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月二叫龙抬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2 13:01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3-02 17:22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龙抬头日在二月端,二月的月建为卯;“卯”是十二地支之一,五行属木,卦象为“震”。
自古以来,人们在仲春“龙抬头”这天敬龙庆贺,以祈龙消灾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农历“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又是土地神诞辰“社日节”。
由于节期重叠,南方部分地区“二月二”既有龙抬头节习俗又有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二月二”(古时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多以祭社(土地神)为主,祭龙多在“龙飞天”的端阳。
总结: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14:30
二月二龙擡头理发的来历
俗话说“龙不擡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擡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二月二龙擡头
在我国北方,广泛地流传著这样的一个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擡头的日子;从此以後,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中国北方广泛的流传著“二月二,龙擡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农历的二月初二,是老京城流传至今的一个“节令”。不但京城这样,全中国和全世界的华人也仍保留著这个“讲儿”。
民间传说著二月初一龙睁眼,二月初二龙擡头,二月初三龙出汗。自打年下前後,“春打六九头”的那会儿,老街旧坊碰面就一准念叨著“二月二”这个日子,念叨著“二月二”这个日子口的讲儿、礼儿和令儿。冬仨月的“委冬儿”,著实的让憋屈在小屋裏的老老少少心裏慌慌、*。
说了,沈睡在泥土裏的龙都闲不住、睡不著了,那这人还等什麽?那就别闷儿在屋裏聊闲篇,到屋外透透气吧!论讲儿、论礼儿、论说道的老人们听著“惊蛰”的雷声震动著大八櫈小八櫈的窗户纸沙沙地响动,开始编排著、告诉著还是“孩子芽儿”的晚生後辈龙是啥模样,龙是咋样睁开双眼,龙是咋样擡头威风,龙是咋样出汗翻身!
在这个当口,家裏主事的女人们,抢在二月初一的头裏儿,为家裏老老少少脱掉了一头的冬装忙碌。按照老礼儿,初一到初三不能做活儿,不能动用剪刀和针头线脑儿。善良的女人们,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头几天儿就喊著唬著,全家上上下下的人千万别动刀剪之物,甚至背著家裏的老小,把忌讳的东西一堆儿的收了起来。甭管您有多急有多恼、有多要紧,从那老太太嘴裏铁定是套不出来东西搁哪儿,*急了,老太太恼了,会不论秧子的一通怒骂:“动那家什干吗,你就不怕扎瞎了龙眼?划破了龙皮?”再*急了,她老人家会赌气说:“我哪,都藏在耗子窟窿裏了,你找去吧!”您说,您有辙吗?那耗子会说话吗?
棉裤变夹裤,棉袄变夹袄,真难为了家裏主事儿的娘儿们,一家子七八口子,刚过完年下,还没缓过劲来,就又忙活著赶在二月二头裏换季,甭说,起早搭夜、点灯熬油是跑不了的事儿!
说句心裏话儿,说句实在话儿,这老娘儿们对过二月二的事儿忒揪细。
都说“二月二打房梁,蝎子游蚓(蜈蚣)不下墙”。
古老的旧京城,四合院的房子都该有著几百年的年候儿了,老旧的屋,为寻暖的虫虫蚁蚁提供了地方儿,谁不怕在屋裏呆得好好的,房梁上掉下了东西,就算是掉下个蝎拉虎子(壁虎),也够您吓掉魂儿的。敲打著,嘟囔著,敲醒了梁上的活物,是让您挪挪地方,别睡过头儿一机灵掉下来!“二月二扫锅底,省柴省火不费米”。
老辈子的京城睡炕烧柴锅,一冬儿下来,取暖做饭烧火的树叶、柴火和烟煤,会把锅底沾上狠厚的黑灰,趁著这节令的时会儿,大扫除一回也不是个坏事,至于费米不费,那估摸著是为了说著顺口,您家人口多,把个锅底扫薄了,也是该吃多少一点也不能少!“二月二扫炕席,清清爽爽到年底”。
冬天儿的炕,咋说也比外面露天地儿裏暖和,这炕缝裏、炕的犄角旮旯、炕被的下头,保不齐藏著钱串子(百足虫)、潮虫什麽的。老头老太太时不时地吓唬那些不懂事、还小的小子丫头们,数落著这虫子爬这钻那的玄乎话,为的是震唬住天不怕地不怕、什麽都敢上手玩儿的孩儿。不过这二月二之後,虫子们活泛起来,万一被它们叮了咬了,大年初儿的,咋说咋是晦气。有两种虫子必须在这会儿消灭,那就是在墙壁、明柱缝裏、炕被破棉絮裏躲著冬眠不醒的土鼈和臭虫,别看它们一个是饿得没了样儿,一个是饿成了两层皮,别信它,它们可是活著有气呢,过一两个月,那土鼈,公的带著翅膀飞,母的跑得快了去了。那臭虫,变著法儿的在後半夜爬到人身上吸血,吃成一个个黄豆粒大小鼓溜溜的小红灯笼。早已不提倡的六六粉,是它们致命的克星。
“二月二”这裏面的妈妈论儿、讲儿、礼儿真是太多了,老人们却喜欢得没完没了,年轻人也喜欢得乐乐颠颠,要不咋会在龙年裏添了那许多的龙子龙孙呢!
