行各级分支行要进一步增强*敏感性,妥善处理好保收购与防风险的关系,严防因农发行原因出现“打白条”和“卖粮难”问题。
三是在“去库存”过程中扎实做好风险防控工作。*经济工作会议将去库存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农发行各级分支行在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做好粮食去库存工作中,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执行好贷款“双结零”管理*,落实好地方储备粮价差亏损补贴,确保贷款安全。
其次,要围绕地区发展战略和“三农”薄弱环节,继续加大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
中长期贷款投放要做到“四个适应”: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适应本地财政承受能力,适应当地信用环境建设状况,适应本行信贷和风险管控水平,力争全年净增超过350亿元。
一是好中选优,精准营销。围绕*和各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力支持港产城一体化、陆海统筹项目;围绕各地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和水利现代化规划,大力支持整体城镇化、重点水利工程等项目;围绕服务民生工程,重点支持棚户区改造项目,择优支持改善人居环境建设项目;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有效支持农民集中住房、农村公路、农村危房改造建设项目。
二是加强*宣传,加大PSL项目贷款投放力度。PSL资金价格优惠,计划保障充足,创利水平较高,有利于提高农发行贷款合规安全水平,总行、各省(市、区)行今年都加大了对PSL贷款的考核力度。各级分支行必须提高认识,加强宣传,积极发挥农发行*优势,引导符合条件的项目更多使用PSL资金。
三是落实条件,加快投放。各级分支行要加大协调力度,加快落实贷前条件,力争一季度完成全年贷款投放计划的30%。要注重对项目承贷必备条件的源头把关,开户行在准入项目时,要向地方*和承贷企业明确相关办贷要求,提前落实办贷要件,防止项目审批后因条件不到位影响投放。要加强办贷过程管理,进一步落实责任,提高办贷质量和效率。
四是认真做好基金工作。随着国家“稳增长”*力度不断加大,基金审批投放已成为农发行一项常态工作。农发行各级分支行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强化*担当,抢抓去年前四批基金支付进度,做好今年首批基金项目投放工作,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在基金项目选择上,首选农发行开户企业;在此基础上,可采取投贷结合方式,择优与同业开展合作;对不符合农发行业务支持范围、非在农发行开户又不是合作银行推荐项目的民营企业,原则上不予支持。要进一步把好基金项目准入关口,优选条件成熟、贷款投放后能够尽快支付使用的项目,有效发挥投资拉动作用。
五是做好*债券置换工作。农发行各级分支行要充分认识到置换债券对于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重要意义,从大局出发,积极参与债券置换工作。同时,要加强与各级财政的沟通对接,核实项目,核准金额,确保置换的贷款均为当年到期贷款。
最后,要积极开展业务创新,充分发挥*性银行的示范引领作用。
创新发展是*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升级换挡、结构调整的关键期,创新不仅是农发行拓展业务的需要,也是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促进长远发展的需要。农发行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以创新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束缚。
一是研究创新*。年初,*、省先后召开了经济、农村工作会议,出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各项重点措施,这是我们开展创新遵循的重要依据。农发行各级分支行要加强对**方针的学习研究,了解掌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要求和重点措施,为开展工作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培养创新思维。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摒弃惯性思维和一般性做法,积极培育创新理念、创新视野、创新思维,不能一切等上级下指示,出文件。要充分发扬基层首创精神,围绕上级*,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吃准吃透本地情况,选准创新的切入点和业务的增长点,积极为金融机构多做探索,多出经验。要有敢为人先、突破创新的气魄和担当,敢于承担创新带来的风险和困难。
三是开展创新实践。要在前期试点基础上,积极推动支持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在面上取得突破,及时了解地方土地确权颁证进度,结合当地实际,选准支持模式,加大推广力度;要大力支持陆海统筹,发展“蓝色经济”,积极支持符合两大国家战略的港口码头、内河航道、过江通道项目;要积极探索农业新模式新业态,在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外向型农业等领域有所作为;要做好仓储设施建设的支持工作,争取仓库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为缓解仓容矛盾发挥作用。
坚决守住风险底线
以“降存量、防新增”为主线,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有效推进存量不良贷款清收处置,严防新增不良贷款,确保实现“双降”目标。
首先要切实把风险防控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的风险形势仍然严峻。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等方面面临的冲击影响更为严重,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和“去产能”措施的落实,“僵尸”企业面临重组和关闭的风险加大。农发行务必高度重视,将防控信贷风险作为2016年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推进。各级行行长要切实履行好风险防范化解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履职尽责,守土有责,支行行长要了解本行贷款的每一个企业,市分行行长要对辖内大客户经营状况心中有数。要摒弃新官不理旧账的陋习,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始终冲在风险防范化解的第一线,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其次要扎实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通过提升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做实风险保障措施,维护好存量客户,提高风险防控水平。
一是做好存量客户的分类维护。按照“*两降”原则,对那些虽出现风险预警信号,但能够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通过收回再贷、无还本续贷等方式,支持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对僵尸企业、救活无望的,要按照*要求,采取稳妥措施果断退出。
二是坚持经常性风险排查。逐企排查,按月分析,提高风险预警处置的前瞻性。重点关注企业的“三表”、“三品”、“三流”变化,提前发现风险信号,掌握防范化解风险的主动权。
三是加固风险保障措施。扩大有效资产抵押覆盖面,力争“能抵则抵、应抵尽抵”。从严控制企业之间“互保”、“连环担保”,压缩关联企业担保的范围和额度,从严控制异地担保和农发行信贷客户的直接互保。
最后要强力推进不良贷款处置化解。
农发行当前的不良贷款余额小,占比少,但面临的风险防范、不良反弹的压力非常大。今年总行将新增不良贷款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能否防控新增不良贷款成为影响各地农发行考核排名的主要因素。为了进一步落实责任,各省分行也明确了不良贷款清收任务。我们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双降”,确保年末辖内二级分行无不良。
农发行各级分支行在风险处置化解中,一要坚持因地制宜,一企一策,提高风险化解的精准度和针对性。要立足各地实际,充分利用现金清收、诉讼清收、贷款重组、债权转移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推进不良清收处置。
二要坚持依靠各级*,发挥*性金融的战略优势。要充分利用当前与地方*广泛开展战略合作的有利契机,加强与*及司法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利用好*资源,为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创造良好条件。
三要坚持开拓创新,探索风险化解新路径。省行要与省资产管理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对全省中长期贷款项目利用议价机制建立风险基金制度,用于解决穷尽一切手段仍难以收回的不良贷款。
四要坚持合规操作。在处理不良贷款过程中,要注意完善各类细节和手续,经得起各类审计和检查,防止因程序有瑕疵出现*风险。
以上为有关论述,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