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张国刚
相关问答
资治通鉴谁讲解的最好

张国刚教授。张国刚教授潜心研读《资治通鉴》数十年,以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宽度、贯通古今的思维高度,精心选取《资治通鉴》中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二十个关键点,以现代思维总结文化精髓,以生动语言讲《资治通鉴》里的经世治国、修身用人之道,历代政治得失、世事兴衰变迁之迹。张国刚教授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史、...

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资治通鉴》笔记(五)汉高祖

8.1汉承秦制:-三公九卿,地方-郡县。“非承秦不能立汉”+“用秦制而不用秦政。用秦制而不用秦政的体现:1.礼制”:叔孙通“虽然儒学打天下不行,但是治天下还是不错的”,可以用礼制来确立尊卑;2.无为而治”陆贾写《新语》,“无为”-不要过度干预老板姓做事,刘邦是听得进去陆贾和...

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资治通鉴》笔记(四)楚汉相争

6-7.楚汉争雄 刘邦VS项羽性格对比:刘邦,平民出身,好客,爱结交朋友,大方,张良熟读兵法,与刘邦结交,说明刘邦有人格魅力。项羽,没落,破釜沉舟,巨鹿之战,项羽的威信靠打出来。项羽打仗都靠自己,但是刘邦懂得用人,采用没有关系的韩信,识人的判断力很重要,刘邦能够驾驭韩信(采用制度和心...

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资治通鉴》公开课笔记(一)战国

《资治通鉴》是一部通鉴编年体的政治史,一部治国安邦具有操作意义的经典。全书294卷,横跨1362年历史,记录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的历史。本书原名《通志》,后经宋神宗赐名《资治通鉴》。曾国藩曾评价其“能穷物之理,执圣之权”。《资治通鉴》讲解权变,小到领导需要的素质(当领导要有大方向、...

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资治通鉴》公开课笔记(二)秦国

第二阶段秦昭襄王:远交近攻,蚕食诸侯; 范雎跟秦昭宣王讲,穰候(秦王的舅舅,国相)打算越过韩魏去攻齐,以前齐国也干过类似的傻事,鞭长莫及,相国有私心,王不如远郊近攻。第三阶段秦始皇:破坏人才,各个击破;李斯向荀子学帝王之术, 受间谍风波,秦王下逐客令,李斯写了《谏逐客令》,讲述他...

《资治通鉴启示录》读书心得

《资治通鉴启示录》是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读资治通鉴的心得体会,是本值得一读的书。书中主要介绍了一些叱咤风云历史人物,他们站在时间的交汇点上,是怎么处理国家事务和个人情感的,带给我们哪些启示。毛曾说过,《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在不得志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主要讨论...

《资治通鉴》为何无可替代呢,《资治通鉴》为何无可替代的原因?_百度...

《资治通鉴》为什么无可替代演讲者:张国刚演讲地点:清华大学人文清华讲坛演讲时间:二二二年六月《资治通鉴》是中国最大的编年体通史,由北宋政治家、学者司马光任主编,记载了从战国到北宋成立的1362年历史,涉及22个朝代,共计300万字。很多人知道《资治通鉴》,但能仔细阅读它的人很少。 因为篇幅大,线索多,文字复杂。

从《资治通鉴》中能感悟到哪些真谛?

历史书籍推荐

历史书籍推荐:1、资治通鉴启示录 作者:张国刚 张国刚老师的小书两本,2019年出版,到2020年已经是第4版了,可见这本书有多火。作为唐朝藩镇研究的奠基人,写这样的书也是信手拈来。《资治通鉴》太大了,作者从中选择了骨干,把每一段的核心人物拿出来,以人物为中心来讲。并以此展开,效果十分不错...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读书笔记

正如作者在导论中所说,《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通史,凡1362年,正文300多万字,编撰此书先后花了19年时间。要想通读原著,无疑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必须能读进去、读下去。而张国刚教授则提供了一种读书的模式或者参考,大体上对《资治通鉴》有了皮毛的认识。当然,有人说,书中以领袖人物...