其实,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老百姓不就是找个事儿说事儿吗。再说了,吃好了才能说著有劲儿,有说道儿。
农历的正月二十三,吃完年下的最後一顿荤汤荤菜,就该盤算著二月二咋过了。
正月裏,甭管您家有多少鸡鸭鱼肉,省著吃也好,费著吃也罢,到二十三这天儿,麻利儿的得“打扫”干净,想是图个吉利?或是天热了起来留不住了?反正说不清这事儿。但是有一桩,您可得想明白,二月二没几天就到了,那天吃啥,年年咋过,不用想都明摆著。
“二月二,龙擡头”,既说了,就得为这龙添彩儿不是,为啥先说吃,吃好了,身子骨硬实才能腾飞。您瞧著吧,老娘儿们们,把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
元宵,是龙眼睛;面条,是龙须子;褡裢火烧,是龙舌头;饺子,是龙耳朵;薄饼,是龙皮;米饭,是龙子;馒头,是龙蛋。最让人不解的是,摆上几对鸡爪,愣说是龙爪。助兴的菜有:芥菜缨炒黄豆嘴儿,芥菜的谐音是“借财”,黄豆嘴儿(不是黄豆芽)代表“金豆”;老腌儿鸡蛋切开流油儿,叫“财源滚滚来”;上一盤豆腐,取个名儿叫“兜福”;特地留下的白菜头,把叶整个剥开洗净,用来把桌上的菜、饭包起来捧著吃,这叫“包财”。吃著“包财”千万别说散喽,使劲捧著吃图个好说头儿。
另外,在我国民间流传著“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狠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後,一个月都不再去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过,这一民间禁忌近年来已经逐渐淡薄。
二月二是蛰龙*的日子,而中国人素以龙为图腾,这一天“剃龙头”,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16:05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2月二龙台都是由古代起源的,所以不是其他
传说龙抬头的日子,起源于我国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
另一说法为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四海龙王三年之内不得向人间下雨。但是其中一龙王不忍生灵涂炭,便抗旨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下天宫,压于大山之下,人间百姓为了感谢龙王降雨的深恩,拯救龙王,于是家家户户天天向天祈祷, 最终感动玉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其实,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称为龙抬头,与古代天象有关。词典《尔雅》中说:数起角亢,列宿之长。故角之见于东方也,物换春回,鸟兽生角,草木甲坼。意思是角宿傍晚从东方升起,就是万物复苏的春天了。因为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也是为了表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其代表生发之象,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故“龙头节”流传至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17:56
据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这种民俗与节令有关。二月初一前后为“惊蛰”。青蛙、蛇、蚯蚓等许多动物,一到冬天,便进入冬眠状态,这便是“入蛰”。到了转年农历二月前后,天气回暖,一些昆虫陆续结束冬眠状态,开始出来活动,似乎是被高照的春阳或震耳的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因此这个节令名曰“惊蛰”。 王来华表示,传说中的龙是我们祖先在蛇、蚯蚓等的基础上想象出来的,因而民间又将蛇叫“小龙”。二月二前后,蛇、蚯蚓等结束冬眠、开始活动。民间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风雨的主宰,而“二月二”则是龙欲*开始活动的日子,故曰“二月二,龙抬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20:04
二月初一前后为“惊蛰”。青蛙、蛇、蚯蚓等许多动物,一到冬天,便进入冬眠状态,这便是“入蛰”。到了转年农历二月前后,天气回暖,一些昆虫陆续结束冬眠状态,开始出来活动,似乎是被高照的春阳或震耳的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因此这个节令名曰“惊蛰”。传说中的龙是我们祖先在蛇、蚯蚓等的基础上想象出来的,因而民间又将蛇叫“小龙”。二月二前后,蛇、蚯蚓等结束冬眠、开始活动。民间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风雨的主宰,而“二月二”则是龙欲*开始活动的日子,故曰“二月二,龙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